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钩弋夫人是谁?“奇女子”钩弋夫人的死因之谜

钩弋夫人是谁?“奇女子”钩弋夫人的死因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36 更新时间:2024/1/29 19:26:33

存心善,则风水有益。这句古话在今天看来有些迷信,但在公元前95年(或前96年)的某一天,西汉河间府确确实实发生了一起与风水有关的选美事件。其背后的存心是不是“善”,需因人而异。

前99年,李陵败于浚稽山而投降匈奴,太史公被腐,朝廷除李广利之外无将可用,对匈奴的战事随即暂停,汉武帝有了大把的时间到全国各地走走看看了。皇帝出行,哪怕是游山玩水或者当俘虏,都得叫“巡狩”,大家还记得宋徽宗父子不?被金兵欺负成那奶奶样了,还叫“北狩”呢,跟谁说理去!

蹊跷的“望气”选美

话说汉武帝巡狩四方,忽一日到达河间府武垣城(今河北沧州),随行的人中有个“气象专家”(术士)停了下来,煞有介事的东瞧瞧西望望,然后满脸喜色地对汉武帝说:陛下大喜,此地祥云环绕,气息非凡,必藏有奇异美貌女子,似天赐以待陛下也。汉武帝本来就旅途寂寞,闻说有美女,立刻急吼吼派人寻找,别看他已然是六十出头的花甲老头儿了,这方面的兴趣大着呢。

果然不出“气象专家”所料,“赵河畔上有人家”,奇女子找着了,姓赵,约莫十六七岁,美貌如花,唯双手握拳,不能展开。

蹊跷就蹊跷在这儿。其一,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风水好的地方,出美女或者可能,譬如成都、扬州等地美女如云,皆因山清水秀之故,可你听说过这些地方出奇女吗?其二,“气象专家”咋就那么牛逼,说有就有啊?莫非是事先预备好的?其三,此女紧握双拳,别人怎么也掰不开,但汉武帝轻轻一掰就开了,手掌心里还紧紧地握着一只小玉钩,真是天赐良缘?未必,多半是有人存心安排,借“望气”造假,不能不佩服这些人的非语言行为的力量。

其实也不难理解。《汉书》里说,赵钩弋的父亲曾做过宦官,与许多官员认识,赵家有女初长成,大概不算啥秘密。当地官员为了巴结讨好皇帝,跟皇帝身边人互相勾结,做好各种奇妙预案,坐等皇帝到来,不是没有可能。

老夫聊发少年狂

小时侯,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就幸福;变老后,幸福是一种回忆,经历就幸福(某咨询师语录)。对于小赵姑娘来说,含苞待放是资本,遇到皇帝算幸福,和汉武帝一起慢慢变老,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汉武帝已经老了;而对汉武帝,则绝对是一种幸福,经历了这等奇女子,不枉此生。

赵钩弋“由是得幸,号曰拳夫人”。此处需更正一下《史记-外戚世家》(褚少孙补注)的记载:“武帝年七十,乃生昭帝”,我的天!人生七十古来稀,刘彻真能老当益壮若斯?按照汉武帝年表,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武帝驾崩,终年七十岁,其时汉昭帝已经八岁了。由此推算,刘彻是在六十一或六十二岁时“幸”的赵钩弋,这已经很不简单了。

老夫少妻却也如胶似漆、恩恩爱爱。汉武帝自打有了小赵姑娘,什么卫皇后、尹婕妤,统统忘在爪哇国了。巡狩结束回到朝廷,什么事也不做,先晋升赵钩弋为婕妤,即赵婕妤,安置于甘泉宫。他自己呢,也干脆直接搬到甘泉宫,对外宣称是疗养。朝臣们个个心知肚明,这哪里是疗养呀,分明是“佳人难再得,皇帝要上弓”。

老夫聊发少年狂,被翻红浪床作响,汉武帝很努力,小赵姑娘也配合,“解黄帝素女之术”,她小小年纪怎么也懂这个?存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到了太始三年(前94年),小赵姑娘终于开花结果了,怀孕十四个月,生了个儿子,取名弗陵,号钩弋子,即是后来的汉昭帝。

