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靠一张嘴就为刘邦谋得七十多个城池的郦食其,是什么下场?

靠一张嘴就为刘邦谋得七十多个城池的郦食其,是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512 更新时间:2024/1/21 14:25:51

还不知道靠一张嘴就为刘邦谋得七十多个城池的郦食其,是什么下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很多人恐怕不知道郦食其这个人,其实,他在楚汉争霸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不过,就因为死得太早,史料上对他的记载不多罢了。

陈胜项梁起义的时候,郦食其隐匿不出。刘邦兵临陈留,访求当地豪杰,郦食其乃跟随刘邦,用计攻克陈留,得到大批军粮。刘邦封食其为广野君,出使各国诸侯;以其弟郦商为将,进攻秦朝。兵临武关,郦食其劝秦将归降,不战而下武关,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二百零四年,刘邦手下的谋士郦食其劝说刘邦,想让他率兵攻下敖仓这个大粮仓。位于今天的河南省荥阳市北边的敖山粮仓,在黄河与济水的分流处,中原漕粮由此输往关中和北部地区。刘邦经过多年的行军打仗,深知粮草的重要性,于是,便采纳了郦食其的建议。

之后,郦食其继续向刘邦分析当今的天下大势:“骁勇善战的将军韩信已经率领着军队以所向披靡之势攻下了燕、赵等地,胜利指日可待。不过,齐国的国王田广还在负隅顽抗,凭借黄河天险,丝毫没有屈服的意思。”

于是,郦食其自信地告诉刘邦:“自己可以游说齐王让他归顺,以兵不血刃而得齐国。刘邦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于是,同意了郦食其的请求。”郦食其来带齐国,见到了齐王田广。他并没有被齐王的阵势吓倒,而是不卑不亢地向他分析起天下的形势。

齐王自认为自己的国家幅员辽阔,且有精兵猛将二十万,一点也不为自己的前程担忧。郦食其耐心地劝说齐王,让他明白了刘邦的仁德,而且,当时的项羽已经暗中派人杀死了义帝楚怀王,天下的人都开始反对他。

齐王听了郦食其的一席话,明白了归顺刘邦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他解除了对刘邦的防范,表示愿意归顺刘邦。此时,韩信携胜利之威,正欲同齐王展开一场激战,没想到,却得到了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的消息。韩信本想罢兵,但是,他手下的蒯彻非常反对。

此时,蒯彻却对韩信说了一段话:

“虽然,齐王已经归降了汉王,但是,汉王并没有下令让我们放弃攻打齐国。而且,将军您身经百战,率领将士浴血奋战。在刀山火海中拼搏了一年,不过,才攻占了赵国等地的五十个城池。而郦食其仅仅凭借自己的口舌,就为汉王劝降了齐国七十多个城池。难道,将军和众多将士的功劳还比不上一个郦食其吗?”

韩信听了蒯彻的话,想起自己在战场上的拼杀,觉得蒯彻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他率军开始攻打齐国。齐国并已经决定投降刘邦,于是,撤消了大部分的防御。这样一来,韩信的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了齐国的首都临淄,也就是今天山东的临淄镇。

齐王本来已经答应投降了,结果,刘邦还派兵攻打,所以,在得到消息后,齐王恼羞成怒,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于是,就将郦食其放到锅中活活煮死了。

之后,齐王田广迫于汉军的攻势,不得不逃到了高密(今山东省的高密市),并且,派人向项羽求救。项羽为了救援齐王,特意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大将龙且。龙且率领二十万楚军来到高密,正欲与韩信大战一场,不料,受到了部下的阻拦。

龙且的手下劝说他:“齐王虽然丢失了不少领土,但是,他作为王的威望还在。况且,汉军虽然英勇,但是,长途跋涉作战,粮草方面肯定很成问题。所以,只要让齐王派遣心腹去招抚沦陷的城池,就一定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龙且听了手下的劝说只是大笑不止。

在龙且看来,韩信出生卑贱,从小食不果腹,为了生存甚至还从旁人的胯下钻过,根本没法同自己比。而对于韩信的军事能力,龙且也是轻视无比,根本没有将他看做对手。韩信看到了龙且对他的轻视,索性避战不出,坚持防御。

龙且看到韩信如此的做法,建功立业的心情更加急切了。韩信暗中命令部下准备了一万多条装满沙土的袋子,然后,用它们封住了战场中间的河流。等到龙且率大军攻打时,韩信先假装败走,然后,命令将士破坏堵塞河流的袋子。

这样一来,龙且的军队被河流淹没,没有受到韩信军队的攻击就已经溃不成军了。韩信看准时机,率领军队杀出。汉军锐不可当,呼声动天,楚国军队根本无力抵抗。最后,楚军大败,龙且和齐王也都被杀死。经过这场战斗后,汉军已经基本平定了齐国。

韩信平定齐国,向刘邦汇报战果后,担心齐国的人民虽然暂时归顺了,但是,难保不会再次反叛。而且,齐国与楚国相邻,潜在的危急更是数不胜数。为了使齐国更加的安定,韩信向刘邦龙驹提出了自己先代理齐王的建议。

