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英宗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看看这两件事就知道了

明英宗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看看这两件事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3 更新时间:2024/1/17 16:18:08

对明英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世人每当提到明英宗朱祁镇,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事,便是“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前者差点让明朝提前200年灭亡,后者则害死了千古忠烈于谦。正因如此,很多人诟病明英宗,把他视作昏君庸主。其实,就事实而论,明英宗在位时却并非没有善举,至少在废除人殉和释放朱文圭两件事上,很有仁君的风范。

明英宗经常被视作“昏君”

所谓“人殉”,便是用活人殉葬,是古代一项极为残忍野蛮的制度,就中国来讲,它的“鼎盛期”无疑是商周时期。当时,人殉现象不仅很流行,而且按照地位的不同,陪葬者的数量也多寡不一。据墨子所言“天子、诸侯杀殉,多者数百,少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多者数十,少者数人”(见《墨子·节葬》)。

由于用活人殉葬太过野蛮、残忍,所以从春秋中晚期开始,社会上开始流行以木俑、陶俑来代替用活人殉葬的现象。但即使如此,一生以“仁”为最高追求的孔子都对其大加挞伐,怒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见《孟子·梁惠王上》)。可见对于殉葬这种现象,社会有识之士非常反感、痛恨。

明太祖驾崩后,46名妃嫔为其殉葬

秦汉以后,人殉现象式微,间或有人热衷此事,但大体上已被社会摒弃。但在辽金时期,人殉又开始“死灰复燃”,并在元朝、明初大行其道,而朱元璋便是这种陋习的热烈拥护者。据《明朝小史》记载,朱元璋死后,为他伺寝的46名妃嫔全部殉葬于孝陵,人数之多令人侧目。

朱元璋首开恶例,子孙们竟然沿袭不改,历成祖、仁宗、宣宗三朝,都有大量的妃嫔被杀死后殉葬。其中,成祖的长陵有从殉妃嫔30余人,仁宗的献陵有7名妃嫔陪葬,宣宗的景陵则由10名宫人殉节从葬,这些都载于煌煌正史当中,每每令人不忍卒读。

由于人殉现象过于野蛮、残忍,跟文明社会背道而驰,所以等到明英宗驾崩前,便本着“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原则,下诏禁绝人殉现象(“天顺八年春正月乙卯,帝不豫。己未,皇太子摄事于文华殿。己巳,大渐,遗诏罢宫妃殉葬。庚午,崩,年三十有八。”见《明史·卷十二》)。至此,在明朝的皇室中,这项残忍的制度才被真正地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清朝初年又恢复)。

建文帝朱允炆

至于释放朱文圭,也极能体现明英宗的仁德宽厚。朱文圭是建文帝的次子,恭愍太子朱文奎的弟弟。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篡位上台后,一边派人搜索朱允炆、朱文奎的下落,一边将年仅2岁的朱文圭圈禁在凤阳,禁止他跟外界交往。仁宗、宣宗、景帝在位时,都没有下诏释放朱文圭,英宗在位前期亦是如此。

以朱文圭特殊的身份,他本应被圈禁至死方休,然而在他临死前,却又意外地品尝到自由的味道,而这一切全是拜明英宗朱祁镇所赐。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复辟成功、结束长达7年的圈禁生活后,因为对同样被幽禁的朱文圭动了恻隐之心,经征询大学士李贤的建议后,下令将其释放。此时,距离朱文圭被囚已经过去55年时间。

明朝的中都-凤阳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朱文圭一直生活在四面全都是墙壁、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由于绝少有人跟他话,教授他知识,导致其心智极不成熟,跟幼儿无异。据说朱文圭获释时,这个年近花甲的老翁,甚至连六畜都分辨不清,活脱一个痴呆儿。但不管怎样,朱文圭能在有生之年重获自由,也算是一大奇迹。

惠帝少子文圭。年二岁,成祖入,幽之中都广安宫,号为建庶人。英宗复辟,怜庶人无罪久系,欲释之,左右或以为不可。帝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大学士李贤赞曰:“此、舜之心也。”遂请于太后,命内臣牛玉往出之。见《明史·卷一百十五》。

明英宗绝对配得上“仁君”称号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镇驾崩,享年37岁,死后葬于裕陵。回顾明英宗的一生,前后两次在位、共计22年时间,虽然因为“土木堡之变”差点导致明朝灭国,并因此留下“无能之君”的称号,但他在临终前却能做出解除对朱文圭囚禁、废除人殉两项重大决定,也算是极其难得的善举。正因如此,他完全有资格获得“仁君”的称号。

