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一后冯太后的历史,不是皇上胜似皇上的传奇女人

千古一后冯太后的历史,不是皇上胜似皇上的传奇女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87 更新时间:2024/2/5 4:07:44

千古一后冯太后的历史,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纵观中国历史,虽说是男人的天下,但仍有许多女人留下过传奇,垂帘听政的吕后,做了皇帝的武则天,甚至覆灭了大清皇朝的慈禧,但真要讲到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没有人能超过这一位得到了千古一后美称的女人。

北魏的女子出了精明能干,而首屈一指的就是冯太后了。在她掌权之时北魏的国力达到了空前的盛世。她的祖父是北燕国君,在被而灭国之后投降,她的父亲做了雍州刺史,在十三四岁左右她被选入宫中的,封为了贵人。根据那时的习俗,想做皇后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不能有儿子,因为有了儿子可能会出现皇后掌权的情况,二是要自己亲手制作自己的铜像,假如不成功,那就是得不到神明的认可。

由于她入宫时间尚短,并没有生育,所以第一个条件他就满足了,而第二个看上去对于年幼的女孩无比困难的条件她也做到了,于是在她刚满14岁那年做了皇后,当时的北魏没有战争,她与皇帝的生活很恩爱,可天不作美,十年之后皇帝驾崩。在焚烧皇帝生前御用之物时,她痛不欲生跳入火坑之中想要陪皇帝而去,被及时的救了出来,而也是这一举动给了满朝大臣极大的震撼,为她后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久之后新皇帝献文帝登基,她虽不是生母却依旧被尊为太后。12岁的新皇,25岁的太后,这对孱弱的组合引起了朝中很多有野心人士的图谋不轨,其中就以宰相为代表。飞扬跋扈的丞相引来了将军贾秀和侍中拓跋丕的不满,于是他们就来试探这位太后的态度,而她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她就开始展开部署,在朝中忠臣的帮助下迅速的肃清了宰相以及他的同伙。不过在这之后她却没有回宫享清福,反而宣布为了防止因为皇帝年幼而再次发生这种事情由她来暂时管理国家。

而在短短18个月的时间里,她就稳定了朝廷动荡的局面,后来随着皇帝逐渐长大,无奈之下她只能将权利重新交了回去。此时的她正是最美妙的年华,虽然她对去世的皇帝感情很深厚,但她依旧会爱上别人,而第一个男人就是李奕。这是一个年轻而又英俊的军官,在当时平定乱党时他为此就出了很大的力,冯太后很喜欢他。两人丝毫不顾外界看法,整天形影不离,或许献文帝是觉得实在是无法接受,于是找个借口将李毅杀死了。

而冯太后也因此耿耿于怀,甚至逼迫献文帝将皇位传给了5岁的幼儿太子拓跋宏,甚至于后来献文帝不明不白的死了,都有传言说是被她下毒害死的。就这样她再次掌握了朝中大权,而且朝中的事情她都处理的很好,值得一提的是她很喜欢这个年幼的小皇帝,对他悉心培养。

不过年轻貌美的太后又怎么可以忍那一个人的孤独,于是她再次开始物色人选,一个叫王睿的人进入了她的眼中。不过这个王睿是有妻室的,于是她就先给王睿一个官职,让他陪伴幼皇读书,直到一次收到收到几只献进宫中的老虎,事情才发生了变化。当时有一只老虎突然跃出了笼子,向太后奔了过来,在大家都惊慌失措的时候,只有王睿镇定的将太后解救。当晚太后就叫他进宫以感谢为由设宴饮酒,这个王睿知道之前李毅的事心里还是害怕的,太后就送了他一张免死金券,就这样两人走到了一起。据说当时王睿嫁女儿的时候,太后还将这个女孩封为公主,并亲自为她举办婚礼,于是很多人都传言,其实这个女孩就是他们二人的私生女。

不过这个王睿命比较短,48岁就因病去世了。在这之后,李冲就独享了太后的宠爱,其实李聪早在王睿入宫之前就在太后身边了,而王睿因为有家室,所以就两人就轮流侍寝,而且李冲在当时著名的太和改制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个男人也是不得不在文章里提到的,那就是南齐的使者刘缵,当时的南齐在了解北魏之后,投太后所好派来美男子为使者,其意不用言明,甚至于因为此事,两国和平长达十多年,也是一庄趣事。

虽说冯太后在私生活这方面可能会引人诟病,但不得不承认在她掌权的这些年来,北魏的国力蒸蒸日上,而且在年幼皇帝的教导方面,也可以说是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她崇尚节俭杜绝铺张,悉心教导他的行为处事,治理天下的原则。在她去世之后,孝文帝5天未曾进食,并举行了一国之主规格的葬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他既不是太子排名老三 为何却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明风华老三为什么出卖老二,大明风华老二老三结局,历史上没有当皇帝的太子

    说起在古代当皇帝的事情,想必看过历史大剧的都知道,谁先给皇帝生下大皇子,就是会有太子的尊称,也是下一任皇帝的候选人,因此后宫嫔妃是纷纷使出各种技巧来争宠,而对于排名老大的成为太子的事实,也是演了又演。那么在古代的一位皇帝既不是太子,也不是排名老大,为何能当上皇帝?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位皇帝就是康熙,那其

