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史上最悲剧的奇才是谁?未遇明主郁闷而死

三国史上最悲剧的奇才是谁?未遇明主郁闷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21 更新时间:2024/1/2 13:35:45

导语:沮授五策中,四策是教袁绍如何才能壮大自己,第五策则是为复兴汉室伏笔。沮授的心中,忠于汉室是人臣大义,作为四世三公的袁绍,世代蒙受朝廷恩惠,就算是其他人反叛,唯独袁绍不可以反叛。

我们都知道刘备首席谋士诸葛亮,身在隆中就曾经作对策,料定天下三分。其实东吴孙权帐下鲁肃也同样有东吴版隆中对,想以东吴为根据地,占据荆襄,吞并巴蜀,以长江为界,对抗中原,伺机北伐,问鼎中原。当时,鲁肃初见孙权,赤壁之战还未发生,荆州刘表病危,后嗣未定,巴蜀刘璋暗弱,自保尚且不足,若天下没有刘备,或刘备没有遇上诸葛亮,鲁肃之策,当可实现。

才比张良的奇才

刘备、孙权、曹操,是三国中后期剩下的三大诸侯,其实,在三国前期,也同样有很多才智之士人,只可惜或者未得其时,或者未得其主,袁绍手下的谋士沮授,就是其中之一。

沮授有大才,在袁绍帐下就如刘邦之张良,为袁绍提出了很多具有超前眼光的建议,只可惜袁绍短见,大部分都没有采纳。那沮授提了什么建议,袁绍又为何不采纳呢?

沮授此人年少时就有大志向,曾经在冀州刺史韩馥的门下担任别驾、骑都尉。袁绍夺得冀州之后,对冀州原来的一些名士也倾心结交,征召沮授为官。沮授新从袁绍,苦心思谋之后向袁绍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建议。

沮授首先说袁绍的优势“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渤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说袁绍二十岁左右就开始为官,扬名天下。当董卓乱政,废立皇帝的时候,袁绍仗义执言,公开反对董卓,单骑逃出洛阳,让董卓恐惧,让天下人倾倒。现在袁绍拥有富饶的冀州,威震河北,名重天下。确实,袁绍拥有其他诸侯无法比拟的优势。四世三公的家底,诛杀阉宦、对抗董卓的忠义之行,关东联军盟主的崇高地位,加上现在冀州牧的雄厚实力,逐鹿天下,似乎唾手可得。

然后,沮授为袁绍谋划日后的发展方向。

其一,“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虽然冀州附近有黄巾军,有黑山军作乱,乱军兵力数十万,但是青州没有强有力的诸侯,占领青州是第一步;

其二“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单纯的农民起义组织不严密,没有出色的领袖管理,人数再多也容易击破。只要青州被占领,并州的张燕陷于重围,没有了依靠,必定会感到害怕。一旦畏惧,那张燕北灭也就是早晚的事情;

其三,“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一旦青州被拿下,幽州的公孙瓒独木难支,最终也会被我们消灭。我们自然就能占领幽州。其四,“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冀州、幽州等州县,匈奴等少数民族经常前来侵扰,一旦我们拥有四州之地,实力强大,匈奴也必然追随我们,投向我们。其五,“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在占领四州之后,沮授提出,可以广泛招揽贤才,训练军士,然后把汉献帝重新迎接到洛阳,恢复汉朝的宗庙,然后号令天下,来征讨那些不服从自己的人。凭借天子的威权,谁能够和我们争锋呢?只要有几年的时间,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了。

袁绍听了沮授的意见,很高兴,说,这些都是我的心里话啊。于是让沮授担任监军,官拜奋武将军,成为袁绍帐下的第一高官。

几年之后,沮授的前四个建议,袁绍都照做了,唯独第五个,迎接汉献帝,恢复汉室宗庙给耽搁下来了。

一开始,或许是董卓在世,军力强大。可不久董卓被王允、吕布杀死。汉献帝在长安受尽了郭汜李傕的蹂躏。郭李二将狗咬狗,汉献帝得以逃亡河东,一路上吃尽苦头。此时,沮授再一次建议袁绍迎接汉献帝。

沮授说,将军您四世三公,几代都是忠义名臣,现在皇帝遭难,宗庙毁坏,看那些其他的诸侯,表面上说自己是为了大义而起兵,其实都想消灭对方,夺取利益,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心里有皇帝,有百姓的。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上安定了下来,有一些实力了。就应该前往迎接汉献帝,让天子在邺城建都,然后挟天子令诸侯,蓄养士兵战马来征讨那些不臣服的诸侯,这样谁又能阻挡呢?

