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公为何会成为中华民族惟一的道德实践神?

关公为何会成为中华民族惟一的道德实践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70 更新时间:2024/3/6 10:04:47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旗帜。从根本上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文化的复兴与文明的崛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条件。

网络配图

关公文化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中国煌煌大观的二十五史及种类繁多的野史稗乘中,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但“三教并尊”,圣、神、人合一,且身后庙祀遍布九州的历史人物只有关羽,正所谓“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释称佛,儒称圣,道称天尊。”

《三国演义》中有诗叹曰:“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又有诗曰:“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关羽本来只是三国时期蜀汉武将,却由将而候而王而帝而圣,将一生身体力行的忠义仁勇诚信精神传扬天下,流芳万世。并以武圣之尊与文圣孔子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数千年来倍受海内外华人推崇敬仰。原因便是关公的人格品质,道德实践及坚守,是中华民族心仪向往和追求的典范,是官方、民间,儒、道、释所共同推崇的价值理念。

网络配图

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以“修志意、正身行”为修身原则。关公怎样修身,文献不祥,但也隐略可见。《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注:“江表传曰:羽好左氏传 ,讽诵略皆上口”。《春秋》是儒家五经之首,司马迁对《春秋》推崇备至:“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关羽自幼喜读《春秋》,且能谙熟上口,自然深受儒家正统道德思想的熏陶,以忠事主、以义友朋、以礼立身、以勇建功的观念,支配并贯穿于他卓然于世的生平实践。

关羽青年为民除害,远遁江湖,在涿郡刘关张桃园结义,三兄弟从河北起兵,南征北战:讨董卓于中原,战吕布于虎牢,援公孙瓒于界桥,救孔融许昌,拯陶谦于彭城,计杀徐州刺史车胄,斩颜良文丑,夺五关,毙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攻樊城,淹七军,生擒于禁,决杀庞德,致使中原震撼,威震华夏,曹操欲迁都以避关羽之锐。

诗人杨戏曾作《关张赞》:“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关羽“有国士之风”,曹操叹服“事君不忘本,义士也。”东晋史官裴松之赞道:“关羽勇而有义。”

关羽以其一生的经历把儒家教义转化为具象的行为实践,这种实践又直接影响和推动着道德教义的传播,形成良性的社会教化。正是这种道德学说与行为实践的结合,才奠定了关公独具魅力的人格基调。

网络配图

关公故事在1800多年的交口相传和美化神化中,人们将儒家克己复礼的品德意识和忠义节勇信义卓著的精神一并融入到关公形象塑造中去,从而中华民族的内审自律忠心不二及义薄云天奉献助人的传统美德。

在中国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的观念极大地冲击着积淀在国人思想深处的传统道德观念,以致出现了“金钱至上”、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人与人之间完全是金钱关系等畸形现象,为此人们普遍呼唤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重信守诺、舍己为人、忠于职守、团结友善、见义勇为等美德的回归,以求达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弘扬关公文化、传承关公精神、促进道德复兴、重建道德文明就成为每个崇德尚义有志之士共同携手前行的奋斗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周朝国君周昭王讨伐楚国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周昭王姬瑕,姓姬名瑕;为周朝第四仁君王。周昭王像周昭王在位期间被说的最多的似乎就是王道缺失,起初之所以会流传出这样的言论是因为在周昭王继位之时天象异常,观不到星象,并且井水、泉水、河水均暴涨。并且有人观天象,说是周昭王王道缺失。然而天象命理之说虽不可信,然而之后周昭王几位后的行事做派却叫人不得不信。

  • 中国古代首富沈万三胡雪岩为什么最后都没有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人们的等级分为士农工商,其中读书做官被排在第一位,而下海经商被认为是末流。尽管在古代社会经商是不被官方提倡的,但是经商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也使得很多人去从事这个行业,这些人中如沈万三胡雪岩等都一度被公认为当时社会最有钱的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首富。然而细读历史可以发现这些人前半生无限风光,到

