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汉武帝对儒术是什么态度?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汉武帝对儒术是什么态度?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39 更新时间:2024/1/15 17:37:32

历史上汉武帝对儒术是什么态度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汉武帝真的喜欢儒家吗?“独尊儒术”背后的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个性格强悍、怀有雄心壮志的皇帝,某些方面其实和秦始皇颇具相似之处。

在他统期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想法设法聚天下之财、行征伐之事,东并朝鲜,西征大宛,南攻百越,北破匈奴,几乎将“文景之治”以来积攒下的家底消耗殆尽。

这样一位极其专政的皇帝,竟然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真的是喜欢儒家思想吗?

与君王专政格格不入的儒家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儒家在政治方面主张“民贵君轻”,认为皇帝如果不仁,那么臣子便可以推翻他。

汉景帝在位时,一个叫辕固生的儒生和一个黄老学派的黄生在君前争论:商汤推翻夏的革命究竟是否是正义的革命?这个儒生认为是合理的,因为民心就是天命啊,夏桀失去了民心,就应该被推翻。

黄生却认为:帽子再旧也要戴在头上,鞋子虽然新也只能穿在脚上。夏桀虽然失道,但汤武却是臣下,不仅没有劝谏天子,反而杀了天子,这就是乱了首尾次序,就是大逆不道。

儒生不慌不忙地又说了这样一句话:

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

一下子大家都瞠目结舌、鸦雀无声了,景帝赶紧出来打圆场,说到:“吃肉不吃有毒的马肝,并不说明你不是美食家;做学术不研究汤武革命,也不说明你就不是学者。”把这个问题搁置了起来。

从这里我们便可以看出,儒家的思想是让君主很头疼的。君主不仁,臣子就可以打着道义的名义有理由来取代我?那我的万世基业还 怎样传承下去?

儒家的思想与君王专政本身是格格不入的,有着很难调和的矛盾。那汉武帝又怎么会“独尊儒术”呢?

02

董仲舒精心“改良”的儒术打动了他

汉武帝的祖辈父辈都遵循着黄老无为的思想,主要取决于天下动乱初定、需要休养生息的国家现状,而到了武帝这里,他可是希望有大作为、大手笔的,继续沿用黄老无为的治国理念,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到底应该确立怎样的治国思想呢?于是,武帝开始组织召开学者会议,讨论大汉的顶层设计问题,希望能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董仲舒出场了,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刚刚也说了,皇帝们其实是很反感儒家那套理论的,武帝又怎会真的喜欢。

但听完董仲舒系统的论证和建议后,武帝竟然同意了。原来,董仲舒所倡导的儒术是经过“改良”的儒术。

简而言之,就是保留一部分、修改一部分,创造一部分、摒弃一部分。

董仲舒保留了天命与君主息息相关的思想。国家闹地震、洪水天灾了,天子就要好好反省自己了。皇帝必须要重视天命,这也是最基本的约束,一旦没有了这个约束,国家就危险了。

同时,又千方百计把皇帝推到了更加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认为,“王”字是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代表上下贯通,皇权就是贯通天地的。而皇帝就是国家的中心,国家的心脏,四方百姓必须保证心脏的完好,必须顺从心脏的意愿,天下臣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皇帝。

于是,又提出“三纲”主张,提出要强化皇权的建议,提出臣民要老老实实服从的倡议。

雄心壮志的汉武帝一听这些,喜出望外,这不正合我心意吗?有了这套理论,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实践我的宏远抱负了;有了这套理论,就可以堵住那些反对我作为人们的悠悠之口了;有了这套理论,我便是天下的真正中心,握有绝对的权力,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了!

于是,汉武帝很快便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03

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思想

汉武帝真的推行儒家思想了?那些黄生不愿相信,估计那些儒生也不敢相信。等指导思想公之于众后,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推行的儒术本质上就是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思想。

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皇权是需要不断强化的,百姓需要“愚”化地执行和服从,这些思想主张不就是法家所一直主张的核心思想嘛。

儒家的思想本身是充满仁道的,是有温度、有理性的,是以民为本的,而董仲舒这一套只是在儒家思想中有选择地保留了一小部分,剩下的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欲望而进行改造,他主张的儒术几乎完全成了统治者的有力工具。

对汉武帝而言,独尊儒术却是实用性极强的,具有其他思想都无可比拟的特有价值。既让皇权有了仁义的外衣,又进一步强化了皇权的权威。

这样的儒术才真正符合汉武帝的价值理念,这样的儒术才能让君王欣然接受。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只是开了一个先河,之后几乎每个朝代都接受并不断改进了这种“外儒内法”的思想理念。

