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元太祖任人唯贤 三个汉人助忽必烈统一天下

揭秘:元太祖任人唯贤 三个汉人助忽必烈统一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27 更新时间:2023/12/23 8:52:08

导读:成吉思汗虽然横扫欧亚大陆,却没有灭掉宋朝一统天下。之后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等虽然屡屡发起对宋朝的骚扰和攻击,但都没有灭掉宋朝统一中国,而忽必烈做到了,建立起统一的元朝。比起他的前辈,忽必烈在思想、策略、用人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他重用汉族儒生,改革蒙古旧制,采取比较进步的政策。他这种思想的形成,与三个汉人分不开——刘秉忠(子聪和尚)、姚枢、郝经

子聪俗姓刘,名侃,字仲晦,为官后改名刘秉忠。史书说他“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八岁入学,日诵数百言。”十七岁即为邢台节度使府的令史,算得上是位大器早成的神童。子聪博学多才,天文、地理、律历无所不精,对《易经》造诣尤深。“论天下事了如指掌”,忽必烈“大爱之”。他是忽必烈招纳的第一位汉族儒生。

郝经字伯常,自幼家贫,他白天打柴买米供养母亲,晚上苦读诗书。在一次战乱中,其母被烟火熏死,当时才九岁的郝经,居然用野菜拌着蜜汁将母亲救活。此事传到大将军张柔耳中,特将郝经接到府中,待为上宾。张家有许多藏书,郝经几乎都读遍了。后来,张柔听说忽必烈招纳贤士,便推荐了郝经。忽必烈问以“治国安民”之策,郝经陈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姚枢字公茂,柳城人,是当时有名的程朱理学家。他向忽必烈提出上千言的治国之道,从定典章、立纲常到兴办学校、重农桑等几乎都涉及到了。

这三个人几乎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点上,都对忽必烈有重要的影响。主要有:

一、退回封赏,避免怀疑。蒙哥把漠南大片土地全赏给了忽必烈。他饮酒庆贺,独姚枢闷闷不乐:“我看此事非福,而是祸。天下乃大汗的天下,他把大片肥沃之地都给了你,他要什么?你不盖过大汗了吗?”忽必烈第二天便将漠南封地退回给蒙哥,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杀身之祸。

二、杜绝滥杀,争取民心。忽必烈奉命征讨大理,在一次军中宴会上,姚枢讲了当年宋太祖赵匡胤的大将曹彬攻占南唐后不杀一人,市不易肆的故事,委婉地劝谏忽必烈不要滥杀。忽必烈当时没有说话,第二天出发时,在马上大声对姚枢、也是对全军说:“汝昨夕言曹彬不杀者,吾能为之,吾能为之!”但是,不滥杀说说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忽必烈的铁骑包围大理城以后,采纳姚枢等人建议,派玉律术等三名使臣前去劝降。大理国王段兴智有归降之意,但大权在握的外戚高和、高祥为了杜绝段兴智投降的念头,却暗中将使者杀害。脾气暴烈的忽必烈急了,下令杀光城里的人。姚枢、郝经苦苦相劝无果,而刘秉忠则把当权者比作牧羊人,把老百姓比作羊群,“牧羊人得罪了你,你拿无辜的羊出气,这公平吗?”忽必烈立即将“屠城令”改为“止杀令”。史书是这样记载的:“裂帛为旗,书止杀之令,分号街陌,由是民得相完保。”

在这些汉族儒生的影响下,忽必烈对军队约束较严。伯颜攻下南宋皇都临安(杭州),史书称之为“九衢之市肆不移,一代之繁华如故”。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三、忍辱负重,以屈求伸。蒙哥在阿里不哥和宰相阿蓝答儿等的怂恿下,乘忽必烈远征大理之机,以其封地官员贪墨和府库亏空为由,设立以阿蓝答儿和刘太平为首的钩考局,对其官员进行钩考。除少数几个资深官员外,几乎全都关进监狱,严刑拷问,不少人被折磨死。

忽必烈被激怒了,气势汹汹地要去与蒙哥辩理。又是姚枢、郝经和刘秉忠三人把他拦住了。他们认为,蒙哥就是要使忽必烈做出过激行动,以便抓住把柄将其整掉。忽必烈明白利害关系以后,不但自己赤背负鞭去向蒙哥请罪,而且把妻子和儿子送到和林汗廷作人质。这一做法果然解除了蒙哥的怀疑,撤销了钩考局,使忽必烈躲过一劫。

四、果断撤兵,抢登汗位。蒙哥在第二次攻打南宋时,暴死在四川钓鱼山前线。此时,忽必烈正在攻打围困日久的鄂州(今武昌),留守和林汗廷的阿里不哥是忽必烈的嫡亲兄弟,二人一向不和。

蒙哥去世的消息传到忽必烈大营以后,姚枢郝经这些谋士们分析了形势,恳请忽必烈立即撤军,回和林汗廷商议拥立新大汗事宜。但忽必烈一是立功心切,二来对阿里不哥的野心认识不足,坚持攻下鄂州以后再班师。就在这时,留守开平料理王府事务的刘秉忠,以王妃察必的名义送来紧急情报,把阿里不哥图谋抢登汗位的种种迹象密报给忽必烈。他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立即撤军,抢在阿里不哥之前登上汗位,争得了主动权。

