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惠王在位期间,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魏惠王在位期间,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417 更新时间:2023/12/8 2:40:56

魏惠王(前400年 - 前319年),即梁惠王,姬姓魏氏,名䓨,战国时魏国第3任国君(前369 - 前319年),在位共51年。魏武侯之子。在位期间,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兴修古汴河,屡破强秦,破邯郸,威服赵韩,谥号惠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轶事典故

问政孟子

魏惠王自称治国尽心竭力,河西发生灾荒,就将那里的灾民安置到河东,将河东的粮食运送到河西。当河东发生灾荒 时,也是这样做的。可是魏国的人口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说,“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这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典故的由来。

魏惠王问怎样才能治好国家。孟子说;只要不去剥夺农民耕种的时间,粮食就吃不完;不拿过密的鱼网去捕鱼,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木材有定时,木材就用不尽。这样老百姓就感到满足了。他还说: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棉袄。鸡和猪狗一类家畜不要耽误繁殖饲养的时间,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耕种,数口的家庭就不会闹饥荒。认真地办好教育,孝顺父母,尊敬长上,老人就不再用为自己生活奔劳。这样就能得到人民的拥藏。

魏惠王又谈到自己继位以来,被秦国和齐国多次打败,这是奇耻大辱,要怎样才能报仇雪耻呢?孟子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口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共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总之,孟子劝魏惠王“施仁政,行王道”。

在孟子见魏惠王前后,魏惠王曾用惠施为相,进行改革惠施根据“去尊”的思想,主张限制奴隶制残余较重的“巨室”,“大族”(《吕氏春秋·爱类》),制定新法。韩非说:“当魏之方明立辟(法),从宪令行之时,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天下,威行四邻。及法慢,妄予,而国日削矣,”(《韩非子·饰邪》)看来魏惠王对变法并没有认真贯彻。有一位叫卜皮的人就预见魏惠王必然失败。魏惠王问从何说起,卜皮说:“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韩非子·内储说上》。魏惠王于前335年举行称王大典。第二年改元。后元一年,他与齐王会于徐,互相承认为王。

魏国选相

公叔痤是魏国之相,他手下的中庶子(相国的侍从之臣)卫鞅很有才能,公叔痤欲将卫鞅推荐给魏惠王,但未及推荐他就病卧床榻了。《史记·商君列传》、 《资治通鉴·周纪二》以及《战国策·魏一》、《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记载,公叔痤病重时,魏惠王前去看望,他问公叔痤说:“万一相国一病不起,我将把国政托付给谁呢?”公叔痤回答说:“我的中庶子卫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把国事全托于他。”见惠王默然无言,公叔痤遣退侍臣,单独对惠王说:“大王倘不任用卫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出境,为别国所用。”惠王许诺离去。公叔痤又召来卫鞅,抱歉地说道:“大王询问国相的继任人,我推荐了你,看大王的神色并不同意。我先君而后臣,当时对大王说如果不能用你,就应把你杀掉,大王答应了我。你应该赶快离开,免遭擒杀。”卫鞅回答说:“大王既然不能采纳您的意见任用我,又怎么能采纳您的意见杀掉我呢?”于是没有离开。惠王离开公叔痤病榻后对身边人说:“公叔痤的病情很重,他竟然要我把国政交给卫鞅,后又劝我杀掉卫鞅,真是太糊涂啦!”果然没有考虑公叔痤的意见。公叔痤死后,卫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招贤,于是西入栎阳(秦国旧都),被秦国任用,封于商地,是为商鞅

惠王问宝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一起打猎,魏惠王问齐威王:“大王有何宝物?”威王心里明白,这是魏惠王要向自己夸耀国力了,于是便以退为进地说:”我没有。”于是魏惠王不无自豪地说:“中国虽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辆车子、径长一寸的夜明珠一颗。像齐国这样地大、人多、光兵车就有一万辆的大国,难道连这样的宝贝也没有吗?”威王听了惠王的话,很不以为然地说:“我的珍宝与你的大不一样。你的宝是死的,我的宝是活的;你的宝会引出乱子我的宝能卫国安民;你的宝有价,而我的宝无价。”魏惠王一听,大惑不解地问:“是何宝物如此厉害!”威王说:“我有大臣檀子,镇守下陲,强楚不敢犯境,泗上诸小国来朝。我有能臣肦子,镇守高唐,赵人不敢东到黄河捕鱼。我有贤臣黔夫,镇守徐州,吓得燕人北门祈祷,赵西门祈祷,祈求神灵保佑,并且有千余户归顺了齐国。我有良吏种首,负责国内治安,人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有这四位能臣贤相,他们就是我的宝物,岂止照亮十二辆车子!”一席话使魏惠王惭羞难容,自认失败。

