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皇帝的三个阶段是什么样的 明朝转折点为什么从他开始

万历皇帝的三个阶段是什么样的 明朝转折点为什么从他开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846 更新时间:2024/2/4 21:24:19

对万历和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万历统治分“三大阶段”,为何说大明王朝的转折点自万历而起?

三大阶段:

万历皇帝在位一共48年,是明代16位皇帝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个,著名历史学家孟森在《明清史讲义》中,将他在位的48年一共分成了三个阶段。

冲幼之期:这一阶段主要指的是张居正辅政的那十年。公元1973年,年仅10岁的万历登上了皇位,由与年纪尚幼,没有执掌政权的能力,李太后垂帘听政,同时还有冯保和张居正为辅政大臣。

冯保为太监,负责协助太后教育小万历,由于亲近皇帝,自然是受到了重用。至于张居正,在留下来的辅政大臣中,起初的地位并不高,但是他抓住了机会,于冯保联合,同时获得了万历帝生母的支持,因此成为了内阁首辅。

在他辅政的十年间,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大明还是朝着比较好的方向发展的,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万历中兴"。

醉梦之期:张居正去世后,20岁的万历皇帝终于获得了梦寐已久的实权。权力的膨胀使得他泄愤于前期"压制"自己的张居正,直接抄了张家。遭殃的不仅是张居正一家,还有那位有文化的太监——冯保,同样是抄家,而后将其发配至边疆地区。

而此时的万历皇帝,任人唯亲,谁和自己熟悉就让谁担任重要职位。不仅如此。在此后的三十年里,他不祭天、不祭祖、甚至没有一天去上朝,荒政行为比他的爷爷嘉靖帝还要严重。一时间,阉人干政,四处敛财,朝政十分混乱,再加上沉重的赋税,天下人苦不堪言。但在这一时期,万历竟然丝毫没有察觉大明王朝的气数正在被他消磨殆尽,而是在后宫享受着权力带给自己的乐趣。

决裂时期:这一时期起于公元1618年,也就是万历在位的第4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占领了辽宁、沈阳之地,万历才大梦初醒。这时,他不得不派官员去民间征兵征军饷,使得本就负担较重的百姓负担又进一步加重了。民众们十分穷苦,饭都吃不起,饿得是骨瘦如柴。

许多百姓开始起义,明代中后期开始的流民问题进一步加重,内忧已经到了无法挽回儿的地步,而作为外患的努尔哈赤大军,对大明又是虎视眈眈。明代之气数,将尽矣。

万历的压抑多年的恨

张居正辅政时期特殊,刚登基的万历帝,年纪太小,童年时期严厉的张居正给他留下了一定的童年阴影。再加上张居正有着自己生母的支持,表面上他十分尊重张居正,实际上,更多的是内心对张居正的忌惮。

张居正辅政期间,推行"考成法",违反了明代的祖宗之法。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废除存在千年的宰相制度,就是怕大臣专权,但是皇帝一人难以决断国家众多的事务,后来设立大学士帮助自己处理政务,而后慢慢的演变成了一种顾问机构,也就是内阁。因此,内阁是不可能有着实际的决策权。但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却利用"考成法"让六部成为了内阁的下属机构,实实在在的拥有的政务的决策权力。

不仅如此,张居正并非"一尘不染"。尽管他善于用人,任用戚继光在北方抗击蒙古人,使得国家安定。但问题出在他用戚继光的时候,当时的戚继光为了被重用的抓住机会,花费两千两买了美女送给张居正。这一行为,后来在万历清算张居正时,作为罪状被披露了出来。这更加加深了万历对张居正的恨。那种被"压制"多年的痛苦,那个儿时心中认为形象完美的张居正,如今轰然崩塌。

公元1582年,张居正离世不久,万历就对张家动了手,为大明效忠一辈子的张居正甚至差点被挖坟"鞭尸"。

万历的消极怠政

万历的不作为不仅是在明代罕见,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他不上朝将近30年,为何?很简单的道理,作为一名皇帝,万历的生活是非常享受的,后宫的"安乐乡"将他牢牢地把控住了。

当时有大臣上书直言,说万历有四大病,分别是"酒"、"色"、"财"、"气";还有大臣说,万历有三好,分别是"好货"、"好疑"、"好逸"。这样的忠言对于当时的万历来说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反而加强了他对这些忠臣的厌恶。

后来的《明史》评价万历的时候,更是毫不客气,说"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可见对于明代的灭亡的原因,正史已经说得十分明白了。

