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时期的皇贵妃是怎样的存在?她们的权利有多大?

清朝时期的皇贵妃是怎样的存在?她们的权利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19 更新时间:2024/1/6 4:42:21

皇贵妃是中国古代皇帝妃嫔的等级之一,由明朝创立,清朝沿用。那么,清朝时期的皇贵妃是怎样的存在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清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王朝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但人力毕竟有时穷。把国家越管越乱、越管越落后的爱新觉罗氏,最终在一场战斗中结束了他的残命。

其实就以封建王朝的一般寿命来看,清王朝存世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只不过和之前那些朝代的灭亡方式不同,清王朝的灭亡,完全是因为他在后宫制度上的混乱。

后宫光明正大地“干政”

说到清王朝的灭亡,想必各位朋友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那个修建了颐和园以及圆明园的慈禧太后了吧。那个把清廷海军军费拿去搞“土木工程”的女人,可以说得上在为清王朝的灭亡上面出了最大的一把力。得于她的帮助,八国联军才能以区区几千人的军队,一路打到清王朝的中枢紫禁城里面去。

可怜当时身为大清皇帝的光绪不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被“洋鬼子”劫掠,还得在慈禧太后的面前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因为光绪皇帝知道,要是他敢在慈禧太后的面前露出一丝不满或者是难过的表情,那他这个皇帝也就算是坐到了头。

事实上在清王朝,后宫干政几乎都已经成为了像父传子的继承制一样的传统。顺治皇帝的生母孝庄文皇后打开了清王朝后宫干政的历史之后,接连冒出了不知道多少一心想着干预皇帝治国的皇后、太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了。

比如说我们最为熟悉的慈禧太后,就是从一个妃子起步,慢慢熬到了儿子同治皇帝继位后把自己尊为太后,然后成为了那个“主宰”大清朝政的“女强人”的。

不过清王朝的后宫要是只乱到了这里的话,也还是能说得过去,毕竟是皇帝连一个女人都压制不住。可偏偏清王朝的皇帝们竟然会为了分化皇后在后宫里面的权威,专门搞了一个什么“皇贵妃”来制衡皇后。

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历史小说里写的皇帝继位之后,要尊封两个甚至是多个太后的情况,就是从清王朝这个“皇贵妃”开始的。

历史上第一个册立了“皇贵妃”的皇帝,是明朝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当时宣德皇帝特别宠爱一个姓孙的妃嫔,不过由于当时的宣德皇帝已经立了胡氏为皇后,而废、立皇后这种事情办起来又相当的麻烦。加上皇帝无缘无故废黜皇后也不符合君王“夫妻和睦”这一形象。

无奈之下,宣德皇帝就想出了一个让孙氏既能享受皇后待遇,又不至于落人口舌的办法。那就是再设立一个皇后之下、贵妃之上的妃嫔“品级”,并授予和皇后一样的“金册金宝”。这个被宣德皇帝新设立的品级,就是后来被清王朝当成“副后”来用的“皇贵妃”。

大清独有的“副后”制

不过明朝时期的皇贵妃又不同于清王朝时期的皇贵妃,在明朝,只要皇帝开始封什么皇贵妃了,基本上就相当于在给皇后报信。意思大抵可以理解为“我马上要换皇后了,你准备准备体体面面的下台吧”这样的通知。

如设立了皇贵妃这个品级的宣德皇帝,就在不久之后以皇后胡氏没有诞下龙子,而孙氏已经生育了后来的明英宗皇帝朱祁镇为理由,直接力排众议废黜了胡皇后,把孙氏重新册立为了自己的皇后。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明英宗皇帝朱祁镇哪怕干什么都不行,却也还是能够登上皇帝宝座的原因。

清王朝一开始决定沿用明朝时期的“皇贵妃”制度时,其实心里面打的也是把皇贵妃这个位置当作“预备皇后”看待的想法。可惜清王朝的皇帝们在更换的过程中逐渐开始了他们“玩弄”朝政的游戏,皇贵妃这个原本只是“虚设”的妃嫔品级,也就此在这种“权力的游戏”之中,渐渐被当作了与正宫皇后相互制衡的“副后”。

只不过后来皇贵妃的出现不仅没有与皇后形成对立,这后宫里的“正副皇后”反而联合了起来,共同把皇帝当成了头号敌人。誓要架空皇帝,把命运握在自己的手里。当年同治皇帝时期的“二宫临朝”,不就是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这两位“正副皇后”搞出来的动静。

不过慈禧和慈安两个人之间的状态其实和皇后以及皇贵妃之间的情况还是有差别的,因为作为咸丰皇帝妃嫔的慈禧,还没有来得及被封为皇贵妃,咸丰皇帝就驾崩了。之后慈禧之所以能成为太后,一方面虽然是因为同治皇帝,但另一方面却是因为清王朝的一项“传统艺能”才能成为太后。