沮授影视形象

袁绍一听,挺有道理的,就下令照办。

可后来,郭图、淳于琼两位谋士跑得来,告诉袁绍说,汉室衰微,已经很久啦,现在还要想复兴汉室,不是太难了吗?况且现在天下英雄割据州县,士众动辄几万,就像是前人说的,“秦失其鹿,先得者王”。如果我们迎接天子到我们这里,做什么事情都要上表请奏,听从皇帝的,自己的权力就会变轻;不听从皇帝的就会被人说成抗拒命令。迎接皇帝,可不是什么好计策啊。

袁绍一听,也挺有道理啊。迎接汉献帝的事情就搁置了。

沮授五策中,四策是教袁绍如何才能壮大自己,第五策则是为复兴汉室伏笔。沮授的心中,忠于汉室是人臣大义,作为四世三公的袁绍,世代蒙受朝廷恩惠,就算是其他人反叛,唯独袁绍不可以反叛。

未遇明主 拒降曹操被处死

但是,袁绍是不是真心关心汉室,没有什么私心杂念呢?

袁绍此人,和其弟袁术相比,有同样的身世,可是名声好太多了。为什么呢?因为谁都知道袁术是个小人,只要为了利益,谁都可以出卖。袁术可以断孙权的军粮,可以勾结吕布对抗曹操,尤其是恬不知耻的自封为皇帝。可袁术如此不知到顾忌,不知道收敛,惹得天下人人怨恨,称帝没多久就混不下去了,到临死只能吃麦屑。

反观袁绍名声为什么好?因为他会演戏。

袁绍诛杀阉宦,是为了投何进所好,更快往上攀。反对董卓,是因为为势所逼,不得已为之。竖起反董卓大旗,是因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有造反,才是生存之道。为了得到冀州,可以设局诓骗韩馥,最后将昔日老友韩馥赶尽杀绝。袁绍和袁术一样,内心狡诈,可是他却将自己掩饰的很好。

最能体现袁绍野心的是袁绍也曾经想拥立刘虞做皇帝,来对抗董卓的长安王朝。但是明白人都知道,这样无异于搅乱天下。于是曹操反对,连刘虞都躲避不及。请人来当皇帝,那个被邀请的人还不乐意。为什么?因为刘虞知道,这个龙椅不好做,这些拥立自己的人,都是一伙如狼似虎的巨奸。

可惜,沮授看清楚的局势,却没看明白袁绍。

袁绍听了郭图等建议之后,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袁绍和沮授有了隔膜。沮授觉得袁绍很虚伪,又不忍心放弃,于是百般谏诤,多了很多自己觉得真诚,袁绍觉得烦人的话。两个人距离越来越大,隔膜越来越深。

后来,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达许都,挟天子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巨大优势,袁绍一次次的拒绝沮授的合理建议,最终导致败亡。当袁绍官渡战败后,沮授被曹操俘虏,曹操和沮授一番交谈,不禁感叹:“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并诚挚邀请沮授加入自己。沮授拒绝。曹操把沮授好酒好菜供养起来,经常派人去劝说,可沮授不为所动,明白告诉曹操,只要你不杀我,我必定回到河北,帮助袁氏重振雄风。

曹操无奈,只能将沮授杀死。

沮授有忠义之心,有安邦之才,可叹未遇明主,在仕途上跟对人,站好队,实在是太重要啦!

沮授简介

沮授(?-200年),广平(治今河北鸡泽东)人,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沮宗之兄、沮鹄之父。史载他“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曾为冀州别驾,举茂才,并当过两次县令。后来又当韩馥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袁绍占据冀州后任用沮授为从事。经常对袁绍提出良策,但很多时候袁绍并不听从。官渡之战时袁绍大败,沮授未及逃走,被曹操所获,因拒降被曹操处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史上哪一个皇帝的老婆被称为“半面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经常听一首叫《半面妆》的歌曲,“夜风轻轻吹散烛烟,飞花乱愁肠,共执手的人情已成伤,旧时桃花映红的脸,今日泪偷藏,独坐窗台对镜容颜沧桑,人扶醉月依墙,事难忘谁敢痴狂,把闲言语花房夜久,一个人独自思量,世人角色真是为谎言而上,她已分不清哪个是真相,发带雪秋夜已凉,到底是为谁梳个半面妆”。歌词没有明

