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导演岳飞之死的另一人:比秦桧更奸更高明!

导演岳飞之死的另一人:比秦桧更奸更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67 更新时间:2024/1/24 12:19:02

岳飞的主战固然与秦桧的主和完全相反,但要将岳飞之死全归咎于秦桧有失公平。首先是皇帝主和,虽然中间有主张之变,但赵构总的倾向是主和。这决定了岳飞政治上的不正确。岳飞主张“迎请二帝还朝”,对赵构的地位是一种威胁。二帝回来干什么,怎么安置法,都是大问题。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赵构是绝不希望岳飞的计划成为事实的。以秦桧与韩侂胄两大“奸臣”案例结果做比较,不同的政治主张却同被打入历史的另册;用岳飞与后来明代的于谦比,也是不同的政治主张,却同样也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列入正册的资本。岳飞要迎二帝还朝,于谦却坚决反对老皇帝复辟,但《满江红》与《石灰吟》同样给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只是绝大多数人不懂历史,明白不了此中的道理。

岳飞被杀的第二个原因,还在于赵宋家从兴起以来,就刻意防范军人势力,有了所谓“杯酒释兵权”的典故。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十分不易。如何除掉一位皇帝自认为有危胁的军事人物,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问题。赵构作为一个历经政治灾变又有政治谋略的统治者,选择了利用自己的同盟者秦桧的办法。

设想一下,要让一个文官去除掉带甲十万的武将,他怎么下手?没有最高统治者的授意,他绝对不会干的!那样,秦桧就不是奸臣了,只是个蠢才。面对两难选择,他只有选择“政治上正确”,服从政治盟友和上级的命令,除掉一个政治反对派。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

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尚书。景帝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身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

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持,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番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在赵构下决心除掉岳飞前,还是力求平衡和、战两派的利益关系的。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与金人修和讲好,赵构不忘岳飞武功之作用,给岳飞加开府仪同三司。岳飞不接受,迫使赵构在三下诏令之外,又好言宽慰。毫无疑问,这从最深处触犯了赵宋家的意识形态禁忌!

岳飞的为人正直,是毫无疑问,绝非秦桧可比。但他只是个军事家,而不是政治家,更不是战略家。从他“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就太平了”的信念,到礼贤下士的亲行,说明了他的个人品格。然而,他个人的悲剧不过是赵宋王朝最阴暗意识形态禁忌的一个影射而已。

岳家军有铁的纪律,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屋,但十数万大军总要有供给呀!没有钱粮,别说打仗,就是生存下去也很困难。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兵进襄阳,纵深伪齐境内,收恢了洛阳西南的一些州县,并试图与太行山义军取得联系,但终因粮食不足而撤回。

粮食,始终是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况且南北交战已历经年,在庞大的军队是必须的,但庞大的军队不仅消耗粮食,还要从社会上抽调一批种粮的劳动力。平常百姓不仅粮食缺乏,而且还要负担军事开支,于是不满情绪时不时酿成政治事件。被岳飞镇压了的钟相、杨幺起义,算是再典型的例子不过了!

秦与岳的交恶绝对是因不同的政治观点、战略主张所致,不知后人何以附会成“秦岳不通婚”的扩大化平民斗争?后人尽可按自己的意图去附绘历史,一如岳飞墓前的下跪铁人与颂岳贬秦的碑刻,多系明清以来的作品一样,但后人在按自己的历史“装修”历史时,却忘了一个最基本追问:赵构该不该跪在岳飞面前?

若是废除这下跪的历史不公正的标志,就不用细论了;若是一直坚持这种另类的图腾,那么,只有添上赵构,才能还历史一个完整的图式!在岳飞父子及张宪遭到逮捕后,这位狡猾的统治者说:“刑法是用来制止乱事的,不要胡乱追逼证据,动摇人心!”表面是体恤,实际上是定了罪。

这正是他比秦桧高明的地方。

按三个人的智力排列,应是赵一、秦二、岳三,人格排列正相反!

秦桧担当了历史非正义的不幸,自然有个人性格的内在原因。但是纵观两宋以来权奸,无一不是货赇无度,唯有秦桧算个例外了。后人可以说他是权奸,却不能把他列入巨贪行列之中去。两宋有名的巨贪,有梁师成王黼、蔡京、朱勔、陈自强、贾似道,此六人有四人正式当过宰相;余二人梁师成为宦官,朱勔为军人兼官商。

作为强势宰相,秦桧与王、蔡、陈、贾四人的政治风格无多大的差异,不惜力量打击异已。但秦桧与四人最大的区别又在于不贪。

王、蔡在秦桧以前,陈、贾在秦桧以后,唯独秦桧作为“巨奸”没列入贪官之属,也算历史的一个奇迹了!

