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最“小气”的皇帝是谁?穿草鞋办公的皇帝

史上最“小气”的皇帝是谁?穿草鞋办公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664 更新时间:2024/1/1 19:38:01

汉文帝刘恒,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之第四子。公元前197年,在萧何等33位朝臣的举荐下,七岁的刘恒被封为代王。刘恒的母亲薄氏,终刘邦之世,一直处在“诸姬”当中,从没有升到“夫人”的行列,故此其母子才能躲过吕后的迫害,平安地活下来。公元前188年,只有22岁的汉惠帝英年早逝,吕后分立刘恭、刘弘为帝(史称西汉前、后少帝,因处在吕后专权时期,且被认为非盈帝后代,故未被正史承认)。公元前180年(吕后8年),吕后死,宫廷发生变乱,齐王兄弟兴兵伐吕,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见势亦响应,夷灭吕氏一族,史称“荡涤诸吕”。功臣派畏齐王势壮,贪代王势孤,拥立之。公元前180年,刘恒登基为帝,是为西汉史上第三位皇帝(若算上上述提到的前后少帝,则是第五位)汉文帝;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6岁,葬于霸陵(在今陕西长安区东),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他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北宋文学家吴垧《五总志》上有这样的记载: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屦”。由于草鞋材料以草与麻为主,非常经济,且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称之为“不借”。在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已经沦为贫民的穿著,而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就是说他穿着草鞋上殿办公,做了节俭的表率。不仅是草鞋,就连他的龙袍,也叫是“绨衣”,绨在当时就是一种很粗糙的色彩暗淡的丝绸。就是这样的龙袍,也一穿多年,旧了,也让皇后给他补一补,再穿。

汉文帝自己穿粗布衣服不说,后宫也是朴素服饰。当时,贵夫人们长衣拖地是很时髦的,而他为了节约布料,即使给自己最宠幸的夫人,也不准衣服长得下摆拖到地上。宫里的帐幕、帷子全没刺绣、不带花边。

古代皇帝住的宫殿,大都要修又大又漂亮的露台,好欣赏山水风光。汉文帝本来也想造一个露台,他找到了工匠,让他们算算该花多少钱。工匠们说:“不算多,一百斤金子就够了。”汉文帝听了,吃了一惊,忙问:“这一百斤金子合多少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工匠们粗粗地算了一下,说:“十户。”汉文帝听了,又摇头又摆手,说:“快不要造露台了,现在朝廷的钱很少,还是把这些钱省下吧。”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宫室就是宫殿建筑,苑囿就是皇家园林以及供皇室打猎游玩的场所,狗马即供皇帝娱乐使用的动物、设施等,服御即为皇帝服务的服饰车辆仪仗等。这些都是皇帝们讲排场、显威严、享乐游玩必不可少的,皇帝们大都十分重视。然而文帝当皇帝二十三年,居然没有盖宫殿,没有修园林,没有增添车辆仪仗,甚至连狗马都没有增添。

汉文帝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本皇帝决不当收藏家。他还能关心百姓的疾苦,刚当皇帝不久,就下令:由国家供养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要发给他们米、肉和酒;对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还要再发一些麻布、绸缎和丝棉,给他们做衣服。春耕时,汉文帝亲自带着大臣们下地耕种,皇后也率宫女采桑、养蚕。

在他死前,最后安排了一次节俭的活动—他的丧事。他在遗诏中痛斥了厚葬的陋俗,要求为自己从简办丧事,对待自己的归宿“霸陵”,明确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霸陵山川因其故,勿有所改”,即按照山川原来的样子因地制宜,建一座简陋的坟地,不要因为给自己建墓而大兴土木,改变了山川原来的模样。”

汉文帝还主张死后把夫人以下的宫女遣送回家,让她们改嫁。

汉文帝在位期间,轻徭薄赋,甚至12年免收全国田赋。他还亲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政治上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政权,对外妥善处理同南越和匈奴的关系,对南越王赵佗实行安抚政策,对匈奴在实行和亲政策的同时,加强了边防的力量。匈奴曾三次侵犯汉境,汉文帝均及时派兵还击击退强敌。汉文帝废除严邢苛法,带头执行法制判决,并且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提拔重用人才,使汉朝从国家初定逐步走向繁荣昌盛,为后来汉武帝的横扫四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像这样一生为民、俭朴勤政,并不断改进政策,为强国富民孜孜以求的皇帝,历史上实不多见。由于汉文帝这种廉洁爱民的精神和励精图治的实践,才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据历史记载,当时国库里的钱多得数不清,穿钱的绳子都烂了;粮仓的粮食一年年往上堆,都堆到粮仓外面来了。因此,司马迁高度评价汉文帝说:“德至盛焉”,“岂不仁哉!”似乎,皇帝做到汉文帝这份上,真是亏死了。你想,做皇帝的没吃好穿好,花钱都不舍得,不是白当了吗?可老百姓喜欢呀,千秋万世都想着你。后来赤眉军攻进长安,所有皇帝的陵墓都被挖了,唯独没动汉文帝的陵墓,因为知道里面没啥好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慈禧真实面貌揭秘:七十岁还被称为美女(照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近日对外开放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代绥远大将军署衙内展出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有一部分陈列讲述的是慈禧太后少女时代在绥远城(现呼和浩特市)生活的情况,这一情况至今鲜为人知。将军署衙大堂西侧原为官房,是将军以外的官吏处理公务或休息的场所,目前这里辟为慈禧太后少女时代家庭生活的展室,展出慈禧手绘的两幅