刘邦正和项羽打的不可开交,听到这个消息后火冒三丈,想要大骂韩信。所幸,他身边的张良、陈平等人及时劝说,刘邦才假意同意了韩信的请求,并封他为正式的齐王。龙且是楚国的名将,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只因为过于轻视对手,就落得了身死兵败的下场。

韩信也根本不会想到,自己年少时的胯下之辱,反而会为自己的战斗赢得机会。齐国失利,龙且战死,使项羽非常恐慌。于是,他便派武涉前去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因刘邦对韩信不薄,所以,武涉的这个提议被韩信给谢绝了。

此时,齐人蒯通知道天下大局举足轻重的关键在韩信手中,于是,用相人术劝说韩信,认为他虽居臣子之位,却有震主之功名高天下,所以,他的处境很是危险。但是,依然被韩信拒绝了。可以说,这就是韩信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只因他走错一步,结果却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朝最后一位公主抑郁而终,为何满清要给她选个很好的安葬墓地?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容妃死后康熙让所有人陪葬,溥仪死后为什么不能埋进皇陵,清朝公主俸禄

    大明朝身世非常凄惨的公主是长平公主。她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位公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她是朱由校的第二个女儿。在她16岁的时候,崇祯皇帝将她许配给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将领。但是当时由于起义军的不断扩大及打压,长平公主的婚事也慢慢的被淡忘了。就是在那个时候,她的父亲由于心有

  • 历史上项羽不能一统天下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如果没有刘邦项羽能一统天下吗,如果项羽得了天下历史会怎样,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项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汉之际,项羽是个很厉害的将领,此人不仅个人功夫了得,也善于带兵打仗,很有军事头脑。如果不是遇到了另一个高手韩信,怕不就建立了大楚国。其一,破釜沉舟,彰显其出众的军事才干。项羽个人功夫力能扛鼎,在当时无人敢挡。一条大槊,横扫千军。那时候

  • 李承乾被贬为庶民后 李世民为什么想要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承乾和李世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在历史当中的评价可是非常好的,但是作为一位帝王,可能是不应该有亲情。太子李承乾涉嫌谋反,直接被变为庶民。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他留下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四位重臣,然后当众上演了“自杀”戏码。《旧唐书》:“朕有三个儿子,如此

  • 武则天跟李世民11年都没有怀孕 和李治睡一晚为何就怀孕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治和武则天一共生了多少个孩子,杨玉环不能生育吗,李旦

    你真的了解武则天和李世民父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逝者如斯,历史的浪花淘尽了王朝的恩怨情仇,当今既没有了一方霸主,也没有了雄风王者;我们在追求团结、奋进、和谐、平等,我们同样应该独守那份恬然与空明,用每一句话没一种表情向人们昭示谅解,协同人们用谅解交往。众所周知,武则天可比汉武

  • 平阳昭公主建功立业,战功赫赫,死后并以军礼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建功立业的反义词,建功立业类似的成语,军卒葬沙场女儿殉江山

    平阳昭公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传奇一般的女人平阳昭公主,“昭”是她的谥号,意为明德有功,是历史上少有的凭借军功追赠谥号的公主。一般来说,形容公主锦衣玉食、大家闺秀,怎么也不会和盔甲刀剑联系在一起,但这位公主就是不爱红妆爱戎装。她是唐高祖李渊的第

  • 李旦为什么会在历史上出名 李旦真的是一个废材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显和李旦为什么轮流做皇帝,李旦,李旦和武则天的关系

    对唐朝李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旦是唐朝皇帝中属于平庸的皇帝,他治不了国,对于这一点,他的内心十分明了。然而,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废材,相反,他绝对是一个超级聪明的人。他看清了几个哥哥因为对皇权的追求而造成的悲剧,他不愿意重蹈覆辙,再步哥哥们的后尘。 武则天对这

  • 胡太后为何能逃脱子贵母死制度?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魏太子的生母都会被处死吗,养母太后,汉宣帝为什么不追封刘据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胡太后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封建时期的一项制度,一直流传了几千年,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立储制度,到了北魏时期,他们为了防止外戚干政,想出了一个办法:子贵母死制度,这个制度到底管用吗?所谓,子贵母死,指的就是一个皇子一旦被立为储君,母亲要被

  • 盘点秦始皇手下的五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时期名将,秦始皇手下四大名将,欧洲七大名将

    秦始皇手下的五大名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1、大将王翦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中国,史书称王氏

  • 历史上对道光皇帝是什么评价?在位期间的表现比较平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的顺治皇帝昏庸吗,道光皇帝怎样,历史对光绪帝的评价

    在历史上,道光皇帝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但他比康熙朝的胤礽幸运多了,因为道光顺利继承了皇位,而不是像胤礽那样被两次废掉太子之位,最终被罢为庶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道光皇帝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他身上穿的裤子,膝盖上破了一个洞,他并没有把这裤子扔掉,而是让裁

  • 献文帝拓跋弘是如何登上帝位的?18岁就退位太上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献文帝拓跋弘是如何登上帝位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这个人就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拓跋弘在12岁的时候26岁的父亲拓跋濬病逝,于是自己继承皇位,由于太年幼,由大名鼎鼎的冯太后垂帘听政。虽然献文帝年幼,但是在位期间休养生息使当时的北魏国力上升了一大截。等到了拓跋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