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大清首富胡雪岩:胡雪岩如何掘到第一桶金?

揭秘大清首富胡雪岩:胡雪岩如何掘到第一桶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574 更新时间:2024/1/21 16:54:33

从钱庄的跑堂伙计到富可敌国的商人,胡雪岩的兴起由一系列混合在一起的个人神话和社会转折所组成。安徽人把胡雪岩作为徽商的代表,浙江人也把胡雪岩作为浙商的佼佼者。

安徽绩溪胡里村,山清水秀,一条登源河由东西绕村而过,历史上这里风鼎盛,名人辈出。胡雪岩就出生在这里。他本名光墉,字雪岩,在家里排行老三。他的父亲胡鹿泉(号芝田)是个读过一些书的乡村名士。他家里的几亩田地只够供给他和三个弟弟的基本衣食。胡家有一条家训:读书做生意可以,但是不能为官。所以,胡鹿泉没有走读书求官的道路,同样也不希望胡雪岩当官。

胡雪岩8岁的时候,就开始替人放牛。有一天,他在野外放牛,碰到很多小伙伴,于是他就把牛拴好,跟他们一起玩了起来。其中有一个小孩子,一不小心掉进了山沟,其他孩子一看情况不对,都吓得跑回了家。只有胡雪岩沉着静,他慢慢摸索着下去,把那个孩子拉了上来,并扶上牛背送回家去。当时,所有的邻里都赞扬胡,说他机灵、勇敢,又有好心肠。胡雪岩一生的经历,也正是对这几句评价最好的印证。

胡雪岩只读过两年的私塾,幼年大部分的教育来自他父亲所学知识的传承。胡雪岩从小就非听父母和老师的话,父亲喜欢唤他叫“顺官”,用安徽话念,叫“顺乖儿”,就是又顺又乖的意思。在生活重压之下,父亲胡鹿泉的身体每况愈下,胡雪岩12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对他寄予厚望的父亲,临终前把胡雪岩叫到床边,嘱咐他说:“欲兴吾家,其唯顺儿乎!”

父亲去世以后,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胡雪岩母亲一个人的肩上。在那个时代,一个寡妇抚养照顾好几个孩子,生活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对胡雪岩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就是他的母亲——金太夫人。面对窘困的家境,金太夫人从来没有在胡雪岩面前有过抱怨,跟左邻右舍也都相处融洽。她与人为善,只要能够帮到别人的地方,她一定会尽量去做,而且从来不要求什么回报。金太夫人的这些行为,深刻影响了胡雪岩的人生态度,使他受用无穷。

拾金不昧

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总有一些看似偶然的机会改变着胡雪岩的命运。

13岁时,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胡雪岩像往常一样到野外放牛,在路边一个凉亭休息的时候,他发现里面有一个挺大的蓝布包袱,不禁好奇打开看,这一看不要紧,着实把胡雪岩吓了一跳——包袱里面全是金银财宝。

胡雪岩很镇定,先把包袱藏到草丛里面,然后像没事一样,坐在那里等待失主。可是,一直到太阳快下山了,也不见有人过来,但他还是强忍饥饿,继续坐在那里等候失主。

终于,有一个人神色慌张地跑了过来,开口就问:“小哥,你有没有看到我丢的东西?” 胡雪岩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很沉稳地反问:“你丢了什么?”来人说:“丢了一个蓝色的包袱。”胡雪岩听他这么说,才继续问他:“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 来人一听就知道东西找到了,否则这个少年怎么会这样问呢?于是赶忙把里面的东西一一说来。胡雪岩见他说得分毫不差,这才将包袱取出还给失主。包袱失而复得,失主当然非常高兴,从中拿出两样东西,酬谢胡雪岩。胡雪岩连忙拒绝,失主大为感动,于是告诉他说:“我姓蒋,在大阜(位于安徽休宁)开有一家杂粮店。你这么好的小孩子在这里放牛可惜了,如果你愿意跟我出去,我收你当徒弟……”

