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瞻在最后的遗言中,为什么还要制约姜维?

诸葛瞻在最后的遗言中,为什么还要制约姜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47 更新时间:2024/1/30 1:42:16

诸葛瞻遗言中,为何要制约姜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诸葛瞻,字思远,蜀汉丞相诸葛亮独子。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攻陷江油,向成都进发。诸葛瞻父子为保护成都,率领五万御林军在绵竹和邓艾进行决战,发出了蜀汉最后的呐喊声。他在决战前,曾悲愤地说:“我于内不能除掉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率军不能守卫国土”。

黄皓是蜀汉晚期宦官,其人阴险狡诈,媚上欺下,祸乱朝纲,除掉他是可以理解的。而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北伐中原,为什么诸葛瞻还要制衡他们呢?归纳为三个原因,依据演义,简要分析如下。

其一,姜维穷兵黩武,连年北伐徒劳无功,白白消耗蜀汉国力。诸葛亮去世后,继任者蒋琬和费祎倾向于休养生息,恢复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将其定为基本国策。这时,姜维不安分,偏偏要北伐,还美其名曰,继承丞相遗志,匡扶汉室。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臣愿领王师,即以霸为乡导官,进取中原,重兴汉室,以报陛下之恩,以终丞相之志。

然而,姜维北伐劳师动众,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使是完胜,也会损失有生力量。何况姜维大多惨胜,还有大败,还是进攻方,损失比防御方曹魏大。蜀汉就那么点人,那么点军队,都被其葬送了。姜维连年北伐,消耗了蜀汉仅有的人力、物力。在钟会和邓艾两路大军夹击之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最终亡国。

其二,姜维作为魏国降将的代表,威胁蜀汉朝政。姜维本来是魏国天水中郎将,于公元228年投奔蜀汉,此后,受到诸葛亮的器重,一路扶摇直上。蜀汉政权的魏国降将主要是姜维、王平、夏侯霸三人,其中姜维成就最高,俨然是魏国降将首领。虽然姜维矢志北伐,对蜀汉也是忠心耿耿,那也改变不了他曾是魏国将军的事实。

一个外来者,无论怎么努力,都和本土势力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小村庄,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外来户,他无论再怎么努力融入这个村庄,村民总会感觉他是外来者,与他有一层隔膜。只有这个外来者的第二代,在那个村庄出生,才可能彻底融入这个小集体。

因此,在蜀汉本土势力如诸葛瞻、董厥谯周等人的眼里,姜维都是一个外来户,可以使用,却不可以重用。万一哪一天,姜维重归曹魏或者倒打一耙,对蜀汉反咬一口,诸葛瞻他们都不知道去哪哭。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众视之,乃天水冀人也,姓姜名维,字伯约。父名冏,昔日曾为天水郡功曹,因羌人乱,没于王事。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奉母至孝,郡人敬之。后为中郎将,就参本郡军事。

其三,姜维拥兵自重,已打破蜀汉政治平衡。古代任何一个朝廷,皇帝要想稳坐帝位,最重要的是要平衡各派政治势力。如刘备时期,有关羽张飞元老派、诸葛亮荆州派、法正益州派、马超新附派,刘备作为纽带将各派系有机结合起来,拧成一股绳子。

这样的朝廷才是最稳定的。而汉献帝朝廷,丞相曹操大权在握,魏国后期,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相继掌权,这些人都是走的“自己架空皇帝,子孙改朝换代”的模式。

因此,不管姜维拥兵自重的出发点是啥,他都犯了大忌。蜀汉百分之九十的军队都在姜维手上,如果他有不臣之心,谁能和姜维抗衡。即使他再忠心,再值得信任,皇帝也不能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他。

人心是会变的,把姜维放在那个位置,时间久了,他会想更进一步。即使本人忠心耿耿,那他的儿子呢,很有可能李代桃僵的。如曹操之子曹丕以魏代汉,司马昭之子司马懿以晋代魏,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黄皓是宦官,是后主刘禅的代言人,是秉承皇帝旨意的,翻不起多大的浪花,而姜维是统兵在外的大将,很有可能打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幌子,私自扩张自己的势力,架空皇帝。因此,诸葛瞻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对于黄皓和姜维,他更想制衡的是姜维。他是大忠臣诸葛亮的独子,也是蜀汉驸马,有义务为蜀汉的朝廷健康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怎么会被处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为什么杀了刘封,刘封与刘备的关系,刘封什么时候做刘备儿子的

