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岐已成规模后,纣王为何不把攻打东夷的大军调回来呢?

西岐已成规模后,纣王为何不把攻打东夷的大军调回来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79 更新时间:2024/1/16 1:36:1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西周都打到家门口了,纣王为何还在打东夷?对于商纣王的形象,由于中国古代古典小说《封神榜》的影响,我们对于商纣王的形象是不是这样的:昏庸、残暴、好色。在小说之中为了妲己,商纣王大肆屠杀忠臣,同时又修建了穷奢极侈的鹿台以及让人闻之色变的炮烙、虿盆等酷刑。

在商纣王倒行逆施之时,此时西边的西岐在周文王、周武王两代君王的精心治理之下逐渐开始变大变强,最终“凤鸣岐山”,也象征着周代商的天下时机以到,在周武王的带领下率领八百诸侯兴兵伐商,最后取得了胜利。

然而小说终究是小说,有时候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会有一点夸大之嫌疑,历史上商纣王是暴君可没错,可是另一方面他并非说很无能,相反他在位期间武功极盛,对东极大扩大了商朝的版图,在武王攻进朝哥城之时,虽然纣王是死了,可是当时商朝在各地都有势力,否则又怎么会有后来的“周工辅政”呢?

当年决定商朝命运的牧野之战,商纣王的大军都在攻打东夷,而周武王则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才最终一战定胜负,商纣王临时凑齐来的大军大部分都是奴隶,虽然人数众多可是根本不成气候。

然而历史有时候并不会这么记载,或许会记载周灭商是天命所定,那么当年西岐已成规模,为何商纣王不把攻打东夷的大军调回来呢?

三代周王励精图治夺得天下

周朝能代商朝有各种成分在里面,有商纣王的残暴以至于让人群起激愤,有周武王的运气在里面,毕竟当时他成偷家了,也有两代君王的励精图治。

其实周王朝一开始就如同后来的秦国一样,由于地处西捶而被人看不起,此时中华文明大部分都在黄河流域一带,而当时商朝的都城就在这,而彼时的西岐在诸侯之中并不起眼,就如同后来的秦国一般。

不过正如同秦朝的崛起靠着历代君王的励精图治一般,周朝的崛起也是如此,在周文王和周武王之前,周王季历已经开始逐步强大起来了。

一方面为了不过分的引人注目,他积极和商朝通婚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兼并周边的戎狄、西戎等部落来增强周的版图。

不过无论季再怎么样低调都没用,当你实力发展壮大了,自然会有人关注你,因此后来季历也因而被商朝软禁之后杀害。

之后的继位的周文王姬昌继位后并没有忘记这段仇恨,一方面表现得对商朝十分谨小慎微,处处小心忍让,另一方面又积极扩大疆土扩充军备以备商朝来袭。

奈何当时商朝势力还是很强大,姬昌的国度扩张引起了纣王的警觉将他囚禁了将近七年,其实要说纣王不想杀姬昌完全是假的,奈何当时姬昌在诸侯国之中颇有声望,一旦杀之必定会引起联合反扑,所以在囚禁七年之后便放了回去。

而姬昌回到西岐之后继续扩大周朝的疆土,最终才有了武王伐纣,可以说如同后来秦朝的“六世之余烈”那般,周朝的胜利也是来之不易的,前后也历经将近百年。

周朝已然势大,纣王为何不多加防范?

从上述可以看出,从周武王的爷爷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为周灭商做准备了,而且纣王的爷爷文丁当年就杀了季历意图阻止周的扩张,可是纣王明明知道周的野心为何不将攻打东夷的大军调回来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是这么尽如人意,相反不是纣王不想调,而是他根本调不了,当时的纣王面对的不单单是西面强大的周王朝,其东边也有不小的反叛势力,那就是强大的东夷,而当初出土的甲骨文就为我们解答了疑惑:

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

在商纣王的父亲武丁时期,那个时候商朝已然是日落西山了,西边的西岐看到商朝江河日下起了心思,这不代表东边的势力没有心思,最典型的就是东夷,在当时趁着纣王无暇他顾之际开始向淮河流域渗透了,并逐步开始蚕食商朝的领土。