另外,在以后的建立元朝,制订典章法度,设立官吏机构,以及治理国家等方面,姚枢、郝经、刘秉忠等人,都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忽必烈对这些汉族官员始终是信任的。建立元朝以后,他们都被封官晋爵,委以重任,都得到了善终。而这些汉族大臣,也始终没有对忽必烈起过二心。郝经奉命率使团出使南宋,被贾似道秘密关押达十六年之久,但对忽必烈的忠心始终不改,一时传为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曹雪芹家族被抄家之谜:曹雪芹家因何得罪了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王朝抄曹雪芹家是哪一集,曹雪芹雍正,曹雪芹简介

    “曹学”中有一个历史悬案,就是曹家被抄之谜,一直是学者们争执的焦点。要破解这个谜案,先要从曹雪芹的家世说起。远的略去,曹雪芹的先祖中的一支在明代末年时,迁居到山海关外今辽东铁岭任守边武职,后来被努尔哈赤击破俘虏,成为清正白旗的一名包衣(奴隶)。清军入关后,隶属内务府,世代为奴,出身“下贱”。康熙幼年

  • 曹雪芹怎么死的?曹雪芹的死有什么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雪芹写林黛玉死了么,曹雪芹死于哪年,曹雪芹的身世

    曹雪芹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不朽名著《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座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峰。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却在身后留下了种种谜团,不仅他的著作《红楼梦》因为后四十回原稿迷失(或未完成)引起红学界二百年来的猜测与争论,而且就连他的生卒年也是到现在也无法确定。除此之外,还有

  • 曹雪芹的妻子是谁?曹雪芹到底有几个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雪芹后代简介,曹雪芹有过几个妻子,曹雪芹的女儿

    第一任妻子梅氏第二任妻子柳慧兰第三任妻子许芳卿曹雪芹的原配夫人梅氏,他的表妹;二配夫人柳慧兰,貌似是个歌女;三配许芳卿,才女。原配梅氏,楚楚可爱,是个让人心疼的小美人。她自幼知书达理,也爱哭鼻子,跟曹青梅竹马。她嫁给曹雪芹的故事蛮周折,但鸳鸯终成。但弱女子跟了穷才子,好比蝴蝶恋秋菊,美是美,却挨冻啊

  • 揭秘:汉高祖刘邦成就霸主的重要侧面不爱钱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不爱肯定不会娶,刘邦成功的根本原因,刘邦为人处世的手段

    导读:刘邦是亭长出身,出身下层阶级,不免沾染了很多流氓习气。《史记》作者对此并不讳言,说他对轻视下人,好酒好色,没有钱,常向别人赊酒喝,酒喝多了,就高卧不起。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成就了一方霸业。纵观历史,凡是成事之人,总是带有那么一些草莽野气和不同寻常的行为。比如宋代大将赵匡胤自以为是的黄袍加身

  • 曹操为何三哭郭嘉?揭秘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郭嘉临终说过司马懿真实性,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有多厉害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人物。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郭嘉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何

  • 北宋王朝的四大“足球明星” 赵匡胤擅长白打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最厉害的王朝,中国最早的王朝,勃固王朝

    导读:北宋的足球比赛也叫蹴鞠,是一项很热门的体育运动。当时的足球在外型上与今天的足球非常接近,据《宋朝事实类苑》记载,球是由动物胞衣充气,外加六片或八片尖片状皮缝成的气球,想来外形上应该和近代的篮球很接近。那时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没有不对这项比赛不着迷的。当时为了很好地治理蹴鞠队伍,规范比赛,形成有

  • 如何评价司马昭?历史上的司马昭是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昭是谁的儿子,司马炎简介,司马炎是司马懿的什么关系

    司马昭尽管在历史上背负了权臣的名声,但是在客观实际中,司马昭的所作所为还是在历史上起了进步的作用,他是三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在东关战役中,就军事指挥特点看,诸葛诞与司马昭以前经历的主要战役中表现出的军事才能相比,明显不是一个水平,同这次战争后司马昭在平定关中,征服灵州,平定叛乱,招抚北方蒙古高原少数

  • 揭秘:越南为何背弃胡志明遗嘱与中国交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越南是怎么统一的,越南为何恩将仇报,越南人怎么看待胡志明

    导读:读读历史,总有种负重的感觉。尤其是读那段中越关系史,这种感觉更如是!长期以来,许多人一直不明白,越南早期领导人胡志明主导的亲华政策,为什么到了黎笋时代突然出现了中越交恶?事过境迁,提到那年那月的那场中越之间展开的残酷战争,越南人几乎是讳莫于心。那场战争,中国军队几乎攻占了越南河内,是什么因素让

  • 揭秘: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自刎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是哪个省,项羽乌江杀了多少汉军,项羽真的自刎乌江吗

    导读:项伯是项羽的堂叔,鸿门宴时担任项羽的左尹。左尹是楚国官名,“尹”在楚国官制中是丞相,“左尹”就是左丞相。这个职位是一个相当高的职位,是副总理级的国家领导人了。此人屡屡帮助刘邦,当在必诛之列。可是,项羽却始终没有诛除这个项氏败类。第一件事,鸿门宴前夜,项伯私访张良,泄露了重大军事机密,项羽竟然不

  • 建宁公主究竟是谁的女儿?清朝建宁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建宁公主特点,建宁公主的子女,历史上建宁公主是谁的妹妹

    建宁公主,建宁公主初号和硕公主,又称和硕恪纯公主、金福格格。是中国历史上清朝年间的公主,清太宗皇太极的第十四个女儿,其母为皇太极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初号和硕公主,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顺治十年(1653)13岁时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