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樗里疾简介:战国时期秦国将领,足智多谋,绰号“智囊”

樗里疾简介:战国时期秦国将领,足智多谋,绰号“智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872 更新时间:2024/1/16 15:05:48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樗里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樗(chū)里疾(?―前300年),又称樗里子、严君疾,嬴姓,赵氏,名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

樗里疾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绰号“智囊”,擅长外交、军事。辅佐秦惠文王,拜为右更,攻取魏国曲沃、赵国蔺邑和楚国汉中,攻城略地,封于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县严道镇),号严君。秦武王即位后,驱逐张仪和魏章,任命战功卓著的樗里子为右丞相,精通韬略的甘茂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推动大规模对外战争,扩张秦国版图,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根基。

秦昭襄王元年,拜为丞相,主持朝政和宗族事务。七年(前300年),去世,葬于渭水南岸章台之东,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著有作品《青乌经》,传于世。

人物生平

初为将领

樗里疾,名叫疾,是秦惠王的弟弟,与惠王同父异母。他的母亲是韩国女子。樗里疾待人接物能说会道,足智多谋,所以秦人都称他“智囊”。

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封樗里疾为右更,派他率兵攻打魏国的曲沃,他驱逐了那里所有的人,占领了城池,将曲沃周围的土地全部并入了秦国。秦惠文王二十五年(前313年),秦惠文王命他为将军攻打赵国,俘虏了赵国将军赵豹(一名豹),夺取了蔺邑(今山西离石西)。第二年(前312年),他又协助魏章攻打楚国,打败楚将屈匄,夺取汉中。因功受封于严道(蜀郡有严道),号为严君。

进抵周都

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太子秦武王即位,驱逐了张仪和魏章,任命樗里疾和甘茂为左右丞相。秦武王派甘茂攻打韩国,一举攻下宜阳,同时派樗里疾率领百辆战车进抵东周都城。周赧王派士兵列队迎接樗里疾,对他甚是恭敬。楚怀王得知后十分气愤,便责骂周赧王,认为他不应当这样敬重秦国的不速之客。游腾便替周赧王劝说楚怀王道:“从前知伯攻打仇犹时,曾用赠送大车的方法,让军队跟在大车的后面,结果消灭了仇犹。仇犹为什么失败呢?就是因为知伯让他失去戒备之心啊。齐桓公攻打楚国时,声称是讨伐楚国,实际上是想偷袭蔡国。当今的秦国如狼似虎,派樗里疾率百辆战车进入周都,居心叵测。周王是以仇犹、蔡国的教训来看待这件事的,因此派手持长戟的兵卒位于前面,命佩带强弓的军士列在后面,表面说是护卫樗里疾,实际上是把他看管起来,以防意外。再说,周王怎能不担忧周朝的天下呢?恐怕一旦亡国也会给大王您带来麻烦。”楚怀王听后才转怒为喜起来。

撤围蒲城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即位,樗里疾更加受到敬重。秦昭襄王元年(前306年),樗里疾率兵攻打蒲城。蒲城的官员十分恐慌,便求胡衍出主意。胡衍便出面替蒲城官员求情,对樗里疾说:“你攻打蒲城,是为了秦国,还是为了魏国?如果是为了魏国,那倒不错;如果是为秦国,则未必有利可图。因为卫国之所以成为一个国家,就是由于有蒲城存在。现在您攻打它势必迫使它归附魏国。魏国失去西河之外的城池却无法夺回来,原因就在于兵力薄弱。现在您攻打蒲城使卫国并入魏国,魏国就会强大起来。魏国强大之日,也就是贵国所占西河之外城池的危险之时。况且,秦王要察看您的此次行动,若有害于秦国而让魏国得利,秦王定要拿您问罪。”

樗里疾听后说:“那该怎么办呢?”胡衍趁机说:“您放弃攻打蒲城的打算,我试着替您到蒲城说说这个意思,让卫国国君不忘您给予他的恩德。”樗里疾同意,胡衍回蒲城后,就对那个官员说:“樗里疾已经知道蒲城困厄的实情了,他声言一定要拿下蒲城。不过,我胡衍能让他放弃蒲城,不再进攻。”蒲城长官十分恐惧,听了胡衍的话,像是见到了救星,对他拜了又拜连声说:“求您施恩救我们。”于是献上黄金三百斤,又表示说:“秦国军队若真的撤退了,我一定把您的功劳报告给卫君,让您享受国君一样的待遇。”因此,胡衍从蒲城得到重金而使自己在卫国成了显贵。这时,樗里疾已解围撤离了蒲城,回兵去攻打魏国城邑皮氏,皮氏没投降,樗里疾只好撤离。

秦昭襄王七年(前300年),樗里疾去世,葬在渭水南边章台之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孔尚任是什么人?犯了死罪的他为何没有被处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桃花扇》是我国戏剧史上鼎鼎有名的一块丰碑,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据清人刘廷玑《长留集序》中评价孔尚任:“海内之重东塘者,不仅诗也。即以诗言,而《湖海》、《岸堂》、《石门》诸集,盈尺等身,亦洋洋乎当代之大家矣。”康熙“尊孔”的根本原因在清朝推翻明朝的统治之后,满族人入驻中

  • 孙膑简介: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曾与庞涓为同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膑(生卒年不详),

  • 清朝没有昏君 清朝为什么还是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代灭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没有一个昏君,但这个强大的王朝,为何却灭亡了呢?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朝代,大大小小有数十个,如果加上一些转瞬即逝的小朝廷,整个中国历史上差不多有近百个朝代了。每个朝代灭亡的原因都不同,但很大概率上都会出现昏君。而纵观满清这个

  • 蒙骜简介:战国末期秦国将领,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蒙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蒙骜(?—公元前24

  • 朱元璋作为大明江山开国皇帝 后世评价为何那么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元璋评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开创了明代的朱元璋,为什么在后世有那么高的评价?朱元璋是真真正正的草根创业皇帝,相传在家里排名第八。实际上他本名朱重八,父母早亡。他父母因为天灾饿死后,没有地方安葬,只能葬在地主户下的农田上。之后,他的大叔根据朋友详细

  • 乾隆刚去世和珅就被清算了,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和珅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不算陌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乾隆、嘉庆、和珅三个人之间的历史相信很多影视剧中都有描述。当时,乾隆一死,嘉庆就大斗和珅,赐和珅白绫一匹,这个清朝大贪官就这么烟消云散了。当时,曾有官员上书说大殡期间,不宜杀了和珅。但是,嘉庆皇帝依旧选择立即赐和珅自

  • 王翦简介: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因功绩卓著而封武成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翦,字维张,频阳东

  • 蒙武简介:战国时期秦国将领,曾跟随王翦率军攻打楚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蒙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蒙武(?—约公元前2

  • 曹操的贴身保镖之一,此人有多勇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的贴身保镖之一,此人有多勇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三国史上,曹操、刘备、孙权作为魏、蜀、吴的一国之君,他们都是文武全才,文能安邦治国,武能上阵杀敌。但是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他们都为自己设置了警卫队队长,也就是今天俗称的贴身保镖。孙权的保镖是周泰,刘备的保镖有两位

  • 白起简介:战国时期秦国名将,30多年内攻城70余座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白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起(?—公元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