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杀了魏延后杨仪为什么要自尽?真相是什么?

杀了魏延后杨仪为什么要自尽?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825 更新时间:2024/1/6 1:42:00

诸葛亮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大臣。当初魏延不被诸葛亮所信任,后来杨仪派出马岱杀了魏延。奇怪的是杨仪杀了魏延之后,不但没有得到嘉奖,反而最后选择自尽而死,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记载,魏延和杨仪不和,在魏延事发前,两人相互状告对方有不轨犯上之心。当时的皇帝刘禅一时间难以决断,就询问老资历的蒋琬董允二人的意见。当时两人向刘禅拍着胸膛保证杨仪绝对不会有逆谋之心,却对魏延的忠诚度表示怀疑。甚至蒋琬还打算出兵去阻击魏延,最后因为中途收到了魏延的死讯,这才作罢。没错,就是杨仪在魏延战败溃退汉中时,派出马岱将其击杀。

在建兴十二年(235),在诸葛亮病危之际,他召集了费祎,杨仪等人商讨如何退军的事情。诸葛亮当时做出的部署是让魏延负责断后,姜维前行撤离。诸葛亮对魏延并不太放心,下令如果魏延违令,大军可以自行出发,退回汉中。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先是让费祎去试探了魏延的态度,果不其然,魏延没有遵守诸葛亮的命令。

魏延此时不认为他们应该就此撤退,试图独自去攻打曹魏,并不配合杨仪的安排。万般无奈之下,费祎只能退了一步和魏延商量北伐和退回汉中的人员。费祎没有遵守承诺,他假意去和杨仪商讨,想趁机离开大营。谁知魏延早已派人探明杨仪的情况,听说他们仍然准备撤离这里,勃然大怒。为了阻止杨仪的军队撤退,魏延抢先摧毁了他们退回汉中的必经之路。杨仪的队伍也没有妥协,怀着一腔怨气打通道路,坚持撤退。后来,魏延派军把守褒谷口,阻止杨仪军队过去,导致杨仪只得让何平去突击魏延的大军。何平呵退了魏延的先锋部队,他们自知理亏,也没有太大的斗志反抗。就这样,魏延只能在一片兵荒马乱中退往汉中,最后死于马岱之手。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其实诸葛亮并没有将军权完全交给杨仪,而是亲自做出撤退的部署,杨仪只是负责执行中的一员罢了。所以在魏延看来,就算诸葛亮去世了,自己也仍然是统帅,只要他和费祎联合,就能够调动大军。杨仪只是一个负责执行的小参谋,说白了就是个“跑腿的”,根本无法调动军队。诸葛亮和魏延的分歧更多是在于他们军事思想的不一致,诸葛亮主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而魏延却更加激进。无奈之下,诸葛亮才让杨仪带领军队。然而杨仪领悟错了诸葛亮的意思,认为这是诸葛亮对他的器重。他嫉恨魏延,认为他是自己成为丞相最大的绊脚石,加之魏延自视甚高,甚少服软,而杨仪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两人自然是水火不相容。

杨仪好不容易带回了蜀军,还斩杀了了魏延,满以为自己可以获得丞相之位,结果刘禅却只给了他军师的职位,并且还没有兵权。而杨仪垂涎不已的丞相之位,却落入了蒋琬的囊中。杨仪自认才华谋略不输蒋琬,自然是不服,他又不是什么好性子的人,自然是怨恨之情溢于言表,逢人就大加抱怨。

一个跟“祥林嫂”一直跟大家吐苦水发牢骚的人自然得不到众人的喜爱。费祎好心相劝,他却说出了许多忤逆之语,甚至说出了后悔杀死魏延,希望再和他共事的话来。最后,杨仪受到告发,不但官没得当了,甚至还被流放。

照理说,到了这般田地杨仪是该夹着尾巴做人了,可他还是不死心,经常说一些敏感言论,导致议论纷纷。终于朝廷忍不了了,下令捉拿他,杨仪绝望之下选择了自杀。

其实杨仪早该想到,诸葛亮不让他掌兵,就已经意味着他不是丞相的最佳人选。诸葛亮在临终之前是明确向刘禅表示过蒋琬是最合适的人选。如果诸葛亮真的是中意杨仪,怎么样也会在刘禅面前有过或多或少地表示。反观杨仪,他虽然成功领回大军,确是七零八落的残军,刘禅其实是很不满意的。

而杨仪处死作乱的魏延,却没有任何赏赐,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其实是要为这次作乱负责的,最多算是将功补过,谈何赏赐?诸葛亮在撤军的安排之中,其实就已经设置了防范魏延的手段。选择让魏延断后,只要前面的部队已经撤离,魏延孤立无援,自然就不敢逞强,只能随大部队退回汉中。

杨仪没有及时传递诸葛亮的命令,反而派人试探,结果被魏延识破有了反击的机会,干扰了诸葛亮的计策。杨仪的犹豫不决让魏延有了可乘之机,魏延赶在了杨仪之前,不但使得杨仪成了断后的人,而且有了阻击他们退走的机会。事实上,蜀国军队已经撤退后曹魏那里才得到相关消息的,这就说明诸葛亮是有后招的。只要杨仪取得先机,如果诸葛亮的病情好转,他们就能继续北伐;诸葛亮病情加重,他们也能虽是撤离,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杨仪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么多,反而贸然刺激魏延,这才有了后面这么多“糟心”事。

