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忠贤是如何成为权宦的?他又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魏忠贤是如何成为权宦的?他又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688 更新时间:2023/12/12 8:42:54

魏忠贤,明末时期权宦,他极受明熹宗宠幸,专断国政,打击异己,朝堂上下几乎都是他的爪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宦官制度自古有之。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专门服侍皇帝的“职位”。而宦官制度的正式创立,应该是在秦汉时期。

但由于宦官的权力膨胀,也出现了许多宦官作乱的事件,如发生在东汉的党锢之祸和“十常侍”之乱。因此历代皇帝一方面利用宦官为自己稳固地位,一方面又大力限制宦官的权力。

纵观历史上宦官专权的时代,以东汉、唐朝和明朝最为严重。在我们比较熟知的历史上真正存在的宦官形象中,最深入人心的无疑是赵高高力士、魏忠贤等。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明朝大太监魏忠贤。

为什么要把魏忠贤单独拿出来谈呢?因为魏忠贤毫无疑问是宦官专权的顶峰。魏忠贤把控朝政十余年,几乎满朝文武都是他的爪牙党羽。

而且,他自封“九千九百岁”,以今天的眼光看,那就是无限接近“万岁”。而皇帝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见魏忠贤权势滔天。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出生在河北的一个贫困的人家,排行第二。早年的魏忠贤有着赌博的不良嗜好,不思进取。他的妻子也忍受不了,在他将要二十岁的时候离开了他。于是魏忠贤走投无路,恰逢宫里招太监,于是想要尝试一下。

但,太监可不是那么好做的。首先,皇宫每年招的太监数量是不定的。每年有多少太监去世或者退休才会新招多少。而且,应聘条件也很苛刻----必须自宫。民间有宫廷认证的机构,专门以“割人”为业。

虽然这样相对安全,但收费也高。魏忠贤显然凑不出那么多银子,但还是决定自己动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魏忠贤的意志力还是比较坚定的,但随后发生的事让他昏了头。

当他“自宫”后,才知道原来今年皇宫只招十八岁以下的小太监。而他掐指一算,自己已经二十岁了。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时任秉笔太监孙暹看中了他,让他来自己的府里打杂。魏忠贤也算借此入了宫。他在孙暹的府里每天拖地打水。这样的生活,魏忠贤过了整整二十年。

这一天,魏忠贤的太监生涯迎来了转机。他被明光宗朱常洛的宠妃李选侍选为了贴身太监。本来,他可以借这个机会飞黄腾达。但朱常洛因“红丸”早早去世,李选侍也在立储之争中落败,被赶出了后宫。

然而,魏忠贤却遇到了第二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女人---客氏。这个客氏是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在她的荫蔽下,魏忠贤很快得势,坐上了太监头子---掌印太监的高位。

此时朝中东林党当政,大肆排挤异见人士。而这些异见人士就有许多投奔了魏忠贤门下,是为阉党。这种情况下,东林党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们一向自诩正人君子,当然不屑于与阉宦为伍。于是,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斗争拉开了序幕。

朝臣之间互相倾轧,弹劾自然是首要的手段。但明熹宗沉迷“木匠活”不理朝政,而魏忠贤作为太监集团首领,在对皇帝传输的信息中有着相当大的可操作空间。于是许多东林党人被陷害入狱,并死于狱中。

有前、后“六君子”死于与魏忠贤的斗争中,这也代表着东林党势力的衰落。借此魏忠贤彻底把握了朝政。而且为了展示自己的权力,各地开始给魏忠贤兴建“生祠”,甚至要将他与孔子一起供奉。

但好景不长,明熹宗因落水落下疾病,英年早逝,明思宗朱由检即位。虽然明熹宗告诉朱由检魏忠贤是可以托付重任的大臣,但朱由检很清楚魏忠贤是什么货色。

魏忠贤对朱由检也没有掉以轻心,曾以辞职做试探,但却得到了皇帝的极力挽留。这样魏忠贤些许放下了警惕。

但随后的一天,朱由检当众宣读了自己授意的由兵部尚书钱嘉征的上疏,其中列举了魏忠贤十大罪。随后当场将魏忠贤所有职务免除,贬往边疆。而魏忠贤在路上自杀,结束了自己既恶贯满盈又传奇的一生。