惠王认错

有人向魏惠王推荐淳于髡,说此人学识渊博,记忆超人。惠王想见识见识。淳于髡被领去见魏惠王,他却坐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惠王感到很奇怪,就问推荐的那个人“:你说淳于(复姓)先生才艺出众,超过管仲和晏婴,可为什么见到我连一句话也不说,难道是我不值得和他谈话吗?”那个人把惠王的意见转达给淳于髡淳于髡说“:这里有原因。我已经来过两次,第一次来拜见时,惠王想着别人献给他的马;第二次来时,惠王想着进献给他的歌唱艺人,无心与我谈话,既然惠王的志趣不在我这里,我还有什么话要说呢?”

魏惠王听了淳于髡的话,抱歉地说:“确实如此,是我的不对,淳于先生不愧为圣人。他前次来,正好有人献马,第二次来,又有人献歌唱艺人。当时我虽然让左右的人退下,表示对他的尊敬,但精神还是集中在马和歌唱艺人身上。”魏惠王表示了歉意,淳于髡认为惠王态度很诚恳,有知错就改的精神,当时就和惠王谈得很投机,谈古论今,一连谈了几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史朝义简介:史思明长子,也是安史之乱的领导者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安史之乱安禄山是哪里人,安史之乱名词解释,安史之乱的转折点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史朝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史朝义

  • 魏惠王为什么要迁都大梁?大梁城的发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国都城大梁,魏惠王丞相,魏国迁都大梁的战略失误

    魏惠王(前400年 - 前319年),即梁惠王,姬姓魏氏,名䓨,战国时魏国第3任国君(前369 - 前319年),在位共51年。魏武侯之子。在位期间,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兴修古汴河,屡破强秦,破邯郸,威服赵韩,谥号惠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迁都大梁公元

  • 历史上张飞为何能成为武庙十二名将之一?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飞当阳桥上一声吼吓死了谁,张飞败给过张郃吗,三国哪些武将入武庙了

    我国古代诞生了许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顶级帅才,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汉末三国时代的名将中,进入武庙七十二名将的,魏国两位,张辽和邓艾;蜀汉两位,关羽和张飞;吴国四位,周瑜、吕蒙、陆逊和陆抗,当然,蜀汉还有诸葛亮,是武庙十哲之一,但这里只讨论名将。能进入武庙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这些进入的

  • 凌烟阁24功臣之一的侯君集为何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凌烟阁24功臣结局,李道宗,刘邦没杀哪些功臣

    凌烟阁24功臣之一的侯君集为何被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侯君集是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又参与了 “玄武门政变”,是李世民最核心的将领,为何最后却被李世民给处死了呢?侯君集的主要功劳有两个。一是助李靖讨伐吐谷浑。侯君集早年不学无术,华而不实。经常和一些小混混搅在

  • 阴丽华当了皇后,她是怎么对待废后郭圣通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阴丽华比刘秀大几岁,阴丽华最后当皇后吗,阴丽华对待郭圣通家人

    阴丽华当了皇后,她是怎么对待废后郭圣通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未发迹之前的刘秀,籍籍无名。路过新野时,对貌若天仙的阴丽华心驰神往。回到长安后,见到执金吾出行的空前盛况,更是羡慕有加,于是有了那样的赞叹。刘秀的眼光的确独到。后来的阴丽华,谦和礼让,心胸宽广,懂得进退取

  • 窦抗简介:唐朝宰相、外戚,隋朝洛州总管窦荣定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朝关陇贵族,杨坚北周外戚,东汉大将军窦宪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窦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窦抗(?

  • 刘邦三次哭祭项羽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的女人,刘邦说分我一杯羹是什么心态,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会失败

    刘邦三次哭祭项羽是为了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当然是政治作秀,而且只有一次,而不是三次。秦末楚汉争霸的舞台,群雄逐鹿,结果太戏剧性了,一直所向披靡的霸王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刘邦和一帮草莽联合笑到了最后,造就了汉初诸侯分封,共享天下的格局。垓下之战,项王突围,

  • 陈叔达简介:唐朝时期宰相,陈后主异母弟,母为袁昭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崔氏宰相,宰相是几品,宰相是现在的什么官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叔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叔达

  • 杨恭仁简介:唐朝初年宰相,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唐英雄昌平王邱焕章,隋朝历任宰相,北魏宰相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恭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恭仁

  • 宇文士及简介:唐朝宰相,隋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第八任太子李恪,左卫大将军与右卫大将军的区别,左金吾卫大将军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宇文士及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