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百里奚与秦穆公之间有何故事?百里奚为何认妻

百里奚与秦穆公之间有何故事?百里奚为何认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36 更新时间:2024/1/18 20:47:07

春秋时期著名的秦国贤相百里奚,不仅具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在生活作风方面也具有高尚的品格操守。据史料记载,他虽位高权重,却为官清廉,平易朴素,堪为百官之表率,在当时,更是深受百姓爱戴。百里奚初为秦相时,秦穆公正致力于内修国政,此时,秦国国力正在向上,民间农耕与制造业都不发达,很多事情上需要大臣亲力亲为,为君王分忧。百里奚便立刻着手修订国策,帮助秦穆公教化天下,同时主张轻徭薄赋,广施恩泽于民众,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与创造性。

他虽身为诸侯国的大臣,却始终保持廉洁自守的品格,亲赴田间与百姓一同参与耕作劳动。在此期间,他不乘车马,不带随从,不用护卫,即便是三伏暑热天亦不撑伞盖,坚持不搞特殊化。这难能可贵的清廉朴素不仅赢得了天下万民的尊重和敬仰,也为后世官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而在他的辅佐下,秦穆公如虎添翼,各项治国方略得以全面施展,很快使得秦国国力大幅提高,百姓安居乐业,而百里奚的贤德也从此名扬天下。百里奚一生呕心沥血,为秦国的繁荣富强与百姓的幸福安康穷尽了毕生精力。相传他逝世后,秦国顿失栋梁,遂举国上下无不悲痛哀悼,一时间,“男女皆流涕,童子不歌谣,春者不相杵”,人们以无尽哀思缅怀这位功绩卓著、青史留名的贤相。

古往今来,关于明君访贤的故事层出不穷。周文王于渭水边寻访姜太公,刘王叔三顾茅庐求见诸葛亮,这些礼贤下士、独具慧眼的君王在得贤臣辅助后,无一例外地成就了丰功伟业。然而历史上有位君王,却以五张黑公羊皮从市井之上“买”回一位身负旷世奇才的贤臣良相,这样的天下奇闻,恐怕古往今来再也找不出第二例。这位被称为“五羚大夫”的寒门名相,便是后来被司马迁记述于《史记》之上的著名政治家——百里奚,而买他的那位颇具“经济头脑”的君王,正是秦穆公。百里奚出身贫寒,在妻子的一力支持下游历各国,却因朝中无人,始终不得重用,辗转各地间,盘缠用尽,饥寒交迫,只得沿街乞讨。在困境中,他结识了志同道合的蹇叔,两人一见如故,遂为知己。

在蹇叔的举荐下,百里奚曾一度到国出任大夫一职,不料虞国国君贪财无度,治国无方,不听贤臣谏言,终招来灭国之祸。虞国灭亡后,百里奚作为亡国之臣被虏至晋国为奴,在穆姬嫁给秦穆公时被迫陪嫁至秦国,后又逃回楚国为楚成王养牛。秦穆公久闻百里奚贤名,有心招入麾下,又恐楚成王不肯放人,于是,在谋臣的建议下,以五张黑羊皮的价格赎回百里奚,并亲自解除了他的奴隶身份。身受知遇之恩的百里奚深感秦穆公乃是一位英明的君主,辅佐这样的君王,必定能够一展抱负,为天下百姓带来福祉,于是欣然接受委任,从此一心为秦国效力,终成一代名相,流芳千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境界?儒学一代宗师孟子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一代名相百里奚贤名远播,于市井之中获秦穆公赏识,终于封侯拜相,为秦朝统一六国做出不可磨灭之贡献的故事。百里奚自幼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可惜出身寒门,家境清贫,再加上虞国宗法等级制度森严,人才选拔制度较为苛刻,基本上剥夺了布衣平民为官从政的可能性。然而百里奚的妻子杜氏则是一位颇有远见卓识的女子,她十分好看丈夫的才学,认为他只要遇到肯赏识自己的人,必然会有一番大作为,因而竭尽全力资助丈夫出门游历。自远行之日起,百里奚风餐露宿,寄身他乡,历经颠沛流离之苦,空负一身才华却处处碰壁,不被重用,潦倒于市井。此时,久慕他贤名的秦穆公得知了百里奚的境况,立刻赶来,以五张黑公羊皮从贩卖奴隶的集市上赎回他,这才有了后来“五羖大夫”百里奚辅佐秦王,主持国政,改变秦朝国运的故事。

礼贤下士,不以貌取人的秦穆公固然是一位独具慧眼的贤名君主,而身负旷世之才,胸怀凌云之志的百里奚,则更无疑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乱世奇才!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百里奚举于市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人生在世的无上真理:身处人生逆境,切不可妄自菲薄,无论时间早晚,只要你是金子,总会有拂去尘埃,展露璀璨光芒,惊艳世人的那一天。千百年来,具有正义感的人们都在义愤填膺指责《铡美案》中一朝飞黄腾达就抛弃糟糠之妻,迎娶公主的陈世美。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品格高尚的男人,贵为一国宰相,享受锦衣玉食,却念念不忘失散多年的结发妻子,日夜牵肠挂肚,长达三十余载。

