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昭帝刘弗陵的死因是什么?他为何会英年早逝

汉昭帝刘弗陵的死因是什么?他为何会英年早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14 更新时间:2023/12/16 19:44:42

汉昭帝刘弗陵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关于汉昭帝刘弗陵的死,班固在《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中,只记载了:“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具体的死因是什么,班固丝毫没有提及。汉昭帝死时年方二十又一,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怎么说死就死了呢?

有人说汉昭帝刘弗陵是因病去世,初看这种说法站不住脚,细想倒也是那么一回事。那这种说法为什么还有人质疑呢?史书记载,刘弗陵“年五六岁,壮大多知”、“始冠,长八尺二寸”,由此可见,他从小就身材高大、非常强壮。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刘弗陵二十岁时,身长八尺二寸。八尺二寸什么概念?关羽也是身长八尺二寸,按照汉朝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1.35-23.75cm进行换算,刘弗陵、关羽身高至少1.9m。

当然,可能从小生活条件好,刘弗陵真有这么高,也可能只是古人比较喜欢“八尺二寸”这一描述,常常在各种场合滥用。不管身高是真是假,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刘弗陵身体棒,不会那么容易生病。这一点也是汉武帝选刘弗陵做继承人的原因之一,史书记载“武帝常谓类己”。

但是,刘弗陵身体棒是不是就一定不会生病了呢?你肯定会说,没事啊!刘弗陵毕竟是皇帝,生病了有太医。太医开几副药调理一下,加上刘弗陵本来身体就好,肯定没什么大碍。可刘弗陵还真生病了,太医看不好,最后一命呜呼了。

关于刘弗陵生病,史书确实有记载。《汉书.五行志》云“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光欲后有子,因上侍疾医言”,《汉书.外戚传》云“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等。从最早记录刘弗陵身体出问题的时间,到刘弗陵去世,中间有三年的时间。刘弗陵到底生了什么病,三年时间、天下名医都看不好?

一种说法是刘弗陵找名医专治不育。这个说法主要基于刘弗陵和上官皇后一直无子进行的推测。实际上,刘弗陵无后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英年早逝是他无后的一大原因,后妃数量少又是另外一大原因,还有就是霍光对昭帝私生活的过多干预,也是一大原因。

就算刘弗陵真的不育,也不至于早逝吧?有那么多出家人摒弃了性生活,依然长命百岁的。昭帝性生活再怎么不和谐,也不至于暴毙吧。专治不育,那就好好看男科,怎么把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看的命都没了?

另一种说法就是政治谋杀了。谈及昭帝一朝的政局,自然不得不提辅政大臣霍光。自从昭帝、霍光联手,一起平复了燕王刘旦、上官一党的叛乱,霍光开始独揽朝政。与其说昭帝对霍光完全信任,所以把朝政都交给了霍光,不说昭帝不得不受霍光的控制,把朝政拱手相让。

再看燕王刘旦、上官桀一党的叛乱,13岁的昭帝识破了上官桀一党的阴谋,对于霍光更加信任,史书在这件事件里对昭帝的评价特别高,说他聪明善断。实际上,不妨想想,这实际上是霍光和昭帝一起打的配合。昭帝是受霍光牵制的,昭帝褒奖霍光、贬损霍光的政敌上官桀,多多少少有些无奈吧。

这件事说昭帝受霍光控制可能不太明显,那我们再看霍光如何干预昭帝的私生活。霍光很想让昭帝和上官皇后有后,毕竟上官皇后是自己的外孙女。上官皇后的儿子,以后就是大汉的天子,还是和霍家有姻亲关系。霍光做了一件很过分的事情,他不许后宫嫔妃接近汉昭帝进御,命令宫女穿“穷绔”(绳子很多,不方便解开),防止昭帝和宫女发生情愫。

很明显,昭帝已经完全被霍光控制,连自己的私生活都不能自主。加上刚刚分析的昭帝四处求医,有人做出大胆推断:昭帝死于慢性毒药。这些请来的名医,开的方子自然也少不了慢性毒药。可这里有很矛盾的一点:霍光如果想杀死昭帝,为什么还费尽心思帮助上官皇后获得昭帝专宠,昭帝如果死了,霍光还怎么有外皇重孙(上官皇后的子女)?

霍光虽然一直处处限制昭帝,但没有这个胆子谋杀昭帝、甚至篡位,这也是他死后虽然被抄家还能落得一个好名声的原因之一。霍光不可能这么干,不代表没人会这么做。很简单,自然是霍光政治集团里的某些激进分子替霍光把事情办了。

按道理,皇帝成年了,霍光就要还政给昭帝,可史书并没有相关记载。那可以大胆推断,霍光政治集团贪恋权力,迟迟不肯放权,为了继续把持朝政,谋杀了昭帝。昭帝加冠一年后而亡,这个时间点本身就有很大的疑点。可昭帝的死亡,对于霍光政治集团并没有特别大的好处,这些激进分子为什么不明白?

