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为何六次下江南?乾隆下江南的目的是什么

乾隆为何六次下江南?乾隆下江南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796 更新时间:2024/1/23 10:02:11

关于乾隆六次下江南,原因诸多,但其主要不外乎是以下的几个:

第一、饱览山川美景。他六次南巡每次都带画师随行,将喜爱的江南景色摹绘成图,在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仿建。南京的瞻园、海宁的安澜园、杭州的小有天园和苏州的狮子林,这江南的四大名园后来都在圆明园中一一重新造了一座。杭州的雷锋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等西湖十景,更是实景仿制,连景点的名称都原样照搬。其中州的狮子林乾隆特别喜爱,于是又在避暑山庄仿建一所。搬进避暑山庄的,还有镇江的金山寺、嘉兴的烟雨楼和仿宁波天一阁而建的津阁、仿无锡的双湖夹镜等多处江南名胜。

第二、视察水利。在六次南巡中乾隆有五次视察黄河治理工程,四次巡视了浙江的海塘工程。当时,解决黄河水患的关键工程在江苏的清口,和洪泽湖的高家堰,所以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这两个地方来看一看。

第三、乾隆皇帝性格好大喜功,自称“十全老人”,文治武功、治国方略等,均效仿其祖康熙。康熙1684年—1707年间曾经六次南巡,但康熙六次南巡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治河、导淮、济运,其往返供仪,悉发内帑,还曾要求“预饬官吏,勿累闾阎”,比较节俭。乾隆则不然,他坐享其成,崇尚浮华,好大喜功,为游遍江南锦山绣水耗用了大量民脂民膏,其目的与作用皆不可与其祖父同日而语。

第四、阅兵。满族历来有重视骑射、崇尚勇武的传统,历代帝也都熟练掌握骑马射箭。乾隆历次南巡,都在杭州、南京等地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乾隆本想通过阅兵,训练士兵,扭转颓败的风气,并江南人民显示大清朝的力量。但没想到,阅兵反而闹了许多笑话。乾隆最后一次南巡阅兵是在杭州,嘉庆皇帝后来回忆那次阅兵时的情形说:射箭箭虚发,骑马人坠地。一时传为笑谈。

第五、笼络人心。一来凡是他经过的地方,都被不同程度地减免了赋税。二来乾隆对接驾及办差的官员大加赏赐,加官晋爵;将一些原来受过处分官员恢复原职。

特别是对前来接驾的老臣,他问寒问暖,赏赐人参、貂皮等物品,还要赏赐他的子孙功名。三者在南巡途中乾隆在各地的孔庙行礼,对前来拜见的文人士子,他亲自命题考试。他出的不少考题,摆脱了科举考试的八股陋习而注重实际应用。

由于江南一带人才荟萃,读书应试的人很多,乾隆下令给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官办学府增加名额。《四库全书》告成后,他个人掏腰包让人抄录了三份,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并命令地方官吏允许学子们拿出来抄录传看。

这些举措,对江浙一带的文化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四者当年清兵入关,在江南杀掠太重,“嘉定十日”、“扬州三屠”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康熙、乾隆等均将笼络当地士民人心作为重要事件处理,如重修史可法庙等措施。总体来说,乾隆六巡江南,过大于功。“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是乾隆第六次南巡写下的诗句,他连做梦都在回味下江南时的情景,充满了无限眷恋。

但是,这六次南巡,排场一次比一次大,耗费一次比一次多,甚至造成国库的枯竭,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乾隆在其晚年才完全认识到南巡的错误,《清史稿·吴熊光传》载,乾隆说:我当皇帝六十年,自认为自己没犯什么大错。惟有六次南巡,劳民伤财,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乾隆南巡耗资巨大,以后的清朝皇帝再也没人仿效过。因为后来的清朝国库已经承担不起了。六次南巡,留给人们的是一个“康乾盛世”的奢华美景,此后,大清王朝开始一步步地走向衰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胡濙向土酋讨书是什么?胡濙找到建文帝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见过建文帝吗,周亚夫为什么叫条侯,齐哀公为什么被烹杀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皇位被夺,下落不明,一说已在大火中丧生,一说已逃出皇宫隐姓埋名,不管是哪种说法都是传说并无事实可查。为了心安,朱棣派大臣胡濙到各地暗查建文帝的下落,那么胡濙向土酋讨书是怎么回事?侄子的皇位被叔叔抢夺,名不正言不顺,朱棣每天寝食难安,就担心哪天建文帝回来要回皇位。于是便派人

  • 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杀死岳飞的理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桧和赵构为什么要害岳飞,岳飞为什么不杀秦桧,秦桧和宋高宗的关系