    刘封,蜀汉昭烈帝刘备义子,武艺较高,性格刚猛,气力过人,曾随张飞、赵云等猛将等扫荡西川,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颇受刘备信任。刘备赐死干儿子刘封,最关键还是自身的考量,毕竟义弟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斩杀,刘封有见死不救的责任,这点无论如何狡辩,都难辞其咎。作为一个政治家,刘备在位时,其实早就考虑身后接班之

  • 李建成子女,在玄武门之变后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没有子女老了会很惨么,李建成的子女下场,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家属

    每当一提起李承宗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过去的已成历史,对于历史小编只能主观评价,愿意带你遇见不一样的历史,这里总有你喜欢的历史知识。大唐王朝统一天下的局势已经定下来的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为的早在战争时期已逐渐产生的隔阂,终于表面化且发展为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李

  • 和硕恭悫长公主是什么结局?康熙曾亲自撰写碑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硕恭悫长公主,懿康公主躲过靖康之难,康熙遗诏满文部分为何缺失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和硕恭悫长公主的故事。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这位少年天子六岁登基,在位十八年,在24岁时便匆匆地离开了人世。虽然顺治帝英年早逝,但他的子女数量还是不算少的,据相关统计,顺治帝一共有八个儿子六个女儿

  • 受尽乾隆宠爱的十公主,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为什么最宠爱十公主,乾隆为什么喜欢十公主,乾隆王朝十公主嫁给谁了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十公主的故事。乾隆皇帝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女儿,封号为固伦和孝公主。她可以说从一出生就要什么有什么,即便是犯了错皇帝也不会责罚她,包括在乾隆去世以后,她的哥哥们也没有让她受到一点儿委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 万贵妃在后宫是什么地位?她到底有多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没有万贵妃明宪宗做不了皇帝,后宫万贵妃七巧,皇帝为什么那么宠万贵妃

    万贵妃在后宫是什么地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伦理纲常被古人十分看重,而且古代皇帝后宫佳丽无数,能真心真意喜欢一个人的少之又少,但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因恋上比自己大17岁的老宫女,不惜将年轻美貌的皇后废掉,甚至不顾任何言论和反对,把她册封为贵妃,

  • 朱棣向来心狠手辣,对图谋下毒的儿子却心软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子孙的报应下场,朱棣第5次北征赢了吗,做人必须心狠手辣

    在明朝,朱棣是个狠角色。他本来是皇四子,根本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但就是凭借骁勇善战和桀骜不驯,硬生生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了天下,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在正统王朝中,这种情况只出现了唯一一次。因为得之不易,他对政敌打击毫不留情,方孝孺仅仅是个儒生,不愿意为他起草诏书,就将其灭十族。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

  • 崇祯临死前还心系百姓 崇祯的尸体又是怎么被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崇祯皇帝死后有多惨,崇祯死后是什么朝代,崇祯皇帝谁安葬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崇祯死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崇祯帝,脑海中总是一副他在煤山上吊的映像。作为一国之君,最后却以这样的方式了解了自己的生命。没人能想到当时崇祯心里在想什么,但是从他的遗言上看,他的心里装的还是百姓。“诸臣误朕,朕无颜见先帝于地下,将任贼分裂朕尸,决勿伤我百姓一人

  • 武则天登上后宫之位后都做了什么事情?连废四子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一共杀了多少至亲,武则天死后皇位传给了谁,武则天怎么登上皇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武则天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当时对武则天心怀不满的朝廷元老大臣不少,尤以长孙无忌为最。显庆四年(659年)春,武则天授意许敬宗编造朋党案,将长孙无忌牵了进去。唐高宗不得不将长孙无忌流放黔州(今四川澎水),后被许敬宗逼令

  • 跟随刘邦的那些乡下人为什么最后都成了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每次我们回顾楚汉相争的这个事情的时候,都会不断的感叹为什么最后夺得天下的人是刘邦这样一个流氓地痞。对于这个问题,很多的人将最终的胜利归咎于刘邦会用人,毕竟我们确实看到在刘邦的身边有很多的谋士和将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所以刘邦才能够从一个农名从一个流氓成为了地地道道的皇帝,但是

  • 崇祯如果迁都到南京的话 他还能不能维持明朝的半壁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崇祯帝为什么不退守南京,崇祯如果南迁会怎么样,崇祯帝为什么不迁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崇祯迁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1627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即位,崇祯上台后很有一番作为,清除魏忠贤的阉党势力、平反冤狱、整饬边政,虽然崇祯很勤政,但是明朝的腐朽已经深入骨髓,再加上皇太极和李自成从外到内的反复折腾,大明王朝实在是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