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起的武卒:“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战平八场”

吴起的武卒:“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战平八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75 更新时间:2024/2/11 5:15:28

战国四大强军之一的魏武卒。大家都知道统一六国的秦军,后世也认为在战国时期秦军是最强的,中央台还出过纪录片。详细描写了秦军的武器,战法,可是秦军到底打败了哪些军队才取得了天下呢?从秦的地图来看,韩,赵,魏是挡住秦军的第一道防线,所以魏国的军队就是他必须跨过的一道坎,让我们来看看魏国的军队,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魏武卒。魏武卒之起源:魏国名将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训练的精锐步兵。

当时魏的国王是魏文侯,后来的秦国献公、孝公和商鞅变法都是以魏国变法为蓝本的,所以魏武卒是步兵的兵祖。兵源:入选者必须能手执一支长矛、身上背着五十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12石之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总重约五十余斤,连续急行军(半日内)一百里还能立即投入激战的士兵,才可以成为武卒。所以类似现在特种部队,是步军中的兵王。特点是能冲能射,运动作战的步兵。

建制:因为是步兵,所以军种属于材官,因为不同与普通的士兵,所以能选出多少就是多少,类同于现在的士官,古代称材士,家里的待遇也不错,可以免除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一般说来,步兵的编制分为六级,即: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称“千人”,也就是以一千人为基本的作战单位,类似现在的一个团.需要打战的时候再灵活编制,设将军一人。战史: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战平八场”的奇功伟绩。

三十年来,吴起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大大小小历经六十四战,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魏武卒是当世的步战士兵最为精锐和彪捍的。鼎盛时期:根据"吴子·励士"里的记载,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五万人“兼(加)车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所以魏武卒最鼎盛的时候应该是满员大概五万人左右。

衰败时期:一只军队的创建离不开他的统帅的灵魂,吴起出生卫国的平民,早年在鲁国杀妻求将,初到魏国的时候,也被大臣李悝说:吴起贪虚名而好色,后来与田文争相失败,跟魏国贵族失和,逃到楚国,事楚悼王,为楚国相。他严明法令,撤去不急需的官吏,废除了较疏远的公族,把节省下的钱粮用以供养战士。又得罪了楚国贵族,最后楚悼王死后,他被楚国贵族射死。但他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愿意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

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是个绝对的军事统帅,他离开魏国后,魏武卒就走向了衰败。但魏武帝死后,魏惠王庞涓为将,又强盛了一段时间,可惜庞涓也是器量狭小之辈,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七年(前336年)发生马陵之战,二度为齐军孙膑所败,国势衰退,再也没有恢复过来。灭亡时期:魏武卒的灭亡成就了秦军的将领司马错,那一战让秦步兵名震天下,全歼了大约两万魏武卒。所以军队是打出来的,不是练和宣传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吴起变法为何会失败?到底对国家的改变有没有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改变带来失败的例子,申不害变法为什么失败,魏国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为战国初年楚悼王执政期间,立吴起为最高官职令尹,来执行楚国的政、法、军等多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楚悼王去世以后,该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一众反对,最终告败,但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国力逐渐昌盛,甚至联赵打败了魏。楚国本身国土、人力均十分博大,是战国时期极为强大的势力,可惜由于政治、经济的衰败使得国立

  • 吴起被评“”出将入相“” 与孙武一起并称为“孙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被评上,吴起知乎,吴起输过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将入相”可以说是一个人才最高的评价了。也即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宰相,这是古代历史上比较推崇的人才水准。在唐朝之前,尤其是武则天设置武举人之前,文官和武官并没有严格的区分。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称霸和兼并战争的需要,文武双全的人们比较受到欢迎。其中,战国时期的吴起就是非常典型的

  • 揭秘:吴起究竟有何本事让中国许多朝代尊崇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国强大吗,吴起为什么那么厉害,功臣为什么没有好下场

    当吴起被迫离开魏国,来到楚国时,当时的楚国国君是楚悼王。他听说名满天下的吴起来楚,非常高兴,先是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之后,吴起就被任命为令尹(楚国令尹相当于国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让他全权负责楚国的变法。吴起曾向屈宜臼咨询在楚的为臣之道,屈宜臼极力反对他在楚变法。但吴起终究对楚国进行了一番大刀

  • 吴起求将心切无情无义竟杀妻 被很多人所诟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无情无义的人是什么意思,九阴九阳张无忌结局,吴起杀妻的译文

    如果说战国时期最受争议的人是谁,当属那位杀妻求将的吴起,吴起很牛,怎么说呢?他很有才气,别人都学一门功课,他学三门,不仅是兵家的代表人物,而且还是儒家学者,也是法家先驱,本来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偏偏又把兵法玩的头头是道,后世甚至将吴起与孙武并称为孙吴,可见吴起在军事上绝非等闲之辈。不仅如此,吴起是历史

  • 匈奴为何会骚扰汉朝近百年?直到汉武帝时才被打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武帝北击匈奴,汉武帝和刘邦什么关系,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欧洲

    在战国以及秦朝时期,匈奴并没有那么厉害,与中原各国无法相敌。然而,秦朝灭亡后,情况发生了反转,匈奴成为了困扰汉朝近百年的外患。关注秦末汉初历史的亲们可能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匈奴这个困扰汉朝近百年的外患,其实在战国以及秦朝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厉害,更是经常被中原各国吊打。而到了汉初,情况发生了转变。汉朝成

  • 南朝第一帝:文治武功堪比唐太宗的宋高祖武刘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治武功第一的皇帝,刘裕武力值多高,唐玄宗和李世民什么关系

    如果给中国所有的皇帝做一个排行榜,刘裕其实应该能排进前十名。后人对于这位南朝帝王知之甚少,实际上刘裕政绩颇大,除了夺晋登基外,刘裕本人几乎可以说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其能力并不比后世的唐太宗差多少。因此被誉为‘南朝第一帝王’。大凡开国君王往往出身贫贱,若刘邦不过亭长,朱元璋乃为和尚,刘裕的出身也不好

  • 秦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但为秦国所作的贡献不容忽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公孙衍为什么恨秦国,秦孝文王为什么继位三天后死亡,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了

    中国历史上,自秦始皇以来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如果再算上先秦时期的各国君主,数量更是繁多。因为君主很多,被后世忽视的也不在少数,秦庄襄王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 传说中秦始皇的生父于很多人来说,“秦庄襄王”这个名字其实是陌生的。但“秦始皇”这个名号却不

  • 成吉思汗的四个嫡子,他们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吉思汗手下的谋士排名,成吉思汗的哪个儿子做皇帝,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现状

    博司忽儿翁吉剌·孛儿帖,即光献翼圣皇后,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嫡皇后,也是成吉思汗后宫中地位最高、最得敬重、最得宠的一位,为成吉思汗诞下四位皇子,这四个人有着怎样的命运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代天骄威永在,无穷碧落月长明。长河滚滚东流去,千古英名励鄂城。”——《七律

  • 秦汉时期章邯被刘邦围困时,项羽并没有派兵营救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放走刘邦的故事,项羽最后能跑吗,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在秦末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千古无二的战神,他就是项羽。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项羽入咸阳,烧阿房宫、杀秦王子婴。在此基础上,项羽又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共四十一县,国都为南郑(今陕西南郑)。并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

  • 李斯是如何协助嬴政的?他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不韦和李斯,李斯对秦国有什么贡献,秦始皇和李斯的关系

    李斯,秦朝丞相,他是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曾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极力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车致三毂,本图行地速。不知驾驭难,举足成颠覆。”——《读李斯传》曹邺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列国纷争不断,最后在战国七雄的角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