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道光皇帝为何会在鸦片战争中向英求和?

揭秘:道光皇帝为何会在鸦片战争中向英求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138 更新时间:2024/2/15 12:06:52

道光皇帝是嘉庆皇帝的二皇子。1782年,旻宁出生,母亲为嘉庆皇帝的嫡妻,由于嘉庆皇帝的长子早年夭折,旻宁就成为了皇长子。旻宁十五岁时,娶了钮祜禄氏为妻。1799年,嘉庆皇帝将旻宁立为皇太子储君。旻宁深受嘉庆皇帝的喜爱,1820年,嘉庆因病去世,旻宁登基成为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是一位节俭勤政的皇帝,一生为挽救清朝的命运,做过努力,但是效果都不太明显。道光年间也成为中国历史的分界线,道光在登基不久便颁布了一些政令,旨在挽救衰弱的清朝统治,他整顿吏治、严禁鸦片等等,但是都见效甚微。但是,他也为清朝的稳定做出了贡献,张格尔在新疆发生叛乱,道光下令严惩张格尔,道光八年,张格尔被活捉,平定了这场回部叛乱。

但是,历史上提到道光时,也会想起鸦片战争,因为禁烟运动的失败,英国和清政府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通过这次战争,道光并没有从中汲取经验,他没有看到西方国家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更没有学习借鉴之意。道光皇帝反而得过且过,在他不改当初的态度下,清政府逐渐没落,以至于后来清朝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许,道光皇帝继位不久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清政府现状,日复一日眼看政策并没有多大的起效,便自暴自弃了。

一个时代的开总是伴随着一个时代的落幕,而一个时代的落幕必然会有一个失意的者,或许并不是这个王者不行,只是因为时代的变更过很多时候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而道光就是这么一个落寞的王者。纵观道光的一生,他绝对算不上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昏君,更谈不上是一个残暴凶戾的暴君,他一生节俭执政,勤勤恳恳,可以说在历史上比他更加简朴更加勤奋的皇帝都不多,就这样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工作着,希望能够改变清朝的局面。或许他也曾严厉的惩治贪官污吏,也曾努力在治理鸦片的过程中做出贡献,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他的才能是有限的,他的运气是不好的。

道光皇帝一生都以守成为重,但是那不是一个能够守成的时代,那是一个需要锐意进取的年代,是一个需要开拓新世界的时代,一味的守成只会让自己灭亡。在当时中国已经是国弱民贫,外敌环视的处境,天朝上国的威严离破灭只差了一根“稻草”,而鸦片战争就是这根“稻草”。在鸦片战争最初,道光皇帝还以为英国军队不堪一击,但是其实不堪一击的是清军,人家的大炮巨舰太强大了,清军根本反抗不了,怎么办,只能求和,从此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也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使得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了自强不息的觉醒之路。

事实上,鸦片战争的失败不能够完全怪罪到道光皇帝头上,毕竟当时的中外差距是明显的,但是在之后,中国沦落到那种程度之后,道光皇帝没有振作起来,以雄心壮志,力求变革,反倒是苟且偷安,这样的举动也让他受到了更多的诟病。道光之后的皇帝是咸丰,咸丰是道光的四皇子,在他之前的几个都已经去世了,咸丰的才能并不突出,各方面表现在道光的儿子之中也不是顶尖的,但是最后道光还是选择了咸丰,一来道光非常疼爱咸丰的生母钮钴禄氏,再来咸丰一直表现的非常温和,据说当时道光询问自己的儿子以后会怎么治理国事的时候,其他的皇子都各抒己见,只有咸丰哭着希望父亲不要死,虽说或许有作秀的嫌疑,但是至少这样的说法让道光皇帝非常开心,最后就选择了咸丰为帝。

咸丰皇帝继位的时候清朝的局面已经非常的不容乐观了,各地农民起义就像是打地鼠一样,压下一波又出来一波,国家也已经没有多少钱了,国库空虚,外面还有各种列强围观,等着清朝露出破绽,从中挖下一块肉来。在咸丰继位还不到一年的时候太平天国就爆发了,只是短短的两三年的时间,清朝就有了巨大的危机,北京就受到了威胁,正在咸丰到处派人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英法两国又趁火打劫合力进攻清朝,迅速的占领了北京等地,逼得咸丰不得不逃亡外地,结果无数财宝被掠夺,还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签约,因此换来了之后一段时间的平静。在这种磨难重重的局面之下,总是秦皇汉武在世也无能为力,更何况是咸丰,所以纵然他有着改天换地的心思,也没有这种拯救中华的能力,只能看着华夏大地战火纷飞,支离破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张格尔与大清皇帝道光有哪些恩怨纠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张格尔是生活在清朝时期的人,他本来是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白山派的领导人,也算是逃到了国外居住的伊斯兰教的贵族人物,后来却回到清朝进行了反叛,最终因此而死亡。他曾经引起过清朝的战争,因此在那个时期也算是著名人物,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张格尔简介中有着相关的介绍,那么张格尔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张格尔