也有人怀疑是汉宣帝刘询谋杀了昭帝。实际上,当时的刘询当时根本不在中央,刘询长期疏远政治圈,可能性并不大。当然,不排除中央有刘询的支持者谋杀了昭帝。毕竟昭帝死后,刘询是最大的受益者。

此外,还有的说法是昭帝死于郁闷和憋屈。昭帝处处受制于霍光,对霍光再怎么恨,表面上还得恭恭敬敬的。昭帝心里有喜欢的女人,也不能去碰,只能每天面对比自己小5岁的上官皇后。昭帝明白这是霍光的安排,很可能因此对上官皇后更加冷落,以至于至死都没有皇子,而不是得了什么不孕不育症。整整13年,被霍光从8岁管到21岁,死对于昭帝也算是一种解脱了。

综上,笔者认为昭帝的死亡存在诸多疑点,可以确定的是昭帝非正常死亡,具体原因难以知晓。要判断是不是毒杀,还得等平陵考古的进一步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前朝皇室柴家是什么结局?赵匡胤是如何让对待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前朝皇室柴家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国历史往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此朝取代彼朝的过程中,也常常伴随着血雨腥风。项羽灭秦,不但烧宫室、夺金银、抢美女,就连一个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也一刀结果了性命。五代时期,从后唐开始,那些上位的新皇帝对前朝更不客气,不但杀前朝皇帝,就

  • 孝静成皇后是什么身份?清朝最特殊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孝静成皇后是什么身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纵观历史,后宫中的女人若是想要成为皇太后,一般只有两个途径,要么是曾为先帝皇后,也就是所谓的“母后皇太后”,要么就是新帝生母,这便是所谓的“圣母皇太后”。比如大家熟知的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前者为咸丰皇帝的嫡后,因此在皇帝驾崩后升为母

  • 裕亲王福全是什么身份?打败噶尔丹的他为何还被罚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裕亲王福全是什么身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顺治皇帝英年早逝,他仅仅活了24年,再加上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好,所以留下的子嗣不多,康熙活到成年的兄弟只有3位,这三位分别是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与纯亲王隆禧,这其中裕亲王福全是康熙唯一的哥哥。福全在康熙所有的皇

  • 张良为何会说如果公子扶苏继位,我不会反秦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张良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在其年轻的还好曾经在淮阳学礼见到了沧海君,还认识了一个大力士大力士欣赏张良的为人,并且愿意为其效力于是年轻的张良冒着风险决定和这个大力士一起乘秦始皇东游的时候刺杀秦始皇,但是最终失败了大力士身

  • 李恪是什么来历?他真的有隋朝的血统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当不了皇帝,是因为有隋朝的血统?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两个王朝的血脉带给他的不是荣耀,而是灾难。如果没有改变命运的勇气,只能被命运的巨轮碾碎。他系出名门,既是大唐的皇子,又是前朝的皇孙,他继承了两个王朝的皇族血脉,称他为天潢贵胄一点都不过分。可他的

  • 高士廉在凌烟阁是什么排名?备受世人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高士廉的文章。其实,长孙无忌能跟李世民相识,还要感谢一个人,就是高士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六。长孙无忌在很小的年纪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和妹妹长孙无忧,到处遭人欺辱。舅舅高士廉看两个孩子无依无靠,很是可怜,便将妹妹和两个孩子带回自己府中,并亲自教长孙无忌、长

  • 卫青能逆袭成功靠的是什么?只是靠和汉武帝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卫青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快意恩仇、大获全胜,一雪百年之耻。第一号功臣,当然首推大将军卫青。今天看来,卫青的确算是生逢其时,所谓 "时来天地共努力",这位卫青大将军乃是幸有与焉。"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王维《老将行》),卫青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汉王朝国防

  • 汉昭帝如何延续汉王朝的?汉武帝死后留下的辅政大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汉昭帝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也会有一种励志的成长,前人铺垫,后人修订。譬如汉武帝与汉昭帝。汉武帝是一位有着雄才伟略的君主,也是中国少见的贤明国君。不过,这却并不能完全代表,汉武帝的所做的功绩与所出台的政策就完全适用于延续下去。

  • 深受朱元璋器重的明朝大臣茹太素,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茹太素,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有人曾经对朱元璋说过这样一件事:说是文人肚子里的花花肠子特别多,还拿文人给张士诚起的名字举例子,《孟子》中说:“士,诚小人也”,意思是说文人嫌张士诚出生低微,打心里看不起他,虽位高权重,依旧在拐弯抹角骂他!朱元璋的出身大家都知晓,放过牛、要过饭、当过和尚,比起盐贩子出身

  • 李善长回老家后每天耕地种田,为何还是被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以不杀夺天下,又以嗜杀守天下。朱元璋在追逐天下之际,第一次遇到了李善长,面对这个比自己年长十几岁的老大哥,朱元璋是谦虚又尽礼的。朱元璋虚心向李善长询问:取天下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朱元璋也问过刘伯温。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眼前的李善长拿高祖刘邦来举例,说天下之重,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