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允炆剃发穿袈裟 大文豪方孝孺愚忠诛十族

朱允炆剃发穿袈裟 大文豪方孝孺愚忠诛十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929 更新时间:2024/1/11 2:38:52

1402年六月,朱棣攻陷国都应天,朱允炆一看,咱的好日子到头了,他在皇宫里放了一把火,想要自焚了事。

一位老干部赶紧拉住他:“您可千万不能想不开呀!太祖去世之前,曾经给您留下一个铁箱,说万一大难临头的时候,要打开这个箱子,现在是时候了。”

朱允炆一听,也想起有这回事,赶紧找到那个箱子,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套袈裟、僧鞋、僧帽,和剃刀,甚至还有三张和尚的身份证——度牒。朱允炆明白了,这是让咱扮成和尚逃命啊!箱子里除了这些和尚的衣物,还有一张出逃路线图和十根大金条。

网络配图

老干部亲自给朱允炆和另外两名干部都剃了光头,穿上袈裟准备逃难。一头长发落了地,朱允炆反倒轻松了,咱这辈子,就要与权势斗争绝缘啦,什么真龙天子,什么天命王侯,那都是浮云。

按照图纸指示,朱允炆与另外两个“和尚”一起,从应天城东北角的“鬼门”溜出来,还有二十名忠心耿耿的手下从排水沟爬出来,在鬼门外汇合。鬼门外正是秦淮河,河边停着一条船,有一个道士在焦急地等待他们。看见一群人围着三个和尚走过来,道士赶紧上前行礼说:“贫道等候领导多时了。”

朱允炆心里暗想,咱爷爷想得真够周道!图纸上说,出了鬼门有道士接应,看来这位就是了。他们乘坐道士的船来到城外的神乐观。

原来朱元璋在世时,嘱咐过神乐观的道长,时刻注意皇宫的局势,如果领导有难,会从鬼门逃出,让他在鬼门外接应。这些天他听说燕王攻城,就每天在鬼门外等候,果然等到了朱允炆。

随同朱允炆出逃的,有一位翰林学士叫郑洽,他的家族因为和睦仁义而被世人称为“义门郑氏”,并被朱元璋封为“江南第一家”。

当年朱元璋查办胡惟庸谋反案,波及很多无辜的人,郑家的一位家长郑濂也受到牵连,当朝廷派兵到郑家抓人时,郑濂的六个兄弟都争抢着把罪名揽在自己头上,朱元璋听说后也感慨地说:“这样的家族怎么会有乱臣贼子呢?”就下令赦免了郑家。

郑洽一家承蒙朱元璋破天荒的不杀之恩,他们一心想要回报领导,就建议领导到他家去避难,朱允炆也觉得这事靠谱。在神乐观休息到了晚上,郑洽带着一行人连夜逃往自己的老家——浦江。

朱允炆到浦江之后,一直藏在郑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过上了隐居的清静日子。第二年的元宵节,朱允炆憋闷了这么长时间,也想出去走走,就在夜里跑到集市上看花灯。

网络配图

没想到在这里也有人认得大领导,那人觉得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就跑到官府去举报,官府派人到郑家搜查。郑洽把朱允炆藏在一口枯井里,还特意在别处移过来一个落满灰尘的蜘蛛网搭在井口。官兵把郑家翻遍了,也没找到人,后来发现了这口枯井,他们看到井口已经结了蜘蛛网,就没多想,搜不到就撤走了。

官兵回去报告,郑家不但没发现朱允炆,连金银财宝也没有,只有堆积如山的书籍典册,结果,那个企图投机谋利的人被判处诬陷罪咔嚓掉了脑袋。

这件事让朱允炆又感到不安,他觉得在郑家躲藏也不是长久之计,他也不想再去争权夺位,就带上另两名和尚离开了浦江,从此四方云游,讲经求法,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此时,皇宫里一片刀光火影,建文帝朱允炆失踪,朱棣不用再费周折,直接当上了大领导,史称明成祖,年号永乐。

朱棣派人把方孝孺带进宫,这老头穿了一身白孝服,在宫门口大哭不止。朱棣召他上殿,他连个正脸也不给朱棣,自顾号啕大哭。

朱棣还想发扬一下礼贤下士的风格,就劝方孝孺说:“你看咱也是被逼无奈,咱这样做,也是效仿古代的周公辅佐成王啊!”

方孝孺一听,立即大声质问朱棣:“你的成王在哪里?”朱棣一看他还较上真了,就说:“他自焚死了。”

方孝孺不依不饶:“那还有成王的儿子呢!”朱棣狡辩说:“国家需要年长的领导。”方老头不甘示弱:“那为何不立成王的弟弟呢?”

网络配图

方老头这时要是抱着纸笔回家,这事也就算过去了,可他已经做好了舍身成仁的准备,一把抢过纸笔,在上面写道:作乱反贼。然后就把笔摔在地上,一边哭一边说:“我已经决心要当烈士啦,绝不替你做广告!”

朱棣这点好脾气实在是耗尽了,心想人间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啊!他气得大吼起来:“你以为一个人痛痛快快死了就完事了吗?难道就不怕我灭你九族吗?”

本来朱棣只是发发脾气而已,可方老头倔得十头牛都拽不动,他要在气焰上压过朱棣,于是他喊出了史上最坑人的一句口号:“就是灭我十族我也不怕!”

