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咸丰皇帝在朝时期的清朝是什么样的?为何没能挽救颓势

咸丰皇帝在朝时期的清朝是什么样的?为何没能挽救颓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24 更新时间:2023/12/26 8:11:46

在历代帝王之中,咸丰帝的命运差不多是最惨的一位。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

爱新觉罗奕詝即清文宗,年号咸丰。作为清代的第九代皇帝,也是清代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咸丰帝逝世时,年仅三十一岁,但在他当政的十一年之中,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他不得不做出很多在当时人看来十分荒唐的决定,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也没能一改处在颓势的清代统治。

想要明白咸丰皇帝的那些荒唐决定,还是要和他当政期间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这位勤于政事的清代帝王,处在历史巨变的时代背景下,到底都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又如何影响后世?

咸丰三年(1853),内务府向皇帝递交一份名为《内务府奏查明库存金钟分量及抄产变价银无存折》,而这份清单上有一个乾隆年间的金钟,咸丰帝打算将其融化。将老祖宗留下的“家产”融化、提炼黄金,为的是奢侈生活吗?当然不是,咸丰皇帝是在用自己的“家产”来接济清代的大军。

此时的清军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强大敌人,除去虎视眈眈的欧洲大军,国内的战事更是紧张,太平天国的实力一步步壮大,前线吃紧可却后备无粮,实属尴尬。早在道光三十年(1850),清代国库就剩下187万两,而由于几年间的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赈灾等原因,到咸丰三年(1853),户部存银仅剩22.7万两,连两个月的兵饷都发不出来。这能让一国之君不着急吗?

除却上文中提到的金钟,一同被“变卖”还钱的还有宫中所积存的铜器,连旗杆上的铜顶、门上的铜钉、屋檐上的铜网都被带走去铸成铜钱;而到咸丰五年(1855),各地的财政部门因受太平天国起义或其他原因影响,财政状况越显颓势,多地财政部门无法正常运作,织造局、税关、盐场等部门更是受牵连严重,无法正常工作。

可以说咸丰帝把自己后院都拆了来换钱,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户部财政的缺口。开源节流,开源到咸丰帝为维持宫中用度,将宫中金册、金宝交出,目的和上文中提到的金钟作用一样,只是这金册金宝大多是册封太皇太后、皇太后或是皇后时的凭证,这就相当于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

开源不够,节流来凑。咸丰帝眼看着家底都出来了也无法遏制财政上的急剧恶化,那就从开支的源头入手,减少开支。咸丰帝不仅对自己的八旗子弟狠,对自己的长辈们也够狠:他停发八旗兵丁的“红事赏银”、减少两成“白事赏银”等举措,也减少基层群体的福利;且压缩节省清东陵日常维护先祖陵墓花费,而埋着自己父亲道光帝的清西陵,则对比清东陵减半开销用度。

在这样环境下接下大任的咸丰帝,对自己也是十分节省。门枢坏了舍不得换新,将就着补补,继续使用;套裤被烧了豆瓣大的洞,太监劝他扔掉,他却说:“物力艰难,弃之惋惜,尽量给补补吧”。

在后世对咸丰帝的评价中,总结出了咸丰帝四大不良爱好:贪美色、贪丝竹、贪美酒。后世在猜测他的死因时,也总是离不开这些不良爱好的影响。当政前期的咸丰帝可谓是呕心沥血,改革力度之强超过了嘉庆、道光两代皇帝;而也就这样一位皇帝,在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进攻到北京时,咸丰帝以“木兰秋狝”为名仓皇逃亡热河,命奕訢留京议和。

在热河行宫的咸丰帝得到了久违的闲适与轻松,比起在北京每日的辛苦操劳和巨大压力,在这里和美女嬉戏,醉心戏剧。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六日下谕,立下皇太子载淳,又为儿子安排好辅佐大臣(史称“顾命八大臣”,分别为: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十七日清晨,咸丰帝在热河病逝。

纵观咸丰帝短暂而忙碌的一生,很难去定义他是个昏君。从他当政开始,他就在努力改变清代的局势,顶住八旗子弟和宗法制度的压力削减开支,也给汉人更多的机会,改变清代实行了二百多年“重满抑汉”的国策;咸丰元年(1851)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虽然不是他造成的因,但却要他尽力去弥补这些问题带来的果。

他“变卖祖产”、削减八旗福利、喜爱美色戏曲,后期的一些决定更是为清代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但是却也不得不肯定他当政前期的政绩,他和他的父亲道光帝一样,十分勤劳节俭,但治理能力一般,遵循祖宗家法,想做一个守成之君,咸丰只是没摊上好时候,所以经历着国家巨变的咸丰,才会做出那些看似荒唐的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颜真卿:苍劲有力的书法背后,是铮铮铁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文臣与武将,一个是以文治国,另一个则是以武功戡乱。在历史长河中,其实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不仅笔锋苍劲,其一身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铮铮铁骨,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颜真卿有着极其高的书法造诣,他于盛唐之时,独创了“颜体”风格。他的书法,在当

