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位列“五阁臣”的刘统勋在历史上有多厉害?

位列“五阁臣”的刘统勋在历史上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578 更新时间:2024/1/26 18:30:44

在这篇文章,笔者要给大家带来的话题是——刘墉之父,位列“五阁臣”的刘统勋,到底有多牛?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砥砺风节,正身率属,自为学政知府时,即谢绝馈贿,一介不取,遇事敢为,无所顾忌,所至官吏望风畏之”,这是刘墉(刘罗锅)老家的县志中,关于刘墉的记载。电视里的刘墉经天纬地无所不能,上可以与皇帝交谈攀扯,下可以与平民和睦共处。可以说,在有清一朝的汉人官员里,刘墉算是一个另类之人。

但相信大家可能都不太清楚,其实刘墉能名列“体仁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太子太保”这样的清朝高级官员,凭借的其实并不是他本人的才华或其他能力,而是全部仰仗他的父亲刘统勋。比如史料记载,无论是乾隆皇帝还是嘉庆皇帝,对于刘墉的称呼都是刘相之子。而且后世史学家对于刘墉的评价也是这样的,如“刘以名相之子,方得圣眷优渥”。

那么问题就来了,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竟然能让乾隆与嘉庆这样的清朝“明君”对其念念不忘,甚至于还将恩宠一直延续到了他儿子身上。

刘统勋的成就:

刘统勋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和祖父一个是顺治朝进士一个是康熙朝进士,而他本人则是雍正朝进士(刘墉是乾隆朝进士)。刘统勋的官宦生涯自雍正2年(公元1724年)开始,最初的职务不过是书房行走和詹士(二者都是清朝皇子皇孙师傅的副手)等。

刘统勋在雍正朝的官职最高不过正三品,等级也无非是副部级而已。但刘统勋真正发力的时候,其实是在乾隆朝,也就是跟自己的儿子刘墉同处一朝。根据史料记载,刘墉的真正能力不得而知,但其升官的速度却堪比后来的钮钴禄和珅

刘统勋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升任内阁学士,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升任刑部侍郎。经过三年的守孝期(母亲病逝)后,刘统勋刚出仕便被授以都察院左都御史,等级堪比今天的中纪委书记一般。如果说这样已经够快了,那么刘统勋接下来的升迁就更让人难以想象。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刘统勋出任漕运总督(绝对的肥差),十九年(公元1754年)又出任陕甘总督兼太子太傅(临时加授),成为真正意义的封疆大吏。

一般来说,臣子能成为封疆大吏就已经是仕途天花板了,但刘统勋又一次成了那个例外。因为早在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刘统勋就担任过军机大臣,所以到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561年),刘统勋就被调回京城,并在授以东阁大学士的同时还负责监管礼部和兵部事务。因为按照清朝的官员分配,能担任大学士及军机大臣,以及兼管礼部和兵部,那么就已经和前朝的宰相无疑,所以当时的刘统勋几乎可以说是,有清一朝,汉人所能做到的最高级别官员了(国之大事,在戎与祀,礼部和兵部是皇室最看重的)。

刘统勋的地位:

再往后的刘统勋虽然还兼了很多职位,如翰林院掌院学士,上书房总师傅等。但究其根本,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所以笔者也就不做过多介绍了。接下来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当时刘统勋在朝堂上的“超然”地位。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刘统勋在家举办七十大寿,而乾隆皇帝则亲自为他书写了一块“赞元介景”的牌匾,并当作寿礼让人送往刘统勋的家中。这四个字看起来或许很平常,但仔细了解一下,赞元指的是辅佐皇帝的大臣,而介景则指的是满朝文武之首!

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刘统勋在朝堂之上突然病倒,着急的乾隆皇帝非但让内廷侍卫将其送回家中,还让自己的女婿大学士傅恒之子福隆安,亲自带着太医“携药驰视”。后来刘统勋病逝后乾隆皇帝还亲自前往祭拜,并写挽联以做怀旧。

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38年),朝堂之上对于刘统勋的追授官职和谥号起了冲突,后来乾隆皇帝亲自拍板,决定追授其太子太傅(追授即为永久),并起谥号文正(文臣最高谥号)。这里插一句,刘统勋逝世之后,乾隆皇帝参加完他的葬礼并返回至乾清门时曾嚎啕大哭,感慨道“朕失一股肱,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

从上面这些记载中相信大家应该能感受到刘墉父亲刘统勋的地位,有这样一位父亲,是不是觉得刘墉后来的地位也不是那么的高,毕竟前者对他的影响和帮助实在是太大了。仅乾隆一句“真宰相”就能说明,刘统勋在当时朝堂上的地位和成就。笔者在标题中提到了五阁臣,大家可能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出自乾隆皇帝亲自做的《行书怀旧诗》一文,里面提到了五阁臣五功臣及五督臣,但仅从字面意思也能看出来,以五阁臣为首。

