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伍子胥逃亡密闻:楚国渔翁为伍子胥守密自杀

伍子胥逃亡密闻:楚国渔翁为伍子胥守密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97 更新时间:2024/2/6 5:59:18

伍子胥在逃亡的路上遇到一个好心的渔翁,当这个渔翁给予他帮助以后,伍子胥却千叮咛万嘱咐,要求人家不要暴露了行踪。为了不让人怀疑,渔翁自沉江中而死。然而,有一个问题来了,只有渔翁和伍子胥两个人的事情,后人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当然,这些不会是正史中的记载,不过是一些传记中的文字。但是,传记文字所记录的东西不一定就没有发生过,或者说,这种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基于这个原因,人们不禁要问,这个人自杀了,这秘密就能守得住吗?为了替他人保守秘密而选择自杀,犯得上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吗?所以,我们还得看一看,这件事情的背后,究竟还隐藏着什么样的难言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伍子胥是在父兄被杀以后受到牵连选择逃亡的,他的目的地是吴国。伍子胥本来是和太子建的儿子胜一起逃亡的,到了韶关,韶关的官兵要捉拿他们,伍子胥和胜只能各自逃跑,因为是徒步,差一点儿不能脱身。来到江边,江上有一个渔翁撑着船,知道伍子胥很着急,就渡伍子胥过江。过江之后,帮助他渡江的渔翁见他有饥饿之色,让他在树下等候,要去帮助伍子胥找点儿食物。

渔翁一走,伍子胥起了疑心,于是藏到了芦苇深处。没有多久,渔翁带着食物回来了,见树下没有人,就对着芦苇丛中说:“芦中人,芦中人,你难道就不饥饿吗?”这个渔翁非常聪明,他喊的是“芦中人”,一连喊了好几遍。当伍子胥从芦苇中走了出来,渔翁就说:“我看见你面露饥饿之色,为你去拿饭,为什么要猜疑呢?”伍子胥说:“性命本属于天,现在属于丈人,怎么敢有猜疑呢?”吃过饭食,伍子胥解下百金之剑送给渔翁,说是此剑已经祖传三代,上面刻有七星北斗,还有龙跃于渊,价值百金,以此答谢。

渔翁说:“我听说楚已经下达了命令,擒获伍子胥的人,可以得到粮食五万石,得到楚国最高的爵位。我既然救了你,难道还贪图这百金之剑吗?”渔翁不但没有要这把宝剑,还催促伍子胥赶紧离开。伍子胥于是问渔翁的姓名,以便日后报答。渔翁说:“现在情况紧急,两个坏人相逢,我就是帮助你渡河的那个楚国坏人。两贼相得,得行于沉默之中,为什么还要知道姓名呢?你是芦中人,我是渔丈人,以后富贵了别忘记我就行了。”伍子胥答应了。伍子胥临别时,不断地嘱咐渔翁将他吃剩的东西好生掩埋,不要泄露了行藏。渔夫答应了他。伍子胥行走数步,回头再看,渔夫已经翻船自沉江中。

看这段文字,好像是在听人讲一段故事,所以正史中不会记载,只能是传记文字。但传记记载的东西同样可以采信,因此,我们就此问一下,渔丈人自杀,仅仅是为了守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一个人的身份,渔丈人的回答告诉伍子胥,你在我这儿已经不是秘密,你就是那个被通缉的人!作为一种行为,渔丈人已经用行动作出了回答,我出去那段时间,拿回来的是食物,并不是带回来捉拿你的人!只不过伍子胥“惶惶如漏网之鱼”,一时间满脑子只是逃跑、逃跑,根本看不到想不到其他。但渔丈人不同,他既然知道这个人是伍子胥又要冒着极大的危险去救他,说明他是怀着同情心的。他可能不是为了金钱、爵位的回报,却可能为着人间的那个正义,或者是一个普通士民的公道实现。如果这个正义和公道能够得以实现,他会有一种内心的欢乐。同样,当这种行为不被人理解操守又不能被人相信的时候,他会有极度的失望。否则,仅仅是为了保守秘密,他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协助伍子胥到达吴地。

