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的战略思想是什么?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唐太宗的战略思想是什么?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634 更新时间:2024/1/20 20:46:07

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是唐太宗关于地缘战略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唐太宗利用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地缘关系及其作用法则谋取维护唐王朝利益的战略思想。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是中国古代地缘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现代的独具特色的思想内容。

唐太宗在位期间国土广大,边界线绵延曲折,地缘形势复杂,并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历观这一时期唐与周边所发生的诸多地缘关系,既有与唐军事利益攸关的,也有与唐政治、外交利益攸关的,还有与唐经济利益攸关的,更多的则是几种利益兼而有之,错综复杂。唐太宗比较成功地处理了与突厥、吐蕃、高昌及西域诸国、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国之间的关系。唐太宗的地缘战略思想正是在处理与周边地缘关系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并走成熟的。

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进取。这是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的最显着的特色,也是其思想中最成功、最可取的地方。唐太宗的雄大豪迈是历代许多帝王所不可比拟的,这也是他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是灵活应对。唐太宗在重大变故面前不惊慌失措,他能够依据客观形势和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较大程度地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三是静务实。唐太宗鉴于隋亡教训,努力克服以往帝王急功近利、穷兵黩武的缺陷,注意结合现实需要,量力而行,在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推行务实政策;

四是措置有序。无论是北击突厥,还是西平高昌,尤其是经略西域,都是先急后缓、由近及远,有条理、有次序地进行,从中亦可见唐太宗地缘战略决策之成熟。

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是其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突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业绩斐然。史载:“(贞观十四年)唐地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四年九月。)

唐太宗的突出成就正在于他以超越前人的英武雄迈之气魄,重新开拓了中华民族的疆土,为后来中国版图的确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这一辉煌业绩的获得,是与唐太宗的地缘战略思想密切不可分的。即使今天看来,唐太宗的地缘战略思想里面也不乏可取之处。

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着眼于争夺关中、巩固“中国”的固本思想。其中居重驭轻的关中本位思想,乃是唐太宗成就帝业的“根本”,也是其地缘战略思想的出发点。太宗“深根固本,治安中国”之思想,既有传统政策沿袭之因素,又有出于当时初唐政治、经济背景考虑之因素,特别是对地缘因素的考虑,为巩固政权、密切中外关系、发展经济进而增强国力而不得不为之。

(二)以夷制夷、保藩固圉的地缘藩屏思想。主要体现在以“怀辑”政策绥纳归附民族,并将其内徙安置在唐周边地区的一系列行为上,从而达到令其“世作藩屏”的目的。

唐太宗的地缘藩屏思想主要有如下两个内容:

1、置内属少数民族政权于周边,以作藩屏。

2、在唐周边地区扶植亲唐政权,以作藩屏。

(三)纵横捭阖的地缘制衡思想

其主要内容有:

①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如联薛延陀制突厥;

②扶弱抑强,保持地区势力均衡,如联新罗攻高句丽、百济以及联合铁勒诸部扼制薛延陀;

③联近抗远,服近慑远,稳定近邻以攻击或威慑远方政权,如联合吐谷浑以对付吐蕃;

④另外,唐太宗还有针对某一特定政权内部制定的制衡思想,旨在分化瓦解其势力,造成内部争权夺利,削弱统治实力,这尤其体现在对薛延陀的问题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伍子胥没有遇到孙武他还能否成功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璀璨若烟花,是一个个传奇的人和事成就了历史的辉煌,可是有时候英雄也是需要搭档的,而如果失去了搭档,历史人物的人生肯定就没有了原本该有的精彩。历史上有很多为了仇恨而奋起图强的人,伍子胥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绝对拥有着发言权。伍子胥原本是一个官二代,可惜在古代官二代的安全保证系数不如现在的高,绝对是属于

  •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是怎样形成的?其中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①成因第一、隋炀帝暴戾无道,再加上三征高句丽耗尽国力却无功而返,激化社会矛盾,导致军阀叛变和农民起义。唐初统治者亲眼看到了农民战争瓦解隋朝的过程,广大农民对封建统治稳定的重要性,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第二、因为上述因素,唐太宗确定了“安百姓”、“重人才”

  • 揭秘:孙武为何要斩首吴王的两名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孙武,字长卿,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乐安人,被后人称为孙子。是我国早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孙武生活的齐国内乱不止,等他去了吴国认识了伍子胥,成为好友,当时吴国的局势也是动荡不安,两人便隐居起来,待机而发。公元前515年,伍子胥在吴王阖闾身边得到重用,吴国渐渐繁荣起来。在伍子胥的推荐下,孙武开

  • 武则天为登基称帝都做过哪些努力?武则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的谋划和支持下,唐高宗重赏第一个明确支持“废王立武”的五品官员李义府,让很多中层官员看到支持“废王立武”有利可图,于是,便纷纷转向支持立武则天为后,在朝廷上形成了一股“拥武派”,打破了原来元老大臣势力独大的铁板一块的局面,后来元老大臣中的李积也默许了唐高宗“废王立武”的政策。于是在永徽六年,即

  • 武则天为何选在重阳节登基?其中有什么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载初元年,即公元690年。这一年的重阳节,武则天废睿宗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东都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武则天以六十七岁的高龄君临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

  • 揭秘:唐玄宗对于安史之乱是怎样进行反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接着任命他的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上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

  • 揭秘:要离是刺客吗?要离为何要刺杀庆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刺客要离是春秋时期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传言刺客要离家里住在今无锡鸿山的背面,主要是以打渔为生的,要离身高矮小只有五尺左右,相貌丑陋,但是他一身剑术,武艺极高。刺客要离一生本应该很平凡的过下去,但是他遇到了伍子胥。伍子胥看到吴王忧愁公子庆忌,担心庆忌会威胁到公子光的统治。于是就向公子光推荐了刺

  • 揭秘:三国历史上出身反贼的五大名将都是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在将星璀璨的汉末三国年间,名将层出不穷,除了一些世家大族或者是豪强出身的名将之外,在多如牛毛的反贼中,也涌现出很多名将,名传后世。评判的标准:1.起兵或者追随他人反抗东汉朝廷;2.在征战过程中打了很多胜仗,得有战绩。No.1 韩遂。韩遂这位老兄是汉末群雄之一,稍晚于黄巾起义,就

  • 吴王阖闾:春秋第一奸雄 带领吴国步入一个新纪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国最后怎么灭亡的,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吴国阖闾怎么读

    楚庄王之后,春秋近百年没有霸主出现。吴王阖闾的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中原诸侯争霸的正规途径,这是因为,他太阴狠了。说起来,吴王阖闾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奸雄。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你要随时准备为他牺牲;和这样的人做敌人,你也一辈子别想睡个安稳觉。在做吴王之前,他叫公子光,第一次“扬狠立万”就是白天被狠揍,晚上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质帝刘缵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质帝刘缵的详细介绍。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一名刘续,汉族。于145年即位,在位时间不到1年,便被梁冀毒死,谥号孝质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