    说到赵构为什么杀岳飞,当然这和岳飞的主战有关,但仅以此杀一位战功卓越的功臣,仍然是一柱冤案。有关赵构杀岳飞,有这么几种说法。其一,怕岳飞迎回二帝,自已的皇帝当不成。其二,岳飞在军中威望太高,怕其兵变。其三,杀岳飞是和金暗中的讲和的杀件。其四,秦桧是金放回来的奸细,诬陷岳飞。其五,岳飞干涉立太子,并居

  • “十三太保”是李存孝吗?为何他会被五马分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存孝是唐末名臣李克用众多义子中的一个,排行十三,所以称他“十三太保”。十三太保李存孝是一部香港70年代的电影,主要讲黄巢反叛,皇帝逃离京城,留在京里的晋王李克用想伺机复兴。他常常到皇陵墓祭拜。传说皇陵有天兵天将护着,黄巢非常害怕,想要毁了皇陵墓。但皇陵被石头将军和他的兵马保护着,黄巢没有得逞,无奈

  • 朱元璋为何杀掉沈万三?是因为沈万三的财富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斩沈万三,朱元璋杀沈万三真假的,朱元璋杀了沈万三吗

    据《留青日札》记载,当朱元璋打下江浙后,沈万三与其弟万四(沈贵)在两浙豪富中首先输粮万担,献白金五千两,以佐用度,“太祖军食,多取资焉”。但是贪得无厌的朱元璋却要“务罄其所有金”,想方设法来消耗他的家财。据董谷《碧里杂存·沈万三秀》记,有一次,朱元璋在月朔(即初一)日召见他,给他一文钱要他生利,从初

  • 晚清四大重臣之一的曾国藩是如何从平庸到“完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是忠臣吗,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吗,曾国藩经历清朝哪四个皇帝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重臣之一,他也是晚清另一名臣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创办了湘军,为满清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延续国运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毛泽东评价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近代人物中,毛泽东只佩服曾国藩一个人。曾国藩生于1811年,死于1872年,原名叫做子城,字伯涵。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汉人之

  • 北宋宰相苏颂的故事 苏颂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宰相肚里能撑船典故由来的诗,苏舜钦和梅尧臣的诗风比较,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

    苏颂(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汉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同安区)人。北宋中期宰相,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其祖先在唐末随王潮入闽,世代为闽南望族,父苏绅曾任集贤殿修撰。庆历二年(1042年),苏颂登进士第。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哲宗时拜

  • 楚王马殷在位期间做过哪些事?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楚王马殷的儿子们,被秦国扣留的楚王,楚怀王被谁灭了

    楚王马殷,字霸图,公元852年出生于许州鄢陵。五代十国时期开创了楚国,是南楚的开国君主。公元894年,率领部队一起进入湖南,占据潭州。公元897年,马殷被推举为主帅,在后来的几年间,马殷率领自己的部下占据湖南剩余各州,终于统一了湖南,建立了楚国。马殷与中国历史上大部分英雄人物一样,都是出生于一个贫困

  • 芈月怎样从芈八子到宣太后的?芈月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的宣太后芈月究竟如何,宣太后为什么叫芈月,芈月传樗里子喜欢芈姝

    秦宣太后是秦惠文王的妻子,是楚国的姑娘嫁到秦国来的,姓芈氏,称“芈八子”。秦惠文王有多位妻子,第一妻子称王后,第二妻子称夫人,其余妻子的名号顺序是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当时,宣太后是“八子”,因此被称为“芈八子”。芈八子在秦惠文王家庭里的地位一般,不过她有3个儿子,还有一个优势是她的

  • 揭秘: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究竟做了多少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活了多少岁,嬴政统一六国后做了什么,秦始皇凭什么统一六国

    秦始皇一生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成为了中国的首位皇帝。可以说,秦始皇的功绩是永远无法磨灭的,堪称“千古一帝”。但是,你知道吗?秦始皇得以如此的成功不仅仅靠的是秦始皇一个人的谋略,而是因为他手下有这样一员猛将。他就是蒙恬,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在秦始皇时期,蒙恬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员大将,甚至论武略比秦

  • 武则天被哪位大臣的一句话送上唐王朝的权利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本来想传位给谁,武则天为何能夺取李唐天下,辅佐武则天的两位大臣是谁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危,鉴于太子李显充东宫才三年,处理国事经验不足,高宗遗诏命自己信赖的宰相裴炎与两位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为顾命大臣,“于东宫平章事”,以辅佐太子登基,并在遗诏中留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的话,即特别授权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兼决大事。但并不是全权委托武则天临朝管理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