  • 揭秘:五许夫家而未果却终成皇后的神奇女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中国历史上就曾经有这么一位皇后,她出身寒门,姿色一般,历经五次订婚而五次未婚夫都在成婚前病死,一直待字闺阁中。就这么一位“命中尅夫”的女子,却被皇帝召入宫中纳为嫔妃,并在后来成为驾驭后宫的一宫之主,她就是西汉宣帝第三任皇后、史称“邛成太后”的王氏。她,没有因为自己当上皇后、皇太后

  • 盘点:《三国演义》中的十大死不瞑目的英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是英雄啸傲的时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又是一个悲伤的时代,一个常使英雄泪满巾的时代。因为天妒英才,即使是像三国这样英雄辈出的时代,也会有人没有用武之地。正是因为一些英雄可以得尝所愿,而一些英雄却只能窝囊而死,或者碌碌终老一生,更使得得这些英

  • 揭秘:历史上因老婆嘴多而丢皇位的一个倒霉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公元前701年,郑国国君郑庄公去世,大夫祭仲拥立世子姬忽即位,是为昭公。昭公虽然能力比较强,不过君位并不稳定,因为他的弟弟姬突是个非常有上进心的青年才俊,而自己的即位则很不幸的堵塞了姬突的上升空间,所以姬突虽然被迫潜水,却时时等待出头的那一天。姬突的舅舅是宋国国君宠信的大夫,他得知外甥的心事后

  • 揭秘:唐朝美女步飞烟与邻居偷情竟被活活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步飞烟:事见唐·皇甫枚所撰传奇《三水小牍》中的《飞烟传》。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之妾步飞烟(一作“非烟”),为邻居青年书生赵象所恋。赵象买通武公业家的门房,通过门房之妻以诗寄之。飞烟原为家妓,能歌唱奏乐,素憎武公业粗悍,羡赵才貌,便以诗答之。自此两人即以诗柬互通情愫,不久,相会于飞烟室中。后为女

  • 儒家创始人孔子很理想主义 一生仕途毁于不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550年,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大调整的一段时期。很多仁人志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提出了构建理想社会的看法。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是这场文化运动的先驱者。然而,孔子的理想并没有得到顺利的展现与实践。尽管他踌躇满志,但最后也不得不转而以教育著书的形式,来寄托他一生的理想与奋斗目标。追

  • 盘点:中国古代史上十大女名医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医术相当发达,历代出现不少医术精湛的名医,如扁鹊,华佗,董奉,张仲景,东汉皇甫谧,东晋葛洪,唐朝孙思邈,元朝朱震亨,明朝李时珍等,他们的医学成就卓著,闻名后世。 然而,在我国医学史上,出现过许多着名的女名医,她们医德高尚、医技精湛、救死扶伤为民除病,得到后人的敬仰和称道。义妁远在2000多年

  • 让曹操父子三人争相抢夺几欲反目的一个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要在美女群落中找出一个最是语焉不详的女人,人们很可能会选中甄妃。曹操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三人俱是如雷贯耳式的人物。父子三人同追甄妃,足见甄妃在那个动乱时世里是个很了不起的女人了。《世说新语》中载:太祖(曹操)下邺,文帝(曹丕)先入袁尚府,有妇人被发垢面垂涕,立绍妻刘后

  • 揭秘:历史上李师师为何宁当妓女也不做皇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李师师: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号为"飞将军"。她的事迹在笔记野史、小说评话中多有记述。较早的可见张端义《贵耳集》、张邦基《墨庄漫录》、宋代评话《宣和遗事》。宋徽宗在位期间,也常微行出游,由数名内臣导从,乘小轿子前往李师师家。曾与著名文人周邦彦、晁冲之交游。有说后来徽宗把她召人内

  • 揭秘商鞅2300年前找工作的真相:4轮面试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找工作,先笔试,后面试,或者就只有面试一关,这些程序很多时候是以招聘方的主考官为主导角色,单向地对应试者进行观察和考验,考生的“命运”掌握在考官手里,理想的面试是这样的吗?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也是一个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也有各种考试,最多的是面试,例如商鞅,就是通过面试进入秦国管理层的。下面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