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末名将颜良的经历是怎样的?后世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汉末名将颜良的经历是怎样的?后世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687 更新时间:2024/4/2 9:33:32

颜良的故事是怎样的?颜良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颜良生平简介

颜良(?-200年),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汉末年河北军阀袁绍部将,以勇而闻名。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精卒十万,准备攻许(今河南许昌)。建安五年(200年),兵进黎阳(今河南浚县),遣颜良攻白马(今河南滑县)。

曹操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被关羽击斩。

颜良的故事

颜良是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有威名。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曹操于官渡交战。开战时,沮授劝谏袁绍:“颜良性急不可单独任用。”但是袁绍仍以颜良进攻单独守护白马的曹将刘延

面对这个形势,曹操的谋士荀攸建议,率军先佯装在延津(今河南汲县东)渡河,做出袭击袁军后方的姿态,诱使袁绍分兵延津。然后,轻兵急进,奔袭白马,攻其不备。

曹操依行其计,袁绍果然分兵向西,挺进延津。曹操趁机引兵向白马疾进,及距白马十余里时,颜良大为震惊,仓促迎战。

颜良是怎么死的?

曹操派将军张辽和关羽为先锋率先进击,关羽跃马阵前,望见颜良麾盖(大将所乘戎车,设幢麾、张盖),直冲过去,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斩其首级而归。

曹操挥令大军冲杀,袁军大败溃散,白马之围遂解。

颜良墓葬在哪里?

颜良首级埋于僧固乡梁僧固村西头,历经封土,其墓成南北向长方形大土丘,墓高3米。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浚县知县刘德新建碑一通,上刻“汉将军颜良之墓”。碑后被浚县博物馆收藏。

1973年村民拉土垫地,将墓冢夷平,今已不存。

颜良的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于讨董战役的汜水关之战中第一次被提及姓名,当时颜良、文丑催军未回,使袁绍颇为华雄的猖狂而叹息(黄正甫本袁绍言颜良文丑一人在此立斩华雄)。

孙坚私藏玉玺被袁绍识破,颜良、文丑与程普、黄盖、韩当拔剑掣刀相对。袁绍计逼韩馥,谋夺冀州时,耿武欲行刺袁绍,被颜良斩杀。随后与文丑为先锋,击公孙瓒,平定河北。

曹袁交兵,颜良统十万精兵为前部,攻刘延于白马。刘延屡次告急,曹操派15万军队兵分三路解白马之围。关羽新降曹操并得了很多赏赐,希望参加对颜良作战以回报曹操的厚待。

曹操亲率5万迎战颜良,但被颜良部下精兵整齐的阵势所震慑。吕布旧将宋宪、魏续相继请求与颜良单挑,都很快被杀。徐晃出马战颜良,大约二十合后败走,使得曹军诸将栗然。双方休战。

在谋士程昱建议下,曹操召见关羽,但怕他一旦回报了自己的善待就会离开。次日,颜良军列好阵,关羽陪曹操坐在小山顶向下看,远远看见了颜良的麾盖。

关羽跨上赤兔马冲入袁军。颜良未及反应,措手不及,即被关羽所杀。关羽割下颜良首级绑在马脖子上,顺利返回。颜良军士气大损,陷入混乱,为曹操提供了进攻的机会。曹操在白马之战中获胜,大破袁军,还劫夺了很多物资。

关于演义中颜良的死因:“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这句话被放入除毛本外的各古本演义的赞诗中,其中除黄正甫本只有赞诗外,嘉靖本和汤宾尹本,余象斗本,朱鼎臣本皆有文字说明。

朱本和余本似乎非为小字,其余两个版本为小字,文字为【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

且在颜良被杀之前,各版本皆有颜良想要问话的描述,毛本为方欲问时,黄本和汤本,朱本为却欲问之,嘉靖本为恰欲问之。

甚至在古典戏曲《白马坡》中亦有颜良出战前刘备与颜良谈话的情节,可见在作者罗贯中原意的《三国演义》中颜良之死是由于刘备嘱托而不做和关羽战斗的准备从而被杀。

如何评价颜良?

