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登基为什么要迁都北京 朱棣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朱棣登基为什么要迁都北京 朱棣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24 更新时间:2023/12/6 15:27:59

朱棣迁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国封建朝中历来选择南京、西安这样的中原核心区域来作为自己的国都,唯有从明朝开始打破了这一惯例。明朝将自己的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放弃了看起来比较成熟的原国都的城市发展,重新开辟一个新的国都。

正是如此,才有了600年的紫禁城,紫禁城正是当时朱棣迁都北京建立起来的新都城。他的辉煌与伟大至今也是全世界为赞叹的世界奇迹。

朱棣迁都到北京,一直都是以“天子守国门”的理由来展示给世人。北京当时边境相距十分近,蒙古军队一直对明朝虎视眈眈。

为了能够快速获得前线战报,同时加强防御力量,明朝将都城迁至北京,以防御整个国家的安全。

以上所述正是守国门的背景与原因,但是迁都一事,只是因为这一个理由吗?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才会最终决定迁都的。毕竟也曾经有几任皇帝对迁与不迁一直处于犹疑的态度。

一、朱棣之位并非按理继承,为了平静舆论,选择迁都,符合阶级利益

1、北平才是朱棣的“家”

不像朱元璋的旧部都是淮西人那样,朱棣的旧部基本都来自朱棣在北平时的幕僚,所以朱元璋定都南方,而朱棣更倾向于北平,这个他曾经工作和奋斗过的地方。朱棣在北平做燕王时,根据地自然是在北平,所以从上到下,心之向往都是回北京。

所以定都北平,最先也是因为朱棣个人的需要,这就在最开始会使得朱棣动了换首都的心思。随后朱棣也慢慢考量当时的情况,发现定都北平,也是从各方面考虑非常合适的选择。

2、人脉关系,旧臣部下皆熟悉这里

朱棣的皇帝毕竟不是顺理成章继承而来的,所以他也不愿意在朱元璋和朱允炆呆过的地方呆着,这里的舆论未必会对他有益处。

靖难之役,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曾经伤死了许多朱允炆的旧部,这样的屠杀一定会造成许多被动的事情发生。

所以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一方面可以回归自己的地盘,另一方面也是稳定跟随自己多年的旧臣部下。

二、面对蒙古的威胁,天子镇守边疆,加强警戒

1、蒙古虎视眈眈朱元璋开国之战,攻下元大都,元顺帝逃之夭夭,这一外族的侵扰自然是减少了。但是不可忽视的蒙古却在中国的北方一直威胁着明朝的疆土,如何镇守边疆,让国土安宁,迁都北京自然也是上策。

这样决定更是为了大明王朝外来的发展考虑,只要有了稳定安全的政权,才能发展未来国内经济、文化。

2、安排诸侯驻守,稳定边疆

朱元璋当初是选择了一些诸侯镇守这里,就是为了能够安稳边境,而朱棣就是主力。朱棣夺了帝位之后,作为燕王出身的他,自己打破了这一守边国策,所以不得以为之,他也要亲自来镇守国门。

三、北京的地理优势十分明显1、北京是兵家必争之地

朱棣常年征战,自然是懂得选择战略要地的要领是什么。北京三面环山,一面依海,地势雄伟,易守难攻。

这里的地理优势决定了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所以说定都在此,不仅可以安稳边境,更是利于整个中国的发展。

2、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而南京只是依长江的屏障而据守,如果失了北方,那么南京也未必安稳。而北京恰恰可以镇守住整个北方。

另一方面,北京的交通极为便利,以太行山为屏障,正面对入海口,中原也近在眼前,所以是有发展潜力的绝佳城市。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朱棣选择迁都北京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他对北京的熟悉,使得他在这里拥有更多的人脉。

对于他自己的发展十分有好处,总好过呆在自己“不义”而来的皇帝曾经呆过的地方吧。另外就是他的属下与幕僚也多是出自北京,这种迁都也算是一种稳定民心的方法。

而从客观的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看,北京的确是十分适合做一国之都,他的战略位置十分明显,据守着太行山脉的天然屏障,时刻关注着长城之外的蒙古动向,出击迅速,战事自然也会占尽优势。