最后,笔者再为大家简单介绍下五阁臣都分别是谁,相信大家看完以后,也就能知道刘统勋在当时的地位到底有多高了。乾隆朝五阁臣分别是顾命大臣张廷玉,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皇亲国戚富察傅恒,武英殿大学士喜塔腊来保,以及我们今天的主角“真宰相”刘统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他是司马懿的第五子,司马干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子衍宗丸适合哪些人,司马懿是一位怎样的人,五子婿是什么人

    俗话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是能够在历史上真正的做到了独善其身的人,还真的不多。尤其是出现在历史当中的人物。在封建历史的岁月当中,很少有人可以在那种环境下,真正做到出淤泥而染,濯清涟而不妖。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三国时期,在曹魏有个演戏高手,那就是司马懿。他凭借自己高超的演

  • 曹操将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背后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丕为什么不杀汉献帝,汉献帝和曹节的儿女们,汉献帝的女儿嫁给曹丕

    东汉末年的那段岁月,可以说是成者为王败者寇,太多的英雄豪杰,都是成长于那个年代。正是因为时代的熏染,以及各个层级的不断努力,他们最终被载入史册当中。武将依托于战场的厮杀,从而获得功名;谋士通过自己妥善的建议,帮助自己的主公,攻城掠地。还有就是身处高层的领导者,他们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谋略。曹操被称为,

  • 如果是巅峰时期的赵云和姜维打,哪个会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维和赵云谁厉害,姜维大战赵云,姜维打败赵云

    老年赵云吃了亏,如果是巅峰时期的赵云,几个回合能斩少年姜维?在这篇文章,我爱历史网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少年英杰出天水,将才砥柱中流间。铁马不掩书生气,精忠何畏蜀道难?三更挑灯谋大略,九伐策马越关山。人生莫以成败论,留得雄烈震宇圜。蜀汉大将军姜维,少年英武,多谋妙算,天水关下,逼退威震天下的蜀

  • 乾隆生母是谁?一生处处谦让,死后却不愿与先帝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乾隆生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谈到中国古代中的明君皇帝,乾隆真的是一个相当出色的皇帝。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觉得乾隆只是一个喜欢写写平常诗,偶尔下下江南游玩的一个文人皇帝,不过是善于把持朝政,知人善用,有纪晓岚和和珅帮着管理天下罢了。其实,乾隆在清朝皇帝当中是最最

  • 严嵩为了升官都做了哪些事?在成了内阁首辅后就满足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登仕郎是现在的什么官,严嵩后面的首辅是谁,升官系统

    严嵩(1480年-1567年),汉族,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1505年乙丑科进士。五岁启蒙,九岁入县学,十岁过县试,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时考中乙丑科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在翰林院继续深造)。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严嵩起点不算低,在明朝的时候,进士有三条出路,第一等是在京

  • 与清朝势均力敌的噶尔丹,为什么会被康熙打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打败噶尔丹多少岁,康熙打败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噶尔丹的实力,与清朝势均力敌,为啥康熙很轻松就把他打败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乾隆来说,其实他除了年龄这一项活得更长一些,其它方面真的没有哪一项,能够拿出来和爷爷康熙来相提并论。虽然他也打了几场不痛不痒的战争,但无论是从战争难度还是从格局影响,都完全

  • 崇祯为何拒绝与皇太极议和?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祯皇帝为什么杀了袁崇焕,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南迁,崇祯和皇太极议和

    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一位命运悲惨的末代皇帝,被外敌和大臣逼得煤山上吊,连一块棺材板都没有,可是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皇太极曾经想过和崇祯议和,不过却被崇祯皇帝拒绝了,那崇祯为何拒绝皇太极议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641年发生了一

  • 博尔济吉特氏是什么身份?开满蒙联姻之先河,却一生无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博尔济吉特氏现在还有吗,博尔济吉特氏孝庄,乾隆的博尔济吉特氏

    博尔济吉特氏是什么身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太祖秘史》、《孝庄秘史》是关于清朝早期历史的两部比较经典的影视作品。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孝庄太后、顺治等都成为大家广为熟知的历史人物。今天笔者为大家讲一位清太祖努尔哈赤后宫的妃子,她便是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家族

  • 三国前期著名的诸侯公孙瓒,为何后期默默无闻且一事无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周瑜真的心胸狭隘吗,诸葛亮成功的原因,公孙瓒手下大将

    公孙瓒是三国前期一位很著名的诸侯,即使是刘备关羽张飞,当初也唯公孙瓒马首是瞻。而且公孙瓒手下有赵云、田豫这样的名将,那么为何后期默默无闻,一事无成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一,公孙瓒曾经很厉害。但是这个人很自大,不善于分析。初平二年,青、徐黄巾三十万众入勃海界,欲

  • 赐死公子扶苏的诏书,真的是秦始皇留下来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为什么疼爱胡亥,扶苏是什么意思,秦始皇对扶苏怎么样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秦始皇为什么会下旨赐死公子扶苏?诏书真的是始皇帝所留?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可以说是千古一帝,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的先河。可是一世雄才伟略的秦始皇却在沙丘病逝后下旨给远在上郡协助蒙恬抵御匈奴和修建长城的公子扶苏,赐死扶苏和蒙恬。作为自己的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