朝政废弛,职位缺人,使得中央机构"上下解体",办事效率十分低下。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万历36年的内阁辅臣李廷机请求辞官归家的事情,当时此人辞官的决心是非常坚决的,他先是把家人遣送回了老家,只留一个老仆人同他一起等待生意,索性就住在一个寺庙里,但是从他乞告休致到万历下圣旨批准他回乡,这一等,就是44个月,在这期间,他一共写过123份奏疏。可见当时万历消极怠政有多严重,中央官员办事效率有多低下了。

内忧与外患

在中央,晚明时期的党争是非常严重的。"东林党"就是在万历这一时期成名的,他们代表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群体,所对抗的则是善于奉承迎合万历的"阉党",那些太监甚至开出了《东林点将录》,把东林党的重要人员列入黑名单,企图一一除掉。尽管东林党是为大明着想,但是党争本身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因为他们的对手并不弱,这样的行为对于改善晚明的政治气候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反而妨碍了人才的流通以及明代社会的进步。

对于民间政务。万历虽然怠政,却对经济感兴趣,独爱敛财。太监们就是他敛财的工具,比如他派出众多的矿监税到民间征税,实际上就是为自己敛财,这一行为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使得嘉靖以来的流民问题更加严重,很普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怎会有多余钱财用于缴纳沉重的税收呢?流民影响了社会秩序,百姓又揭竿起义。这样的大明,不亡也难!

外部的隐患。努尔哈赤本是明代赐封的官员,但他却有二心,一直等待的就是机会,经过自己的努力,一统女真各部落后,终于在万历44年自己建立了"后金",仅仅过了两年,他就带领女真人发动了对明代的攻击。

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大明开始走向了急速的下坡路。万历死后,仅仅过了24年,这个存在两百多年的王朝就覆灭了。

结语: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他和众多中国历史上的王朝一样,有兴起有衰落,而从"上坡"到"下坡"的转折点,就在万历统治的这48年间。他的消极怠政,他的任性妄为,朝廷内部的党争不断,民间百姓的苦不堪言,外部女真的崛起等种种因素,耗尽了大明的气数。

参考文献:《明史》、《明清史讲义》、《东林点将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田忌简介:战国时期齐国名将,赏识孙膑才能并收为门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田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田忌,生卒年不详,妫

  • 崇祯国虽亡风骨犹存 崇祯临死前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明朝崇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皇帝临死之前,他都做了什么?为何说他国虽亡风骨犹存?“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这句话是明成祖朱棣亲征漠北班师回朝的时候所说,被史官记录下来的

  •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立嫡长子为朱高炽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自此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为太子或皇太子。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社会地位,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也正是因为皇位如此美妙,才引得无数人为了争夺皇位而大开杀戒。为了避免皇位继承过程中出现流血事件,人们

  • 都说魏忠贤秽乱宫闱 魏忠贤和客氏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忠贤和客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忠贤和客氏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魏忠贤秽乱宫闱?魏忠贤从小吃喝嫖赌,赌输了全部家当后,干脆手起刀落,自宫做了太监。没想到他净身不够彻底,在宫里竟然靠着女人,爬上了高位。宫中除了皇帝,几乎没有正常的男人,可是

  • 崇祯皇帝在面临无钱可用时 崇祯为什么不直接抄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崇祯抄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穷得叮当响,为啥不抄大臣们的家?崇祯绝对是历史上最穷的一个皇帝。明代经过萨尔浒、广宁之败,朝廷大笔的金银都用在了修建关宁锦防线上,前后花了至少五百万两。要了解,明代在张居正改革后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两百来万两。但是,国家再穷也不

  • 如果柴荣没有早逝,他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机会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周世宗柴荣,五代时期后周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关于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这事,还真怪不到老天那。是他自己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给玩死了。这事在《宋史》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周世宗好黄白术,”有以抟闻名者,命华州送至阙下。抟对曰:‘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

  • 竖刁简介:春秋时期齐国奸臣,深得齐桓公的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竖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竖刁(生卒年不详),

  • 赵王迁:战国时期赵国末代君主,最后被发配到房陵深山中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赵王迁,亦称赵幽缪王,嬴姓,赵氏,名迁。战国时期赵国最后一位国君,在位共8年。他是赵悼襄王之子,母为赵悼倡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36年,正式继位,品行不端。屡遭秦国攻打,接连丢失宜安、平阳、武城、狼孟、番吾等郡。公元前229年,秦国大兵压境,命令

  • 吕伋是什么人?他的年龄有何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齐丁公吕伋,齐太祖吕尚长子,西周时期诸侯国齐国第二代国君,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关于姜子牙的年龄,史记中说“百有余年”,还有一些文献中说他活了120岁,因此从史料文献中看,他大概活了100—120岁之间,拥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年龄。姜子牙去世之

  • 项燕简介:战国末年楚国名将,曾率军大败了秦将李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项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项燕(?—公元前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