两幢惨案背后的悬疑

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说话间到了前91年,小弗陵三岁了,而太子殿下刘据呢,三十八岁了,瞧这哥俩年龄的悬殊,在古代可做爷孙了。这一年的甘泉宫,春意融融,这一年的大汉朝,暗流汹涌。

老而弥辣的汉武帝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某日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手拿剑要杀他。所谓能者无所不能,他老人家身边不乏解梦之“能人”的,这一解不打紧,却解出了一位叫朱世安的大侠。朱世安是真有其人的,说是大侠,不如说是江洋大盗,反正此人存在,汉武帝心中不得安,必除之而后快。

巧合的是,此时宰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因挪用军费罪被捕,父亲为了救儿子,就恳求汉武帝把抓捕朱世安的任务让自己来完成,条件是赦免公孙敬声的罪。汉武帝居然同意了,让宰相做刑警,这是一奇;公孙贺费了不少功夫,居然抓到朱世安了,廷尉和长安令都没辙的事儿,宰相办成了,这是二奇;朱世安在狱中反诬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并下巫蛊咒汉武帝,他一平头百姓是如何知道这些秘密的?这是三奇。

史料对这些扑朔迷离的悬疑之解释是,宠臣江充与太子刘据有旧怨,私下里教唆朱世安,借机削弱太子势力。因为公孙贺是太子的大姨夫,公孙父子在朝中很有影响力。

这解释显然顾头不顾腚了,我的理解是,该案件的总设计师恐怕非汉武帝莫属。《汉书》有言一语道破玄机:“钩弋子年五六岁,壮大多知,上常言‘类我’,又感其生与众异,甚奇爱之,心欲立焉”。原来如此,借此案杀了公孙父子,连亲生女儿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等等都不放过,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清一色都是卫家人、太子党。

后一则案子更大更血腥,牵连而死者,达数十万人,史称“巫蛊之祸”。

如果汉武帝的矛头不是指向太子,他明知江充与太子有怨,明知朱世安的诬陷不靠谱,为何还要委任江充彻查此案,将事态不断扩大?再是老糊涂,也不至于如此糊涂吧。结果怎么样?汉武帝得偿所愿,太子被逼起兵,反抗未果,与母亲卫皇后双双自杀。

回过头来看,这其中赵钩弋有没有发挥啥作用呢?窃以为吹吹枕头风是可能的。汉武帝既然有心于弗陵,“类我”,那么作为母亲的赵钩弋由此生出些奢望也就合情合理,哪个母亲不为自己孩子的前程着想呢?

从野史《汉武故事》的记载看,她并非不关心时事之女人。野史是这样说的:(钩弋)告上曰;“妾相运正应为陛下生一男,年七岁,妾当死,今必死于此,不可得归矣。愿陛下自爱,宫中多巫蛊气,必伤圣体,幸慎之。”这是她临死前说的话,居然“宫中多巫蛊气”,神了!若该记载属实,一个能够自愿去死而成就儿子继位的母亲,其心思之深、决心之大,不可小觑。

钩弋夫人死因之谜

一说子贵母死,出自《史记》(褚少孙补注)和《魏书》。说汉武帝在甘泉宫让人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见大臣的图,并赐给奉车都尉霍光,于是左右大臣知晓武帝预立少子为太子。数日之后武帝斥责钩弋,钩弋褪下簪珥连连叩头。武帝命人将其拉走送到掖庭狱(掖庭即后宫),被拖走的钩弋回头求饶,武帝说:“快走!你活不了了!”之后钩弋死于云阳宫。使者夜间抬棺将其下葬,并把她的住处封掉。《魏书》对此加以肯定,“史臣曰:钩弋年稚子幼,汉武所以行权,魏世遂以为常制。子贵母死,矫枉之义不亦过哉?”