在成为了太后,有了能够直接“临朝干政”的可能性之后。如果说朝堂上那些官居一品的官员们在皇贵妃成为太后之前还能够说上几句,抨击一下皇帝连后宫都管不好的情况的话。那等到皇贵妃和皇后统统成为了太后,那些一品官员们除了猫着腰、低下头之外,就是真正的什么也做不了。毕竟就连皇帝的身家性命都被这群妇女捏在了手里,区区一个“打工仔”又能做些什么呢。

权力对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要是有人觉得他不会贪慕权力的话,那么多半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究竟什么是权力。就拿我们前文中一直用来举例子的慈禧太后来说,同治皇帝可是她的亲儿子。

连亲儿子的权力都要抢,可见慈禧这个人究竟有多么贪恋权势。也正是因为贪恋,慈禧才会在同治皇帝死后,将他年仅三四岁的侄子立为皇帝,以方便她更好地掌握了。

结语

很多人都觉得近代史那二百来年的屈辱历史之所以会诞生,完全就是因为“闭关锁国”这个政策。但人们却没有实际的注意到,要不是那些“皇贵妃”们把持住了朝政,用她们狭隘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话,清王朝的能力实际上并不弱于那些西方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卫子夫受宠几十年,为什么最后会自杀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卫子夫,即孝武卫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谥思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身为“秦皇汉武”之一的汉武帝,一生有过两位皇后。当然了,汉武帝这两位皇后中最为出名的,应该就是大司马卫青的妹妹卫子夫了。卫子夫原本身份低微,仅仅只是一

  • 刘备的真实能力如何?史料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受到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于刘玄德这位蜀汉的昭烈皇帝与曹魏的奠基者曹孟德的评价,已经不能用褒贬不一来形容了。有些人觉得刘玄德是仁义之君,也有人觉得他是个“大耳贼”。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有关于刘备这个人的论调,就渐渐从好转坏,

  • 杨修、许攸、祢衡三人才华横溢却无一人善终,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东汉末年时期,名士这支力量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杨修、许攸、祢衡,此三人因为恃才放旷且口无遮拦而被曹操所厌恶,三人最后也无一善终。杨修,最懂曹操心思的人,却因为“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死

  • 没有生下皇子的哲哲,为什么还能稳居中宫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哲哲,即孝端文皇后,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也是清朝第一位生前获得皇后称号的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长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喜欢他的人常常把开疆拓土放在嘴上,讨厌他的人则以近代的屈辱历史回敬之。正则奠定中华疆域,反则误我中华三百年。

  • 令妃深受乾隆喜爱到最后成为皇后,有何特别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清军入关之后,为了保住满洲血统与避免汉化,一度禁止满汉通婚。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上的令妃,虽然也是步步高升,但她的性格并不是电视剧中所说的心狠手辣,也不是完全的白莲花,仅仅19岁,就封为嫔,那么她又是为何会深受皇帝喜爱呢?以至于乾隆会激动得无法自拔。一、魏佳氏的出身令妃的出身

  • 乾隆帝为什么能那么长寿?与他的生活习惯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帝,他是清朝第六位皇帝,享年89岁,是中国历代以来最为长寿的一位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是我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提到清朝,就不得不想到我们后世一直传颂的“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是清朝一代代发展后所达到的最繁荣时期,是由康熙、雍正和乾隆三

  • 唐朝才子卢照邻的一生是什么样?选择投水而死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极盛时期,被誉为“诗国”。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卢照邻写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意思就是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金花酒。看见鸿雁在天上南飞,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作者

  • 鲁国公主是什么身份?她之所以能够长寿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秦始皇登基后,尝到了一人称帝,万人之上的甜头,就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一直做天下的统治者,但他最终还是在炼丹寻仙的过程中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夸张地说,后来的每一位皇帝都做过长生不老的美梦,但他们却没有认清当时的医疗、卫生等条件的局限

  • 在古代乾隆皇帝的一天都是如何度过的?需要做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提起中国古代的皇帝,大家都有自己对于这个身份的不同的见解与看法。但是几乎所有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词——雍容华贵。从这个词中又可以引申出皇帝们的生活的关键词,必然是类似于奢侈,浪费等负面词语。大

  • 战国七雄中包含哪些国家?最后灭亡的是哪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经历了春秋时期一系列的大筛选,各个诸侯相互厮杀 ,所以在弱肉强食的混战中,使得数量众多的诸侯国减少到了个位数。到了战国时期,只剩下了7个诸侯国,他们并称为战国七雄,分别是齐国,楚国,赵国,韩国,魏国,燕国和秦国。齐国有一个特产就是盐,所以齐国比较富裕,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中心,人才济济。但是相比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