  • 揭秘:武圣关羽一生中唯一的“污点”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为什么有那么高的地位? 关帝崇拜,在中国根深蒂固,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感到奇怪:“鬼神之享血食,其盛衰久暂,亦若有运数而不可意料者。凡人之殁而为神,大概初殁之数百年,则灵著显赫,久则渐替。独关壮缪在三国、六朝、唐、宋,皆未有禋祀……”尤其怪的,由于崇拜,其身份也由侯而王而帝,一路上升,到清代

  • 揭秘: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何杀死战功累累的大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作为大清国的创始人,努尔哈赤又为何会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究竟是怎样的情况令这位一国之君残忍到萌生了杀子的动机?努尔哈赤起兵之际,大儿子褚英刚刚4岁,由于母亲早逝,年幼的褚英便一路随着父亲奔波于刀光剑影之下,随父亲征战南北,练就了一身武艺,这让他的性格里面阳刚与霸气

  • 古代的胖子皇帝如何解暑降温:铺冰砖 啃冰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竺可桢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是很热的,特别是唐朝,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1℃。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于是很为唐朝胖子们忧心忡忡,甚至决定穿越过去给他们讲点冷笑话降降温。是的,讲冷笑话我是天才。代表作如下:请问世界上哪个城市最冷,哪个城市最热?答:耶路撒冷,萨拉热窝。都是扯淡,古代夏天是有冰的。正月天气最冷的时候

  • 真实的朱熹:曾向皇帝承认曾引诱尼姑为小妾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语:宋宁宗降旨要贬朱熹的官,朱熹吓得赶紧上表认罪,不仅承认了纳尼做妾等事,连几十年“正心诚意”的大学问也不讲了。朱熹大肆鼓吹“革尽人欲,复尽天理”,但在宋庆元二年(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却列举了大量事实,揭露他言行不一:他曾引诱两个尼姑做妾,出去做官时都带着她们;他的大儿媳在丈夫死后却怀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大才子为何变成“纵欲狂”?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纪晓岚一生才华和学术成就十分突出,他曾给自己写过一首词,其中两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纪晓岚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是一位文化巨人。他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他是清代著名的

  • 北宋名妓李师师:中国古代唯一为国捐躯的妓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俗语说:“婊子无情,伶人无心”。说的是妓女是没有豪情的,或者者说妓女的豪情只因钱而生。唐代精采诗人杜牧写过如许一句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说的就是妓女没有甚么爱国的观点,眼中只盯着钱。然而,在中国汗青上,却有如许一名妓女,十分富有爱心,并且十分有豪情,更伟年夜的地方在于:当国度危难之

  • 揭秘真实的高力士:武艺高强 竟是真实版韦小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语:虽是太监,但高力士却是个勇猛过人的人,完全没有因丧失了男性性征而变得懦弱。他不但弓马娴熟,在三军阵前也毫不胆怯,这或许正是玄宗后来屡次封他为将军的原因之一吧!武艺高强的一级太监高力士原名冯元一,今广东高州人,是名臣之后,因为牵连到谋反案件被阉入宫。后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从此易姓为高。二十四岁

  • 历史上雍正之死有哪几种说法?雍正皇帝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大清帝国的第五届皇帝,就是雍正。雍正是大清帝国最神秘的皇帝,他是如何登基成为皇帝的,这是一个谜。他又是如何死掉的,这是第二个谜。单只说他的死,就是史学界最热闹的场所,目前至少有三种死法,为史家所力捧。头一种死法,是“侠女派”史学观点,该观点认为,雍正的死因,是江湖著名女剑客吕四娘,夜入皇宫,以飞剑取

  • 刘邦的原配是谁?盘点刘邦几个老婆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政治伙伴吕后吕氏名雉,字姁娥,是汉高祖刘邦的原配夫人。她与刘邦的结合纯属偶然。吕后的父亲是山东单县人,早年为了避仇迁居沛县。其父与沛县县令是好朋友,有一次,吕后的父亲生日,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凡来祝贺的人都要带贺钱,按照当时的风俗,礼钱不满一千的人只能在堂下喝酒;礼钱超过一千的人才能到堂上喝酒。刘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