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谊身上都有哪些故事?他为何只被赏识不被重用

贾谊身上都有哪些故事?他为何只被赏识不被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47 更新时间:2024/1/20 11:30:24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年168年),西汉时期洛阳人,今河南省洛阳东市,曾做过长沙王太傅,所以世人也称呼贾谊为贾太傅,贾长沙。是汉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著作《过秦论》、《治安策》等在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贾谊简介。贾谊从小就刻苦读书,百家的书籍无所不读无所不通,酷爱文学的他曾经做过《左传》的注释,虽然后世流传时早已失传。公元前180年,也就是汉高后八年,吴公被任命为廷尉(最高司法长官),便向汉文帝推荐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贾谊,从此,贾谊走上仕途,被任命为博士,开始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的出现。他在博士期间,让其他人都很敬佩他的才能,也受到汉文帝的重用。文帝二年,贾谊提出的《论积贮疏》得到了汉文帝的认可。同时贾谊还协助汉文帝修改了许多的政策和国家法令,这样一来,贾谊得罪了不少的功臣元老。汉文帝有个宠信的官员邓通,虽然他没有任何的才能本事,但是由于汉文帝的迷信将他视作心腹。他和贾谊两看相厌,在邓通屡进谗言的情况下,汉文帝疏远了贾谊,贾谊被贬出京师。在汉文帝十一年,贾谊作为梁怀王的太傅,眼见梁怀王摔死,而郁郁难安,在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贾谊因为过度忧郁而去世。享年三十三岁。

贾谊的进步主张对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贾谊的一生始终关注着国家的时政和国策,他将国家的兴衰视作自己的任务,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和才能为国家付出一切,是个伟大而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但是这样严肃而认真的人身上也有着许多的故事。他从年幼时期就博览群书而财富经纶。在十八岁的时候被恩师吴公举荐,成为西汉最年轻的博士,后来却因为小人进谗陷害,被贬做长沙王太傅,虽然在后来被汉文帝重新召回,但是在不久之后因为梁怀王坠马,贾谊很快就郁郁而终。

在他任梁怀王太傅的时候,汉武帝曾经让他多教梁怀王读书,但是贾谊却认为读书固然重要,但是作为一个皇子,更重要的却是如何学会做一个正直有担当的人。又做了秦朝的例子,秦朝赵高教导秦二世的都是严刑酷吏所做的,所以秦二世一旦登上高位就开始残暴的杀人,这并不是说秦二世本来天性就如此残暴不仁,而是突出说明了后世环境和教导的重要性,贾谊对于梁怀王很是用心的教导,但是可惜的是梁怀王却意外逝世,贾谊十分自责愧疚,经常忧郁的哭泣,但是他还是用自己最后的精力为国家着想,直到最后郁郁而终。贾谊虽然过世了,但是他所留下的思想和主张还在,汉文帝还是比较重视的,他的进步和积极的主张,在汉文帝时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贾谊从小就为人聪慧,博览群书,很快就声名远播,十六岁在吴公的介绍下,被汉文帝赏识并封为博士,后来又提出了许多有力的主张,为当时西汉社会的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远大的贡献。一路成长起来顺风顺水的他,却在汉文帝要封他做公卿时,遭受了很多元老大臣的反对和阻拦,最后又被人进谗言诬陷,失宠于汉文帝,被贬到长沙做了长沙王太傅。后被汉文帝召回,又奉命做了梁怀王的太傅,但是梁怀王最后却,贾谊也在汉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忧郁而亡,享年三十三岁。

纵观贾谊的一生,他的顺风路一直截止到汉文帝要破格提拔他为公卿,这时候遭受群臣反对,并且贬斥贾谊出京师,从这时候起,贾谊开始有了自怨自艾的悲观思想,甚至听闻长沙气候潮湿难捱时,觉得自己肯定活不下去了,开始展现出他性格中懦弱的一面。在湘江因为觉得自己和屈原一样悲苦便作了《吊屈原赋》一文,表面上是在怀念屈原,其实心底却是在自己发散着心中的牢骚和愤懑,也有了责怪汉文帝不识人才的意思,但是汉文帝却并没有怪罪于他,反而让贾谊做了几年的长沙王太傅之后,将他调回京师做了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那时候,汉朝还没有立太子,若是梁怀王长大之后成为太子,那么贾谊将来就是太子太傅,差不多是做官的最高境界了,可是贾谊并没有看到这一点,他还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政论上,这样一来,梁怀王坠马而亡,贾谊足足自责哭泣了一年多,直到最后他忧郁早逝。

贾谊年仅三十三岁就病逝了,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并且非常难得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短暂的一生内,为我国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巨大的文化遗产。同时,贾谊也是著名的作家,他创作的《吊屈原赋》、《鵩鸟赋》等都非常的有文采,表达了浓烈的思想情感。而他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等,言辞谨慎,逻辑紧密,对后代的散文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在西汉初年,贾谊等人在总结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上,提出了以儒治国的设想,他以清醒敏锐的历史意识和超前的政治眼光看透了当时社会所存在的隐患,又通过对仁义、法先圣、制礼仪、别尊卑的儒家主张奠定了汉代王朝社会仁与礼相结合的政治设想,并且成功的引起了当时汉文帝的注意重视,为大汉王朝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的影响。