是秦桧心计高深,还是史家的漏笔?前者无法确认,但肯定不是后一种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大明朝首辅张居正因何惹来了抄家灭族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当多数同科进士热衷于文章诗词之时,他却经常“周行阡陌间”,考察“岁时之丰凶”和农民疾苦,以深沉的目光关注着国计民生。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进入内阁,次年上《陈六事疏》,提出改革方

  •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韩国女总统:公主朴槿惠复仇记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两场刺杀让朴槿惠失去父母,他们一个死于朝韩冷战中的敌对仇恨,一个死于独裁统治的自身危机。朴槿惠告慰父母的唯一途径,是以相反方式投入他们未竟的建设事业用宽恕消融仇恨,用和解终结独裁。无论12月19日韩国大选的结果如何,它都将创造韩国历史上的第一:第一位女总统,第一位前秘书长总统,或第一位无党派总统。至

  • 中国古代十大乱世流氓枭雄:当皇帝翻脸不认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乱世流氓枭雄!说到流氓,一般总把它同“无赖”、“地痞”、“光棍”等词联系在一起,倘把富有天下、至高无上、号称上天之子的皇帝称为流氓,恐怕会以为是在乱话三千了。但事实上,历史上有流氓习气的皇帝还真不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乱世流氓和枭雄,看看他们身上又是怎样的“流氓”

  • 历代宫廷政变:盘点中国古代的十大宫廷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封建史上的宫廷政变层出不穷,要么来自文臣武将,要么来自皇族内部,但大体上以后者居多。宫廷政变这里指涉及皇权更迭,对历史造成重大影响的政变。有的政变后继续维持国号,有的政变后政权则为外姓取代。而历史上不论是暴力的还是非暴力的宫廷政变,大都与两个词有关,那就是权力和野心。现在,就让我们从这些不计其数

  • 功高盖世的岳飞是如何一步步将自己埋葬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究竟因何而死?一千多年来跪在岳飞坟前的四尊铁人:秦桧夫妇、张俊和万俟,似乎已经告诉了人们答案。对于岳飞的死,他们当然难脱干系。但仅仅是他们四人,就能置岳飞于死地吗?处死岳飞,当然需要皇帝点头。杀害岳飞的人中宋高宗应该算一个。高宗皇帝为什么一定要杀岳飞呢?岳飞是南宋初年最杰出的抗金将领,在张俊、韩

  • 揭秘:名著《水浒传》里最倒霉的一个英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应该说水泊梁山上的英雄们都有过不如意的时刻,不然谁好好的会上梁山落草为寇呢?只是有位倒霉中的极品,估计少有人发现,他的一生基本没有什么得意的时间,而是一个失意接着一个失意,做人倒霉到了这个地步,真的是令人同情。他就是名门之后青面兽杨志。一:应该说,杨志的人生起步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一来他是名将杨

  • 中国历史上的“小偷皇帝”是谁 假装糊涂报父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时,大将军梁益暗杀了皇上刘缵,保荐了15岁的刘志当了皇上,并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他,做了皇后,梁又让刘志下诏将他的两个弟弟都封了列侯。梁益垂帘听政独霸朝纲,满朝文武百官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却敢怒而不敢言。刘志当上皇帝后号称汉桓帝,虽为九五之尊,却整天贪玩,还染上一个手脚不干净的毛病,专爱偷大臣家的东

  • 中国史上最牛的老师是谁?史上最神秘的世外奇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最神秘的世外奇人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清溪隐居着一位世外奇人,据说他一生只下过一次山。此人虽然终年在深山峡谷之中采药修道,未曾直接涉足红尘半步,看似超然于世外,但他却对山下的世事了若指掌。他足不出户,但他却有能力把天下运筹于深山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一举手一抬足,足可惊天动地,这是因为他是历史上

  • 三国十大帅哥排行榜大揭晓:谁是最具魅力美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第十位:崔琰。入选理由:眉目疏朗,鬚長八尺(想一想很可怕,那他怎么吃饭呀?),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畏焉(不禁想起杨莲亭)对于此人三国演义里无直接描写,主要依据《世说新语》。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美人计:脂粉作甲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女人之有此魔力,可说是上帝故意想征服男人的创造,特别对那些英雄人物。英雄和美人俨然一体,不管中外古今,占尽历史镜头,中国之历史命运,都操纵在这两种人手上。此无地,互相需要也,说好,是相得益彰;说坏,是朋比为奸。何况“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烽火相欺,不外博美人一笑,冲冠发指,无非一怒为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