事实上,魏延上书弹劾杨仪,虽然在蒋琬,董允等人的力保之下,刘禅暂且打消了对杨仪的疑心,但内心深处其实仍是对杨仪存在不信任的。

杨仪的个人能力不行,而且面对魏延一事,他的残忍杀害也足以让刘禅颇为忌惮。所以事实上,魏延之死不但不是杨仪的功劳,甚至在大部分人看来,杨仪还是这次造反的推波助澜者。杨仪不但没有认识到危机,反而大肆张扬,无怪乎会为此付出代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秦始皇的死因是什么?是被人所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真相,秦王是被谁杀死的,秦始皇到底死没死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关于秦始皇去世,《史记·秦始皇本纪》当中仅有“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短短几个字,然而他去世的过程却显然不是如此简单,从平原渡口病倒到沙丘平台病逝,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秦始皇的真正死因究竟如

  • 刘弘为什么会被大臣废黜?他短暂的一生存在哪些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汉少帝被何人废黜

    西汉开国初期,有两位被历史遗忘的皇帝,他们不仅政治生涯处处受限,连寿命也十分短暂,他们便是西汉前少帝刘恭和西汉后少帝刘弘。下面为大家着重介绍一下西汉后少帝刘弘的故事。刘弘,原名刘山,在接任刘不疑的常山王之位后,改名刘义,是汉惠帝刘盈之子。西汉前少帝刘恭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被吕后毒害的,便扬言长大后要报复

  • 羊曼:东晋最真诚的大臣,最后被叛军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臣职位表,领侍卫内大臣,表达真诚感谢的话

    他出身名门、少有名气,一生真诚待人,最后惨遭叛军杀害,令人惋惜!此人就是东晋大臣羊曼,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他的生平经历,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羊曼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是西晋太守,其弟羊聃也在朝为官,他还是太傅羊祜哥哥的孙子,羊祜是东汉著名才女蔡文姬的外甥,所以算是名门之家了,羊曼的儿子后来还

  • 胤禩在老四胤禛继位之后的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胤礽最后结局,胤礽二次被废,皇十四子胤禵结局

    众所周知,“九子夺嫡”之结果是皇四子胤禛胜出,成功继承了皇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胤禩,是康熙皇帝第八子(未序齿除外),她的母亲是良妃卫氏,在康熙三十九时,仅有两人被册为嫔,其中一个就是已经年老色衰的卫氏。为什么年老色衰的卫氏可以受到册封,因为胤禩很受康熙宠爱,康熙三十七

  • 历史上的外交家子贡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对子贡的评价,子贡的外交智慧,子贡是一个怎样的人

    子贡,(前520~前456)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众所周知,据《史记》记载,孔子门下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孔子所推崇的六艺的有七十二人,被称为“七十二贤人”。并且还有十位最为杰出的弟子,号称“孔门十哲”。而我们今天要讲到的子贡,正是被孔子

  • 宋孝宗赵眘有何人生经历?宋孝宗赵眘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赵吉简历,宋孝宗禅位,宋度宗赵禥怎么读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赵昚出生。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6岁的赵伯琮幸运地被失去生育能力的高宗选中,育于宫中。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二月二十四日,赵昚被立为皇子,改名玮。二十五日,下诏。二十七日,授为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为建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

  • 揭秘:退位后的宋高宗赵构过着怎样的晚年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高宗下一个皇帝,赵构为什么能建立南宋,历史上赵构的真实评价

    赵构退位后,自称不再问朝政,其实也干预一些政事。有一天,他去灵隐寺冷泉亭喝茶,有个行者对他照料得很殷勤,他打量了一番行者说:“我看你的样子不像个行者。”行者哭着诉说道:“我本是一个郡守,因为得罪了监司,被诬陷降罪,罚为庶人。为了糊口,得来此处投亲,干此贱活。”赵构当即说:“我明天替你去向皇帝说明。”

  • 唐玄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是因为女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和武则天什么关系?,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视频,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在哪里

    若论完美,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政治上,他协助父亲李渊一手建立了中国所有朝代中最为强盛的唐朝;军事上,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平定了当时与其一起逐鹿天下的各路英豪;爱情上,他更是桃花运不浅,一口气把最贤慧的长孙无垢、天才美女徐惠妃、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前朝公主大杨妃等四大极品女人全

  • 宋高宗怎样用处女选太子?历史又是怎样评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的太后专权,宋高宗立太子,宋高宗赵构是宋朝第几位皇帝

    公元1129年说起,就是在这一年,金左副元帅宗维攻陷徐州,驱军南下,扼守在淮阳的韩世忠军一触即溃,败走盐城,金兵长驱直进,一路杀到扬州附近的天长军。以往金军入侵之时都是靠着韩世忠和岳飞等一批名将的竭力抗击,宋朝皇室才方保无忧。但这次连韩世忠的军队都在金兵的冲击下失败,自然使得宋朝皇室失去了赖以依存的

  • 宋钦宗与靖康之耻有着怎样的关系?宋钦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徽宗靖康之耻,北宋靖康之耻的真相,宋徽宗宋钦宗

    金军虽然退出了京师,但并未停止攻宋战争。靖康元年九月,太原失守,使宗翰率领的西路金兵得以顺利南下,与东路军合围汴京,并于十一月攻占开封外城。在攻下开封外城后,精明的金军将帅并未立即攻城,只是占领外城四壁,并假惺惺地宣布议和退兵。钦宗居然信以为真,命何栗和齐王赵栩到金营求和。宗翰说:“自古就有南北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