信义为重

于是胡雪岩独自一人离开了绩溪胡里村,来到大阜,开始了在杂粮行的学徒生涯。胡雪岩做学徒的勤快自不必说:老板交代的事情,一丝不苟;而老板没有交代的事情,能做也尽量去做。蒋老板对他越发地欣赏,越发地看重。胡雪岩跟同事、老板、师傅,跟来往的客人,都相处得很愉快,把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当做朋友来看待,人缘非常好。

当年胡雪岩在学徒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从老家来杭州找活干,病倒于客栈中,房租饭钱欠了半个多月。当时想请医生看病,没有五两银子,医生是不会出门的。胡雪岩自己薪水微薄,但不忍心看着朋友困顿无助,就找到另一个有钱的朋友,对方人不在,胡雪岩只得问朋友的妻子,看她能否帮忙借五两银子。朋友之妻见胡雪岩人虽落魄,可是神气正直,就毫不犹豫借了五两银子给他。胡雪岩非常有志气,从胳膊上取下一只凤藤的镯子,对朋友的妻子说:“我现在情况不好,这五两银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不过我一定有借有还。这只镯子连一两银子都不值,不能算押物,不过它是我娘的心爱之物,我看得很贵重。”

后来胡雪岩发财了,去还了五两银子,朋友之妻要把镯子还给胡雪岩。胡雪岩说:“嫂子,您先留着,我还的是五两银子,可是情还没还上。您现在什么都不缺,我多给您几两银子也没太大的意义,等我有机会把这份情还上,我再把镯子取走。”后来这位朋友在生意上遭人暗算,胡雪岩出面相助,朋友才幸免于难,生意又有了新的起色,而且比以前做得更大了。这时朋友的妻子再次把镯子还给了胡雪岩,这次胡雪岩才收下。

电视剧《红顶商人胡雪岩》精彩剧照

从杂粮行到火腿行再到钱庄

胡雪岩15岁那年,一个金华的客商来杂粮行谈生意,可是刚到大阜就病倒了。说到金华,我们就会想到金华火腿。不错,这位客商正是一家金华火腿行的掌柜。他在大阜举目无亲,无人照顾,拖着病体又回不了金华,心里十分着急,急火攻心,病情更加严重了。胡雪岩心地善良又是个热心肠,得知此事后,就赶到他的病榻前,一连多日给他端药送饭,忙前跑后,照顾得十分周到。在胡雪岩的精心照料下,没过多久,客商的身体就痊愈了。这位客商十分感动,就问杂粮行的蒋老板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徒弟?蒋老板于是把自己包袱失而复得的经过,以及胡雪岩在自己店里的表现跟他细说了一遍。

金华火腿行的掌柜听后大为感叹,就主动问胡雪岩:“我们那里比大阜好玩得多,你随我一起到金华如?”胡雪岩还是同样的态度:“这个不行,要问我们的老板。老板同意,我才可以答应你。如果老板需要我在这里,虽然我想去,但是也不能跟你走。”胡雪岩把金华掌柜的意思告诉了蒋老板,蒋老板欣然答应,因为金华火腿行要比自己的杂粮行规模大上许多,对胡雪岩而言也是一个更大的机会。

胡雪岩到了金华也是一样,什么都听,什么都学。因为金华火腿行的规模比较大,所以跟很多杭州的钱庄都有业务往来,于是胡雪岩有机会亲眼看见了以后影响他一生的东西——银票。从前,钱庄可以印发钱票,和当铺开据当票一样,不过当票是方形的,钱票是长方形。钱票的纸质也比当票好一些,票面用青色或彩色印上钱庄的招牌,钱额多少可以由钱庄专门写钱票的人直接用墨笔写上去,再盖上几个红印泥的图章,这图章和字迹是不容易伪造的。胡雪岩当时惊得瞠目结舌,因为他难以想象,钱怎么会抬笔写在一张纸上就算数呢?

