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茂德帝姬身份尊贵,那她最后是什么样的j结局?

茂德帝姬身份尊贵,那她最后是什么样的j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73 更新时间:2024/1/15 12:59:03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公主,最终都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不免让人唏嘘不已。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

现代社会是个“看脸”的社会,虽然不想承认,但是有很多人靠脸就可以吃饭,长得好确实是一大优势,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俊男靓女看着都养眼。但你知道吗,在封建社会中,长得好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女子而言!

自古红颜多薄命,就如《红楼梦》所言“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子毫无社会地位可言,如此背景之下,拥有花容月貌的女子就如同“身怀重宝行于夜中”,随时可能受到歹人的觊觎,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哪怕这个女子是金枝玉叶的公主!

北宋第一美女——茂德帝姬

茂德帝姬原名赵福金,是宋徽宗与刘贵妃之女,公元1106年出生于汴京,自幼貌美,长大后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国色天香,冰肌玉骨,颇有点倾国倾城的意思,因此深得宋徽宗喜爱。

赵福金刚出生时就被宋徽宗封为延庆公主,之后又改封为康福公主,随着赵福金一天天长大,容貌越发出色,宋徽宗认为公主之名已经“配不上”自己的女儿,竟自创“帝姬”封号,于政和三年再封赵福金为茂德帝姬。

要说宋徽宗也是个“人才”,能够想出如此封号的恐怕“独此一家,再无分号”

等赵福金到了应当婚配的年龄后,宋徽宗亲自“掌眼”,为女儿挑选夫婿,不过宋徽宗眼光可不怎么样,千挑万选后竟挑中了大奸臣蔡京的第五子,时任宣和殿待制的蔡鞗。

嫁入蔡府的赵福金仍然深受宋徽宗宠爱,蔡家因此“水涨船高”,权势日隆,但好景不长,宋钦宗继位后,蔡京获罪,举族流放,唯有蔡鞗凭借皇帝对赵福金的宠爱得以保全!蔡家能够娶到赵福金也算是捡到宝了!

按照正常的轨迹,赵福金是可以凭借皇帝的恩宠,无忧无虑的过完荣华富贵的一生,但是“靖康之变”成了她乃至北宋的转折点!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据《宋史》所载:北宋宣和七年,完颜干离不与粘罕亲率大军一路南下,分东西两路直扑太原和汴京,国家危亡之际,宋徽宗果断禅位于长子赵佶,即后来的宋钦宗,自己则当起了“甩手掌柜”,次年正月,金人的东路军兵临汴京城下,宋钦宗以割地赔款的方式“哄走”了金军。

同年八月,金军故伎重施,再以两路大军南下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大军会师于汴京城下,掳走以徽、钦二帝为首的大量皇族之人与大批朝臣,这就是“靖康之变”!

赵福金在“靖康之变”时并没有被金军俘虏,反而是她的贴身侍女“先她一步”被金军俘虏,为求自保,侍女在金国二皇子完颜宗望面前“力荐”公主,为此完颜宗望点名索要赵福金。

此时的宋徽宗为了自保可顾不上昔日的父女情深了,丝毫不考虑女儿落入金人手中会是什么下场,反而指示宋钦宗将赵福金诓骗至金国,献给了金国二皇子完颜宗望。

一个娇滴滴的女子落入一群“虎狼之间”下场可想而知,赵福金先是被完颜宗望霸占,成为她肆意玩乐的工具,完颜宗望死后,她又被完颜希尹霸占,受到了更加悲惨的待遇,在如此摧残之下,到达金国仅仅一年的赵福金就不堪凌辱,一命呜呼,死因是“谷道破裂”!

金人实乃野蛮粗鄙之人,竟忍心如此凌辱一个手无寸铁的女子,可怜赵福金一代佳人竟如此香消玉殒!

“陈桥兵变”的后遗症——重文轻武

提起宋朝,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冗官冗员,积贫积弱”,以至于宋朝在面对金和辽这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时总是毫无抵抗之力,“割地、称臣、纳贡”成了北宋和南宋应对侵略的“不二法宝”!

究其根源,还在于宋太祖赵匡胤发动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柴荣逝世后幼主新立,他便趁机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

赵匡胤登基后有感“武人专权”是国家祸乱的根源,也害怕别人效仿他谋夺政权,便重文轻武,压制武将,这使得宋朝的文化极为繁荣,武力极为衰弱,所以才在面对金人时毫无还手之力!