  • 秦可卿与贾珍乱伦致死背后不可告人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可卿原型是谁,秦可卿的身世之谜,秦可卿之死的铺垫

    贾珍是个比较复杂的人物,一提起他,人们就自然想到他和秦可卿不正当的乱伦关系,而这种关系非同小可,因为秦可卿是他的儿媳妇!至于他和秦可卿是怎么走上不堪的乱伦之路的?是谁主动,是谁被动?秦可卿是不是被逼无奈而同贾珍上床的?秦可卿,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宁国府贾蓉的妻子,也就是贾珍的的儿媳妇,“金陵十二钗”

  • 沙丘变节:丞相李斯到底在害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丞相与宰相的区别,历史上的李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移出课本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途中病死沙丘后不久的一个夜晚,中书府令赵高非预约性地拜访了丞相李斯。二人同朝为官多年,相识已久,但这次赵高可不是来喝茶闲聊的。他怀揣一个决定秦帝国命运的惊天阴谋:说动这位朝廷眼下最有权势的人物与自己一起篡改遗诏,将先帝属意并广得军心民心的皇位继承人长子扶苏和战功卓著的大将蒙

  • 历史趣谈:孔子的夫人到底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夫子和孔子是一个人吗,孔子的夫人叫什么名字,张学良第二个夫人

    孔子的太太是谁?恐怕许多人不知道。《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没有一个字涉及他的太太。历朝历代研究孔子者甚多,也没有看到有谁专门研究过他的太太。网络配图第一个提供孔子太太信息的人,是三国时代的王肃。他在《孔子家语》中简略地写了孔子生平,有这样几句话:“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防。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

  • 秦始皇功绩真相之助力李斯文字统一的形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斯的功过与历史教训,李斯被灭族了吗,李斯为什么要统一文字

    尽管秦始皇统一古时候的中国,这是一个丰功伟绩,但是其过程在后世并不被称颂,尽管如此,秦始皇仍旧在有些方面的改革确实是对于历史进程很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促成李斯文字统一的进程!在秦朝以前,文字的发展经过了商朝的甲骨文(因为流传下来的文字刻于龟甲兽骨上而命名)、周朝的金文(因为多见于钟、鼎等金属器具上而得

  • 揭开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之谜:以胖为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贵妃出家之谜,杨贵妃的生死之谜,唐玄宗的儿子人物关系图

    唐朝女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以胖为美,是世界公认的。被称为第一美女杨贵妃,她有着十分丰满的身材,一些史书说杨贵妃身高1.64米,体重138磅。其实,到底有多肥胖,到目前为止正史不能核实,只能从唐代诗歌,绘画,雕塑,陶俑及各种艺术品中发现一丝痕迹。例如,“贵妃出浴图”就给后人留下了尺幅春光。网络配

  • 齐桓公休妻引发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齐桓公晚年凄惨的原因,齐桓公一箭之仇,齐桓公兄弟争位

    蔡姬不是海伦,却引发了一场战争,当然这并不是她的错,只因她青春无敌,疯魔可爱,却嫁给了一个hight不起来的小老头。蔡姬嫁老头,并非自愿,而是由国力决定的。身为蔡国公主的她,被哥哥蔡穆侯当做小国向大国示好的礼物,嫁给了齐桓公。当时蔡姬不过是十几岁的妙龄少女,而齐桓公则是可做她父亲的老头。网络配图《史

  • 戚继光选兵:行动伶俐的不要 关键时刻靠不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键时刻别人都靠不住的说说,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男朋友关键时刻靠不住的说说

    古往今来,要做好一件事情都很难。特别是需要许多人合作的事情,尤其难。最痛苦的,是一个聪明人面对一群猪队友,那种无力吐槽、无处哭诉的感觉,相信今天许多人都体会过。但是,事情还得做。你不动手,麻烦不会自己飞走。明代抗倭战争中,就有这么一个中层干部,面对重重困难,不气馁,不退缩,苦干实干加巧干,最终拉出了

  • 秦厉王苻生的暴虐行为:剥人面皮使其歌舞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仪受笞,厉王虐,国人谤王

    说起前秦厉王苻生,没人会不惊叹他的残忍。这个把杀人当做“行为艺术”来修炼的昏庸帝王,仅用丧心病狂、令人发指几个字来形容,或许还远远不够。他如野兽般演绎的那一幕幕近乎疯狂变态的血腥影像,无时不刻不在挑战着人们承受力的极限,也最大限度的冲击着人们脆弱的神经。网络配图不用亲见,仅凭正史留下的简约记载,读来

  • 最厉害的石达开却攻不下内地的二个小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石达开被凌迟,太平天国石达开后人,石达开有后人吗

    大家可能都有一个印象,北方比较彪悍,南方比较温和。其实,在南方有五大省,省里的五大城市也非常的彪悍,连北方人都服。网络配图3.广东的海陆丰海陆丰是汕尾市的旧称,主要包括了现在的汕尾城区,海丰县,陆丰县等人。这些人原籍都是福建闽南人,大家知道了吧。福建闽南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家乡特别温和,到了外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