胡雪岩碰见钱庄前来收账的人,总是问长问短:你们钱庄有没有学徒啊?他们都学些什么啊?都做些什么事啊?胡雪岩还有更了不起的——当他打听得知钱庄的学徒要算钱算得很快、算盘打得很熟、写字写得很漂亮时,二话不说,马上开始每天暗自练习书法和心算。胡雪岩很有心计,后来在与钱庄的人核对账目的时候,他都不用算盘,全靠心算报账,而且算得又快又准。

钱庄的人自然很快注意到他,称赞这个小孩子真是不得了,怎么算得这么快?这时他又拿起算盘,啪啪啪一打,更快!这样一来,钱庄的人对他更加刮目相看,他们见胡雪岩又勤快又好学,不由跟胡雪岩的掌柜谈论起他来。掌柜把以前的事一说,客商觉得胡雪岩不光勤快好学,而且还拾金不昧,诚实守信,于是马上说:我们钱庄就是需要这样的人,你愿不愿意把他让给我呢?就这样,胡雪岩又得到了很好的机会。

在金华火腿行掌柜的支持下,胡雪岩到了杭州,开始了他往后几十年的钱庄生涯。这家钱庄就是杭州阜康钱庄,老板姓于,也就是给了他人生第一桶金的人。

第一桶金

胡雪岩在钱庄仍然从学徒做起,每天早早起床。店门是他打开的,地是他扫的,大伙计的痰盂、尿壶,都是他去倒的,早饭点心也是他送过去的。大伙计说:“小胡,你对我太好了!”他回答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开店营业之后,有客户来办业务,他总立在一旁,见机做事,从来不用别人吩咐。离满师的期限还有整整一年,他便被破格升为“跑街”,可以送送账单文书,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业务助理。又因为表现出色,只做了半年,他便升为正式的“出店”,也就是现在的业务主管,有了一定经营上的权力。

担任出店后,胡雪岩最特别的表现就是他对收死账比谁都有办法。死账用现代的话讲叫做呆坏账。死账的原因很多,有的官员离任调走、有的生意亏本破产、也有的故意赖账不还。钱庄最怕遇到死账,因为死账一多,钱庄资金周转不灵,就有倒闭的危险。胡雪岩担任出店后把原有的死账一一弄清,采取不同的方式“讨债”,别人收不到的钱他却收得到。说实际一点,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胡雪岩的第四代孙,画家胡亚光先生在回忆家事的文章当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先曾祖光墉公,字雪岩,少式微不暇攻诗书。学贾于阜康钱庄。肆主于姓,无子。家公勤敏,有胆略,颇器重之。疾革时,招公至榻前曰:“君才识百倍于吾,吾肆虽小,好为之不患无用武之地”。即以全肆赠之。(《安定遗闻》)

胡雪岩故居图片

钱庄于老板,没有子嗣,看到胡雪岩十分勤奋好学,又有胆略,便对他十分器重。于老板后来病危临终之时,把胡雪岩叫到床前说:“你的才干百倍于我,虽然阜康钱庄现在规模还不大,但只要你用心经营,这些资金必定可以被你好好运用,你千万要好自为之。”于老板将整个钱庄传给了胡雪岩。

胡雪岩就这样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战神李舜臣:原是朝鲜吹了400年的一个“牛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朝鲜王国的无敌英雄李舜臣的牛皮已经被朝鲜翻来覆去的不断升级地胡吹了400多年了。那是越说越神啊,那龟船都快成仙儿船了,那就让我们先来开开眼,看看哪个牛B地不得了的龟船到底是个什么货色。其实龟船那东西就是1个30来米的木头船,还要一帮子的人去划桨橹。造型相对坚固,有铁皮包着,竹钉、铁钉护着,用来防止登

