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张良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明哲保身的?

揭秘:张良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明哲保身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33 更新时间:2024/1/14 21:38:09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原是韩国人,在秦统一天下后,为报亡国之恨,曾雇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城东郊)刺杀秦始皇,事败后逃亡下邳。后归附沛公刘邦,为刘邦打败项羽登上皇位、平定叛乱治理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西汉建立,皇权的慢慢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到“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世原则。

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在群臣争功的情况下,他上书说自己没有战功,只愿做留侯,tt不敢当三万户”;刘邦对他的封赏,从来他都表现得极为知足;他以体弱多病为由,专心道引之术,闭门不出;还扬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处处表现得急流勇退。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很少有张良的身影;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问亲”的遗训。因此,在汉初“三杰”韩信被杀、萧何被囚的情况下,只有张良始终未伤毫毛。

刘邦称帝后,宠爱戚夫人,冷落吕后。他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太子刘盈软弱胆小,一点儿都不像当年的自己;又觉得吕后生性要强,有代刘而王的迹象。于是想换掉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更换太子并非易事,这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及各个利益集团的命运。一时之间,满朝大臣都议论起来,更有几个大臣不惜犯颜谏争,但刘邦对之丝毫不予理会。吕后比谁都害怕和恐慌,她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没有见效,眼看太子之位将要被剥夺,哪能甘心的她找到张良,逼着张良给她出主意。

一开始,张良以这是皇室家事自己不方便出面而推辞,后来禁不住要挟,同时考虑到天下初定,汉朝统治根基还未稳固,各项制度还正在健全,只有顺其现状,无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稳保江山。于是出了一个主意:“口舌之争毫无意义,徒费口水而已。皇上不能招来的只有四个人一‘商山四皓’(皓:白,四皓即四个白头发的老人),因为觉得皇上傲慢无礼而不肯来。您如果肯下大力气,花些金银,让太子写一封言辞谦恭的信,预备安车,再请口才很好的人恳切地去聘请他们,他们应当会来。如果太子能够亲自请‘四皓’出山,出入宫廷时让‘四皓’相伴左右,皇上见到后一定会问起这件事,一旦知道四个人的贤德,太子的地位就可以稳固了。”于是吕后赶紧让吕泽派人携带太子的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和丰厚的礼品,迎请这四个人。

结果,事情果真如张良所说,刘邦知道伴随太子左右的“四皓”就是自己数次去请都清不来的隐士后,大吃一惊:“我多次请你们都请不来,为什么愿意跟着我儿子呢?”这四个人说:“您不喜欢读书人,又喜欢骂人,我们讲求义理,接受不了这种轻侮,所以就四处逃躲不愿入仕。但是我们听说太子为人仁义孝顺、谦恭有礼、喜爱士人,天下人没有谁不想为太子拼死效力的。因此我们就来了。”刘邦叹了一口气,说:“那以后就多多麻烦诸位,始终如一地好好调理和保护太子吧!”

回宫后,刘邦对戚夫人说,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奈何不得,更换太子之事没戏了。此事后,张良多数时间称病不出,但吕后却因此事对他感激颇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当韩信被杀时 作为好兄弟的张良为何不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良为什么要退隐,谁劝韩信功成身退,韩信和张良结局不同的原因

    刘邦杀韩信,表面上面是个案,其实揭示了开国皇帝与功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们还是以“汉三杰”为例。韩信为刘邦忌恨,这多少情有可原或事出有因,那么刘邦杀韩信时候,和韩信称兄道弟的张良为何不相救呢?张良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汉书》有云“后韩信破齐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足矣见到

  • 揭秘:为什么说班婕妤是古代最为完美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你就是这么完美的女人,很完美的女人,充容和婕妤哪个地位高

