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明朝最后精锐部队的覆亡与孙传庭之死

历史:明朝最后精锐部队的覆亡与孙传庭之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295 更新时间:2024/1/16 9:03:16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大明劫》,电影给人的感觉很一般,讲述的是明朝末年瘟疫横行的事情。虽说主角是一个治疗瘟疫的医官,但孙传庭与李自成的潼关之战似乎比别的情节更让人期待。

在明朝末年的连年征战之中,涌现出了不少名将,比如袁崇焕、熊文灿、洪承畴等,在这之中孙传庭绝对是一个佼佼者,更称得上是一员悍将。作为一介书生,孙传庭征战沙场似乎比他握笔更顺畅。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孙传庭所展现出来的锋芒似乎超过他们所有人。他曾俘杀闯王高迎祥,这一点李自成得感谢他,要不然他能过过当皇帝的瘾吗。当然,李自成还得恨他,因为他曾经把李自成打的仅率十八骑逃走。然而,就是这样一员悍将,最终兵败潼关。孙传庭战死殉国,紧接着就是明朝灭亡。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幸福的人各有不同,不幸的人出奇的相似,这一点用在孙传庭这非常合适。潼关这个地方自古就是兵家险要之地,有人在这里一战成名,也有无数名将在此折戟沉沙。孙传庭一生战绩全毁在了潼关,而他的失败,和唐朝名将哥舒翰的兵败潼关是出奇的相似,两者相差八百多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真有点历史重演的感觉。

安史之乱时哥舒翰死守潼关,当时的潼关是长安的门户。潼关一丢,长安也就不保了。孙传庭赶上的是李自成起义,他也是死守潼关,丢掉潼关就丢掉了关中平原,离京城也就不远了。哥舒翰带的是老弱残兵,据险而守不成问题,出兵死路一条。孙传庭所带的士兵不少都是新兵,很多都未加训练。以火炮等死守潼关,必然给李自成带来极大的伤亡。如果出战,很难抵挡住李自成骑兵的突击。

哥舒翰守潼关的时候,李光弼郭子仪正率兵直捣安禄山的老巢。孙传庭守潼关,同样有熊文灿、洪承畴这些人为援。只要假以时日,孙传庭是有过大败李自成的战绩的。然而,在这两个历史事件中,都有姓杨的和稀泥。一个是杨国忠,在李隆基面前进谗言,结果哥舒翰痛哭出关,兵败被俘。另一个就是杨嗣昌在崇祯帝面前说坏话,崇祯强令孙传庭出关攻敌,结果孙传庭兵败身死。

对比这两个事件,别人的谗言是一方面,但皇帝的强令是主要原因。至于皇帝为什么如此做,理由也很简单,急功近利。只看重眼前要平定内乱,但并没有做一个长远的打算和规划。如果哥舒翰没有出关,或许安史之乱会很快地平定,唐朝的盛世也会接续下去。如果孙传庭没有出关,或许李自成进不了北京,明朝的国祚或许还可延续一些年。但历史并没有假设!

荀子说:“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意思就是,要做长远的打算,把可能出现的祸患全部考虑到。只顾眼前利益,缺少长远规划,其实是我们每个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很多时候,得失只是一时,长远才是最根本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南宋词人辛弃疾:中国文坛空前绝后的第一杀人狂!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宋词分为两大流派:攻词和受词。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种词是练了健身的,充斥着肌肉和热血;后者以柳永、秦观为首,“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 效钩弋夫人故事:咸丰帝驾崩前缘何不杀慈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十年九月初五( 1860年10月18日),英国军人纵火焚烧圆明园。此刻,大清帝国的咸丰皇帝早已不在北京城,他已较为安全地逃往塞外的热河行宫。热河(承德)虽可苟安,但帝国南方有太平军,北方有洋鬼子,烂摊子一大片。更为严重的是,咸丰离驾崩已然不足一年,他首先要考虑的是皇位继承的问题。咸丰只有一个儿子

  • 哭也是一种本事:汉高祖刘邦两哭嬴军心民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当上皇帝不容,刘邦在这个过程中哭过两次,这两次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邦之心机,让人佩服,不愧是开创大汉四百多年基业的一代帝王。第一哭:哭楚王。汉二年三月,刘邦从临晋关渡黄河进入魏国,项羽所封的魏王豹投降了刘邦,并率兵跟随刘邦南出。刘邦攻下河内,俘虏了项羽所封的殷王司马卬,在那里设置了河南郡

  • 唐太宗李世民的人格魅力:为什么会被成为天可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中国唐朝皇帝(626—649年在位),世民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

  • 画像吓坏陈叔宝:隋文帝杨坚的长相到底有多奇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资治通鉴》上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陈朝至德元年(公元583)十一月,陈后主陈叔宝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出使隋。陈叔宝听说隋文帝杨坚状貌异人,便让袁彦画像而归。当陈叔宝看到杨坚的画像后,大骇道:“吾不欲见此人!”立刻命人将画扔了。杨坚的相貌到底奇异在何处,以致他的死对头陈叔宝看到画像

  • 奇特的用人:汉武帝的“屠刀”为什么都对准了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91年初春,奉汉武帝诏敕,大汉丞相公孙贺被捕入狱。在狱中,有司穷治其罪,他和儿子公孙敬声受尽了凌辱和拷打,最后,父子双双死于狱中。汉武帝犹恨意难消,下旨将公孙贺灭族——这不是汉武帝杀的第一个丞相,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随着皇帝春秋渐高,性情也越来越乖戾和残暴,位居群臣之首的丞相和其他庙堂大臣,因

  • 历史上阿斗不傻:蜀汉五虎将谥号里隐藏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蜀汉政权里,共有十二位有功之臣身后得到了追谥。除了第一位法正是刘备亲赐的谥号外,其余十一人都是后继的一把手刘禅钦定的。谥号作为一种荣誉象征,代表了官方盖棺定论式的评价,并不是随便就能享有的。对于谥号,刘禅的理解是“存有令问,则亡加美谥”,意思是活着时有美好名声的人,那么去世后就给他加上美好的谥

  • 李隆基宠妃武惠妃身世之谜: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可谓千古传颂。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在杨玉环出现前,李隆基还有位宠妃——武惠妃。6月17日,流失美国达6年之久的珍贵文物——唐贞顺皇后武惠妃敬陵被盗石椁,由公安机关正式移交给陕西历史博物馆。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使得武惠妃——这位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后宫宠妃走进人们的视线。

  • 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让人恨不起来的9个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王熙凤的确做过很多阴鸷事,关于这一点,在我的上文《王熙凤的七宗罪》已经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但有一件事很奇怪:面对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王熙凤,我们竟一点也恨不起来。这也正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为什么会有这样奇妙的感觉呢?这就不得不佩服曹公塑造人物的功力了。王熙凤这一形

  • 历史上曹腾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曹腾,字季兴,曹参之后。东汉宦官。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倘若说起曹操,世人都会觉得此人是不可多得的奸雄人物,虽然在人品和行为上有让人诟病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曹操是一个能力突出的人,此人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