当自己的妻子终于以一介布衣贫妇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时,已然皓首白发的丈夫立刻跪倒尘埃,痛哭相认,终得夫妻团圆。这名痴情的男主,便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人物——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秦国宰相百里奚。百里奚认妻的故事,在中国戏剧中广为流传,堪称歌颂夫妻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的一段经典传奇。早在饥寒交迫的年月,夫妻二人守着寒窑,同甘共苦。年轻的妻子杜氏为成全丈夫的功名,拿出家里仅有的食物,倾尽一切力量资助丈夫远行。经了颠沛流离的种种苦难后,百里奚终于出人头地,获得了秦穆公的赏识,官拜大夫,主持国政,辅佐秦穆公教化万民,终于使得秦朝国力日趋强盛,人民生活富足,为秦王朝的千秋功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光阴似水,往事历历在目。这位年过七十而位列上卿的老人虽然过上了安逸富裕的生活,却依然苦苦思念当年陪伴自己苦度贫寒之日的糟糠之妻。一日,家人找来一位贫穷的洗衣老妇为百里奚吟唱歌曲,舒缓心绪。听着哀婉动人的歌曲,百里奚恍然认出面前的贫妇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妻子,当即下跪相认,夫妻抱头痛哭。在人生的暮年,这对真心相爱的夫妇终于盼来了不离不弃的相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中真实的岳飞是什么样的?岳飞生平概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他挥师北伐,先后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 岳飞人生经历简介 儿时竟是学馆外面的旁听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童年时,家境清贫,学习读书都是母亲姚氏找几本旧书教读,无钱买纸笔,母亲便在沙上画字教他写。一年春天,岳飞帮助父亲岳和做完了田里的事,又去砍柴,回来的时候,发现在村侧柳林后面,开了一所学馆。于是,岳飞便在学馆外边偷听,他发现老师书讲得非常好,向人一打听,才知老师周侗是陕西人,年已60多岁,人很精神

  • 王昭君与王政君是一人吗?与昭君相关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本名为王嫱,其家庭是个贫寒人家,父母健在,有两个兄长和兄嫂,甚是和睦,对其尤是疼爱,以大家闺秀抚养,越长大出落的越美丽,为乡里乡外人赞叹其美貌。公元前38年,当时汉元帝选美,于是王昭君因其美貌受到旨意进宫为妃,但因不贿赂画师,被其记恨在昭君之像上使坏,于是王昭君入宫五年均不

  • 王昭君是哪个时代的人?她为何被远嫁塞外去和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本名为王嫱,其家庭是个贫寒人家,父母健在,有两个兄长和兄嫂,甚是和睦,对其尤是疼爱,以大家闺秀抚养,越长大出落的越美丽,为乡里乡外人赞叹其美貌。公元前38年,当时汉元帝选美,于是王昭君因其美貌受到旨意进宫为妃,但因不贿赂画师,被其记恨在昭君之像上使坏,于是王昭君入宫五年均不

  • 揭秘:西施是哪国人?西施的原名到底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她们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怀。而以美貌来看,西施排在绝对第一位,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简直不能用言辞来形容。但是,西施刚开始不叫西施,她也不姓西,而西施这个名字据说还是越王勾践取的:西施出生在当时越国诸暨苎萝山地区,其本姓施,叫夷光。诸暨那

  • 西楚霸王项羽生平简介 项羽是在乌江自刎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以勇武闻名的军事家,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

  • 项羽谋士范增简介 范增是怎样帮助项羽夺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范增是秦朝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着名政治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

  • 楚霸王项羽一生有几个老婆?项羽有没有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中也没有说项羽和虞姬爱情专一,他俩的爱情恐怕是后来文人们编戏文的时候借古人的名头杜撰的吧!看来项羽“情义”男人的形象值得拷问!虞姬是个“姬”,并非正妻,以项羽的身份,应该是有妻的,所以有一点可以肯定,项羽不只虞一个女人,虞也不是他最重要的女人,不然为什么不封为妻?还只是个姬?姬的地位应该和刘

  • 解密: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在宰相脸上画圈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面对昔日的兄弟,今天的臣子,如何尽快的明确身份,赵匡胤颇费了一番功夫。按照惯例,大臣入见之时,可是坐着回话,有一天,赵匡胤召见丞相议事,借口说,我眼睛不好,麻烦把奏章拿到近前来吧。宰相范质于是上前,赵匡胤却暗示手下撤去范质座位。于是以后成为惯例。官员见皇帝,一律站着或跪着回话。而最嚣张的是追随自己兵

  • 香妃身上真的有异香吗?香妃的香气由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据迄今为止的考证得知,最早出现香妃之名的当属光绪十八年(1892)萧雄写的《西疆杂述诗》卷四“香娘娘庙”,其中有“纷纷女伴谒香娘”一语。他在附录中进一步写道:“香娘娘,乾隆年间喀什噶尔人,降生不凡,体有香气,性真笃,因恋母,归没于家。”光绪三十年(1904)刊印的《王湘绮先生全集》第五卷中,记有回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