总结:魏忠贤权势滔天,甚至朝中所有人几乎都是他的党羽,又为什么会被一个刚即位几天的皇帝给轻松扳倒呢?深究其原因,即是魏忠贤发家几乎全部是因为皇帝信任他。

而在信任自己的皇帝去世后,魏忠贤无疑是失去了保护伞。而且,崇祯皇帝在入京后,是先将锦衣卫和禁军等控制,换上自己信任的人选。所以任魏忠贤在朝中有多少爪牙,都难以掀起风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正史中的赵云都有哪些故事?一生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超和赵云谁更厉害,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故事情节,三国关羽有没有后代

    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演义》中,赵云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还忠心耿耿,再则他处事得当,他的形象可谓是三国时期一个完美形象。赵云的武艺在《三国演义》中是和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称为五虎上将,虽然他大多是以保镖的身份出现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那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能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卧龙凤雏哪个更厉害,凤雏看透刘备假仁义,卧龙凤雏刘备兼得为何不能安天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建安六年(201),刘备因为在官渡之战站错了边,被曹操疯狂“迫害”,不仅基业丢了个精光,还不得已投奔到雄踞荆州的刘表处。刘备倒也心大,一边积极练兵,一边结交围绕在刘表身边的荆州名士,无意中结识了有“水镜先生”之称的司马徽

  • 一代鬼才陈矫为何会选择投靠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武会武功吗,诸葛亮与张良谁更有才华,孙武是鬼谷子的徒弟吗

    喜欢三国的人对曹操一定不陌生,在起兵之初,就曾在用人上提出“唯才是用”的战略方针。事后他也确实秉承着这一用人原则,以至于他帐下最后汇集了,当时三国中很多顶尖的人才。而这其中可能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陈矫了。陈矫(?-237年7月11日),字季弼,广陵郡东阳县人 。本姓刘,因为过继所以跟着母族改姓为陈

  • 摄政生涯长达四十余年的萧太后,是个怎样的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对萧何的历史评价,达扎,萧太后传

    萧绰,民间称其为萧太后,她是辽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在她的摄政千金,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辽国,有两个姓非常牛,第一个自然不用说,那就是皇族“耶律”,另一个就是“萧”。《辽史》中有记载,按照祖制,后族仅从述律、乙室和拔里 三家出,这三家兼

  • 刘文静拥有“恕二死”的特权,为什么还会蒙冤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有多少人叫刘文静,李影孙文静,刘老根李文静个人资料

    刘文静,唐朝开国功臣,曾与裴寂一起支持李渊晋阳起兵,这样一位为唐朝建设立下功劳的大臣,为什么最后会蒙冤被杀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开国皇帝诛杀功臣,恐怕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汉朝刘邦和明朝的朱元璋。尤其是朱元璋几乎把开国功臣诛杀殆尽。恐怕很多少有人对唐朝的开国功臣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南朝宋文帝刘义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几位皇帝顺序表,南朝刘宋皇帝列表及简介,中国宋朝历代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朝宋刘子业,刘子业是什么朝代,历代皇帝列表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南朝宋顺帝刘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朝宋顺帝,南朝宋皇帝列表及简介,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田文镜曾深受雍正帝的宠待,他最后是否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帝的皇后,雍正王朝田文镜下场,田文镜雍正

    田文镜,清朝大臣,深受雍正帝的宠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康熙之后,雍正即位了,在九子夺嫡中他成为了最后的赢家。虽然雍正在位时间并不长,但是他却挽回了康熙末年的颓势,让大清上了一个台阶。而在雍正朝,不得不提的几大能臣,分别是年羹尧、李卫、田文镜、鄂尔泰。这些人都是雍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西汉惠帝刘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惠帝是谁,汉朝刘盈之后谁为帝,汉惠帝刘盈有几个儿子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