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皇太极的妃子有哪些?皇太极最爱谁

揭秘:皇太极的妃子有哪些?皇太极最爱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602 更新时间:2024/2/6 15:07:34

皇太极的原名叫爱新觉罗·皇太极,他出生于1592年,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也是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继承汗位的人,据史料记载,皇太极的后妃一共有15位,其中只有一个是皇后,她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孝端文皇后。孝端文皇后出生于1599年5月31日,她的本名叫博尔济吉特·哲哲,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在1614年的时候,才16岁的哲哲就远嫁给了皇太极,那时的皇太极还没有继承汗位,后来皇太极继承了汗位之后哲哲被封为了“大福晋”,也就是当时主持亲王家中政事的主妇,这个地位在古代是很受尊重的,而哲哲之所以这么受关注是因为当时后金比较重视和蒙古的联盟,而哲哲出生于蒙古大领主世家,所以她被得到了重视。

皇太极在1636年的时候把国号改为了“清”,也是在那个时候“汗”变成了皇帝,所以皇太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皇帝。在皇太极统治的17年里,他为清朝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同时孝端文皇后在后宫主持着各项事务,帮皇太极分担了很多的烦恼,这让皇太极非常满意。由于孝端文皇后的贤德,皇太极可以更好地处理国家的事物了,所以孝端文皇后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蒙古和大清之间的友情也越来越深。孝端文皇后逝世于1649年,享年51岁,她生前为皇太极生了三个孩子,全是女儿,虽说在古代生儿子才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孝端文皇后依旧得到了皇太极和后人的尊重。皇太极去世之后福临登基,他将孝端文皇后尊为母后皇太后,后来孝端文皇后去世之后福临还将她与皇太极合葬,就这样孝端文皇后安然地度过了她的一生。

皇太极的本名叫爱新觉罗·皇太极,他的别名叫天聪汗,是继承了父亲努尔哈赤汗位的人,也是建国号大清的人。据史料记载,皇太极一共有15个妃子,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元妃、孝端文皇后、敏惠恭和元妃和孝庄文皇后。其中元妃是皇太极的原配,她在明万历35年的时候嫁给了皇太极,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孩子后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去世之后皇太极也没有追封她为皇后,所以她的称呼是元妃。

孝端文皇后的名字叫博尔济吉特·哲哲,因为当时清朝比较重视和蒙古的联姻,所以出生在蒙古大领主世家的哲哲受到了重视。除了地位,哲哲是一个贤德的女人,在皇太极在位期间她一直主持着后宫的事物,所以皇太极对她很满意。敏惠恭和元妃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海兰珠,她是孝庄文皇后的侄女,她嫁给皇太极后成了他最宠爱的妃子,她也和皇太极有过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只是故事的结局比较悲凉,因为海兰珠在3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这个消息令皇太极非常悲伤。

孝庄文皇后出生于1613年,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孝庄文皇后一生75年,她最大的成就就是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所以她是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皇太极是一个贤明的皇帝,他曾为清朝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成就,其实他成功的背后有着很多人默默的支持和奉献,比如他的妃子们,正是她们的贤德与聪慧,让皇太极可以更好地为清朝奋斗。

皇太极是中国清朝历史上的清太祖,他的后妃中有史料可考的人一共有15位,那么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谁呢?据史料记载,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海兰珠,海兰珠的中文名叫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她是孝端文皇后的侄女,也是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所以待她嫁给皇太极后,历史上出现了姑姑、侄女三人共侍一夫的现象。历史上关于海兰珠的记载也是在她嫁给皇太极之后才有的。据史料记载,海兰珠在1634年的时候进入到了宫里,那时的她已经26岁了,这样的年纪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说已经算是偏大的了,但是海兰珠的美丽和她身上独有的成熟还是深深地吸引到了皇太极,所以即便那时宫中的妃子中已经有海兰珠家族中的人了,皇太极还是娶了这个美丽的女子,并且把全部的爱给了她。

因为皇太极很宠爱海兰珠,所以海兰珠嫁给他一年后地位就仅次于姑姑皇后了,后来在1637年海兰珠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后,母凭子贵,皇太极更加宠爱海兰珠了,因为高兴皇太极还大赦天下。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皇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这令海兰珠和皇太极很伤心,海兰珠还因此生了一场大病。皇太极知道海兰珠内心的悲伤,他也在丧子之后给了海兰珠更多的关怀,无奈海兰珠最后还是去世了,享年33岁。海兰珠去世的消息对于皇太极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所以海兰珠去世仅仅过去了两年,皇太极就去世了,于是他们的爱情故事就这样被历史保存了下来,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康熙皇帝与苏麻喇姑之间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娶苏麻喇姑了吗,雍正跟康熙是什么关系,康熙对苏麻喇姑有多尊重