  • 历史上康熙真的是因为一场病而坐上皇位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被誉为“千古一帝”,他八岁登基,登基之时顺治驾崩,10岁丧母,后来他自言: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康熙八年也就是他登基的第八年擒鳌拜,稳定了朝局,孝庄开始让康熙执政。康熙十二年下令“削藩”之后发布大量军中改革,任用汉人名将与书生与康熙十五年打败吴三桂。网络配图康熙二十二年收复台湾,康熙

  • 历史揭秘:道光帝为何狠心踢死皇长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帝是嘉庆帝的儿子,也是唯一的一个皇后嫡出当上皇帝的皇子。网络配图他当皇帝后,子嗣这块一直不好,二十八岁与当时在撷芳殿服侍他的宫女,即后来晋升为“和妃”的那拉氏生了皇长子奕纬,皇长子奕纬虽然不是皇后所生,但在皇二子与皇三子相继夭折之后,他这个皇长子就很快成为道光帝不得不看重的儿子。正是因为这份看重

  • 残唐五大猛将:四位勇冠三军一位盖世无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残唐指的是唐朝后期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仍是唐朝的延续,故史称“残唐”。残唐能臣不多,猛将却不少,翘楚者层出不穷。在晋王李克用手下,就有五大猛将,这五位都是勇冠三军的大将。这五位中第一位最厉害,武力盖世无双,后面四位没有一个敢与之单挑,合战也打不过他。最后这位被五马分尸,后面四位无一人讲情。网络配图第

  • 诸葛亮东吴吊丧哭周瑜是惺惺相惜还是纯属演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同为世之人杰,而周瑜的死,物伤其类,诸葛亮也应该是很伤心的。而诸葛亮为周瑜写的悼词也是十分之感人。那么,诸葛亮吊丧真的是多情吗?周瑜病故之后,孔明前往柴桑吊丧。众位将领都说,人人都说什么周瑜大都督和诸葛亮关系很差,可是,诸葛亮却亲自前来吊丧,而且哭得那么伤心,看来,人们说的

  • 刘备三请诸葛亮 而这个人让唐太宗四次请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贞观三年,中郎将(高级武职,即各府卫的禁卫统领)常何的府邸。皇帝的使者再三行礼,请常何的门客马周入宫详谈。使者说,皇帝陛下的原话,是恭请马周先生,不是召见,更不是命令。但马周回说身体不适,拒绝了。使者又来了两次,马周还是拒绝。网络配图这一搞,可把常何吓坏了,他忙不迭地劝,可马周只是笑而不语。终于

  • 朱元璋为何要羞辱宋濂和"衍圣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千百年来一直号称以孔子思想为道统的古代,朱元璋逼迫病中的衍圣公来向他这个新主朝贺,是对斯文的严重侮辱。孔子早就说过,治国的理想境界是“近者悦,远者来”,哪有以暴力作后盾,逼别人来的呢?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网络配图读中国历史,当代人常会奇怪,君王淫威之下的人们肯定是极度缺乏尊严,天天垂头丧气的,特

  • 历史揭秘:北宋范雍体恤百姓竟建议火烧皇宫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就在太后难过的时候,范雍却说:不如一把火烧个精光,留着是个祸害。先朝时,竭尽天下力量来修建,老百姓怨声载道。如果还想在残破的基础上重新建筑,那百姓也忍受不了。这次雷火可能是老天的警戒,我们不能违背。“非所以畏天戒也”。网络配图范雍,北宋大臣,虽然名声远不如他的本家范仲淹,但还是很有作为的。此人敢于直

  • 明君北魏孝文帝:因皇后私通出轨被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多了,死法自然就五花八门了:有被活活饿死的,有吃错药死的,有被老婆用被子闷死的,更倒霉的是还有被出轨的老婆气死的。说起来这位皇帝还是一代少年有成的明君,他就是那位把鲜卑族进化为汉族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网络配图中国是世界上最盛产皇帝的国家。皇帝多了,死法自然就五花八门了:有被活活饿死的,有吃错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