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李鸿章到底在中俄伊犁交涉中起了什么作用

解密:李鸿章到底在中俄伊犁交涉中起了什么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19 更新时间:2023/12/26 7:22:00

1881年曾纪泽与俄国交涉而改订的《伊犁条约》,在商务、界务等诸多方面为中国争取了利益。其实李鸿章在此次交涉中扮演着幕后决策的关键角色,考诸李鸿章未刊书札及相关史料,曾纪泽可谓是李鸿章的代言人。

书札往来

从《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及国家图书馆(即原北京图书馆)藏李鸿章未刊书札来看,李鸿章与曾纪泽的关系非同一般。据统计,1879年底至1880年6月间,李鸿章致曾纪泽书累达九封(据国家图书馆藏《李鸿章书札册》“李鸿章致曾纪泽书”七通手稿和《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统计)。与此同时,曾纪泽致李鸿章书多达十通(据国家图书馆藏《李鸿章书札册》“李鸿章致曾纪泽书”手稿统计),书信往来颇为频繁。由此似可看到李鸿章对曾纪泽所施加的影响,以及李、曾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一致性意见。从某种意义上说,1881年签订的《伊犁条约》的核心内容,早在1880年6月曾纪泽抵俄之前,李、曾已大致拟定了。

曾纪泽赴俄之前李鸿章的作用

第一,关于左宗棠“主战”问题

李鸿章在崇厚之狱兴起后,即多次致书曾纪泽,认为左宗棠主战,纯系“不知彼己,不顾后艰”的鲁莽行为。曾纪泽与李鸿章的看法大体一致,曾氏在《敬陈管见疏》驳言战者,以“大兵履险地以犯强邻”。他指责左宗棠“以前事得手,遂以轻戎戎首,盖亦一隅之见,未尝统筹全局耳”。

第二,关于“主守”问题

曾纪泽对李鸿章在商务上的主张完全赞同。但在界务问题方面,曾纪泽与李鸿章略有差异。李氏认为收回伊犁全境与否,与中国并无实济。曾纪泽则认为:伊犁“非仅西域之门户”,且为“镇守新疆一大炮台”。鉴于这种分歧,李鸿章借清廷和洋人“主和”之意,向曾纪泽施加影响,使得曾氏向着“主守”思想靠拢。李、曾之见与左宗棠“次决之以战阵”的主张相去甚远。

第三,关于谈判要略的确定。

李鸿章主张对丧权辱国的《崇约》(即《里瓦几亚条约》),进行局部重点改约而反对朝野清议主张的全面驳改。其意见包括:(1)“将伊犁南边帖克斯川让我,城内彼此界限画清”;(2)“新疆各城通商,照陆路章程,减清税则,不许全免”;(3)“汉中、西安只准一路行走”。除此数大端,余皆照行,曾纪泽对李氏意见基本同意。

赴俄交涉之前,曾氏电致总署,提出与李鸿章略同的交涉要节。内容包括:(1)界务方面,力争“索伊犁全境”;(2)商务方面,“商务系俄人所最重者,必不能全行驳改”,仅择数要端权益,力争索回;(3)赔款方面,“兵费不能不加”除此之外,“似宜从权应允”。曾纪泽的交涉要点,得到清廷的认可。

从李鸿章到曾纪泽,再到总署,最后到朝廷,已经大致拟定了改约的基本内容,而曾纪泽赴俄改约不过是相机实施罢了。据此,李鸿章的主张对改约的实现以及最后结果,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曾纪泽赴俄之后李鸿章的内外行动

在曾纪泽赴俄之后,李鸿章一面叮嘱曾纪泽,“议论情形,望随时详示”;另一面在国内采取了一系列外交、军事、舆论措施,为曾纪泽的交涉及其最后签定《伊犁条约》,做了重要支持。

首先,在外交方面争取主动。俄廷利用崇厚下狱事,借机阻挠改约。对此,曾纪泽认为“惩使愈重,则辱俄愈甚,改约愈难”。李鸿章促使清廷将崇厚“加恩即行开释”。这争取了外交方面的主动,为改约交涉的展开,扫清了障碍。

其次,妥筹京畿海防。清廷为防范俄国侵略,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性军事布署。左宗棠主西北伊犁、曾国荃主山海关(因体衰多病由李鸿章兼顾)、而李鸿章则主津塘沽。

最后,消除舆论干扰。1881年2月上旬,《伊犁条约》法文底稿拟定。李鸿章闻知底稿取得最佳结果,颇感满意。但清朝政府尤其是清议派如张之洞等仍不满,张氏甚至弹劾曾纪泽丧权辱国。李鸿章针锋相对,在国内力敌清议,宣扬《曾约》(即《伊犁条约》)的成功。最终促使中俄双方于1881年2月下旬签订《伊犁条约》。

