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冒辟疆简介:明末四大公子之一冒辟疆的传奇人生

冒辟疆简介:明末四大公子之一冒辟疆的传奇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043 更新时间:2024/2/4 21:27:37

冒辟疆是明末著名的四大公子之一。他在南通历史上颇有名气,作为明末著名的“四大才子”表现出的民族气节,数十年如一日赈济灾民的善行义举,以及他始臻完善的水绘园及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都为后人所颂扬。

简介——冒襄(公元1611-1693年),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人。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满腹诗书,怀才不遇

幼年的冒襄从小受到严格的儒家教育,诗文写得好,14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史称他“两岁涉四方,十二称文章,束发侈结交,鸿巨竟誉扬。”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冒襄1627-1642年间,六次去南京乡试,六次落第,仅两次中副榜,连举人也未捞到。他深感怀才不遇。

不仕满清,救国危亡

明代自万历以来已江河日下,特别是太监弄权,朝纲倾颓,已达登峰造极。面对这种危亡局势,一般在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怎不忧心如焚呢?1636年,冒襄与张明弼结盟,参加复社,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人称“四公子”。他们年龄相仿,意气相投,或结伴同游,或诗酒唱和,或抨击阉党,或议论朝政,希望改革政治,挽救国家危亡。1639年由吴应箕起草、冒襄等复社140余人具名的《留都防乱公揭》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阮大铖之流如过街老鼠。

清朝开国以后,很快沿袭了明朝制度开科取士,冒襄一次也没有参加。降清的复社成员陈名夏曾从北京写信给冒襄,信中转达了当权人物夸他是“天际朱霞,人中白鹤”,要“特荐”他。但冒襄以痼疾“坚辞”。康熙年间,清廷开“博学鸿儒科”,下诏征“山林隐逸”,冒襄也属应征之列,但他视之如敝履,坚辞不赴。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他淡泊明志,决不仕清的心态和节操。在水绘园人们可以看到,冒襄的客厅叫“壹默斋”,意思是一直保持沉默,不事清朝,显得极有骨气。与此同时,他缅怀亡友,收养东林、复社和江南抗清志士的遗孤20余人,并在水绘园内增建碧落庐,以纪念明亡时绝食而死的好友戴建。自冒归隐水绘园后,文人名士纷至沓来,东林、复社、畿社诸友,先后参与交会的300余人。一时间水绘园内宾客云集,盛况空前,时人说:“士之渡江而北,渡江而南者,无不以如皋为归。”

才子佳人,缠绵爱情

说到冒襄,不能不提到他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冒辟疆早前结识的陈圆圆的“姊妹”、原南京秦淮河上的南曲名妓董小宛。

董小宛(公元1624-1651年),名白,又字青莲,南京人,因父母离异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她16岁时,已是芳名鹊起,与柳如是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1639年乡试落第的冒襄与小宛偶尔在苏州半塘相遇。她对冒襄一见倾心,连称:“异人!异人!”虽然她多次向冒襄表示过倾慕,均未得到他的首肯。因为冒襄早已属意吴门名妓陈圆圆,并于1641年“订嫁娶之约”。次年冒襄第六次乡试途经苏州,重重访陈圆圆时,已是人去楼空,加上科场失意,情绪沮丧到了极点。就在这年冬天,在柳如是的斡旋下,由钱谦益出面给小宛赎身,然后从半塘雇船送到如皋。次年春,冒董结成伉俪。

小宛至冒家后一洗铅华,甚至屈己似仆婢,凡事亲力亲为,平常操办日常琐事,井井有条。且厨艺过人,今扬州名小吃董糖和董肉皆由小宛首创。她生性温柔,知书达理,还督促冒襄的儿子读书。但好景不长,国破家亡、战乱流离的苦难接连落到这个弱女子身上。1645年,清兵大举南下,董小宛随冒襄为避战火而逃难,流离颠沛,历尽磨难。途中冒襄患病,小宛一路不眠不休照顾。“此百五十日,姬仅卷一破席,横陈榻旁。寒则拥抱,热则披拂,痛则抚摸,或枕其身,或卫其足,或欠身起伏,为之左右翼。”这般辛苦侍疾、令人感动!然而生病的人性情烦躁,冒襄动辄易怒,常无故打骂小宛,小宛“惟跪立我前,温慰曲说,以求我之破颜”。幸有小宛舍命服侍,冒襄终得病愈,然而小宛却积劳成疾,1651年正月初二,董小宛病死在水绘园影梅庵家中,年仅二十八岁。

如何评价冒襄与董小宛这对才子佳人的婚后生活?水绘园前院长徐琛说:“冒襄与董小宛在寂寞中度过一生,却受到世人的敬慕,清代大盐商汪之珩为冒襄建‘水明楼’就是明证,当代有不少作家为冒襄和董小宛写了许多怀念的作品,足见他俩人品之高。董小宛嫁到如皋蒙受一系列苦难,确实不幸,但这些不幸是社会大变动造成的,是国破家亡带来的不幸,董小宛也不能避免。在秦淮八艳中,就数董小宛的命好……。”冒襄对董小宛没有始乱终弃,感情始终如一,这在他写的《梅影庵忆语》中表现得很充分,对她的贤慧与美德大加赞扬,说自己的一生清福在与董小宛九年生活中全部享尽,董小宛得到了名士的立传褒扬,美名流传下来。