    班婕妤曾是汉成帝宠幸的后宫妃子,也是着名的西汉女辞赋家,史称她善诗赋,厚美德,因此,她被后代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女人。晋朝顾恺之在他所画的《女史箴图》中,描绘了班婕妤与汉成帝同乘驾舆的情景,把班婕妤的端庄娴静,作为劝导嫔妃们慎言善行、普天下女子以此为鉴的典范,成了美好妇德的化身。梁代钟嵘的《诗品》

  • 王昭君生育了几个孩子?最终王昭君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昭君有孩子吗,王昭君历史上活多少岁,王昭君的孩子结局

    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四人中排名第二,人们常用落雁比喻她的美貌。落雁有一个小典故。昭君被选中与匈奴和亲。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昭君开始了她的和亲之路。王昭君知道此行不会再有回家的一天,心里感到很忧伤。昭君在马上弹起了离别之曲。这时,空中的大雁听到了这样悲苦的曲子,回过头来看。发现了昭君绝世的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作家贾平凹介绍,南戏成就最高的作品,原罪学者steam成就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平经历。以今天的地名来说,曹溶是浙江嘉兴人。公元1637年曹溶参加科举考试,随后因考取进士而入朝为官。到了顺治年间,曹溶先后担任河南道御史、顺天学政等多个职位。曹溶不但在经济

  • 一代巾帼豪杰翘楚:小刀会起义军首领周秀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小刀会周秀英是上海小刀会起义军的女首领,江苏青浦白鹤塘湾人,是周立春的女儿。1852年,周秀英与父亲带领青浦农民发动武装抗粮运动,并于同年9月击退了青浦知县和苏州知府的进攻。小刀会周秀英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巾帼英雄,是一代女中豪杰。她自幼习武,精于刀法,为人仗义,善于同恶势力作斗争。1852年,青

  • 宋理宗赵昀是明君吗?他在位期间用过哪些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理宗之后,明英宗为什么有两个年号,宋太宗年号

    看待一个人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不能仅仅因为他做出的一些错事而全盘否定其所作所为,未免太过于偏执。尤其像皇帝,其一生在位时间也有长短,所面临的境况也各不相同。论起,南宋的宋理宗,可以说他是南宋唯一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但也是南宋灭亡的关键所在。总的来说,他虽不是一位好皇帝,但至少也做出过一些贡献。在

  • 正德皇帝为何下江南?他与李凤姐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凤姐是皇后吗,正德皇帝与李凤姐是什么电视剧,李隆基杀武则天家族

    正德皇帝在历史上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在军事上的表现和作为还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说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然而他却又是一个喜欢玩乐荒淫无比的皇帝,当年正德皇帝下江南名义上是平定战乱,可是实际上却是为自己的游玩找借口,那么正德皇帝下江南是怎么回事呢?正德皇帝下江南这件事还要从1519年说起,那个

  • 揭秘:左慈是谁?他与常山赵子龙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常山赵子龙是蜀汉时期诸葛亮手下的五虎将之一,以枪法精湛、出神入化而名扬天下,当阳长坂坡一役是赵云一生中最引以为傲的篇章,也是《三国演义》中最引人入胜的一节,从此常山赵子龙便以人中之龙而著称于世了。不过这威风凛凛的赵子龙的师傅是谁,他那出神入化的神奇的枪法到底是谁教他的,一直是小说迷以及武侠迷们讨论的

  • 刘伯温是怎样助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又有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得知刘伯温死了,朱元璋为什么不放刘伯温归养,姚广孝和刘伯温斗法

    1360年(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展现一个非常成功的兵法家的才能。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

  • 刘伯温的兵书有多厉害?为何朱元璋多次抢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多少年,朱元璋打仗为什么那么厉害,刘伯温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

    明洪武八年(1375年),告老还乡的大明军师、诚意伯刘伯温病危,临终前对守候在身边的儿子刘琏、刘仲景说:“我死后担心会给家里留下祸害,我写的兵书《百战奇谋》乃我一生心血,可惜没有找到传人……本想把这本书献给皇上,但皇上多疑,就是献上去了他也不会相信,倒不如烧了可保一家人平安……”第二天他就在昏迷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