不喜欢儒家思想的汉武帝推行了董仲舒改进版的儒术,进一步推进了专制制度,进而集中力量征伐四方,用武力彰显了大汉的雄威,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后 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嫂子和侄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光义对赵匡胤一脉,宋太宗赵光义是正常继位吗,赵匡胤是被他弟赵光义害死的吗

    你真的了解赵光义继位后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宋太祖赵匡胤是在陈桥兵变中,通过黄袍加身当上的大宋第一任皇帝的。但让赵匡胤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死,至今都是未解之谜,让后人一直迷惑不已。“金匮预盟”“烛影斧声”“兄终弟及”三个历史名词,成为赵匡胤之死、其弟赵光义继位的专用词汇,里面包含

  • 汉光武帝李秀长子刘强为何会让出自己的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太子,历来是帝王家必争之位,也历来是个高危职业。为了争夺这个位置,兄弟骨肉相残、头破血流之事竞相发生。然而,东汉的首位太子,即汉光武帝李秀的长子刘强,却主动地把太子之位让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01母后被废,心感不安刘强的母亲是郭圣通,东汉的

  • 八贤王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为何电视剧中连名字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八贤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有关宋朝的影视作品中,比如《包青天》、《少年包青天》,《杨家将传奇》等,都会出现一个角色,从剧首到剧末都没有提出他的名字,只是用八贤王这个官名概括。那么历史上的八贤王到底是谁呢?为什么没有提他的名字?《包青天》八王爷在正史中没有准

  • 三国谋士陈宫为何会选择辅助吕布?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谋士陈宫为何会选择辅助吕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陈宫,是三国前期很著名的谋士,虽然《三国志》中并没有为其列传,但是在《三国演义》中他也是响当当的出了名的人物,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曾经很肯定陈宫的才能,她曾经对吕布说:“将军勇力举世无双,但是跟陈宫比起智谋还是像一个小孩

  • 原是吕布部下的大将张辽,为何会归属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原是吕布部下的大将张辽,为何会归属曹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97年,二月,袁术在淮南称帝自立。所有人都很惊讶,东汉天子汉献帝刘协尚在,袁术他怎么想的?竟然称帝?!国无二主的道理他不明白吗?其实袁术心里明镜似得,之所以称帝,是因为曹操的缘故,曹操势力弱

  • 秦末名将章邯到底有多厉害 章邯为什么没有能挽救秦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秦朝章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朝最后的名将章邯,确实非常厉害。他擅长夜袭和奔袭,而且意志顽强,深谙战争规律,以一己之力将秦朝的国祚延长了好几年。但是,他依然注定无法拯救秦朝。我们先来看看章邯的几次著名战例:1、从手中无兵到击破周章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 金太宗完颜晟生平故事是怎样的?后世该如何评价完颜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金太宗完颜晟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完颜晟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金太宗完颜晟简介金太宗完颜晟(1075年11月25日—1135年2月9日),女真名完颜吴乞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金朝第二代皇帝,1123年即位。天会三年(1125年)十月,令谙班勃极烈、完颜

  • 吕后掌权戚夫人的下场都那么惨 薄姬为什么能平安无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戚夫人和薄姬,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雉刘邦一生有3个非常重要的女子,一个是吕雉,汉惠帝刘盈的生母;一个是薄姬,汉文帝刘恒的生母;一个是戚夫人,赵王刘如意的生母。我们知道,这3个女子中,刘邦最为宠爱的是戚夫人,但戚夫人的命运却是3人中最为凄惨的,刘邦死后,她被吕雉做成了

  • 司马懿叛变时,曹操的儿子为何无一阻拦?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一句谚语,叫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讲的便是曹魏的江山最后被司马氏专权,司马昭觊觎王位的心思众所皆知。曹操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打江山,临终没登上王位,最多只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哪知道司马懿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能熬,直到曹操的孙子都死了

  • 武则天死后家族都能平安无事 吕后死后家族为何被屠杀殆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吕后家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若给历史上的女性打分,论政治才干吕雉和武则天应该是相差无几的。若不是吕雉对戚姬太残暴,让自己背上了千古的骂名,她的一些作为还是可圈可点的,不会被人有意淡化。虽然,吕雉和武则天为了固权同样是打压皇族子弟,但从后人的评价却是能看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