史料来源:《明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崇祯苦苦哀求大臣捐款 崇祯为何不像嘉庆一样拷掠百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崇祯朝有能力的大臣,崇祯是个好皇帝吗,崇祯皇帝后悔杀袁崇焕

    你真的了解崇祯捐款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众所周知,明朝的灭亡很大原因在于后期明军缺粮缺饷,然而,当大顺军进入北京后,靠着拷打大臣,竟从文武百官身上抢得了数千万两白银,考虑到后世的“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一个巨贪和珅就可以使的嘉庆一朝国库殷实,为什么崇祯皇帝当时不像嘉庆一样拷掠百

  • 光绪不是慈禧的亲外甥吗 慈禧临死为何都不放过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为何说嘉庆是最后一位皇帝,光绪是慈禧亲生的吗,光绪帝有孩子吗

    对慈禧杀光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光绪自小都被慈禧太后威慑与胁迫,他的人生经历是十分悲惨地,因为光绪的人身自由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其决定权完全掌握在慈禧的手中。那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是从光绪被抱进皇宫那天起,慈禧就已经开始筹划操控光绪的阴谋。光绪的童年时光无

  • 都说小人得志便猖狂,为何说董卓甚至连小人也称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讽刺小人得志便猖狂的句子,小人得志便猖狂,得志便猖狂前面一句是什么

    董卓献帝时期的权臣,同时也是凉州的军阀,官至太师,一时权倾朝野。但此人后世风评并不是很好,他一生做的坏事无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董卓被后世称为东汉末年权臣,凉州军阀。权臣,指有权势之臣。多指掌权而专横的大臣。军阀是指军人以武力为后盾,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

  • 光绪皇帝为什么不杀慈禧夺权 两个后果他承担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光绪怎样才能斗过慈禧,如何评价光绪皇帝,为什么光绪帝没有实权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光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从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始皇帝开始,一直到1912年隆裕太后代替年幼的宣统皇帝宣读《退位诏书》为止,封建帝制在我国历史上一共延续了2100余年的时间。在这两千多年时间里,一共诞生了四百多位皇帝,其中既有雄才大略的千古

  • 刘伯温帮朱元璋夺得天下 最后为什么仅仅被封了一个伯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带出18个兄弟下场,姚广孝和刘伯温斗法,朱元璋为什么冷落刘伯温

    对刘伯温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众知,在明朝初期,出现了众多人才帮助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朝,而最著名的也就是刘伯温了,他被刻画成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军师模样,还会一些神奇之术。可是在明朝成立之后,这样一位为明朝做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却仅仅被封了

  • 卫子夫当初是如何获得汉武帝宠幸的 卫子夫后来为何失宠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和刘邦什么关系,卫子夫为什么失宠,卫子夫之后的皇后是谁

    还不知道:汉武帝和卫子夫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生前最后一任皇后。在我们的印象当中,这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女人,实际上没有两把刷子,压根就无法坐到那个位置。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刘彻,第一次在平阳公主府上见到卫子夫,并且将她带入宫中。

  • 吕不韦是怎么成为丞相的?辅佐嬴异人登上秦国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异人和秦始皇的关系,秦王孙异人简介,吕不韦抱起嬴政

    吕不韦是战国末期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姜姓,吕氏,名不韦,是姜子牙的23世孙。早年在阳翟(今河南禹州)经商,由于他很有商业头脑,往来各国间低买高卖,积累了一大笔财富,成为当地闻名的大商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次吕不韦在赵国首都邯郸经商的时候,无意间遇到了在

  • 多尔衮拥戴顺治继承皇位 多尔衮死后为何会被顺治挖坟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福临是多尔衮之后吗,顺治为什么挖多尔衮,皇太极怎么得到皇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顺治和多尔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引言多尔衮是清朝历史上极负盛名的一位政治人物,无论是清军在进入山海关,问鼎中原,还是建立清朝的基业中,多尔衮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清朝建立后,主少国疑,多尔衮身为摄政王,前来辅佐皇帝。待到顺治帝掌握大权之后,

  • 康熙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所谓雍正下手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到底是不是雍正杀的,康熙通宝宝泉乾隆手,康熙被雍正毒死

    对康熙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的第四个儿子雍正即位后,民间就一直有人说看康熙不是寿终正寝的,他是被雍正皇帝害死的。真的是这样的吗?从康熙晚年言行来看,他的建嗣计划中培养的对象是胤禵而不是雍正。记载,康熙帝赴南苑打猎后,因“圣躬不豫,静摄于畅春园”(《大义觉

  • 康熙继承皇帝之后 康熙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是因为乾隆才选择雍正继位吗,康熙驾崩谁继承了皇位,清朝康熙是谁的儿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康熙皇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