二说是“以忧死”,不是汉武帝杀的,出自《汉书》。班固说,汉武帝在甘泉宫修养期间,钩弋夫人随侍在侧,犯了过错,武帝斥责钩弋,后来钩弋夫人忧死于云阳宫,就地下葬。

现在流行的说法,大致认可第一种,但我认为还存在第三种可能,那就是赵钩弋并未死,而是被汉武帝雪藏了。理由有如下几点。

汉武帝封了云阳宫干嘛?“昭帝即位,追尊钩弋婕妤为皇太后,发卒二万人起云陵,邑三千户”。既然追封生母为皇太后,为何不将母亲合葬于汉武帝的茂陵?却大肆修筑云阳宫?而刘弗陵即位后,霍光“缘上雅意”追封李夫人为皇后,并将李夫人墓迁葬至茂陵。这“缘上雅意”又作何理解?

把这些疑点综合一下可知,云阳宫里住着大活人赵钩弋呢,汉武帝并未下狠手,而汉昭帝之所以同意让李夫人与父亲合葬,实出于母亲健在的欣喜,而这份欣喜不足为外人道也,以至于史料中查不到任何汉昭帝哀悼母亲的言语。

正史本身也存在蛛丝马迹,如《史记》云:(赵钩弋死后),其后帝(刘彻)闲居,问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汉武帝重视外界舆论,或者正常,但对“立其子,何去其母”的回答,却用了“然”和“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的话,语气里含有不屑和窃笑,理由堂而皇之,背后颇多猫腻。

野史传说更是认定赵钩弋没死。《汉武故事》云:“既殡,尸香闻十余里,因葬云陵,上哀悼之。又疑其非常人,乃发冢开视。空棺无尸,惟衣履存。上乃为起原灵台于甘泉”。这分明是个衣冠冢,汉武帝是在装哀悼,“发冢开视”乃神化赵钩弋而已,谁让人家老夫少妻是绝配呢,不得不杀而能想辙不杀,足见感情之深!《太平御览》也说:钩弋夫人自尽身亡之后,“尸不臭,香闻十余里,疑其非常人,及发冢开视,棺空无尸,惟双履(鞋)存。”既说自尽身亡,而尸体却又不知去向,不是一般的神。

造神的结果是,老百姓相信了,钩弋夫人或者真的是神仙下凡,河间府老家的百姓为她建了拳夫人娘娘庙,并供奉塑像,据说颇灵验,有求必应,以至求拜者不断。

历史的烟尘遮蔽了一代佳人的点点滴滴,却遮蔽不了诸多的问号,遮蔽不了大汉朝继续前行的步履。“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无论她是假死还是真死,钩弋夫人,都是值得我们去伤情怀念的女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霍去病的死亡内幕:谁是杀害霍去病的真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杀害小朵真凶,金海是杀害小朵的凶手吗,杀害祥林嫂的真凶

    十七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十九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一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霍去病,一个代表着青春、勇武与奇迹的名字。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句号。仿

  • 揭秘北齐胡太后:为何不做太后“下海”做妓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胡皇后是谁的皇后,北齐武成帝皇后胡皇后,胡太后杨白花

    导读:据说,北齐胡太后流落长安,竟然“下海”当了妓女。合伙接客的还有高纬的穆皇后,小名“黄花”。北齐童谣里骂道:“黄花势欲落,清觞满杯酌。”还不是跟高纬吃了瓜落儿?这个20来岁的女人,自然要任婆婆摆布,反正已然众叛亲离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卖!饮食男女,像空气和水一样,叫人离不开。口腹之欲和床笫

  • 卫子夫是怎样一个人?草根皇后卫子夫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卫子夫历史评价,古代卫子夫的历史故事,草根皇后卫子夫

    武帝皇后卫子夫有怎么样的传奇一生卫子夫由歌女、夫人而成皇后,除了她的容颜美色之外,还因为她有太子刘据和战功赫赫的娘家做为她的支柱。但在她为皇后的38年中,是比较安分守己的。所以武帝死后,她的名誉还是得到了恢复。另外,应该指出的是,子夫的入宫,使她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从而为西汉

