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英宗早政治上都有哪些作为?宋英宗生平简介

宋英宗早政治上都有哪些作为?宋英宗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68 更新时间:2024/2/4 22:51:47

英宗虽然多病,行事甚至有些荒唐,但刚即位时,还是表现出了一个有为之君的风范。仁宗暴亡,医官应当负有责任,主要的两名医官便被英宗逐出皇宫,送边远州县编管。其他一些医官,唯恐也遭贬谪,便在英宗面前求情,说:“先皇起初吃这两人开的药还是很有效的,不幸去世,乃是天命,非医官所能及。”英宗正色道:“我听说这两个人都是由两府推荐的?”左右道:“正是。”英宗便道:“如这样,我就不管了,都交给两府去裁决吧。”众医官一听,都吓得魂飞魄散,暗暗惊叹新皇帝的精明与果断。显然,英宗行事很有些雷厉风行的风格,与滥施仁政的仁宗有着很大的不同。不仅如此,英宗也是一个很勤勉的皇帝。当时,辅臣奏事,英宗每每详细询问事情始末,方才裁决,处理政务非常认真。

更重要的是,英宗继续任用仁宗时的改革派重臣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面对积弱积贫的国势,力图进行一些改革。一次,英宗问欧阳修,近日屡有天灾,言事者多称是因为朝廷不能进贤任能,不知这是为何。欧阳修回答,近年进贤之路的确太窄,他自己也常常与韩琦讨论此事。可见欧阳修是有备而来,乘机进行劝谏。英宗很是惊讶,忙问道,此话怎讲?中书经常推荐一些人,他不是也大都加意任用了吗?显然英宗对自己的用人政策还是比较满意的。

欧阳修却指出了问题的另一方面。他认为,自陛下亲政以来,自己和韩琦、富弼有感皇恩,精心挑选内外官员,而陛下也用人不疑,这是过去所不能比的,但所选之人多为擅长于钱粮刑名的强干之才,并非文学之士。欧阳修的这番话,先对英宗的知人善任大加褒赞,转而指出了以前所选人才过于单一的问题。

英宗听罢深有所悟,决定广泛招揽人才。韩琦、欧阳修等人举荐了20人以应馆阁之职,英宗令均予召试。韩琦等人开始还认为选的人太多,英宗道:“我既然要你们举荐,为的就是从中选贤,岂能嫌多?”从中可见英宗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迫切心情。他对以前旧的选任体制进行大胆的改革,甚至走得比当时劝说英宗力图改作的欧阳修等人还要远,还要快。

不仅如此,英宗还非常重视书籍的编写和整理。治平元年,司马光写成了一部《历年图》进呈给英宗,英宗对此大加赞赏。治平三年,司马光依据《史记》,参以他书写成《通志》八卷,大约即是后来的《资治通鉴》的前八卷。英宗对此予以充分肯定,鼓励司马光继续编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

写下去,等书成之后再颁赐新书名。他还同意司马光自己选聘助手并组织编写历代君臣事迹的书局的请求,批示将书局设在崇文院内,特允许其借调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的书籍。崇文院是北宋的国家图书馆,下设秘阁与三馆,三馆即昭文馆、史馆、集贤院,这些都是皇家藏书之处。秘阁所藏尤为精品,有从三馆中挑选出的万卷珍本书以及皇帝收藏的古玩和墨迹。龙图阁、天章阁是太宗、真宗的纪念馆,所藏除二人的真迹、文集外,还有图书、典籍等重要文物。不仅如此,英宗还批准提供皇帝专用的笔墨、缯帛,划拨专款,供给书局人员水果、糕点,并调宦官进行服务。

英宗的批示,极大地改善了司马光编修史书的条件,使编写《资治通鉴》的宏伟事业自一开始就有了坚实的后盾。司马光为了报答英宗皇帝的知遇之恩,在此后漫长的19年里,将全部精力都耗在《资治通鉴》这部巨著的编纂上。应该说,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最后编成也有英宗的一份功劳。

英宗虽然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却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岁,空有一番抱负无从施展。不过,这却给他的儿子神宗留下了机会与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唐代宗李豫是唐朝最厉害的一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李静忠跟着太子李亨跑路。跑到一半,李静忠跟太子李亨说咱不跑了,咱们回头跟安禄山干。干了两天,李静忠又说,咱上班不能没有上岗证,既然皇帝已经脱岗,就失去了统治天下的合法性,咱们另起炉灶吧。于是 ,李亨当了皇帝,是为唐肃宗,李静忠也不必静静了,改名为李护国。我们不是圣人,所以我们常常会有看不惯

