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蒙恬和扶苏手里拥有三十万精锐 两人为什么不选择造反

蒙恬和扶苏手里拥有三十万精锐 两人为什么不选择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72 更新时间:2023/12/13 5:44:31

对蒙恬和扶苏自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史记 蒙恬列传》记载:

高雅得幸於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病逝于东巡途中;临终之前留下遗诏,命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对于赵高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当年赵高获罪,蒙恬的弟弟蒙毅刚正不阿,按律判处其死刑,秦始皇念及赵高的兢兢业业,赦免了死罪;若是扶苏继位,蒙恬两兄弟一文一武,那还有赵高站的地方?

于是,赵高说服了胡亥,又抓住李斯患得患失的心理,将李斯拉入“谋逆小队”,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内容,立胡亥为太子,并派出使者前往,赐死扶苏以及蒙恬。

“扶苏”出自《诗经》中的《山有扶苏》,用来形容树木枝叶茂盛,还有兵车藩盾的意思,表明了秦始皇对于这个长子,寄托了殷切的希望。孩子越小,希望越大;孩子越大,希望越小。由于扶苏信奉儒家,而秦始皇信奉的是法家,父子俩因此产生了巨大的政见分歧,导致了扶苏被父亲,派往北境担任监军。

尽管如此,扶苏对于嬴政还是有很深的感情,以至于听到父亲死讯,万念俱灰,不顾蒙恬的劝说,遵照父亲的临终遗言,自尽身亡;而认为事有蹊跷的蒙恬,但又束手无策,被囚禁在阳周,并最终命丧于此。拥有30万精锐的扶苏、蒙恬,为何不选择起兵造反呢?

扶苏

首先,扶苏是与嬴政处理政务的方式截然不同,更趋向于用温和的方式处理,而非暴力手段。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开始追求长生不老,遭遇假“保健品”后,迁怒于儒生,史称“坑儒”。

扶苏认为秦始皇仅仅因为上当受骗,株连所有儒生,会令到刚刚统一的天下,陷入动荡,此举使得秦始皇非常恼火。根据《史记 李斯列传》记载: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说明了扶苏也不是第一次顶撞了,量变到质变,早已烦透扶苏的嬴政,便将长子打发到边疆。

可见,扶苏是个坚定的儒家信徒,也是个理想主义者。儒家所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秩序,其实就是一种尊和卑之间的差序。当年孔子回答,齐景公提出的如何治理好国家时,给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答案,意思是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大臣要有大臣的样子…….扶苏跨不过父子之间的人伦关系。

其次,蒙氏三代深受秦国器重。蒙恬的祖父蒙骜,原是齐国人,入秦后受到重用,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期间,奉命讨伐三晋之地,分别夺取了:韩国13座城池、赵国37座城池、魏国20座城池。蒙恬的父亲蒙武,作为王翦的副将,参与灭楚的军事行动。

因此之故,秦始皇格外关照蒙氏家族。上述王翦灭楚之前,秦始皇先是派出李信前往,因为其“性价比”高,只要20万军队,此次还捎上了蒙恬。要知道按照《史记索隐》记载:“谓恬尝学狱法,遂作狱官,典文学。”说的是蒙恬出身法吏,明习狱律法令,并没有丰富的从军经验,而秦始皇很明显是在着力培养蒙恬。

李信,蒙恬这次征楚是失败的,但秦始皇并没有灰心。四年之后,公元前221年,蒙恬跟随将军王贲率军攻打齐国,结果俘虏了齐王建,灭掉了齐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的同时,也为自己积累了行军打仗的经验。

所以,蒙恬临终前所说的“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表明了蒙恬无论从自身还是祖上,都没有起兵的理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根据秦律记载,秦国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粮仓。各县以一万石为一积,栎阳以二万石为一积,咸阳以十万石为一积,其中秦国最出名的粮仓,是位于荥阳与成皋之间的敖仓,刘邦谋士郦食其将其看作是“天所以资汉也”。

那么,扶苏、蒙恬起兵是否又备足了粮草呢?蒙恬抗击匈奴,守卫边疆,同时主持修筑了万里长城后,为了促进北方的发展,蒙恬“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谪戍以充之”,建立了44个县,又从内地迁徙3万户,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