  • 道光皇帝为何在一道密诏上写有两个皇子的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入关之后,康熙帝曾试图依照中原汉族的政治传统去推行“嫡长子继承制”。但由于种种原因,康熙帝对皇太子胤礽“两立两废”,“嫡长子继承制”未能在清朝历史上被采用。“秘密建储制”由此登上了大清历史舞台。但这看似最先进的立储制度,在道光帝立储时,依然遇到了极大的难题。在道光皇帝之前,清朝历代皇帝被立储困扰的一

  • 揭秘:道光皇帝为何一脚踢死了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中期的道光皇帝,可以说平平凡凡,不是开国之君,也不是亡国之奴,可正是在这个平庸的皇帝任期,使得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简单的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是近代社会的一个转折点。在这内忧外患的时期,满清可谓是岌岌可危,道光的皇二子和三子都因病早夭,只剩下了一个长子奕纬,道光皇帝为什么会

  • 为何史书上对嘉庆皇帝的死因都是模糊处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清朝入关以来第一个死在北京之外的皇帝,史书中对于嘉庆皇帝的死因都没有明确的说明。嘉庆皇帝的父亲及兄弟都很长寿,作为有长寿基因的嘉庆,为何突然去世?他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在清朝历代皇帝里,嘉庆皇帝的死因,确实是《清实录》中记录最模糊的,只有“偶感暍暑”四个字。区区中暑就要了皇帝命?这种可以写惊悚小说

  • 嘉庆是如何拿下深受太上皇宠信的大贪官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满洲正红旗人,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宠臣,以巨贪而出名。历史上的和珅不仅精通四种文字满、汉、蒙、藏四种文字,而且善于拍马。据说和珅为了捞钱设立了一种和珅还创立了议罪银制度,就是让有过失的地方总督、巡抚等官员用交纳罚款来代替处分,少则数千两银子,多则数万两、数十万两。这种议罪银直接交到内务府,入了皇帝

  • 嘉庆破格提拔的状元 竟是此人拍了乾隆的马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嘉庆十六年(1811年)殿试结束后,主考官潘世恩乐颠颠地把前十名的卷子给皇上送了过去。为什么要“乐颠颠”呢?因为他觉得这科的考生水平都比较高,皇上看了也一定会很满意,皇上一满意了,咱当员工的自然就有好处了。然而,当嘉庆看完卷子后,却很不满意,瞪了老潘一眼,说:“这科怎么就没有一个高手吗?”老潘被

  • 魏文帝曹丕的武功有多厉害?魏文帝曹丕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许多人都熟知,魏武帝曹操和他的儿子魏文帝曹丕、陈思王曹植,是我国建安文学的创始者。可能许多人还不知道,其中曹丕不仅文章典丽,而且武功精熟。有一次,曹丕和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共同饮宴。曹丕一向听说邓展精研武术,擅于运用各种兵器,而且还能空手入白刃,因此,曹丕就和邓展谈论起剑术,谈着谈着曹丕直率地

  • 嘉庆是并不突出的第十五子 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皇帝颙琰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乾隆皇帝虽然有非常多的儿子,但是能立为皇太子的并不多,立为皇子之后能长大的就更少了,颙琰就是生的早不如生的巧的那个人。颙琰并不是乾隆皇帝最聪明的儿子,也是不是最有才能的儿子,因此在颙琰的之前,乾隆皇帝还立过好几位皇太子。第一位被立为皇太子的是孝贤纯皇后的所生的嫡子,

  • 历史上纳兰性德与纳兰容若是不是同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纳兰性德,是清朝很有名气的年轻词人,潇洒倜傥,却也活出了最真实的自己。纳兰性德并非其出生开始就叫这个名字,纳兰性德原名是成德,是后来才改成了现在的这个名字。那么纳兰性德改名字做什么呢?让我们从下面的内容中来了解一下。纳兰性德是康熙帝身边的大学士的儿子,而整个纳兰家族在当时都是很有声望的,纳兰性德的母

  • 揭秘:纳兰容若真实的感情纠葛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似乎永远都不会死,因为他们要么活在传奇的故事里,要么活在浪漫的爱情里,尤其是和爱情沾上边以后,流传会更为长久,后世人们会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附着在历史传奇人物身上,通过虚构的历史人物的爱情活动,激活自己的浪漫美梦。之所以选择传奇人物,是因为只有人物本身传奇,爱情才会传奇得有说服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