李鸿章的消极影响

第一,李鸿章自始至终认为,伊犁全境收回与否,无碍大局。

第二,李鸿章始终向曾纪泽灌输兵单将寡、线长饷绌的观点。

第三,李鸿章主“和局”,甚至要求清廷承认《崇约》。

这些消极方面的主张,也影响了曾纪泽的外交工作。

总之,在中俄伊犁交涉中,李鸿章的作用尤其是其积极方面长期被忽略。本文根据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李鸿章致曾纪泽未刊书札并参证其他史料,阐述了李氏在此事中的历史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孔融让梨的故事中的孔融最终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孔融是东汉时期的名士,出身高贵在加上为人很好,所以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是当时汉室的死忠之臣,因为他太过刚正不阿所以遭到了曹操的猜忌,被曹操杀害。孔融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精神还是流传了下来,影响了无数人,而他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孔融是东汉末年时期的名士,他年少的时候就聪慧好学,所以年纪轻轻就被汉室委

  • 袁绍为何会被实力远不如自己的曹操所打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是当时有名的诸侯,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他年少有为,有着雄心壮志,但是志大才疏,为人刚愎自用,不能很好的采纳手下人的正确建议。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更是将自己的缺陷展露无遗,结果被势力远不如自己的曹操击败。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袁家,在天下之间有着很高的声望,所以有着很多的能人义士汇集在他的手下,而袁

  • 作为谋士的许攸和田丰谁更厉害些?他俩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许攸和田丰是东汉末年的谋士,二人都曾为袁绍效力,但是后来许攸投靠了曹操。许攸和田丰早期可以说是同事,但是官渡之战二人意见相反,后来田丰被杀,而许攸投靠曹操。那么历史上面许攸和田丰哪个人更厉害一点呢?许攸,字子远。本是袁绍的谋士,在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因家人犯法而被捕许攸因此离开袁绍转投曹操,在曹操

  • 汉朝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开国大将李忠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好多李忠,有名的也有好几个,这里要说的就是汉朝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那个。李忠是东汉的开国大将,他文武双全,不只是南征北战帮助刘秀建立了东汉的基业,后来又任职一方,造福了一方百姓,在他的治理下,老百姓都安居乐业。汉朝时期的李忠从小就恭敬守礼,在当时的同僚之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后来王莽新朝破灭之后,

  • 张汤审鼠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审鼠结果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张汤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但是张汤不仅仅是一个酷吏,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司法官员,不见编写了多部吏法著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还是汉武帝改革时期的主要参与者,对于汉武帝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张汤是如何做上吏官的,流传的张汤审鼠的故事和这个有没有关系呢?张汤死后又是葬在哪里的呢?张汤审

  • 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齐王刘肥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刘肥是刘邦的儿子,作为长子但是庶出的他没有权利继承皇帝的位置,所以刘邦就将整个齐地都封给了他。刘肥作为齐王之后一次上京觐见的时候,遇到了吕后的谋害,幸好躲过一劫,之后就通过献封地才让吕后满意,逃回了齐地。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他的母亲曹氏在刘邦赢取吕后之前就曾经和刘邦在一起过,还生下了刘肥,等到刘邦称

  • 欧阳修参加过几次科举?欧阳修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欧阳修在北宋不仅在文坛还是政坛都是很有声誉的人,欧阳修在北宋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北宋的新文风,可以说欧阳修一生最大的成就在此。欧阳修在历史上曾与许多名垂千史的大臣同时出现,可见欧阳修本人的政治地位在当时也很高。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在文学史上与好友苏洵及其两个儿子苏轼、苏

  • 多尔衮的妻妾那么多 多尔衮为什么只生下一个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多尔衮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提起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他是指挥清军入关的关键人物,如果没有他的参与,满清铁骑都不一定能入主中原。而且顺治皇帝能击败豪格坐上皇位,也全靠多尔衮的支持。所以在清朝建立后,多尔衮便成为了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

  • 正史中的隋朝四将是哪些人?他们的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和秦朝一样,仅仅只是历经两代,但涌现的将星却不可胜数,其中又以四大名将最为勇猛。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有人说秦琼秦叔宝是正史中的隋唐第一高手,演义小说中的秦琼只是“隋唐第十三条好汉”,这是对秦琼武功的弱化。这话可能只对了一半:要说秦琼是大唐开国功臣中的第一单挑悍将,这是有正史依据的,但是要

  • 魏明帝曹叡的真实能力如何?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曹叡魏文帝曹魏的第二代皇帝,黄初七年 继位为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但一直以来对曹叡的评价却是说他“无甚才略”,“奢淫无度,违理蔑伦”,对他的争议明显大于其祖父曹操和父亲曹丕。可就是这样骄凶的“亡国之君”,竟能多次抵御蜀相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