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病死后司马懿在忙什么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打蜀汉

诸葛亮病死后司马懿在忙什么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打蜀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81 更新时间:2024/1/23 17:56:53

对诸葛亮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蜀国?

诸葛亮病逝之后,司马懿并非不想攻打蜀国,而是错过了攻打蜀国的最佳时机。此后,司马懿认为川蜀地形险要,蜀汉已经有所防备,在时机成熟之前,不宜伐蜀。直到去世,他都没能再和蜀国直接交锋。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对于身后退兵事宜安排的很妥当,可在人事安排上,却出了大问题。

诸葛亮提前交代姜维,在他死后,秘不发丧。等到司马懿发现蜀军撤退,率兵追击时,姜维又按照诸葛亮的嘱托,命杨仪“反旗鸣鼓”,摆出要攻击的架势,吓得司马懿引兵而退。等到司马懿了解诸葛亮已死时,蜀军却早已安全撤出了追击范围。

民间早有传言,说司马懿惧怕诸葛亮,这下人们对司马懿更是增加了“死诸葛走活仲达”的嘲讽。

不能不说,司马懿的气度,还是很大的,否则,他可能也会跟诸葛亮一样,早早的就去世了。

司马懿在看了蜀军留下的营垒之后,不免感叹,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被司马懿大肆称赞,可在后事安排上,还是出了纰漏。

蜀军在撤退途中,就发生了魏延、杨仪之间的夺权之争。

杨仪派马岱斩杀了魏延,暂时夺得了统兵权。可蜀汉在短时间内失去了诸葛亮和魏延两名重要人物,也不免元气大伤。最主要的是,汉中的防守随之也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司马懿自然不会放过如此良机。他在得知蜀军内乱之后,立刻上奏魏明帝,请求出兵伐蜀。可是,魏明帝曹叡“诏不许”,不准。

魏明帝之所以不许司马懿攻蜀,是因为诸葛亮北伐时,东吴孙权也率兵亲征合肥新城。曹叡御驾亲征,迎击孙权。孙权得知魏明帝亲征,随即退兵。

曹叡在返回途中,经过摩陂,突来兴致,下旨兴修许昌宫。

此时的魏明帝,根本无心征伐,而是一心扑在了宫殿建设上,自然不会支持司马懿伐蜀了。

曹叡此举,导致魏国失去了一个收复汉中的最佳时机。

至于一举灭蜀汉,恐怕很难做到。毕竟当时蒋琬费祎等人都在,而武将也仅仅丧失了魏延,蜀军士兵也并没有受到大的损失。

司马懿可以趁蜀军混乱,杀入汉中,却很难再从汉中一举入川。

而蜀汉在魏延死后,蒋琬架空了杨仪,成功接班,很快也恢复了正常。在蒋琬、费祎的治理之下,蜀魏再次进入了对峙状态。

接着,司马懿也忙碌了起来,根本就无暇顾及蜀汉。

他先是被调去平定了辽东公孙渊叛乱;再受曹叡托孤之重,与曹爽一起辅佐少帝曹芳。东吴北伐,司马懿又被派往东线作战,还大力推广、发展屯垦。此时的司马懿,忙到根本无暇西顾。

期间,倒是大将军曹爽闲得发慌,也想建功立业,做出点成绩。于是,曹爽就开始调兵遣将,攻打蜀汉。

司马懿得知后,极力劝阻,可是曹爽根本不听。司马懿无可奈何又去说服协助曹爽北伐的夏侯玄:“兴平路势至险,蜀已先据;若进不获战,退见徼绝,覆军必矣。”

曹爽北伐的结局也正如司马懿所料,出师不利,还差点被费祎截断退路,全军覆没。最后,经过苦战才得以逃脱,魏军是伤亡惨重。

很明显,此时的蜀汉,虽然已大不如前,但是,自保的实力尚在。魏军如果强行进攻,很难攻克。司马懿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主张攻蜀。

同时,司马懿的权力也在被曹爽一步步架空。

东线战场,大军控制权被曹爽的弟弟曹羲把持。西线的关中,军权则在夏侯玄手中。

此时的司马懿,不要说攻蜀了,一不小心,自身性命都难以保全。

最后,司马懿为了自保、夺权,果断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全面掌控了曹魏大权。可是,大权在握的司马懿,已经是70岁高龄的老人,已无力再战了。