而到了纣王登基之时,形势则是更加恶化了:“商纣为黎之蔸,东夷叛之”。

纣王每每要对外有大的军事行动,东边的东夷总是不太平,因此他只能面临着相面作战的窘境,比如当时纣王想要在黎国阅兵,其目的就是震慑西周,可是这个时候东边东夷立马叛乱。

而纣王没办法,必须要立马出兵镇压叛乱,否则一旦势大更加不好收拾。

所以当时西岐就趁着纣王东征东夷之际就趁机偷了纣王的老家,最终的结局就如同我们所看到的了,故而这才是历史的真相,并非纣王不重视西岐,实在是当时两线作战压力巨大,不是顾此就是失彼。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一个忠臣都没杀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无数的明朝皇帝互相称赞,他们的光荣事迹代代相传。然而,明朝的皇帝并不代表“仁”,与“仁”为政的皇帝,多数不是被乱臣和贼所毁,就是被自己的迂腐所毁。在对待有功官员的问题上,即使是那些以仁德为出发点的基层皇帝,他们与这些有功官员如何成为兄弟姐妹,他们向有功官员承诺什么,但最终他们只是“飞鸟尽,

  • 宋恭帝赵显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赵显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宋恭帝赵显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赵显的结局是什么?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恭帝赵显简介:宋恭帝,赵显(音显)(1271年-1323年)是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

  • 刘备能在一年之内拿下西川的原因是什么?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为什么能在一年之内拿下崇山峻岭的西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各争利益,战火连天,天下人一直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俗话说得好,侵巢之下岂有完软!在如此天下大乱之际,要说哪个地方没有战乱,那当然得要说拥有天府之国美誉的益州,但是益州

  • 九子夺嫡后皇子们的下场都很惨 他们为何不安心做一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九子夺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是清朝皇帝中是生育能力最强的皇帝,他共育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女儿。这样的成绩放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个中翘楚。不幸的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让其晚年颇为不幸,最后的继承人,在后世也是饱受争议。那么这么多皇子,就不能安心做个富贵闲人

  • 李世民最聪明的弟弟,装傻保住后代荣华富贵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宫廷流血政变,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着十位心腹将领,在玄武门这个地方提前埋伏好大军,在身为皇太子的大哥李建成、身为齐王的四弟经过时忽然发动,李世民亲手射杀李建成,麾下大将尉迟敬德射杀了李元吉。随后用武力胁迫着皇帝李渊退位,

  • 宋理宗赵昀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赵昀最后立谁为下一任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宋理宗赵昀是怎么死的?陵墓在什么地方?赵昀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理宗赵昀简介: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原名赵与莒,嘉定十五年(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

  • 明史上唯一的残疾皇后:被朱祁镇宠爱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这位皇后目盲腿瘸不能生育,却被宠爱一生,只因为皇帝做过这些事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可以说他们的后宫是很多的,所以很难对一个妃子或者皇后产生感情,历来都是如此,但是,在明朝,却有一位皇后,身体有残疾,腿是瘸的,眼睛是瞎的,但是皇帝却对她不离不弃,视若珍宝,而且还专门为她违背了祖制,只跟她一

  • 宋度宗赵禥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赵禥即位后是怎么当政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宋度宗赵禥人物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赵禥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度宗赵禥简介:赵禥(1240-1274),南宋皇帝,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宋理宗无子,收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立为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

  • 被赋予厚望的诸葛瞻,最后为什么会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之子被赋予重望,却最终惨死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一代顶梁柱,他去世之后先后由蒋琬等人接班。而他的儿子诸葛瞻却很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包括那个时候诸葛瞻更多是活在他父亲的影子底下。特别是后来,每当蜀汉出台一项好政令,哪怕跟诸葛瞻没半毛钱关系,老百姓也都会奔走

  • 宋朝一驸马出轨乳娘,皇帝知道后他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人们印象中,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如果能是皇室之人,那么肯定是十分幸福的事情,当然这个前提是盛世。盛世中皇室中人,只要不作,那么日子肯定都是十分舒坦的,各种锦衣玉食,享受天下最顶级的待遇,而且是一生不用为此发愁。按正常逻辑而言好像是这样,可是有时候可能会发生另一种情况,那就是人善被人欺。作为宋太宗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