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康熙登基后后是如何对待哥哥福全的?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康熙登基后后是如何对待哥哥福全的?他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22 更新时间:2024/1/20 20:44:05

康熙顺治帝的儿子,由于他的父亲英年早逝,所以康熙皇帝在8岁便登上了皇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朝,统治时间长达276年,历经十二帝,其中最有作为者当属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康熙帝,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执政时间长达61年,期间削平三藩、统一台湾、驱逐沙俄、西征漠北、维护了国土完整和统一,被后世史学家尊称为“千古一帝”!

康熙帝一生最大的“污点”恐怕就是晚年的“九子夺嫡”,与其几个儿子相比,康熙这个皇位来得颇为轻松!而且他是以顺治帝第三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福全!

那么康熙帝为何能够“无视”嫡长子继承制,跳过哥哥,直接继承皇位呢?

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共育有八子,四子早夭,其中包括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所以“幸存”的皇二子爱新觉罗·福全就成了实际上的“嫡长子”,而且福全的生母是顺治帝最为宠爱的董鄂妃,于情于理,福全都应该是下一任的皇帝!

但据《清史稿》所载: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由于其生前未立储君,所以接受汤若望的建议,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即后来的康熙帝。

之所以选择皇三子而不是皇二子,原因有二:

其一,顺治帝为多情之人,并不眷恋皇位,他曾在福全年幼时问其志向,福全答曰:“愿为贤王”,此话说到了顺治的“心坎里”,他认为当皇帝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既然福全有此志向,他自然会满足。

其二,玄烨年幼时出过“天花”,并得以幸存,仅在脸上留下几个小斑点,并对“天花”产生了抗体,因而被视为“天选之子”,顺治帝驾崩时其子都年岁尚小,为了避免储君夭折,福林才采取汤若望的建议,册立玄烨为皇太子。

那么康熙登基后,福全又怎么样了?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六年正月,福全被封裕亲王,并享有议政之权”,福全年幼时的志向是成为一代贤王,事实证明他确实做到了,其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大败叛军噶尔丹!

康熙二十七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勾结沙俄,起兵造反,妄图分裂,彼时的康熙正值春秋鼎盛,自然悍然还击,于康熙二十九年册封福全为抚远大将军,命其领兵出征,远征噶尔丹!

为了等待各部援军,福全先假意安抚噶尔丹,待军队集结完毕后于八月发动突袭,攻入"驼城",大败厄鲁特军,准噶尔部因此损失惨重,噶尔丹游说不成,于十月初撤兵出境,福全见噶尔丹撤军且军中粮草不足,便自作主张班师回朝,没想到此举激怒了康熙,康熙斥责其“不遵圣命,自行其事”,按律应削其爵位,但考虑到他有军功在身,改为罚俸三年,撤三佐领,取消了议政权。

明明打了胜仗却要受到惩罚,这其中大有深意!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福全才应该是顺治的接班人,只因康熙出过“天花”才得以继承帝位,朝中很多人对此很有“看法”,所以康熙帝一直对福全心存戒备,福全远征噶尔丹大圣归来,威望必然会再上一个台阶,届时恐怕功高震主,康熙帝不得不防。

因此才以“不遵圣命,自行其事”的由头对其小惩大诫,所谓的罚俸三年只是“小儿科”,重头戏在于取消议政权,这等于将其逐出了“权力中枢”。

福全对此心知肚明,因而一直小心戒备,害怕康熙对其痛下杀手,康熙四十二年,五十岁的福全病重,危在旦夕,康熙帝亲自去探望,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哥哥,康熙帝悲痛不已,亲情最终还是战胜了权势。

其实康熙与福全幼年曾一同侍奉祖母孝庄文皇后,兄弟俩整日相伴,感情极深,只是长大后因为权势才有所疏离,如今福全危在旦夕,康熙自然顾不上所谓的权势之争,心中只有两人的亲情!