赈济灾民,家资耗尽

冒辟疆一生支持难友、赈济灾民数十年如一日,以致家资耗尽,家庭生活十分窘困。崇祯十三年(1640),从山东至浙西,赤旱千里,飞蝗蔽日,如皋斗米千钱,哀鸿遍野。冒襄率先捐家产赈济灾民,在如皋四门设粥厂施赈,每天黎明即起,“凌冰冲风”,与同志仆从“诣厂与诸乡耆尝粥糜之厚薄,量米数之出入,核饥民之多少,稽众役之劳怠”,对物资、人力进行管理工作。而除了每天接触这些人数超过三千的灾民,冒襄还要对县内“窭者、瘠者、老者、幼者与真疾病者”,一一亲自登门访察,只要访察后合乎实情,就按日或按月分给米钱。前后历时5个月,救活10多万人。

随着岁月的流逝,进入垂垂暮年的冒襄患有腿病,耳朵失聪,但由于贫穷,不得不靠卖字维持生计,他在《自述》中这样写道:“献岁八十,十年来火焚刃接,惨极古今!墓田丙舍,豪豪尽踞,以致四世一家,不能团聚。两子罄竭,亦不能供犬马之养;乃鬻宅移居,陋巷独处,仍手不释卷,笑傲自娱。每夜灯下写蝇头小楷数千,朝易米酒。”甚至还到南通狼山去卖字。他在《卖字五狼山偶成三绝》中写道“七十何所求,而况当八秩!渊明拙言辞,吾以托之笔。”1693年贫病交加的冒襄逝世,享年83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魏五大将之首:谁是三国正史中曹魏第一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五大将之首是谁?按正史记载,作为浴血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三国志》将张辽列为曹魏五大将之首。王歆更赞曰:“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县人(今山西省朔州)。《三国志·张辽传》中曾提到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张辽的先祖聂壹

  • 揭秘三国中让枭雄曹操真心痛哭的几个牛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世人皆云刘备爱哭,殊不知曹操也常流泪。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一向以硬朗、苍健、气势恢弘的姿态处世,并卓尔不群地屹立于历史长河。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吞天吐地之志的铁腕人物,也常常为他人潸然泪下。在记载三国时期最原始、最权威的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本)中可见一斑。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最荒唐的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金星又称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在古代它是一颗让人恐惧的行星,当它出现在不该出现的轨道或时间点上,解释星相的官员便认为灾祸将降临人间。据《旧唐书·李君羡传》载,贞观初年,刚夺得皇帝宝座的李世民听到太史令奏报“太白频见昼”这一可怕消息。太史令解释道这次金星昼现预示着“女主昌”,加上京城谣言“

  • 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因误服春药而亡的皇帝们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徐福为秦始皇寻长寿药,一去不复返,不知是借机跳槽,不跟嬴政合作了,还是发生了海难,或者是寻不到长寿药怕回来杀头?或者是寻到了,却自己享用起来?徐福如果真的寻到了长寿药,让嬴政吃了,嬴政就不会暴毙吗?他可是严刑酷法,杀了不少人。人是可以杀死的,他就想不到自己也有可能被人杀吗?服了长寿药,再服刀枪

  • 揭秘:历史上第一个遭到人民公审的皇帝周厉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商朝末年,天资聪颖的商纣王精神失常,他不但在宫廷中大力提倡浪费光荣的消费观念,搞起了酒池肉林,还特别喜欢把人剜心掏肝,剁成肉酱什么的。没多久,纣王的行为便引起了诸侯的不满和民怨的沸腾,西岐境内的周武王姬发趁机领导了轰轰烈烈的伐纣大革命运动。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姬发神采飞扬的建立了大周王朝,定都于

  • 揭秘:武则天到太平公主 唐朝女人都爱欺负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历史本来是在不间断的时间里所上演的不间断的事件。但是,存在于我们记忆之中的历史,却往往是一些跳跃的闪光点。比如,我们常常觉得,秦皇之下即是汉武,雄汉之后便是盛唐。其余的,恐怕就“何足道哉”了。落实到我所感兴趣的唐朝,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能轻而易举想起的,恐怕只有百世帝范唐太宗、一代女皇武则天

  • 皇后在洞房之夜是怎么伺候皇上的?皇帝的新婚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皇后在洞房之夜如何伺候皇上?“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是北宋着名诗人苏轼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春宵一刻值千金”,对于普天之下寻常的黎民百姓是如此,而对于那些“一朝选入君王侧”皇后嫔妃也概莫能外。尤其是那些入选为正宫的皇后,更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婚时

  • 历史上的苏东坡竟然这样:将怀孕了的姬妾送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由于法律以及社会观念影响,大多数男子也并不把自己的“姬妾婢伎”当一回事,与现代人的平等观念恰恰相反,假如他们表现得把姬妾平等相待的话,反而会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认为他自甘堕落、没品没行。唐朝乔知之爱上了自己的婢妾窈娘,由于她身份低贱,身为官员的乔知之不能娶她为妻,便甘愿不婚。结果窈娘被武延嗣强夺

  • 揭秘雍正皇帝暴卒尸体无头之谜:真正死因是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不可否认,雍正皇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铁腕皇帝之一,他在位的时间尽管只有短短十几年,但是他在位期间所采取的一些举措却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因为他过于铁腕,所以四面树敌,尽管他一再防范,但是最后还是死得不明不白,留给世人一具无头尸体,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团。这到底是怎么

  • 揭秘“性感女神”梦露的另一面:几乎从来不洗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作为美国一代性感女神的玛丽莲·梦露,个人卫生习惯却很糟糕。她甚至因此被风流倜傥、老牌的好莱坞“万人迷”克拉克·盖博嫌弃,拍电影时都不愿意碰她,唯恐让她“占了便宜”。作家戴维·布雷特在好莱坞影帝盖博最新传记《克拉克·盖博:痛苦的影星》中爆料,玛丽莲·梦露尽管是全世界爱美女人崇拜的对象、男人的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