再加上海运也方便,明朝时海运如此繁荣,那么海上贸易所带来的便利性也会让整个国家快速发展。

所以朱棣选择迁都,是有他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决定,“天子守国门”一说也是为了顺应民心而做的某种承诺。明朝200多年,持续定都北京,稳定了北方的发展,也稳定了边疆的和平。

参考文献:《明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琦是什么出身?出将入相成为一代名相,最后被追封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韩琦是什么出身,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文人最幸福的朝代莫过于宋朝,据说宋太祖赵匡胤篡周建立大宋王朝后,立下了三条誓言,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所以,宋朝的皇帝基本上对待大臣都是很温和的,就算惹皇帝不高兴或者是党争失败,最

  • 康熙当初那么想除掉鳌拜 康熙晚年为何还要给他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康熙和鳌拜,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到康熙擒鳌拜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对于这件事,很多人都觉得康熙是个少年英雄,年纪轻轻就敢扳倒一个三朝元老,政治手腕也是杠杠的。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在擒鳌拜之后,康熙却是有多后悔,到了晚年的时候,他甚至还

  • 尔朱英娥一生嫁了三次,她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尔朱英娥(?—556年),北秀容(今山西朔县)人,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皇后,尔朱荣的长女,美姿色,爽直有武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次婚姻尔朱英娥最初嫁给北魏孝明帝做妃子,封为“嫔”。婆母灵太后专横,对妃嫔们很压制,因此她一直没有生育。孝明帝母子权力冲突很严重,武泰元年(528

  • 曹操生性多疑,曹魏大将中谁是他最信任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交替乱政,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只能揭竿而起,张角在此时,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给了这个古老的帝国一记重击。庞大的汉帝国摇摇欲坠,各地方的太守,刺史纷纷加入割据行列,而曹操也是在这个时候崛起的。他早年靠着镇压黄

  • 康熙晚年都发生过九子夺嫡 乾隆晚年为何没有这个烦恼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晚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九子夺嫡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尤其是喜欢清宫剧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件事。毕竟有大量的影视作品来反映这件事。这是康熙晚年发生的重要争夺皇位事件。和康熙相比,乾隆晚年却没有这个烦恼,几乎没有争夺皇位。我们看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之间出

  • 揭秘:芈月与三个男人的纠葛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芈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实际执政的太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芈月,又叫芈八子。这个人属于战国时期著名的女政治家,她是当时的楚国人,基本就是现在的湖北、湖南、安徽一带人,后来嫁到秦国,她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实际执政的太后,武则天、慈禧太后、吕后都无法跟她相比。”芈八子是否以悲惨的

  • 清朝时期一共出现多少个权臣 其中谁的权力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朝权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陈廷敬、张廷玉、刘统勋、阿桂、曾国藩、左宗棠等,这些都是清代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名臣、重臣。可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不是权臣,有清一代,可以称得上权臣的为数不多。清代是皇权高度集中的王朝,其政治土壤不适合权臣的生存。只有在皇帝年幼、昏聩,或

  • 嘉靖20年不上朝,朝廷之事为何尽在掌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因为朱元璋不愿意让其他人分自己的权利,所以就废除了宰相这个职位,重新设立内阁,谁知后来内阁首辅的权利比之前的宰相还大,而正因为内阁的存在,只要这个领导班子不乱,那么皇帝干不干活不那么重要,只要不是瞎折腾就不会造成多大的危害,所以有句话叫‘明朝皇帝多奇葩’,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

  • 古之恶来是指商朝的哪位大将?恶来有什么样的文学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古之恶来所指恶来是谁?恶来有怎样的文学形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恶来简介恶来:一作“恶来革”,商纣王的大臣,飞廉(又作蜚廉)之子,以勇力而闻名。武王伐纣之时,他被周武王处死。飞廉和恶来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的祖先,秦始皇的第35世祖,秦国第一代国君秦非子的五世祖。

  • 和珅救灾为什么要往粥里放沙子 难怪乾隆对此如此赞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和珅救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国的历史留存下大量的资料,也有许多历史事件被人们口口相传,由此我们得以知道中国历史中的无数名人,他们有的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有的是忠贞报国的英雄,有的则是臭名昭著的贪官奸臣。中国人民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