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甘露之变是什么?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发生的

唐朝甘露之变是什么?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发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615 更新时间:2024/2/4 21:02:56

甘露之变是发生在唐大和九年,这是一场宦官和唐文宗、大臣之间的斗争,是一场政变夺权性质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最终宦官胜利,造成了朝廷中很多官员被杀害。那么在这场甘露之变要谋杀宦官的是谁呢?在甘露之变中,想要谋杀的宦官是唐文宗、李训、郑注等人。在宝历二年,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所杀,之后另一个宦官王守澄就立文宗为帝。唐文宗一直不满宦官的专权,李训和郑注知道唐文宗有反抗之心,于是就与唐文宗密谋诛灭宦官。李训和郑注是宦官王守澄推荐而进入朝廷担任高官的,所以他认为与他们两人商量不会引起王守澄的警觉。之后在大和九年,文宗杖杀了曾经参与杀害唐宪宗的宦官陈弘志,不久后又赐死了宦官王守澄。

之后在上朝时,李训称在左金吾大厅后的石榴树上有甘露,文宗命令李训率领百官去察看,以此想将宦官一网打尽。但是宦官的头目仇士良发现事情不对,于是就挟持了文宗,之后仇士良将李训、郑注等人捕杀,连他们的家人都一并杀害。这就是史称的“甘露之变”。但最终文宗、李训和郑注等人没有将宦官清除,而自己却死了,最后宦官得力。事变之后,文宗被宦官软禁,更加没有权利,国家政事一律由宦官掌权,朝中各宰相都相继辞去,文宗对此一筹莫展,郁郁寡欢,不久后,文宗李昂含恨而死。

唐朝甘露之变这件事是发生在唐文宗大和九年,也就是835年十一月的一次政变,宦官势力得到优胜,造成了朝廷中很多官员被杀。这场甘露之变的性质是宫廷政变夺权。唐朝甘露之变的背景是在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唐朝宦官的势力日益强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了定制,从此宦官的势力变得不可抑制。在宝历二年,也就是826年十二月,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所杀,另一个宦官王守澄立了文宗为皇帝。由于唐文宗向来都不满宦官的专权,大臣郑注、李训等人知道唐文宗有反抗之心,于是便和文宗一起秘密谋划将宦官诛灭。李、郑两人因为王守澄的引荐,才得以进入朝廷担任高职,文宗认为与二人谋划不容易引起各宦官的警觉性。在当时,外人只知道李训和郑注两人依靠宦官胡作非为,却不知道两人原来是和文宗另有密谋。大和九年的时候,文宗用李训的谋划,杖杀曾经参与杀害唐宪宗的宦官陈弘志,不久之后,又以李训和郑注的谋略将王守澄赐死。

虽然李训和郑注两人的目标是将宦官专权清除,但之后两人便开始争功,事情发展到势不两立的地步。九月,李训被提升为宰相,同时把郑注派到外地担任凤翔节度使,这表面上是作为援助,但是内心却另有打算,如果宦官清除的计划成功,那么下一个目标就是郑注。但是“甘露之变”最后的结果还是宦官获胜,唐文宗在后来,由于深受宦官的压制,郁郁而终。

甘露之变是发生在唐文宗大和九年十一月的一次政变,在这次政变中宦官势力获胜,造成了朝廷中很多重要官员被杀。那么这次甘露之变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唐文宗是由宦官王守澄从十六王宅中被选出来立为皇帝的。文宗的祖先、哥哥都是被宦官所杀,所以为了能够“刷君父之仇耻”,所以文宗更是决定要将宦官除尽。宦官最初是以一种奴隶的身份出现的,但是在唐文宗时期的宦官已经是拥有军权,控制禁军,指挥朝政等朝廷重大事项,实力是非同小可。

而唐文宗是由藩王登基的,只有很少的心腹忠臣,而且也没有掌握军权,所以他要对付宦官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还有一点就是执行计划的李训求功急切,急于动手,而所做的准备不足,因此被老谋深算的官宦仇士良看出了破绽,这也是导致甘露之变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文宗联合李训和郑注将宦官陈弘志和王守澄杀害后,李训和郑注原本是约定由郑注以协助王守澄的葬礼为名,率领数百名精兵,想要在宦官参加葬礼时一网打尽。但因为李训不想让郑注因此领功,所以就让自己亲信出任,暗中招募士卒,还提前行动。因为李训这一急切的行为,而且准备也没有充分,因此失败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甘露之变的失败使宦官的权力更加的大,皇帝更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人物。所以“甘露之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宦官时代的开始。

甘露之变是发生在公元835年,也就是大和九年的时候,由于27岁的唐文宗不甘被宦官控制,所以就和大臣李训、郑注两人策划诛灭宦官,以夺回皇上所丧事的权力。在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赏甘露为名,将宦官的头目骗到禁卫军的后院然后将他们斩杀。但是被仇士良发现,最后导致朝廷大臣被杀,这次被牵连的人将近一千多人。史称为“甘露之变”。那么甘露之变的影响是什么呢?在“甘露之变”后,宦官一直将军政大权牢固的掌握在手中,君主的废立、生杀等也都掌握在宦官的手中,这被称为是中国历史的第二次宦官时代的开始。天下的事都取决于北司,而宰相只是写文书而已。宦官“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宦官的权力比皇帝还要大。

