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牧简介:战国时期赵国名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简介:战国时期赵国名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16 更新时间:2024/1/19 16:28:43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牧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 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人物生平

大破匈奴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赵国柏仁人。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出兵交战,屡次失 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

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褴(chānlán),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连却秦军

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公元前246年以后。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逝世,悼襄王继位。

公元前244年,让乐乘代替廉颇大将军之职位,廉颇一怒之下,领军攻击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就带领自己部下,投奔魏国去了。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李牧成为朝中重臣。

公元前243年,赵王派李牧进攻燕国,攻下燕国的武遂(现河北省徐水县西北的遂城镇)、方城(现河北省固安县南)。

公元前242年,赵王派将军庞煖再次进攻燕国,杀死燕将剧辛。

公元前235年,悼襄王逝世,赵王迁即位。

公元前234年,秦大将桓齮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杀赵军十万。

公元前233年,桓齮又乘胜进击,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进攻赵的后方,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

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 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仓促迎战,势难取胜。遂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拒不出战。

桓齮认为,过去廉颇以坚垒拒王龁,今天李牧亦用此计;秦军远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往援,俟其脱离营垒后,将其击歼于运动之中。李牧洞悉敌情,不为所动。当赵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时,他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秦军主力去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疏于戒备。李牧遂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接触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攻。经激烈战斗,大破秦军。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入侵,秦军兵分两路攻赵,以一部兵力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进迫,袭扰赵都邯郸,自率主力由上党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拊邯郸之背。将赵拦腰截断,进到番吾(现河北省平山县南),因李牧率军抗击,邯郸之南有漳水及赵长城为依托,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遂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两军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受阻大败。李牧即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南路军知北路军已被击退后,料难获胜,稍一接触,即撤军退走。李牧击破秦军的同时,南距韩、魏。

惨遭冤杀

公元前229年,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秦王嬴政乘机派大将王翦亲自率主力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端和率河内兵卒,共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

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遂禀告秦王,再行反间故计,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无辜忠诚良将,只过了三个月,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

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厚照十五岁就当上皇帝了 为何还说他适合做“富家公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明代朱厚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5岁就成为皇帝的朱厚照,为什么说他符合当“富家公子”。1505年大明王朝动荡的一天,年仅15岁的朱厚照即位成为大明王朝的帝王。朱厚照的父亲朱佑樘是一位英主,在他即位的几十年,大明帝国成为世界最强的帝国,但是在家庭上面,对自己的

  • 盘点春秋战国十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盘点春秋战国十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礼乐瓦解后,诸侯不再有先“礼”后“兵””。但春秋战国仍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其中,战国时期是农业、科技、军事和政法发展的黄金时期,诸侯国力争生存,纷纷展开改革改革。战国地图战国七英雄分别是齐、楚、秦、燕、

  • 五虎上将手下的八大副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五虎上将手下的八大副将,他们分别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人们习惯将有着相同特征的人归位一类,以便于探究、评价,五虎上将便也是如此。陈寿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五人放在一起作传,不过还未提出五虎上将或五虎将这样的称呼。等到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及其他民间文艺作

  • 黄月英作为诸葛亮背后的女人 黄月英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背后的女人有多强大?黄硕,字月英。黄月英为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黄承彦以黄月英有才干向诸葛亮推荐,请求配婚,诸葛亮答应后遂与黄月英结为夫妻,相传黄月英黄头发黑皮肤,貌丑但知识广博。但也有一说指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

  • 诸葛亮坚决要杀马谡的原因不仅仅是丢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坚决要杀马谡的原因不仅仅是丢街亭?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在世人眼中总是代表着智慧,似乎只要有他就百事不难。实际上刘备也确实因为得到他的帮助,才成就了大业。三国当中有一个关于他的经典桥段:含泪斩马谡。在原著中,诸葛亮是出于无奈才杀了他的。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历史

  • 唐玄宗设置节度使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设置节度使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爆发了一场安史之乱,这也是影响唐朝走向的巨大的事件。而掀起这场叛乱的就是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而这个节度使就是子啊唐玄宗时期设置的,那么他为何要设置节度使,难道不知道这样带来的风险?唐朝起初采取的

  • 蔺相如简介:战国时期赵国上卿,参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蔺相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蔺相如(生卒年不详

  • 朱厚照死亡真相是什么 朱厚照是病死的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厚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厚照的死是病故还是毒杀?他的死到底隐藏着怎样可怕的真相?在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王朝中,明代是唯一一个没有和亲的大统一王朝,而明代的祖训也有严格的记载:“不和亲,不割地,不纳贡,不称臣……”,由此可见,明代确实称得上

  • 亡国皇帝汉献帝刘协,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皇帝,最悲催的结局无疑于称为亡国之君,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刘协是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其母王美人遭何皇后嫉妒,在生下刘协后不久就被何皇后毒杀,汉灵帝碍于何皇后权势竟不敢治其罪,只是将刘协养在董太后宫中。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何皇后长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刘协

  • 历史上李恪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据说玄奘取经之时,一路上还需要通关文书,而回来之后却不需要了,因为那些地方都被纳入了唐朝的统治。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个王朝不仅军事强大,更是在经济、文化等方方面为后世留下了殷实的历史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