贾谊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政治问题的研究上,他所留下来的著作也大多是政论性很强的文章,但他的哲学思想却完好的体现在了《道德说》中,借助当时《老子》的学说影响,表现出他一直以来完好的吸收其他的各路思想来更好的完善当时以儒家思想为体系的思想主张,这种思想上的新动向非常值得人们重视。贾谊短短一生虽然没有登上高位,可是她的远见卓识的政论和别具一格的意见还是非常重要的,他的行为和贡献,并不是那些虽然身居高官却庸碌一生的人所能比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贾谊是谁?贾谊是被谁举荐给汉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贾谊是哪个朝代的,汉文帝男宠,汉文帝是不是汉孝文帝

    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他就饱读诗书外加写得一手的好文章,在当地小有名气,当时的河南郡守吴公非常欣赏他。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他就饱读诗书外加写得一手的好文章,在当地小有名气,当时的河南郡守吴公非常欣赏他。那会汉文帝继位不久,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

  • 贾谊为何深受皇帝欣赏?他都有哪些著作流传于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贾谊作品集,隋炀帝是不是昏君,贾谊的著作

    贾谊的一生始终关注着国家的时政和国策,他将国家的兴衰视作自己的任务,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和才能为国家付出一切,是个伟大而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但是这样严肃而认真的人身上也有着许多的故事。他从年幼时期就博览群书而财富经纶。在十八岁的时候被恩师吴公举荐,成为西汉最年轻的博士,后来却因为小人进谗陷害,被贬做长沙

  • 司马迁是因为给李陵仗义执言 才惨遭宫刑横祸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史记中的腐刑是什么,司马迁宫刑,司马迁与李陵的关系

    公元前九十九年,汉骑都尉李陵率五千步卒深入匈奴腹地为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匈奴右贤王做策应掩护。李陵完成策应任务在回兵途中遭遇单于主力,以五千步兵血战匈奴八万大军,且匈奴军队多为骑兵。就在对抗兵种和军队数量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李陵带领部队与匈奴大军边退边战,血战十余日,杀伤匈奴万余人。最后因退路被断

  • 甄宓为曹丕生下一儿一女,为什么还是没能斗过郭女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植为什么没娶甄宓,甄宓为什么争不过郭女王,郭女王是被曹睿赐死的吗

    甄宓,即文昭甄皇后,名不明,相传为甄宓 ,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这是魏晋流传最广的赞颂女子容貌的一

  • 作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的诸侯,袁绍有哪些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汉末年诸侯王列表,东汉末年诸侯,汉末霸业哪些武将好用

    东汉末年知名军阀袁绍即出自汝南郡袁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高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朝廷三公。袁绍早年曾在朝廷任职,并指挥诛杀宦官。到了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进入洛阳,篡夺了东汉朝廷的大权,所以袁绍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

  • 章邯的能力如何?他的悲剧与秦朝的悲剧密不可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穆公之后为什么秦国衰败,人生四大悲剧能力配不上,当事者的能力不足

    章邯,秦朝著名将领,他是秦末时期的军事支柱,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纵使秦始皇后来有太多太多的过错,其首先一统天下的大功也始终拥有让人为其俯首的魅力。而不仅

  • 皇太极非嫡非长,为什么能继承后金的汗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皇太极和多尔衮,大汗传位给多尔衮还是皇太极,皇太极为什么不立豪格为太子

    爱新觉罗·皇太极,即清太宗,清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清朝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和奠基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期间,将国号改为我们熟知的“清”,将民族由女真改为满族,统领着原本被明军困在东北的满族人,他西联蒙古,东平朝鲜,扫清了攻打明朝的阻碍,从而绕过明朝最为坚固的关

  • 萧何对西汉政权的巩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是如何整理秦朝旧制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西汉建立后,担任相国,史称“萧相国”,册封酂侯,名列功臣第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作为汉初三杰之一,这萧何在汉朝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在其早年时期,也与曹参一样共同在秦朝为官,是沛县的一个地方官员。在后来刘邦起义之后,他便一直

  • 在多战失利的情况下,邓禹是如何扭转战局取得胜利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七亘村伏击战重叠的含义包括,兴师北伐,未获成功

    邓禹,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曾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邓禹凭借着武艺出色而闻名天下。因为与汉光武帝刘秀早期的渊源,因此使得他一直深受宠幸,是其他人远远所不能及的。在邓禹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战场上度过,带领军队获得了多场战争

  • 宰相脱脱的死加速了元朝的灭亡,为什么这么说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元朝最后的名相脱脱,元朝因为黑死病灭亡,脱脱木儿

    脱脱,即托克托、脱脱帖木儿,他是元末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曾担任宰相,他任职期间取得了不少成绩,被赞誉为“贤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卷轴中,你来我往所交织的,往往是王朝之间的更迭交替,这就如同二十四节气表一样,不断更迭着。后世的欧洲学者,虽然富有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