  • 诸邑公主简介 卫子夫的女儿诸邑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卫子夫卫青娶公主是哪一集,卫子夫诸邑公主,芈戎是谁的儿子

    诸邑公主简介诸邑公主(?—前91年),西汉武帝女,母卫皇后 卫子夫,父汉武帝,与阳石公主同坐巫蛊之祸而死。诸邑公主继承了卫子夫的美貌,自小得汉武帝疼惜。却因老年的汉武帝多疑,以及江充等人的陷害,致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刘据、卫子夫皆不得善终。巫蛊事件 诸邑公主怎么死的?征和二年(前91年),有人举报

  • 揭秘:武则天杨玉环玩“三角恋”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玉环还能玩吗,遇到玩杨玉环的,李隆基能干得了杨玉环吗

    武则天与杨玉环,是唐朝历史上无法避免的两位女性,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美女。而究竟美女的标准是什么?古往今来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是能够得到当时九五至尊的皇帝的认可,那其整体美,一定是会让人有窒息的感觉。而武则天与杨玉环都是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并且成为了当时的国家第一夫人。那么,这两位同为母仪天

  • 揭秘皇后陈阿娇:是什么曾让汉武帝下跪于阿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念奴娇为什么不喜欢刘彻,汉武帝陈阿娇感情,汉武帝阿娇皇后

    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嫔妃们几乎个个不得好死,自杀、服毒、被杀,比比皆是,汉武帝晚年更是把所有生了孩子的嫔妃全部“遣死”,比先奸后杀做得还完善,而其中死得最痛苦的就是陈皇后陈阿娇,她是被气死的。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阿娇陈阿娇出身显贵。她的父亲是世袭堂邑侯陈午,先祖是项羽手下大军陈婴,后来投奔刘邦;她的母亲是汉

  • 从女奴到皇后:卫子夫如何成为最出色的小三!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子夫陪嫁大礼包,卫子夫王夫人,刘彻的皇后是谁?

    导语:富贵中人寻死,凭的多是一股子猛劲,当最初的大悲大恨过去之后,陈娇渐渐地接受了卫子夫的存在。然而令她灰心的是,在得知妻子几次三番寻死未遂的消息之后,刘彻不但没有任何补过的表示,反倒认为她是在装模作样给自己找麻烦,而更加地气急败坏。平阳公主推荐美女俗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继馆陶公主给弟弟推荐美女

  • 秋香与唐伯虎的真实关系:出嫁时收过他一首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伯虎点秋香典故,唐伯虎点秋香对诗桥段,秋香是唐伯虎的妾吗

    导读:历史上真实的的唐伯虎并非影视作品中塑造的那样风流倜傥,更未点秋香,他一生坎坷。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单国强表示:“唐伯虎因才华出众,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也称‘江南四才子’。他的作品以及记录他事迹的书籍说明了他放荡不羁的性格,但与电影最大不同的是唐伯虎的运气很差——仕途断送、

  • 揭秘:凌烟阁24功臣中为何只有1/3是李世民嫡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凌烟阁24功臣排名,李世民功臣阁,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李世民对旧臣的关爱是众所公认的,但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构成可以看出,自始至终属于李世民嫡系的不过三分之一。用现在的话说,这24人并不能一语概之称为“李世民的人”。正是从这一份名单上,回顾24人各擅胜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既让人感叹创业的艰辛,更让人深切体会到李世民用人的胸怀。从凌烟阁功臣谱看李世民

  • 揭秘:清末时期老北京的四大头牌名妓的悲喜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京城流氓谱瞎宝庆,九十年代北京的大流氓,晚清京城四大财主

    导读:清庚子之前,八大胡同是北方班的天下,当时有民谚:“六部三司官:大荣、小那、端老四;九城五名妓:双凤、二姐、万人迷。”前面那三位,是当时有名的嫖客;后面这五位,都是当时的名妓。双凤指的是二凤和三凤,她们是名门之后,只是父亲病故之后,家道中落,不得已而跌入娼门。因其不减当年名门闺秀之风,加上机巧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