失望是会杀死一个人的,因为这时候渔丈人前后都存在着杀死他的危机。前面的伍子胥,反复交代不要泄露了行藏,临去又是一步三回头,这说明他始终没有放心,而要他放心的唯一办法就是杀死这个人。也许渔丈人收下了七星宝剑伍子胥还能够放心一点儿,但是情急之中他疏忽了一点,渔丈人收下这把宝剑,要么是一件废物,要么是一个灭族的缘由。伍子胥的这把宝剑不仅仅是价值百金,它同时还是三代所传之物,也就是说,这是贵族之家的东西,一个打渔之人如何得来?

春秋时期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剑这种东西只有士这个阶层以上的人才可以佩带,一个打鱼人要这个干什么?藏在家里就是一个废物。假如说拿出来换钱,卖给谁?需要剑、能买得起剑的人必定要问,你一个打鱼的,哪来的这般贵重之物?假如官府追究起来,不是惹祸上身又是什么?!惶恐之中的伍子胥可能想不到,关注着官府通告的渔丈人能够想得到。后边的危险更不用说,这漫漫江边只有你一个打鱼的,不是你放走了伍子胥还会有谁?如果这江中只有你一人一舟,捉不到伍子胥,杀了你就是对上司最好的交代。这儿离韶关不远,追兵说到就到,这追兵不仅仅是伍子胥的危险,也是帮助伍子胥渡江渔丈人的危险。

渔丈人自知是活不成了,前面那个人潜行匿踪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死,后边如果来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来顶罪,这样的态势,他还能够有个活路吗?也许是为了家人,他才选了这条道路。他死了,后边的人不知道这儿有个渡江人,前边的人一旦富贵,能不能回来寻找这儿曾经有一个为他自杀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只能说惶恐之中的伍子胥想不到那许多,因为凭伍子胥的智慧和对人情世故的透视他不应该这样做。楚平王要杀他们父子三人,开始只是囚禁了他父亲一人,为了斩草除根,才让他的父亲写信召回他和哥哥伍尚,那理由是回来就放了你们的父亲,不回来就杀死他。而伍子胥清楚地知道,他们兄弟回去,父亲会死得更快。只有选择逃亡,或许楚王还会有所顾忌。即便父亲仍然还会死,也可以想方设法为父报仇。这等清醒理智的伍子胥,怎么就看不出渔丈人是在真心救他?所以只能用慌乱之中思维不清来替他打个圆场。

伍子胥这个人命运多舛,父子为楚国尽心尽力,因为遭遇谗言全家被杀。辅佐了两代吴王,对吴国的贡献居功至伟,最后却被赐剑自杀,实在是让人感到忿忿不平。他辅佐公子光登上了王位,又辅佐他打败了强敌楚国,同时辅佐两代吴王称霸,其治国理政的能力令人称道。然而,这个人总是让人感觉身上有些异样的东西,后世之人几乎没有人效法他。比如说那个靠耍嘴皮子谋取高位的苏秦,人家还有个“头悬梁、锥刺骨”故事可以激励后人,伍子胥有什么?像对待渔丈人这件事情,难道不是对他的人品产生了负面影响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越王勾践强制早婚鼓励生育:三胞胎可享免费奶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公众的印象中,“计划生育”就是少生孩子,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计划生育的概念是人类有计划地调节自身生殖行为的行为,既包括“减产”,也可以“增产”。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的是鼓励国民生育的“计生”政策。不过,关于“少生”、“优生”的提法,倒也“由来已久”,