在甘露之变发生后,此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门下省、中书省的官员入朝都与家人一起辞去,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被杀了,所以就提前离开。而唐文宗更加受到了宦官的欺凌,有一次唐文宗问当值的学士周墀:“朕的前代是那个皇帝?”周墀说:“陛下的前代是、舜。”文宗感叹道:“我怎么能与尧、舜相比呢,怎么能像周赧汉献耳!”唐朝宦官势力,一直到朱温唐昭宗天复三年,也就是903年才将宦官杀尽,这才终告消失,然而,不久后的唐朝又因为朱温建立了后梁篡位而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泾原兵变发生在什么背景下?泾原兵变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背景调查结果会告诉本人么,凯莱德背景调查严格吗,皖南事变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

    泾原兵变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兵变,那泾原兵变背景是什么呢?唐朝中期泾原的士兵受诏去援救襄阳,途径长安的时候,天气十分寒冷,士兵们饥寒交困,迫切希望得到朝廷的赏赐来度过严寒,结果朝廷什么都没给,士兵什么都没有得到就被迫离开。士兵后来又到了浐水,皇帝下令地方官员犒赏士兵,而地方官员阴奉阳违,只给了士兵很少

  • 揭秘:耶律普速是如何成为西辽的一代女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辽金国,耶律洪基后面的皇帝,耶律普速完是皇帝吗

    她叫耶律普速完,她是西辽的第四位皇帝,同时她更是一个女子,许多人都喜欢用英姿飒爽来形容她。当时西辽国的皇帝是她的哥哥西辽仁宗耶律夷列。那么,西辽国的公主耶律普速完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能让她的哥哥死后,在她侄子还小的时候,能将皇位让给她呢?自古以来每朝每代都言,女子不能干政。那么,耶律普速完的哥哥就这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有称帝之心为何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什么,为什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谁说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知道很多人就在小时候的课本里学过了,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比喻了那些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而这句话也被记录在了晋--陈寿《三国志》一书中。三国后期阶段,魏国的大权基本上被司马氏所掌控。魏少帝刚刚即位时就有司马懿和曹爽一起来辅助朝政。后来司马懿看曹爽很是不舒服,于是

  • 发生王敦之乱的起因是什么?王敦之乱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西晋八王之乱的原因,简述分封制的影响,八王之乱之后发生了什么

    王敦之乱是发生在东晋时期的一次暴动,当时王敦是从琅琊王氏走出来的权臣,他以诛杀刘隗的名义开始向建康地区发动战争,并且很快就打败了朝廷派出的军队,在此之后成为了当时的丞相,诛杀了一些原来的重要大臣,还在武昌地区对朝政进行控制,但是在这次战争中明帝继承了王位之后王敦方面很快就面临着失败。也许很多人都听说

  • 解答:彭祖是谁 彭祖为何被称为道学开山之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彭祖是真实的吗,彭祖是什么,中国哲学开山鼻祖

    彭祖是谁说起彭祖是谁,那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彭祖又叫做篯铿,出生于帝尧二十三年农历三月初三,在帝禹二十年农历六月十二逝去。彭祖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先秦道家先驱之一,他对道家的贡献非常大。他的代表作品是著名的《彭祖经》。彭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涉猎广泛,对很多东西有深入的了解,所以,他又被后人

  • 彭祖百忌内容是什么 彭祖百忌究竟有何重要含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彭祖百忌的内容是什么,彭祖百忌全文解释,彭祖百忌是指的哪一天

    彭祖百忌说起道家,恐怕更多的人想起的是老子,也就是神话故事中的太上老君,但是普通大众不晓得的是,其实彭祖是道家的先驱,而老子,只能被认为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在中国的远古历史或者神话中,就已经有了彭祖这一人物,他是道家的先驱,擅长养生,并且以长寿而闻名。就庄子的《逍遥游》以及其他书中关于他的一生的寿命的

  • 什么是咸平之治?宋真宗时的咸平之治有哪些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专家对于什么是咸平之治的定义是在北宋宋真宗咸平年间出现的一个少见的繁荣盛世,宋真宗即位之前国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混乱状态,而宋真宗赵恒一上位就勤于政事,任用了几个清正廉洁的大官当宰相,逐步改良政治上的弊端,并且注重农业生产,减免了五代十国以来非常繁重的税赋,使得这一时期成为北宋年间少有的太平盛世。

  • 姬泄心是东周的第几位皇帝?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周泄心,是周简王的儿子,是东周第11代皇帝,他在位27年,生有两个二子,分别为长子姬晋和次子姬贵。相传姬泄心在位期间,周朝日益衰败,年年战争,使百姓生在水中火热之中,十分疾苦。周泄心在位的时候,各国诸侯都把他当成局外人,他的权威连连衰退,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弭兵会盟”,这次结束争霸的会盟,各国的诸侯都

  • 宋仁宗为何推行庆历新政?什么导致最终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庆历新政失败原因,宋仁宗盛治隐患,宋仁宗庆历宫变

    庆历新政的导火线是1038年党项人元昊建立西夏,要求北宋承认西夏的合法地位,至此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彻底破裂,民族关系骤然紧张。双方先后发生了三川口之战和好水川之战,但都以北宋的失败告终。经历了两次打败,北宋元气大伤,而已经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辽国此时也来趁火打劫,威胁北宋。北宋王朝疲于应付,只好向

  • 李暠的《述志赋》有何意义?他为何不想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李暠,西凉政权的建立者,谥号武昭王,又叫兴圣皇帝,在位18年。他博学多才、有志向,很早就被人发现并推荐为官。最初为后凉段业效力,他的才能很快就在政治上得以表现,不久后又被人推荐为敦煌太守。在后凉势力衰退之时,后凉多郡开始反抗段业,经过六郡联手,摆脱后凉,李暠被众人拥护建立西凉。武昭王李暠凭借自己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