抗击匈奴

作为农业的“后起之秀”,在蒙恬所辖的区域,百姓能自给自足就不错了,还要供给30万军队,恐怕不现实,由此不得不依靠秦国中央的粮食调度,客观上也制约了扶苏、蒙恬(如果起兵的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蜀将魏延是如何在三国乱世中,脱颖而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乱世人才辈出,蜀将魏延是如何在众多将领中脱颖而出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三国乱世,那是人才辈出,蜀汉也有很多的人才,而蜀将魏延一直以来都是饱受争议,诸葛亮说他有反骨,并且在死之前还在算计着魏延。刘备进入西川开始,魏延就是少数能够得到刘备和诸葛亮同时赏识的将领。魏延

  • 胤袐:康熙晚年生的儿子,受尽三代皇帝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说清朝的皇帝谁对整个清王朝的贡献最多最大,除了开国皇帝之外,就应该算是康熙帝了。众所周知,康熙帝他是清朝在位时长最久的一个皇帝,而他的影响,则是影响了整个清朝了,直到清王朝的灭亡。康熙,他是一个优秀的好君王,他在位期间,开创了很多盛世的局面。也就是因为他在位的时间特别的长,所以清朝他整个的时间往

  • 此人一怒之下挥刀自宫,竟成了权倾朝野的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年时期,大太监魏忠贤的大名威震天下,他权倾朝野,专断国政,导致世人“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直到崇祯帝即位,魏忠贤才被除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魏忠贤原本只是一个喜欢赌博,迷恋酒色的街头浪子,虽然懂得射箭与骑马,但他也只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魏忠贤喜好和那些恶少年一起

  • 诸葛亮非刘封不杀?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起三国时期的刘备,可以说是相当厉害的人物了,他本是诸侯之中实力最差的一个,但偏偏只有他,能和曹操、孙权一争天下。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也做出过不少缺德的事情。其中让人觉得非常过分的一件事,就是杀掉刘封,因为在当时那种情况来看,不管怎么说,

  • 陈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陈宣帝最后啥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陈宣帝陈顼(公元530年—582年),南朝陈第四位皇帝(公元568—582年在位),始兴昭烈王陈道谭次子 ,陈武帝陈霸先的侄子,陈文帝陈蒨的弟弟。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陈顼,是陈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所生的儿子最多还创了历史纪录,但最终因北伐不成功,反而让其政权摇摇欲坠。今天让我

  • 武则天是怎么挑选男宠的?第一点当然是长得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在登基后,不仅改朝换代还设立了控鹤监,从全国各地挑选男宠豢养于此,因为这件事武则天在当时受到了非常大的争议,虽然自古帝王大多三宫六院,但是在男权社会女子的地位很低,纵然武则天已经登顶权力的巅峰,仍然会受到许多攻击和争议,不过武则天豢养男宠不仅为了陪伴自己,她其实非常高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

  • 被康熙宠爱了十年的仁孝皇后,却红颜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是清朝拥有后妃数量最多的皇帝,单是记录在册的就有55位之多,在这55个女人中,有一个对康熙影响是最大的,她出身于书香门第,12岁便嫁给了康熙,并为康熙生下两个儿子。然而,她却在22岁的大好年华里香消玉殒,给康熙留下了无尽的遗憾,最终获得了独一无二的谥号:仁孝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

  • 哀姜:齐国国君之女,死后被鲁国以夫人之礼葬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哀姜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哀姜(?-前659年),姜姓,哀为谥号,齐国国君之女,鲁庄公夫人。鲁庄公24年聘之为夫人,无子。其姊妹叔姜亦为庄公妾,生启方,后为鲁闵公。哀姜与庆父通奸,欲立庆父,遂杀闵公。后国人暴动,乃逃到邾国,被齐国引渡回国后杀之,以其尸归鲁,鲁

  • 朱见深为朱祁钰和于谦翻案,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于谦为什么不立朱见深,朱祁钰和于谦的关系,历史上的朱祁镇和朱祁钰

    明朝成化元年(西历1465元),成化帝宣布平反被其父明英宗诛杀的名臣于谦。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成化十一年,成化帝又宣布恢复景泰帝的皇帝尊号。而景泰帝的帝号,也是被其父亲明英宗所废黜的。那么,成化帝这一系列操作,原因何在?个人认为,这要从明英宗和景泰帝的恩怨说起。景泰帝的皇位得失

  • 晋文公是如何在称霸中原前,兼并东周一半领土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文公称霸时间,晋文公称霸的原因有哪些,晋文公称霸的方式

    晋文公称霸中原前,是如何兼并东周一半领土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周天子周惠王要废长子立幼儿,被齐桓公破坏了好事。周惠王去世之后,齐桓公统领诸侯联军,强行扶持老太子姬郑即位。齐桓公兵退之后,东周呈现出一种对峙局面。黄河将东周一分为二,南岸的是洛阳盆地,北岸是河内郡。周襄王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