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昭帝登基后,为何会继续选择与匈奴和亲?

汉昭帝登基后,为何会继续选择与匈奴和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06 更新时间:2023/12/17 2:30:02

汉昭帝为什么要继续与匈奴和亲?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众所周知,自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称帝以后没几年,就终止了与匈奴的和亲,开始了对北方匈奴的征伐,而后在卫青、霍去病等西汉名将的英勇奋战之下,更是造就了“匈奴远遁,幕(漠)南无王庭”的大好局势,可是自从汉武帝驾崩,汉昭帝刘弗陵登基称帝以后,却不知为何,在辅政大臣霍光的影响下,再次开始了与匈奴的和亲。——《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就像《苏武传》中所记载的,“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俨然是刚刚称帝没几年,就在匈奴的提议下,重新开始了与匈奴的和亲。

除此以外,史书上同时也有着“至始元、元凤之间,匈奴和亲,百姓充实”的相关记载,足以说明汉昭帝执政时期与匈奴的“和亲”事件,就发生在始元、元凤年间。——《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

而且,汉昭帝执政时期,那些被驱逐到漠北苦寒之地的匈奴其实并不算是太安分,依旧时不时的就侵扰一下,在西汉边境地区大肆掠夺。

可是反观汉昭帝,其应对措施也仅仅只是“发军屯西河,左将军行北边”而已,俨然一副严阵以待的防御姿态,并没有发动反攻。——《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

那么问题来了,在匈奴已经被驱逐到了漠北苦寒之地的大好局势之下,为何汉昭帝还要与匈奴和亲,而不是继续展开对匈奴的征伐呢?

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还是要提一下,这个问题其实并不能从汉昭帝的身上去解决,就像前文说的,和亲是发生在始元、元凤年间。

虽然具体的年份不得而知,但从《苏武传》中“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的结果来看,汉昭帝与匈奴的第一次和亲,其实就发生在始元六年之前不久。

而始元六年的汉昭帝,时年才14岁,且朝政一直都是由辅政大臣霍光在执掌。

甚至于紧随其后的元凤元年,汉昭帝还发出了“大将军国家忠臣,先帝所属,敢有谮毁者,坐之”的相关言论,赫然对霍光十分亲近。——《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

所以,我们还得从“霍光”身上去入手。

但要说这霍光,就不得不再扯到汉武帝的身上,因为霍光这个辅政大臣的身份,是由汉武帝所指派的。

早在汉武帝驾崩前一天,就曾亲封“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由此可见,如果霍光不明白汉武帝心思的话,又怎么会被汉武帝重用呢?——《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再加上此前于征和四年,也就是公元前89年,汉武帝曾亲自颁发了一道《轮台罪己诏》,其中明确指出了“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顾名思义,也就是在汉武帝执政晚期,已经不想再打仗了。

或者说不是汉武帝不想打仗,而是他不能再继续打仗了,毕竟战争对百姓所造成的负担实在太过于繁重,已经逐渐激化了西汉统治阶层和百姓阶层之间的矛盾,甚至于激起民愤。

诸如此前的天汉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泰山、琅邪群盗徐等阻山攻城,道路不通”,已经有了农民起义爆发的迹象。——《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好在汉武帝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故而就决定重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所推行的“黄老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轮台罪己诏》

毕竟就汉武帝之前的“文景之治”盛景来看,道家的“黄老思想”在西汉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如此一来,前有“文景之治”这个“模范案例”,后有汉武帝《轮台罪己诏》这个前车之鉴,忠于汉室的霍光势必就会严格的遵循汉武帝的思想,以“休养生息,与民休息”为基本国策,而不是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了。

当然,思想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单凭这一点,只能说是会对霍光的思想产生影响,属实还是无法证明霍光不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动机,那咱们接着往下看。

除了受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影响以外,在汉昭帝登基称帝之后,西汉朝廷的“朝堂局势”其实也并不乐观,从而也就导致霍光根本腾不出手来发动对外战争。

