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史上第一位公示财产的高官:有多少财产

诸葛亮史上第一位公示财产的高官:有多少财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4/2/6 5:57:45

诸葛亮,中华五千年浩浩历史长河里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他虽不像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小说里描述的那般“料事如神、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但他高尚的品格、杰出的才能、震古烁今的业绩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极具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中,他更是一位全能的超人,一位让人仰视的谋略大师,一位完美无瑕的智者与几无瑕疵、近乎完美的道德楷模,是代表智慧和胜利的“无敌男神”。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诸葛亮波澜起伏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这其中有罗贯中小说情节水银泻地般的影响,亦有文学性夸张、渲染的成分所致。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毋庸置疑,堪称古今罕有其匹。诸葛亮出身于一个“公务员”世家,远至汉元帝时期其老祖诸葛丰就是一位刚直不阿、不惧背景深厚、势焰熏天外戚势力,敢于火中取栗的直臣,最后甚至因此被免官。诸葛亮家族兴盛于三国两晋时期,其间虽然战乱不断,但诸葛氏子弟出污泥而不染,决不苟同于流俗,堪称人才辈出,灿若晨星。而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凡属诸葛家族的“公务员”身上都有一个鲜明的烙印与共性:“忠贞、清廉、谨慎、敬业”。

诸葛亮是诸葛氏家族的杰出代表,可以说,实力弱小的刘备之所以能够“三分天下有其一”全凭他的功劳。自刘备白帝城托孤后,面对资质禀赋远不如乃父的刘阿斗,诸葛亮不抛弃、不放弃,“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却事君以礼,谋国以忠”。面对一个资质平庸、甚至离开自己就不能独挡一面的领导,能发乎内心尊之重之,从不流露出丝毫睥睨、不屑之色,而是时时刻刻严格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对“扶不上墙的烂泥”——后主刘禅尽心辅佐且执礼甚恭,至死都保持诸葛家族的优良传统:忠诚、谦逊、廉洁,一诺千金。面对暗弱的刘阿斗,完全有能力够搞个“烛影斧声,千古之谜”取而代之的诸葛亮却从未起此觊觎念头,连敌对方司马懿都不无钦佩地评价他道:“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他后期殚精竭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拼命护佑加持耽于享乐的后主刘禅。不仅如此,还能做到君臣团结,“上不生疑心,下不兴流言”,上下一心,不生掣肘,才可全力对外。诸葛亮用心良苦、竭尽全力,使偏安一隅、相对弱小的蜀国在魏吴夹缝中生存了42年之久。最后,虽然出师未捷,但也算呕心沥血、拼却老命,让后世为之掬一把英雄泪, 也算赢得“生前身后名”了。

诸葛家族著名“公务员”还有诸葛瑾诸葛瞻、诸葛诞等,亮兄诸葛瑾更是官居东吴大将军、豫州牧高位。诸葛瑾以胸怀开阔,直言敢谏且严谨自律著称,因此他在东吴政坛几乎没有敌人,也获得吴主孙权的青睐、攫拔,最后也得以青史留名。“谨慎”二字似乎已融入诸葛家族子孙的血脉之中,谦虚谨慎并不意味着庸碌无为、随波逐流,只想做无功亦无过的太平官,而是以柔克刚、敢于任事,在柔和似水的谦逊外表下严守底线、坚持原则、促成大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史载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临终前,他给蜀汉后主刘禅上了一篇人生最后的奏章,内容居然是一份详细的个人财产申报:“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死后,人们发现,一切果然如其所言,毫无虚妄之辞。即便是能掐会算,善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亮恐怕做梦也想不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将他称为古今“官员财产公示第一人”,此光明磊落、近乎身负道德洁癖之举,可谓首开古代“公务员”财产申报、公示之先河。

诸葛亮不光严于律己,在管束和教育家人子弟方面也非常严苛,甚至有些不近人情,非常值得后人借鉴、效仿。史料记载“宰相之妾无副服”,在那个时代,纳妾是无可非议的,但宰相的小妾居然连套换洗的衣裙都没有,其寒其窘甚至不如一介平民,这就足够让人唏嘘、惊诧加喟叹的了。而且从诸葛亮公示的财产明细表上看,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除了官俸外没有任何灰色收入,一个官拜宰相的“高级公务员”的收入甚至不如一个民间富足翁。