孔融:颜良、文丑,勇冠三军。

荀彧: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沮授: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

颜之推:齐有颜涿聚,赵有颜最,汉末有颜良,宋有颜延之,并处将军之任,竟以颠覆。

陆游:颜良文丑知何益,关羽张飞死可伤。等是人间号骁将,太山宁比一毫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布能在徐州尽心辅佐刘备得话,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吕布。公元195年,曹操逐步将兖州各个城池收复,并击败了吕布,无奈之下,吕布只能东奔寻找身在徐州的刘备。当时刘备刚刚从陶谦手中接下了徐州,然而刘备的根基尚浅,为了更好地控制住徐州,刘备接纳了刚刚逃过来的吕布,并让吕布屯兵小沛。当时吕布对刘备十分恭敬,他认为在这乱

  • 武松的真实实力如何?一流高手,还是名不副实?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武松的真实实力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对于一众的国人而言,水浒传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的古典文学著作,在这部书中有着形象决然不同的一众好汉,他们嫉恶如仇替天行道,在对外征战的过程中,有着很多冲锋陷阵的武将,说道梁山上武艺出众的好汉,每个人心中都是有着不同的看法,而对于打虎英雄行者

  • 曹丕和曹叡到底做了什么 难怪司马懿能够夺取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懿夺权,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众所周知,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控制了曹魏政权,为将来西晋取代曹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其中自然有司马懿政治才干出众和其政敌曹爽兄弟懦弱无能、贪图苟安等因素,但曹魏在权力格局上的安排也有其致命伤。司马懿高平陵政变时,曹

  • 曹叡死前司马懿都是一个忠臣 司马懿最后为什么会选择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造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叡在世的时候,司马懿根本没有造反的机会,也没有造反的勇气。曹叡的帝王之术不亚于曹操和曹丕,虽然司马懿的性格老奸巨猾,但是面对着杀伐果断的曹叡,司马懿根本不敢流露出任何造反的企图。假如司马懿在曹叡时期起兵造反,司马懿肯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 刘璋待刘备不薄,为何还会被夺取荆州?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刘璋待刘备不薄,为何还会被夺取荆州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刘备取益州多被后人诟病虚伪,成一生污点。刘璋迎他入蜀实属“引狼入室”,刘璋宽柔,待他不薄,又是同宗,鸠占鹊巢的刘备简直妥妥的白眼狼啊。而刘备“不忍心”取刘表荆州,也被认为是伪善、假仁假义、沽名钓誉。一取一不取,都要背负骂

  • 曹真不死,便无司马 曹真有那么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真和司马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到三国时期,就不得不说到最后一统天下,笑到最后的司马家。作为三国的最后赢家,司马家能够发展壮大离不开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等人奠基的。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物其实也十分重要,那就是曾在曹魏担任大将军、大司马的曹真。之所以说曹

  • 苏麻喇姑死前为何头上会被浇石灰?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苏麻喇姑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康熙王朝》被很多人视为经典,伴随康熙皇帝成长的“苏麻喇姑”也深受大家喜爱,历史上的苏麻喇姑是蒙古人,最开始叫苏茉儿,到了顺治晚期的才有了现在我们知道的这个名字,意思就是“半大口袋”。苏麻喇姑是跟随孝庄一起陪嫁进入“后金宫廷”的,她经历

  • 同时曹魏将领夏侯惇和曹仁,曹操更看重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心中,夏侯惇和曹仁谁更重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演义中,曹操雄才伟略,以匡扶汉室江山为己任,统一支离破碎的北方。这也为曹丕以魏代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能建立不世之功,离不开他的能征善战的武将们。这些武将分为两个系统,即“曹魏宗亲八虎骑”和五虎上将,其中以曹魏宗亲八

  • 关羽和马谡都违抗军令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和马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经典的战役能够体现出主角的高明计谋和无双的才智,但是这些计谋的执行者却显得有些桀骜不驯,会出现违抗军令而导致战役失败的情况,在蜀汉阵营中共发生过两次违抗军令的情况,这两次违抗军令都给蜀汉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关羽义释曹操第

  • 刘邦那么宠爱戚夫人,没有想到她以后的结局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是我们历史当中一个非常强大的王朝,而刘邦作为汉朝的建立者,对于中国的统一还是做出了很多杰出贡献的。后人对刘邦的评价有褒有贬,而在他的身边又有着两个非常重要的女人。第一个就是吕太后吕雉,另外一个则是戚夫人。这两个女人都是陪伴刘邦一起成长的女人,而且两人互相水火不容。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