因为早在汉武帝驾崩之前,除了霍光以外,同时还册封了车骑将军“金日磾”、以及御史大夫“桑弘羊”二人,且要求这三人一起辅佐汉昭帝。

但“金日磾”仅仅辅政一年多便因病逝世,之后又由于种种原因,霍光与桑弘羊之间也产生了分歧。

好比如,“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顾名思义,桑弘羊在“金日磾”病逝以后,觉得自己立下了不少功劳,所以想让霍光给自己的家族子弟安排个一官半职什么的。——《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可结果却并不如他所想,被霍光给严辞拒绝了,两人也就此分道扬镳,产生了分歧。

与此同时,燕王刘旦也不安分,早在后元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8年,就曾派使者前往长安,向汉武帝上疏,要求带兵宿卫长安,希望得立太子之位,可是最后汉武帝不但削其三县,反而还立刘弗陵为太子。

因此,燕王刘旦一直都在暗中筹划着推翻汉昭帝,自立为天子,所以,中间的小动作自是不少。

一来二去之下,到了始元六年,与霍光有分歧的桑弘羊又莫名其妙的被燕王刘旦牵连,“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太官先置”,赫然是捏造了一个霍光意图谋反的罪名。——《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但汉昭帝却并不相信,依旧一如既往的支持霍光,但毫无疑问,此时的朝堂局势对汉昭帝以及霍光都十分不利,毕竟另外一个辅政大臣“桑弘羊”都站到燕王刘旦那一边了不是吗?

而后到了元凤元年,由于还有人替燕王刘旦说霍光的坏话,汉昭帝忍无可忍之下,下发了一道诏书,“大将军国家忠臣,先帝所属,敢有谮毁者,坐之”,俨然与霍光更为亲近。

不过,虽然这道诏书暂时让燕王等人无话可说。但也同时激起了燕王等人发动武装政变的决心。

故而于同年九月,“鄂邑长公主、燕王旦与左将军上官桀、桀子票骑将军安、御史大夫桑弘羊皆谋反”,幸亏霍光发现的早,这才及时率军平定了这场政变。——《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

试问,在这种情形之下,霍光能腾出手去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吗?必然是不能的。

古人云:“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霍光不会不明白,更何况霍光本身的政治主张亦是“休养生息、与民休息”了。

所以,即使是面对匈奴的侵扰,霍光也只能是派兵镇守,而不能反击。毕竟朝堂之内的局势并不安稳,万一把将士都派出去打仗了,那朝堂内部的动乱又怎么解决呢?

就好比燕王发动政变的这个案例,如果始元六年之前的那次和亲没有发生,而是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那这次武装政变的结果可就不一定了,毕竟军队都派出去了不是吗!

所以,对霍光而言,只要燕王刘旦想要推翻汉昭帝的野心一天没有暴露,他就不能发动针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即便是匈奴侵扰,也只能派兵镇守加以防御。

同时,由于期间匈奴亦是主动提出了“和亲”的要求,霍光自然不会不愿意,毕竟只需要极小的代价就能换得西汉边境的安宁不是吗?总比被燕王推翻汉昭帝要强的多吧!

而后到了元凤元年,燕王刘旦政变失败以后,虽然暂时解除了汉昭帝的统治危机,但西汉与匈奴的和亲进程已经开始,两方也均已经得到了自己所想要的,那么自然就更没有必要去劳民伤财的发动大规模战争了。

当然,如果匈奴在“和亲”后依旧大肆侵扰西汉边境的话,想必霍光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就好比元凤四年,西域楼兰大肆劫掠西汉使官,动荡不止,故而在霍光的授意下,“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直接就派遣“傅介子”千里斩楼兰,成功解决了西域问题。——《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但既然匈奴除了侵扰掠夺一些资源以外,并没有大举入侵的迹象,那么对于霍光而言,还有什么能比休养生息、提升西汉国力更为重要呢?

又还有什么能比得上为“昭宣中兴”之盛景的出现奠定基础呢?