    我想说秘史与正史的关系。历史不是要传承吗,戏说和正说现在说得比较多了,大家基本上有了一个共识,就是戏说不是历史,戏说是故事、是小说、是电影、是电视剧,它们是文艺作品而不是历史著作。现在又出来一个“秘史”。秘史和正史是什么关系?秘史是不是历史?现在电视上演了不少的秘史,《太祖秘史》、《孝庄秘史》等等,

  • 清朝最伟大的皇太后:孝庄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孝庄太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清朝孝庄太后简介,历史上的孝庄太后是个怎样的人呢

    孝庄太后,也就是孝庄文皇后,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生于公元1613年,公元1688年去世,享年75岁。清初乱世,一大批能人异士,杰出人才纷纷涌现而出,而能以一女子之身在这个时代,占据重要地位的,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用自己的政治谋略,辅佐了三朝帝王的孝庄文皇后。孝庄文皇后,全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 突厥首领阿史那社尔都为唐朝做出了那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契丹和突厥的关系,突厥是被哪个朝代灭的,东突厥被谁灭了

    阿史那社尔简介记载他是西突厥处罗可汗的次子。由于是处罗可汗的儿子,他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就已经统领各个部落。父亲死后在他治理下的部落,十年没有征收过苛捐杂税,因此他领导下的部落都很拥护他。唐太宗贞观二年西突厥发生了内乱,阿史那社尔率兵前往平定,从那以后他便自立为都布可汗。贞观十年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率部

  • 宋理宗赵昀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宋理宗赵昀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理宗之后,赵昀是南宋第几个皇帝,大宋历代皇帝皇后排序

    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原名赵与莒,嘉定十五年(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嘉定十七年(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死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是为宋理宗。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

  • 高阳公主的生母是谁?高阳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阳公主的孩子是谁的,高阳公主爱谁,高阳公主和辩机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当时李世民一共有二十一个女儿,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高阳公主。根据史料的记载,唐太宗妃嫔共有十五人,那么其中谁生了高阳公主,高阳公主的生母是谁呢?令人遗憾的是,高阳公主的生母不可考,有人觉得她的生母是长孙皇后,不过这并不是真实的,因为根据史料说记载的,唐太宗的二十多个女儿中

  • 宋宁宗赵扩是怎样的皇帝?宋宁宗赵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赵宗全简介,宋简宗赵旉,宋朝赵吉简历

    早年经历宋宁宗赵扩是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宋光宗和李皇后所生的第二子。乾道四年十月十九日(1168年11月19日),出生于恭王府邸,属相鼠。传说宁宗的母亲李皇后梦见一个大太阳坠落到庭院里,用手承接它,从而怀孕有娠。直到宁宗出生当天夜晚,祥光绕室。乾道五年(1169年)五月赐名赵扩。 淳熙

  • 宋宁宗赵扩有着怎样的人生?宋宁宗赵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寅恪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赵吉简历,宋宁宗赵扩简介

    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乾道四年十月十九日(1168年11月19日),生于恭王府,次年赐名赵扩,淳熙五年(1178年)十月授予明州观察使,封英国公,十二年(1185年)三月封平阳郡王,十六年(1189年)三月进

  • 揭秘:历史中程咬金在隋末是否真的做过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程咬金为什么当皇帝,梦回隋唐老子是程咬金,历史上程咬金真当过皇帝吗

    程咬金是为隋末唐初大将,其本名为程知杰,曾任内军骠骑,归顺唐朝后上阵杀敌甚是勇猛,镇压起义军,攻击突厥,因此被升职和罢职,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程咬金简介。程咬金是济州东阿人,世代家族为官,自幼擅骑射的陈咬金有着好身手,而关于他的小说形象更是被作者夸张和虚化人物的实际能力,但脱离不了其善战,勇猛的特点,

  • 宋宁宗赵扩有何人生经历?宋宁宗赵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宁宗赵扩儿子,赵轨还椹,宋朝赵吉简历

    虚心好学赵扩作为光宗惟一的子嗣,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光宗即位后,他受封嘉王,到宫外府第居住,光宗不仅将自己在东宫时收藏的图书全部赐予他,还亲自挑选了黄裳、陈傅良、彭龟年等一批名儒,担任他的老师。嘉王学习也非常勤奋。他即位初,曾亲自开列了10部经史书目,又开列了一张10人的名单,对彭龟年说: “朕读的

  • 为何说宋宁宗赵扩理政无方?他是怎样办事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徽宗知道赵构建立南宋吗,赵构为什么能建立南宋,宋朝宁王之乱

    即使是临朝听政,臣下们也难得听到宁宗自己对政事的看法。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舍人卫泾,曾经描述了他亲眼目睹的宁宗上朝情形:“陛下每次面见群臣,无论群臣所奏连篇累牍,时间多长,陛下都和颜悦色,耐心听取,没有一点厌倦的样子,这是皇帝谦虚,未尝有所咨访询问,多是默默地接受而已。”宁宗耐性很好,但这并不能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