朱棣原本就不是心慈手软的人,被他这么一吼,马上凶相毕露了,他暴跳着,命令武士把方孝孺的嘴割开,然后下令逮捕方家九族,外带他的学生,这得凑上十族啊,统共八百七十三人,当着方孝孺的面,乱刀砍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因吃丹药而死的皇帝:最多吃200斤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帝养成计划2丹药配方及作用,古代服丹药死的皇帝,明朝吃丹药死亡

    皇帝炼丹,这当然是绝密事件,在官书正史上不可能有记载。可是,在清宫秘档中仍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活计档》,就披露了雍正皇帝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出现的有关记载,是1730年冬天的《活计档》四则。这四则档案向人们透露,1730年末,在圆明园东南角的秀清村,在内务府总管海望和太

  • 乾隆皇帝与皇后嫂子乱伦引发的清宫迷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魏璎珞钻皇上被窝是哪一集,乾隆为什么那么恨继后,延禧攻略太后杀母夺子

    原来,她就是皇后的亲嫂子,内务府大臣傅恒的妻子。这时的乾隆帝,恰似灵魂出了窍,糊里糊涂跟着太后出宫,一路上也无心观赏园中美景,老想着跟在皇后身后的美人,不时又回首去看。那位傅夫人似乎觉着了皇帝的多情,也有意无意用眼光去迎接。网络配图乾隆皇帝25岁登位,做了60年皇帝,又做了4年太上皇,享寿89岁才驾

  • 贵族皇帝与草根皇帝:功臣生死要看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贵族与草根出身的区别,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爵号,女主是贵族

    在汉族开国皇帝中,真正草根出身的只有两位,一是刘邦,一是朱元璋。刘邦,三代贫农出身,小时候连个大号也没有,人称刘季(刘三或刘四)。素小无赖,后来混上了泗水“亭长”。(按现在农村人口规模来看,“亭长”根本到不了乡一级政府,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小村的“治保主任”,或大村的“片书记”。)估计还拿不到国家的俸禄

  • 四爷很忙:雍正皇帝的妃子生过龙凤胎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有多少个妃子,雍正皇帝的皇后及嫔妃,乾隆儿子为何只活下来四个

    根据记载我们知道,历史上的熹妃钮祜禄氏只有乾隆皇帝这一个孩子,显然弘曕肯定就不会是熹妃钮祜禄氏所生的。那么,弘曕究竟是谁的孩子呢?爱新觉罗·弘曕是雍正的第十子,序齿排行为第六子,是乾隆最小的弟弟。他生于1733 年,母亲是谦妃刘氏。谦妃刘氏,管领刘满的女儿,1714 年生;1729 年入宫,初为刘答

  • 隋文帝为何被骁勇善战的突厥人称为圣人可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骁勇善战同义词,形容骁勇善战的字,从骁勇善战到能歌善舞

    隋朝立国之初,突厥屡犯边境,在反击战中隋文帝文武并用,既有挑拨分化,又有军事打击,把突厥生生地给分裂成两部,东突厥部启民可汗称臣,愿意内附,上隋文帝尊号“圣人莫缘可汗”,称赞他“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圣人可汗。今是大日,愿圣人可汗千岁万岁常如今日也。”图片来源于网络的确,他也当得起这个称号

  • 揭秘清朝同治帝死因之谜:天花还是梅毒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莫扎特死因之谜,光绪帝死因,咸丰帝死因

    清入关后第八代皇帝同治,是叶赫那拉氏(慈禧)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所生,同时也是咸丰皇帝(奕)的独子。同治六岁时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登基称帝,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亲政。但他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即病逝,此时距其亲政日期不到两年。对于载淳的死因,众说纷纭,有的说载淳是死于天花

  • 野史传说:刘邦竟是母亲去河边洗澡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传说未梦时的意思,刘邦逃亡路上推老婆儿子下车,刘邦抛弃妻儿

    汉朝的开创者刘邦出身农家,本是一普通人,为使民众信服,当上皇帝以后编造了许多传说,这些都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高祖本纪》里,比如说以下几则故事。刘母感应生子网络配图刘邦是沛县一农家子弟,论出身自然比不上贵族之后项羽。为了弥补自己出身的不足,他便编造出了一个母亲感应生子的故事。那是一个中午,刘邦的母亲去

  • 隋文帝为何怕老婆:其发展离不开皇后谋划?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太宗为什么娶隋朝公主,隋文帝只有一个女人吗,隋文帝为什么怕老婆

    隋文帝叱咤风云,平定南北,统一天下,是一个难得的贤君,不过,在后世对他的评价中,他也因为怕老婆而名列榜单,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古以来,皇帝是天下人的主子,掌握着天下人的生杀大权,无数佳丽们磕破脑袋也想赢得他的宠信,按说皇帝是没有理由惧内的,不过,

  • 为何隋文帝怕岳父独孤信?竟是因为怕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广怕老婆,隋文帝杨坚到底有多厉害,独孤信的三个女儿

    这位仁兄被老婆气得离家出走,不过,却是史上一位有大贡献的人,他创立的制度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这位仁兄就是隋文帝。17岁那年,隋文帝娶了当朝大臣独孤信的女儿。我们先介绍一下独孤信。首先,这是一位帅哥。有一回,独孤信打马回城,因为走得急,帽子被吹歪了。他没注意,结果第二天,满城的人都把帽子歪着带。第二,

  • 帮助刘恒开创“文景之治”的两个神秘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美人心计刘恒,刘恒是怎么当上的皇帝,刘恒儿子刘启

    汉文帝刘恒是汉朝第三个皇帝,和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共同缔造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当然,汉文帝的成功必须要感谢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母亲——薄姬,还有一位就是她的妻子——窦皇后窦漪房。小编就先来说说汉文帝的母亲薄姬。薄姬原是项羽部将魏豹的妾室,魏豹被韩信击败后,薄姬被召入汉宫,但入宫一年多,却连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