  • 萧燕燕成为太后之后辽国的实力怎么样?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辽萧太后是不逊色武则天的女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的萧后燕燕,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值得一说呢?萧燕燕,生于公元953年,是辽朝第五位皇帝辽景宗耶律贤的妻子,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的闺女。萧绰,她历经层层选拔十六岁岁入宫纳为妃子,辅佐夫儿,为辽国主持一生

  • 唐敬宗李湛家庭成员都有谁?唐敬宗李湛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后妃郭贵妃,生悼怀太子李普。儿子李普,悼怀太子,姿性韶悟。宝历元年始王晋。文宗爱之若己子,尝欲为嗣。大和二年薨,帝恻念不能已,故赠恤加焉。李休复,母不详,唐文宗开成二年封梁王,李执中,母不详,为襄王,子李寀为乐平郡王。李言扬,母贵妃郭氏,封纪王,敬宗宝历二年生,会昌元年九月廿日薨,年十六.李成美,母

  • 唐敬宗李湛有何人生经历?唐敬宗李湛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敬宗李湛登基后,根本不把国家大政放在心上,他的游乐无度较之其父穆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敬宗即位后的第二个月,就一天到中和殿击球,一天又转到飞龙院击球,第三天又在中和殿大摆宴筵,尽欢而罢。敬宗一味追求享乐,就连皇帝例行的早朝也不放在心上。三月的一天,群臣来到朝堂准备入阁议事,可是敬宗一直到日上三竿还没有

  • 唐敬宗李湛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只活了十八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唐敬宗李湛,于元和四年(809)六月七日出生于东内大明宫之别殿。他是在长庆二年(822)十二月被册立为皇太子的,这是因为穆宗突然中风而不得不在大臣裴度等人的强烈要求下才作出的决定。长庆四年(824)正月,敬宗先因父亲穆宗健康恶化以太子身份监国,很快因父皇驾崩而登基。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是同父异母的

  • 揭秘:都是复兴汉朝 为何刘秀成功了而刘备却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刘邦建立的汉朝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朝代之一。在西汉之后,历史存在多个以“汉”命名的朝代和政权。其中,东汉和蜀汉是具有代表性的两个。进一步来说,对于东汉的刘秀和蜀汉的刘备,都是西汉刘邦的后裔,二者都以复兴汉室为己任。但是,从结果上来看,为何刘秀成功成功复兴汉室,刘备却只是偏安一隅呢?首

  • 盘点这些古代名将功高盖主:不可一世却能够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对中国古代名将来说,功高盖主是最担心的事情。有这样五位名将,他们功高盖主却没有下场凄惨,反而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极尽哀荣。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这几位功高盖主却能善终的名将。一、王翦、王贲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贲,秦国后期名将,王翦之子。东方六国中,有五国是王氏父子攻灭。公元前228年,

  • 西汉开国名将周勃战功卓越可惜落的下场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周勃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将领,也是一名宰相,在秦二世元年,周勃同刘邦起兵去反秦,并且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以卓越的军功,被封为将军,并且赐爵武威侯。在那之后,周勃也跟随着刘邦从汉中到了关中,这一路上击败了章平,围攻了章邯,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战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在楚汉战争中,周勃又将自己的英雄本色发挥得

  • 唐宪宗李纯幼年经历是怎样的?唐宪宗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李纯原名李淳,为唐顺宗长子,大历十三年二月十四日(778年3月17日)生在长安宫中。李纯出生时,正是皇曾祖代宗(李豫)的晚年。他出生的第二年,祖父德宗即位,父亲顺宗被立为太子。李纯幼年懵懂之时,长安城里就发生了“泾师之变”,仓皇出逃的德宗没有能够保障宗室子弟的安全,那些没有及时撤离者有77人死于叛军

  • 南齐皇帝萧宝卷做过哪些荒唐事?萧宝卷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明帝临终前拜了始安王萧遥光、尚书令徐孝嗣等六位大臣辅助萧宝卷,这六人最初尽心尽力,共同管理朝政,彼此相安无事,日子久了,便开始互相争权夺利。大臣们争权,萧宝卷倒不在乎,让他满身不自在的是这六位大臣总是劝谏他行事端正,使他不能随心所欲地游玩胡闹。茹法珍和梅虫儿因为怂恿皇帝胡闹而经常遭到大臣江佑斥责,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