可怜赵福金生在如此孱弱的帝王之家,又出落得倾国倾城,这才导致了她的悲惨际遇!

赵福金若是没有生在帝王之家,或是没有如此花容月貌,恐怕也不会遭受如此非人的折磨,一代佳人竟然因“谷道破裂”而死,实在是太过残忍,令人心有悲戚,难以想象她一个弱女子在金国受到了怎样的折磨,美貌对她而言并不是好事,反而成了“罪恶之源”!

更令人痛心的是她竟然是被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亲手出卖的,在个人利益面前,往日的亲情与恩宠竟如同浮云一般,当然这一切的根源还在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让我们庆幸生活在这个男女平等的时代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蜀汉最长寿的将领,邓芝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最长寿的将领,邓芝最后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演义》中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汉王朝岌岌可危国家开始逐渐分裂,然后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后来随着刘关张的相继去世,蜀国开始衰败最终走向灭亡。这时很多人可能会感慨,如果刘关张能活得长一点或许结局就会发生翻天覆

  • 历史上嘉庆帝是位什么样的皇帝?他为何会处死自己的亲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据《清史稿·本纪十六·仁宗本纪》记载:嘉庆元年丙辰春正月戊辰朔,举行内禅,上侍高宗遍礼于堂子、奉先殿、寿皇殿。高宗御太和殿,授玺。上即位,尊高宗为太上皇帝,训政。嘉庆帝为帝能力一般,但却是当之无愧的仁君嘉庆帝,是清朝

  • 乾隆为什么没有废除那拉氏的皇后名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为什么没有废除那拉氏的皇后名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带着皇太后、皇后及一众妃嫔,浩浩荡荡从京师出发,开始了他人生的第四次南巡。乾隆皇帝的本意是想借着这次南巡,领略江南胜景,听丝竹弹唱、吴侬软语。不料圣驾到了杭州不久,便发生一起重大的意外。闰二月十八日这

  • 顺治皇帝24岁就英年早逝了 顺治为什么还有14个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顺治和子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顺治只活了24岁,为什么能生下14个子女?有没有什么隐情?公元1651年,14岁的顺治大婚,他的长子却在三个月后就出生了,取名爱新觉罗.牛钮,史书记载,牛钮活了83天就死了。但奇怪的是,康熙六十年,黄河在武陟

  • 上官婉儿最后的结局如何?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中,因“才智”被留名的女子,屈指可数,上官婉儿就算一个。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开元初年,中书省内宰相张说正在接旨,李隆基命他为上官婉儿文集做序!张说挥毫写下: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

  • 袁崇焕镇守边疆有功 最后为什么会被崇祯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袁崇焕守疆有功得到恩赐,为何遭到政敌的弹劾,还被崇祯处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明代末年,虽然朝廷腐败无能,但仍然有一些抗击后金将领驻守着大明边境。比如袁崇焕,取得了宁远、宁锦大捷,多次妨碍后金的路线,重创过努尔哈赤的队伍。连皇太极都说如果袁崇焕

  • 历史上张春是个什么人?投笔从戎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张春应该算是一个忠臣,但应该算不上名将。张春本是文人出身,考中举人之后,却二十多年没能考中进士,无奈之下便投笔从戎。崇祯四年(1631年),“大凌河之战”爆发,祖大寿被围近两月,张春奉令率援军赶往救援,最终兵

  • 清朝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 清朝为何没有绝世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代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封建社会的巅峰王朝清代,在后人的眼中,清代为何没有绝世名将?对于一个王朝的发展,离不开名将的助力。历史上很多大一统的王朝,都出现了绝世的名将。像汉朝时期的卫青和霍去病,还有宋代时期的岳飞,都为国家的稳定作出过巨大贡献。但是到了封建

  • 三国时期如果马谡不死,会有什么样的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为用错了马谡,导致街亭失守,北伐大败,最终被迫撤军。大军撤退后,马谡的结局是遭到斩杀,那么若是诸葛亮不杀马谡,之后马谡会不会大有作为呢?诸葛亮将马谡视为接班人虽然马谡被刘备评价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

  • 清朝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的 皇帝的后宫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皇帝有多悲催,皇宫佳丽三千,每天晚上却只能和皇后过夜。嘉靖皇帝大概怎么也没想到,当年自己寝宫里发生的一件事,竟然会害惨了一百多年后的清代皇帝,害得他们明明拥有后宫佳丽三千,每天晚上却要么只能跟皇后睡,要么自己睡。嘉靖二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