看着真情流露的康熙,福全心中大慰,知道康熙还是顾念二人的兄弟之情的,如此一来,康熙自然不会在其过世后对他的后人痛下杀手,所以康熙帝一走,福全就对儿子说“我可以死了”!

据《清史稿》所载:福全逝世后,康熙帝恸哭不止,命御史罗占在黄花山为其监造坟莹、建碑,规定除常年祭祀外,另有加祭。

小结: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即使身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帝也不能免俗,因为权势与感情深厚的哥哥日渐疏离,好在康熙帝最后“幡然醒悟”,亲情战胜权势,与福全重归于好,为二人的兄弟之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人生在世,名利地位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亲情是最真挚的,我们一定不要因为权势之争而疏离亲情,若是成为“孤家寡人”,就算站在权势之巅又有何意义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方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四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林冲上梁山的原因,水浒传英雄排名排座次,水浒传反对招安的是谁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吕方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方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小温侯”。原本在对影山一带落草为寇,后来因

  • 郭盛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五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水浒传吴用上梁山的原因,水浒传上梁山前官职排行,林冲上梁山的原因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郭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盛是《水浒传》人物,四川嘉陵人氏,善使方天戟,外号“赛仁贵”,意思是武功赛过薛仁贵。 原来从事水银买卖,

  • 皇甫端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七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水浒传108将在梁山的职位,水浒传身高排名,水浒传吴用上梁山的原因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皇甫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皇甫端,中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长有西方人式的碧眼黄须,因此绰号“紫髯伯

  • 乾隆上位后为什么废除雍正新政 雍正留下的四大辅臣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雍正死后新政有没有继续下去,乾隆把雍正的新政全都废了吗,雍正留给乾隆的四位重臣

    对乾隆和雍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皇帝为什么废除雍正的新政,雍正遗诏留下的四大辅臣不得善终。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代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

  • 乾隆不是雍正亲生的吗 乾隆为何处处都和老爹对着干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乾隆和雍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为何处处都和雍正对着干?难道真的不是亲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134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关于雍正和乾隆父子的审美问题,随着央视国家宝藏的开播又讨论起来。因为父子俩在瓷器上的审美

  • 安道全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六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安道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道全是在小说《水浒传》中登场的虚构人物,号称地灵星,建康府(今江苏南京)人。民间医生,是当地一个小有名

  • 张昌宗是什么人?他为何会被太平公主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张昌宗,生年不详,出身中山张氏。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张昌宗算是“成也太平,败也太平”,他因太平公主的引荐而被武则天所宠幸,却最终因诬告太平公主的情人高戬而彻底与李家决裂,最终在神龙政变中被诛杀。正所谓“权力使人疯狂”,张宗昌、张易之两兄弟凭借武则天的宠信,在武则天晚年频频染指朝政,朝

  • 彭玘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三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彭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彭玘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天目将,东京人氏,原为颖州团练使,善使三尖两刃刀。他随呼延灼征讨梁山,被扈三

  • 清朝时期是禁止满汉通婚 年羹尧的妹妹为什么还能嫁给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年羹尧和雍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年羹尧家族并不是满人,为何他妹妹还能嫁给雍正并成为皇贵妃呢?年羹尧是清代雍正时期的名将,他和雍正皇帝也是姻亲,他的妹妹嫁给了雍正,并且深得雍正的喜爱,在生前被封为年贵妃,死后还被追封为皇贵妃,在嫁给雍正的14年中,年妃一人独得

  • 乾隆皇帝真的给八叔胤禩翻案了吗 乾隆为什么和雍正作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乾隆和八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为什么要在后期替八叔胤禩翻案?他也觉得雍正做错了吗?其实确切的来说乾隆没有直接翻案,而是在当时算是代替老爹雍正原谅和宽恕了胤禩和胤禟,不过要说乾隆觉得雍正错了也确实如此,历史上的乾隆实际上对他的老爹雍正态度基本算是否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