而在司马氏夺权之后,曹魏内部也非常不稳,先后发生了淮南三叛,先是王凌,接着是毋丘俭和诸葛诞,先后起兵叛乱。

司马懿在平定王凌之乱的同一年,就去世了,年72岁。

通常的印象中,可能会觉得三国时期的三大顶尖谋士,周瑜、诸葛亮都死了,自然是司马懿纵横天下了,灭蜀吞吴也不在话下。

可现实远没有那么简单。

实际上,只要蜀汉内部不乱,依托易守难攻的地利,再加上人和,甚至是天时的优势,蜀国完全可以偏安一隅。

当年,曹真、司马懿攻蜀,就遇到了连绵大雨,不克而还。曹爽、夏侯玄攻蜀,差点被费祎打到全军覆没。即使是司马昭时期,钟会邓艾再次伐蜀,如果不是邓艾舍命,险渡阴平,恐怕也要被姜维堵在剑阁之外,再次无功而返。

因此,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等待好的时机伐蜀,策略是正确的。再加上,司马懿还有其他更紧迫、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自然是更加无暇顾及蜀汉。司马懿虽然长寿,可生命还是有限的,最终他也没能等到灭蜀的那一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上位后生母就是皇太后 生母为什么死活不愿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德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什么雍正即位后,他的亲生母亲德妃死活也不想当皇太后?雍正登基之后,立刻尊其生母德妃乌雅氏为皇太后,并定徽号“仁寿”。在母以子贵的年代,多少后宫嫔妃,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登上帝位,获得无限荣耀。可是,乌雅氏却一

  • 三国五虎上将都掌握着多少兵力?谁的兵力最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v五虎上将,是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三国时期,天下出现了许多的英雄豪杰,其中最出名的当属蜀汉的五虎上将。对于五虎上将,大家是充满了崇拜、敬仰,认为他们代表了三国时期的尖端战力,那么大家知道,五虎上将各自手握多少兵力吗?谁

  • 有哪些与赵括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赵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赵括,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评价蔺相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奢:“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 赵括:战国时期赵国将领,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赵括,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急于求胜,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

  • 在正史中典韦和赵云二人实力如何?有何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熟悉三国的朋友,肯定听过“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意思是三国猛将中,吕布第一,赵云第二,典韦第三!对于吕布,大家没有过多的异议,毕竟实力摆在那里的,不过对于赵云和典韦,大家的异议就比较多了,有人认为赵云厉害,确实应该排在典韦之前,也有人认为典

  • 如何评价赵奢?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赵奢,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也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奢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享年约50余岁。据《战国策·赵策》记载,赵奢曾对赵国平原君赵胜提过自己曾经亡命入燕,得到燕王信任,被任命为上谷守。 赵奢因屡立战功

  • 历史上董鄂妃如此受宠却没有登上后位,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董鄂妃是清后宫中的一位传奇人物,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董鄂妃与顺治帝的故事,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爱情的典范,他们的爱情在皇宫被看作是不正常的畸形的东西,在民间,在传承了几百年之后,从故事走到前台的影视作品里,又变成了世人羡慕的爱情经典。其实,在董鄂妃进宫之前

  • 赵奢: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屡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赵奢,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也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奢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享年约50余岁。据《战国策·赵策》记载,赵奢曾对赵国平原君赵胜提过自己曾经亡命入燕,得到燕王信任,被任命为上谷守。 赵奢因屡立战功

  • 唐朝能收复河西之地,张议潮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张议潮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逐渐衰微,尤其是中央朝廷逐渐式微。于是吐蕃趁唐朝国势衰微之际,率兵攻略河西诸州,而唐朝此时已经是鞭长莫及。世居沙州的张议潮,散尽家财、建归义军,起兵先后收复瓜州、沙州、凉州等地,驱逐吐蕃,开拓疆土四千余里,使

  • 年羹尧被处死之后 雍正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儿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雍正和年羹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处死年羹尧后,是怎么对待年羹尧的妻子和儿女的?01雍正年间的年羹尧是清代的一大遗憾,他本可以像乾隆年间的刘墉一样全身而退的,可为什么他最终的结局如此悲凉呢。年羹尧西北拥兵自重,对粮草的催促,十分外严厉。胤禩负责筹备粮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