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他才是清朝的“实干家”皇帝

雍正:他才是清朝的“实干家”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18 更新时间:2024/1/7 11:21:14

雍正:他才是清朝的“实干家”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说到清朝的盛世,我们都会想到“康乾盛世”,那个封建时代中国国力到达鼎盛的时期。“康(康熙)”和“乾(乾隆)”作为人中翘楚的文治武功皇帝,是受到赞誉最多的。可是对于夹在康熙和乾隆中间的雍正皇帝,历史上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有的说其擅长权谋,精通帝之术;有的则认为其是心狠手辣、铁面无私的“冷帝王”。

“毅说人文与历史”认为雍正是清朝最务实反虚的皇帝,是一名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实干家”。他革除弊端,务实肯干,惩治贪污,是清朝的“实干家”皇帝,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劳动模范”皇帝。

下面我们跟随“毅说人文与历史”来看看为什么说雍正是清朝最伟大的“实干家”。

康熙帝作为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早年他雄才大略,开疆扩土,为后面的大一统清朝夯实了基础。但是康熙朝的中后期,“太平盛世”的景象麻痹了清朝的王公大臣,臃肿的官僚队伍务虚浮夸、粉饰太平且腐败泛滥,种种弊端威胁着这个年轻的帝国。此时天降大任于雍正,他即位后兢兢业业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件事中,看出雍正是个务实的“实干家“。

清朝臣僚向皇帝禀告事情,有奏折和当面陈述两种。从揭秘的清宫档案来看,有些奏折纯粹是为了“上奏”而“上奏”,导致里面废话连篇。比如,有两广总督向皇帝送上几根香蕉的奏折,有浙江巡抚向皇帝送几个乌鸡蛋的奏折。这些确实会让人啼笑皆非,简直务虚到了极点。

雍正就非常痛恨这种形式主义,他再三重申让臣僚减少“务虚”的上奏,对面奏次数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贵州巡抚想面奏地方政务,聆听圣训,雍正回复:“道路甚远,不必无益之往来。便再来陛见,亦不过朕批来之旨教勉你耳。若能实力遵行,胜来陛见十次也。”还有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襄阳总兵请求面奏,雍正回复道:“你若能恪尽职守,遵朕训谕,实力奉行,凡所见所闻据实入奏,不欺不隐,比起千里迢迢来京见朕行套礼不知要强多少倍了。”从上面的事迹中,可以看出雍正就是这样一个直来直去的汉子,他看重的是臣僚的行动,看他们是否为天下苍生做了有意义的事,而不是听一些花言巧语和迷信被写得天花乱坠的奏折。正如雍正自己对臣僚的训话:“只务实行,不在章奏”,“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清朝臣僚上奏折,都是派遣专人去北京,然后送到紫禁城。有善于钻营的官员会上奏的非常频繁,他们意图和皇帝拉近关系,这就造成了很多“没事找事”的奏折。雍正觉得这种“没事找事”的奏折既耽误官员的时间,也耽误皇帝的时间,且那个时代交通不发达,信使可能要在路上走上个把月,这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像当时的汉臣田文镜就喜欢整这一套,有事没事的就派遣信使送奏折。雍正觉察后勃然大怒,怒批田文境道:“你差人奏折特勤了,何必费此无益盘缠,况朕日理万机,亦觉烦索。”

雍正任用官员都是注重他们的才能与实际需要,而不是任用自己的亲信。他打破了康熙朝任免官员的出身和资质限定,任人唯贤而不唯亲,不管你是汉人还是旗人,只要能做出政绩,能对国家和黎民百姓有好处,就破格提拔,不循规蹈矩。用他自己的话说,“万不可拘泥一法一策也。”

“为治之道在于务实,不能求虚名”,雍正的训话充分体现了他务实反虚的思想。雍正以务实精神,兴国安邦治天下,给后人以无穷的示。面对务虚成风的官员,贪腐的官场,雍正对症下猛药,推出一些实际的举措,革除了他父皇康熙遗留下官场积弊,为乾隆朝的国家发展夯实了基础。所以清朝“最实干”的皇帝的称号,雍正当之无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并没有命令各地军队勤王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内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整个靖难四年,不仅没有任何军队勤王,建文帝甚至都没有办法调动距离较远的军队。这也是到后来,朱允炆不得不抽调京营,导致南京护卫力量极弱,被朱棣一举攻克的原因。朱允炆身为皇帝,为

  • 历史上孙皓那么宠爱张美人,又为何要杀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孙皓,字元宗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张美人长得非常漂亮,孙皓非常喜欢,而男人嘛,宠幸完自己喜欢的女人后,总是会假惺惺说上几句好话,比如你家人怎么样啊,这种虚假的关心令女人非常感动,更不要说讲出这种关心话语的人是皇帝。所以在孙皓看来,他如此关心

  • 历史上朱元璋一定要杀朱善长,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善长是明朝开国元勋,地位在徐达之上。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据《明史·李善长传》中朱元璋评价李善长: “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

  • 武则天为了扳倒王皇后真的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为了斗倒王皇后,顺利上位,武则天闷死了襁褓中的女儿安定公主,嫁祸于王皇后,使得高宗李治有了废后的想法。这是很多影视剧中常见场景,就像《甄嬛传》中皇后最后的控诉:“臣妾今日情状,恰如当年的王皇后啊!”那么武则天是不是如此心

  • 历史上袁绍为何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说起东汉末年到三国的这段历史,估计大多数人都是比较熟悉的,大众普遍认为,当时天下最厉害的诸侯便是曹操了,最终也确实是曹操占据了天下最广袤的土地,拥有天下最多的人口。然而事实上,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军阀原本并非曹操,而是袁绍!相比于袁绍,其

  • 伍子胥为吴国成为强国做出贡献,为何被吴王夫差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伍子胥本是楚国贵族,父亲与兄长都被楚平王杀害后,不得已逃到吴国,受到吴王阖闾的赏识,成为朝中重臣。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随后的十多年里,伍子胥协助阖闾打败楚国,降服越国,吴国俨然成为当世强国,最后一步便是北上称霸中原。让人奇怪的是,作为百官之首,伍子胥居功

  • 秦明究竟有什么功劳?为何能在梁山上排名第七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秦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明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因其性如烈火,故而人称“霹雳火”。祖籍山后开州。善使一条

  • 襄樊之战关羽如果能顺利逃回成蜀汉,会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字长生,东汉末年的名将。刘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襄樊之战,关羽被曹操和孙权联合夹击,特别是孙权偷袭,关羽丢失荆州,败走麦城,突围不成,最终全军覆没,本人也被孙权擒杀。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关羽突围成功,逃回成都,最终的结局会怎样?关羽会和襄樊之战曹魏的另一败将于禁那样羞愤而死,郁

  • 呼延灼究竟有什么功劳?为何能在梁山上排名第八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呼延灼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呼延灼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今属山西太原),上梁山之

  • 花荣究竟有什么功劳?为何能在梁山上排名第九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花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花荣为中国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108将之一,有“百步穿杨”的功夫。在梁山好汉英雄中排行第九,为马军八虎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