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真乃一生谨慎,两袖清风的真君子,怎不让人心生感慨。

诸葛亮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不光是他用来自勉的座右铭,更是他对子孙的殷切希望。据说诸葛家族的孩子们从小就要熟读他撰写的《诫子书》,寒素清白、黜奢崇俭的品德在诸葛亮辞世后其苗裔子孙们的脑海里深深地扎根、发芽,并伴随着他们一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千古人才难得,智术各有短长。南怀瑾曰:人才之所以称为俊者,必信、义、德、才、明五者兼备。人中之豪者,必行、智、信、廉四者兼备。按此标准,诸葛亮无疑是人中龙凤,但像他那样奉公守法,立身行己,一介不取的睿智之士,古今也找不到几个,期望所有官员都成他那样似乎并不现实。将官员之德才兼备、清廉自律、克己奉公建立在个人修养、自我约束、极高的道德层面上,远不如建立一套有监督制约、能抑恶扬善的良性机制更切实可行。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古代没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官员的财产状况,朝廷一般是掌握不了的。除非官员被抄家,或者身死之后,家属无力安葬,朝廷才得以知悉哪位官员贪浊,哪位官员清贫。因此之故,史书中有一些关于特大贪官如和珅等人抄家物资的记录,却很少有关于其他官员财产的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北伐的真实目标:为清除内部异己李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日兴趣所致翻了翻三国方面的资料,发现诸葛亮一系列奇怪的北伐虽然没有为蜀国夺取到什么东西,但在清除内部异己方面倒是挺成功,甚至不仅仅在蜀国这一块成功。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诸葛家族。这是当时最著名的世家大族,在魏蜀吴三国均一度拥有很大的势力。图片来源于网络在蜀国,其成员任托孤大臣之首,益州牧(看看蜀国的

  • 乾隆皇帝日夜恋香妃堪称历史上的风流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回部某王妃,美貌艳丽,不用香花薰洗,身体生来就有异香的气味。因此,回族人都叫她“香妃”。这件事传到乾隆皇帝耳中,到乾隆二十年,回疆发生动乱,命将军兆惠前往征讨。临行前,乾隆皇帝谈及香妃之事,要兆惠探明香妃究竟有什么不同。回疆平定后,兆惠报告已抓获香妃,乾隆皇帝很高兴,命沿途官吏好生看护,莫将美色损伤

  • 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当时落魄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诸葛亮于茅庐之间?这就要从刘备在荆州说起,刘备投奔刘表之后,刘表一直是很忌惮刘备的,其实碍于汉室宗亲的面子对刘备采取的是“不重用不放弃”的政策,这使得刘备就很彷徨,郁郁寡欢不得志。在荆州这7年应该是算是刘备的一个低谷期,有一种“龙卧浅滩遭鱼戏”的无奈,但刘备又是一个很隐忍的人,不便发

  • 解密:乾隆为何忤逆雍正生前的旨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咱们国人有一种圣旨崇拜,认为皇上开了金口,就是玉律。有故事传说唐朝时节,湖南有个在长安做官的人想为家乡做件好事,便在皇帝每日出行的路上用蜂蜜写了一行字“澧州粮米可免”。皇上那天出来看到密密麻麻的蚂蚁在那行字上爬,信口念道“澧州粮米可免”,那湘籍官员“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立刻“谢主隆恩”。据说皇上非但

  • 三国历史上最卑鄙的小人 比吕布更反复无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小人当属吕布,他数易其主,杀主夺权,被张飞蔑称为“三姓家奴”,哪怕是彭城之战兵败被俘后仍念念不忘“效忠”曹操以图东山再起。但由于他的秉性早已昭著天下,连“唯才是举”的曹操也害怕有朝一日恶极反复,不得不将其斩首示众,终结了他反覆无常的一生。网络配图不过在同时代还有一位比吕布更加反覆

  • 孔子第一次做老师时候究竟岁数是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之所以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在政治上的不得意。然而,孔子此举却不经意间打破了一项纪录——教育的官学垄断,开创了私学。终其一生,孔门弟子多达三千余人,而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七

  • 迷信至极的秦始皇都做过哪些奇葩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明确记载热衷于成仙得道、非常迷信的封建帝王。为此,他还曾经做过几件极为奇葩的事情。其实,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之后,他的成仙之梦便已经开始做起,最先暴露他这一野心的是封禅泰山。网络配图秦始皇此举,不仅有上报自己功绩的意思,而且还有向天地神灵比功劳的意图。很快,秦始皇

  • 三国历史上那次刺杀案改变了蜀国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他生前所看重的蒋琬、费祎先后成为蜀汉的政府首脑,军事方面则主要由他的门人弟子姜维负责。历史有时候非常奇诡,诸葛亮非常看重蒋琬、费祎这两个后备的高端人才,可他们二人实际上都不认可诸葛亮的北伐策略。蒋琬开始执政时,蜀国的经济状况已经因为战争受到了很大影响,他便逐步将主要精力从北

  • 汉朝秘闻:汉高祖刘邦到底是“坑爹”还是“敬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高祖刘邦的一生,刘邦是汉文帝吗,汉高祖刘邦出生传说

    刘老太公早年说: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孽,养下刘季这么个坏种种;后来……后来啥话都不敢说了,跟着满朝文武一起喊:吾皇万岁万万岁!刘老汉这一辈子,享受过至高无上的荣光,之前却也被三儿子刘邦折腾得够呛,最让老汉叫屈的是,人都死了入土了头上愣是给扣了顶绿帽子。丢尽了先人脸——刘邦弟兄四个,大哥刘伯,二兄刘仲,小

  • 慈禧秘史揭开慈禧私生活不检点怀孕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15岁被选入宫中成为秀女,号懿贵人,后得咸丰皇帝宠幸,被封为懿贵嫔。咸丰死后,慈禧联合恭亲王奕发动“祺祥之变”,先后处死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位辅政大臣,并改元为同治,实行垂帘听政,控制了国家大权。同治死后光绪继位,慈禧太后继续垂帘听政,把持大权,光绪成为傀儡皇帝。慈禧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