  • 揭秘:明君刘秀一生爱情忠贞死后不幸被人借古讽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刘秀这样文韬武略、感情专一的明君,为什么被后世的戏剧家加上贪恋酒色、滥杀功臣的罪名呢?朱元璋杀戮功臣,招致很多士人不满,但法禁森严,人们敢怒而不敢言。明朝中叶以后,法禁稍弛,一些人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以前朝皇帝为主人公,编成小说,借以讽喻现实。在中华历史上的众多帝王之中,有一位文治武功、相貌人

  • 武将终被文人嫉!揭秘三国中赵云为何不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国之后的西晋时期,盛行门阀制度。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极大的特权,操纵“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在政坛造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以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

  • 父以子贵:历史上哪些皇帝继位是沾了儿子的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俗语云:母以子贵。然本文介绍的,却是父以子贵,这大概也属中国特色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主选择嗣君,主要依据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君主时代君位承袭的最基本原则与标准,它由我国古代西周时期的大圣人周公所开创。除了嫡长子继承制外,古代君主因个人喜好而打破前面的继承原则,主观决定继承人的现象也是存

  • 揭秘明朝太监为买政治股票:纷纷引刀自宫遗恨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有好几个江湖高手为了练成最高层次的武功,不惜自己去掉自己的那东西,变成一个阉人,如东方不败和岳不群。“欲练绝世武功,必先挥刀自宫”,这是小说家演绎出来的一种武学上的因果关系,现实中不可能存在。但这个现象却有某种象征意义,那就是男人一旦舍弃了他最重要的东西,他必然会专心

  • 历史上专权跋扈的权臣诸葛亮究竟有无篡位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刘备白帝托孤,对诸葛亮曰,若其子刘禅“不才”,“君可自取”,古人论此,多赞其君臣肝胆相照,并取鱼水之喻相印证。但也有人认为此乃刘备“诡伪之辞”《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孙盛曰。,对诸葛亮心存猜忌,故以“自取”试探之。田余庆先生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皆不以为然,在其《蜀史四题——刘备托孤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十年都干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不多见的明君,他在协助父亲李渊起兵建立唐王朝的过程中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正是他,力促李渊起兵推翻隋政权。起兵后,又是他,力促李渊进军关中,夺取这块战略要地。又是他,十八岁成为唐军统帅,杀敌无数,敌血喷满了袖筒,终于削平各地山头。李世民功劳这么大,李渊偏偏高兴不起来。原因很简

  • 揭秘慈禧太后怀孕:究竟哪个神秘男人有这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作为中国历史上鲜少的女性当权者,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女人。她作为一个执掌中国大权的风云人物,所有的决定几乎都在关乎一个国家的存亡。一提到慈禧太后,人们往往将其定义为“祸国殃民、嗜权如命、狠毒凶残、工于心计、愚昧跋扈、顽固保守”的一代误国妖后。为此,在国人

  • 德国总参谋部的缔造者:沙恩霍斯特的传奇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东方兵圣是中国的孙武,他的《孙子兵法》一直为东西方军事家拜读的绝世经典,而在西方,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则有着相近的历史地位,不过有个人却一手发觉了当时还籍籍无名的克劳塞维茨,并一手缔造了德意志总参谋部制度,奠定了普鲁士及之后德意志帝国的强盛的基础,这个人就是克劳塞维茨。沙恩霍斯特生于德意志汉诺威的

  • 历史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令人胆寒的兽性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说起厉王苻生,就不能不说他的残忍。这个把杀人当做“行为艺术”来修炼的昏庸帝王,仅用丧心病狂、令人发指几个字来形容,或许还远远不够。他如野兽般演绎的那一幕幕近乎疯狂变态的血腥影像,无时不刻不在挑战着人们承受力的极限,也最大限度的冲击着人们脆弱的神经。不用亲见,仅凭正史留下的简约记载,读来都会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