正如班固所说的那句话,“成王不疑周公,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时以成名,大矣哉”!之所以后来能出现“昭宣中兴”之盛景,赫然与汉昭帝对霍光那毫无保留的信任也是分不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真实的诸葛亮和周瑜关系如何 两人真的没有见过面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和周瑜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起三国演义中的一段历史,可是最为今天的人们津津乐道的了,那么就是以周瑜和诸葛亮作为双主角和对方的曹操配角的赤壁的戏了。周瑜和诸葛亮都是才智超群之人,而且智谋都在曹操之上,他们两个人在互相勾心斗角的过程中还顺手消灭了曹操的压倒性优势,

  •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所谓既生瑜何生亮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周瑜之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对《三国演义》熟悉的人都知道,作者罗贯中有点“偏心”,他总是吹捧刘备阵营的人,用各种各样的故事来渲染他们的才华和能力,可对于曹操阵营的人,他就各种抹黑,即便是好的方面也会一笔带过。可以说,在罗贯中看来,刘备是《三国演义》的主角,为了衬托主

  • 朱元璋灭元建明后,他为什么没有收复失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朱元璋的故事。以前小编对于朱元璋的历史有那么一点的疑惑,当然朱元璋这个人本身就自带很多历史谜团,今天小编也不讨论别的,就讨论一下当年朱元璋打败元帝国以后,为何没有收复元帝国所有的领土?要知道当年元帝

  • 真是的诸葛亮为人如此 他真的传说中的那么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的诸葛亮是怎么样的呢?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在军队治理上,拥有非凡的综合能力,治理军队是一个比较繁琐的工作,这些工作包括了军队的组建,训练,管理,指挥等多方面,蜀汉的军队治理在诸葛亮的操盘之下,有序的进行着,在这个期间,蜀汉的君度呈现

  • 清朝八旗子弟的权势有多大?即使杀人也无罪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八旗子弟的权势有多大,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清军入关开始,清朝一共出现了十二位皇帝。在清朝的前半期,各个皇帝将清朝发展的都非常不错。可是到了清朝后期,尤其是乾隆帝之后,清朝就走向了灭亡。满清十二帝中,大部分都是励精图治的,从乾隆

  • 阿鲁特氏;受慈禧太后的欺负与凌辱的清朝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阿鲁特氏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古代皇帝朝堂上威武万分,后宫佳丽三千,作为皇帝的妻子皇后自当是母仪天下,跟随皇帝的女人都想做到皇后的位置。但是皇后的位子并不是看上去的那样风光,有的皇后可以在后宫中施展拳脚,然而有的皇后只

  • 相比于其他王朝相比 秦始皇夺取天下的难度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始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秦始皇,真的是很难理解,没有孝公时期商鞅变法,没有惠文王时期兵退六国,没有昭襄王时期长平之战,他拿什么统一六国啊?靠着前面几代人的功绩创立了一个短命王朝就能排第一么?秦始皇霸名不是因为统一中国,他祖上给他留了太多太多了,要相有相,要将有

  • 继妃乌拉那拉氏,为何会失去第一皇后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继妃乌拉那拉氏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清朝早期联姻的蒙古贵族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还要数科尔沁部落,包括清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后哲哲,也是这个部落输送到宫里的女人。可能很多人根本没有想到,她当初只不过是皇太极侧福晋,按理说不是皇后的首选目标,那么皇太极的大福晋呢?其实这个叫做乌喇那拉

  • 传奇女子王昭君,远嫁匈奴,历史上功勋卓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传奇女子王昭君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汉元帝时期,她作为秀女被选入宫。那时,匈奴内部战乱不断,呼韩邪单于在与兄长的对战中失利,转而向汉朝称臣寻求支持,所以才有历史上的匈奴三次进长安觐见。古时候,和亲是巩固政权、维护政治关系的最佳方式,呼韩邪单于为了取得汉朝的支持,巩固自

  • 秦始皇的皇后到底是谁 为何所有的史籍中都没有出现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秦始皇的皇后,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引言众所周知,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同时也是皇帝制度的开创者。但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却是刘邦的妻子吕雉,而秦始皇毕生都没有册立过皇后。在所有的史籍资料中都没有关于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