  • 吴王夫差缘何最终失败?其战略重心产生偏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最要紧的战略未必是最要命的战略;战略有重心,未必等于战略全面,夫差的成败是一个典型的经营案例。图片来源于网络吴王阖闾在征战越国时受伤而死,嘱咐儿子夫差要报仇。夫差没有忘记父仇,后来灭亡越国,实现了自己对父亲的承诺,但接下来,他似乎陷入了骄傲自满的境地,成天荒淫作乐,忽视勾践复仇的意志,最后亡于勾践。

  • 历史上范增和张良谁的谋略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范增简介古时诸侯国之间的争霸,争得就是国力,是人才,各国君主最需要的是将才,谋士。范增就是一个非常出名的谋士,他在项羽的手下效力,也是项羽手下最重要的谋士,由于其年龄较大,被项羽尊称为“亚父”。范增,生于公元前277年,死于公元前204年,安徽巢湖人,秦末农民起义时期的著名谋略家。范增参加农民起义军

  • 揭秘秦朝大将蒙恬:深受秦始皇器重却惨遭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神话蒙恬蒙恬出身于名将世家,是秦朝著名的将领。历史上的蒙恬,在祖父和父亲这样名将的熏陶下,从小便胸怀大志。他和其弟蒙毅同时效力于秦国朝廷,并深得秦始皇的重用,尽忠尽责、威武一生,最后为奸人所害,吞药自杀。不过,历史书上的蒙恬再怎么精忠报国,也不如《神话》剧里蒙恬角色鲜活。网络配图最初看电视剧《神话》

  • 三国黑历史揭秘赵云说了什么话让刘备非常恼怒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是怎么得到赵云的三国时期赵云想方设法离开公孙瓒:史书记载:“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 也就是说,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前往奔丧从而离开了公孙瓒部队,刘

  •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真实意思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嘲笑蜀国后期无大将,结果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必须使用廖化这样平庸无能的人做先锋。图片来源于网络但历史上廖化的能力并不平庸。首先,你要理解先锋这个职位的意义。先锋不比统帅。统帅需要有勇有谋,指挥前军万马,统帅的决策,统帅的安危关系到全局的变化与战争的成败。

  • 吴蜀两国的末代君主投降后的待遇为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263年被魏灭,刘禅投降;东吴280年被晋灭,孙皓投降。同是投降,两人待遇大不相同。图片来源于网络刘禅投降后,被封了安乐县公。公爵。封地,安乐县——当然,只是表面如此,并不是让他真到跑到安乐县当土皇帝——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馀人。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

  • 陆逊火烧连营:刘备损失惨重蜀国一蹶不振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章武元年,刘备为了报吴军夺荆州还有关羽被杀之仇,亲自率领大军攻吴。当时对上的将领正是吴国的陆逊。刘备大军兵力强盛,陆逊避其锋芒,坚守不战。双方只能对峙。这一对峙,对刘备军中就是压力。因为蜀军是远征,补给方面不如陆逊来的轻松,而且又不能速战速决,再加上已经入夏,天气十分炎热,蜀军的士气逐渐低迷。刘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孙尚香:投江自尽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孙尚香,东吴孙权的妹妹,刘备之妻,并诞下一子刘禅。后有传闻孙尚香投江自尽,也有传闻孙尚香另嫁他人,这就是孙尚香的生平。网络配图孙尚香是个奇女子,就有关孙尚香图片来说,她容貌奇佳,眼灿若星辰,眉似天边远黛,鼻子挺翘,樱桃小口,实属难得的美人。孙尚香不仅继承了江东孙氏优良的外貌基因,还顺承了江东才人出的

  • 揭秘:水浒传小霸王周通为何娶不下媳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水浒这部书里,有一个人我想很多人都听过,他在水浒里排名也不算靠前。武功才华都不高超,他就是周通,也被人称作小霸王。读过这本小说的人,想必大部分人对他的印象都不太好。为什么呢?网络配图首先这个人本身也不怎么有能力,可还偏偏喜欢装个读书人,装很有修养的样子。装模作样实在是有些可笑,跟我们现在说的爆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