  • 郑和7次下西洋每次去的意义都是一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郑和出生于1371年,那时中国正处于明朝时期,郑和就成了这一时期出色的航海家和外交家。因为得到了明成祖的信赖,郑和被任命下西洋,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1405年到1433年,历时28年,在这28年的时间里,郑和多次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那么明朝郑和几次下西洋呢,郑和

  •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杀林仁肇?是因为一幅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稳固了中央政权,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在灭掉南汉之后,宋太祖把进攻目标转向南唐。南唐后主李煜昏庸无能,只知道吟诗填词,整天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南唐国力日衰。宋太祖此时有心灭南唐,但又不敢轻举妄动。原来,南唐有一位勇猛无敌的武将名叫林仁肇,宋太

  • 揭秘:太子刘荣生母是谁?为何又会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资治通鉴》上记载,景帝四年的时候后宫中还没有皇后,栗姬占有汉景帝的独宠,于是立栗姬的长子刘荣为太子。但是,这个太子刘荣却在景帝七年直接被废除封为临江王,不过几年的时间,刘荣却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太子沦落到犯罪被囚自行了断的下场。太子刘荣的被废除,其实和他自己却并没有过多的关系,而太子太傅窦婴和丞

  • 唐顺宗李诵的太子生涯是怎样的?唐顺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唐顺宗在父亲唐德宗李适即位的当年,即大历十四年(779)十二月诏立为皇太子,到了第二年即建中元年(780)正月备礼册立。到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二十三日德宗遗诏传位,二十四日宣遗诏,他于正月二十六日正式即位。这样算来,唐顺宗做皇太子整整25年,按照当时习惯,就是26年。唐顺宗被立为太子以前的生活

  • 揭秘:历史上汉景帝刘启的女儿南宫公主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总是悲剧式的重演,自古以来中原地区的王朝总是通过远嫁公主郡主甚至妃子的形式与周边各小国家进行某一种以达到平衡的交易,而这些人无奈就成了历史中的悲剧人物。在汉朝,就有一位南宫公主恰似有这一番悲惨的命运。相传,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彻之母王夫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后宫地位,狠心将自己的女儿远嫁当时的蛮夷之地匈

  • 唐德宗李适有何早年经历?唐德宗李适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早年经历天宝元年四月十九日(742年5月27日),李适出生于长安大内宫中。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孙、唐代宗李豫的长子,母为睿真沈皇后。李适的整个少年时代,正是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但好景不长,德宗14岁时(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失守,玄宗出逃四川,从此大唐帝国陷于

  • 窦太后和吕后有何关联?窦漪房是好还是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随着王珞丹和林峰主演的电视剧《大汉贤后卫子夫》的播出窦漪房又成了热门人物,之前林心如也演过窦漪房,那是人们普遍认为窦漪房这位汉文帝的皇后是贤后,但是2014年的剧中,窦太后成了林峰主演的汉武帝执政的阻碍,因此对窦漪房的评价产生了动摇。其实历史上的窦漪房没有我们想那么坏,但也不是林心如演得那么完美,她

  • 赵高:他是宦官却官至丞相带领大秦王朝走向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赵高,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参政弄权的宦官,秦朝的灭亡跟他有着重要的关系。赵高是一个私生子。赵高的母亲原本是赵国宗室一个远亲的妻子,秦灭赵后,随夫迁到咸阳。后来其夫被处以宫刑,她被迫到宫中为奴,与人私会生下了赵高。赵高秉承赵姓,按照当时律法被处以宫刑,送进宫当了奴隶。赵高虽在宫中为奴,但他却很乖巧懂事

  • 揭秘:窦王两家外戚之争中最终受益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大臣窦婴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氏之侄。这样的身份应该能让窦婴在朝堂上更加顺风顺水才是,但相反,窦婴在汉文帝时期并没有得到重用。到了汉景帝时期,窦婴才因七国之乱而被任命为大将军,又因平息战乱有功被封为魏其侯。窦婴性格豪爽,是清河观津人士,喜爱结交宾客。汉景帝四年的时候,他已经是太子太傅了。能做到这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