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狸猫换太子”案幕后惊人真相

北宋“狸猫换太子”案幕后惊人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74 更新时间:2023/12/15 10:17:40

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末成书的小说《三侠五义》称刘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妃工于心计,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妃立为皇后。后来,天怒人怨,刘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婴在经过波折后被立为太子,并登上皇位,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并与已双目失明的李妃相认,而已升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

网络配图

自宋朝以来,由于小说、戏剧等各种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的演绎,仁宗生母之谜日益鲜活生动,备受世人关注。尽管历朝历代增加、删改了不少或虚假或真实的内容,而且,戏曲和小说中情节也不尽相同。然而,这一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大案,仁宗究竟是真宗后刘氏之子,还是妃子李氏亲生,无论是小说,还是戏曲,几乎众口一辞,认定仁宗是李妃所生,而非刘皇后之子。李氏本是刘后做妃子时的侍女,庄重寡言,后来被真宗看中,成为后宫嫔妃之一李氏本是刘后做妃子时的侍女,庄重寡言,后来被真宗看中,成为后宫嫔妃之一。在李妃之前,真宗后妃曾经生过5个男孩,都先后夭折。此时真宗正忧心如焚,处于无人继承皇位的难堪之中。

据记载,李氏有身孕时,跟随真宗出游,不小心碰掉了玉钗。真宗心中暗卜道:玉钗若是完好,当生男孩儿。左右取来玉钗,果然完好如初。这一传说从侧面反映出真宗求子若渴的迫切心态,也是真宗无奈之余求助神灵降子的真实写照。

虽然不尽可信,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氏后来的确产下一个男婴。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仁宗赵祯还未来得及睁开眼睛记住自己亲生母亲的容颜,便在父皇真宗的默许下,被一直未能生育的刘氏据为己子。生母李氏慑于刘后的权势,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夺去,却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情绪,否则不仅会危害自身,也会给亲生儿子带来灾难。

乾兴元年,13岁的仁宗即位,刘氏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权倾朝野。后人或许是出于男权意识,或许是基于正统观念,将刘后比作唐代的武则天,而对她当政非议甚多。加上宋初有过兄终弟及的先例,而真宗又确有一个能干的弟弟泾王赵元俨,便出现了许多传闻,说刘后在真宗临终时,以不正当手段排斥赵元俨,从而攫取了最高权力。

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称,在真宗病逝前最后一刻,真宗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又伸出五指,再展三指,以示意叩榻问疾的诸大臣。后有人臆测,当时真宗是想让自己的弟弟,也即小说戏文中知名度极高的“八千岁”元俨摄政并辅佐赵祯。但刘后于事后派人对大臣解释说,官家所示,仅指三、五日病可稍退,别无他意。元俨闻听此事后,发现自己已成为刘后当权的障碍。为了避免遭到刘后的残酷政治打击,他立即闭门谢客,不再参与朝中之事,直至刘后去世,仁宗亲政。

网络配图

然而,传闻毕竟不是事实。据可靠资料记载,真宗病危时,惟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年幼的儿子,生怕皇位落入他人之手。他最后一次在寝殿召见了大臣们,宰相丁谓代表文武百官在真宗面前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诺,皇太子聪明睿智,已经作好了继承大统的准备,臣等定会尽力辅佐。更何况有皇后居中裁决军国大事,天下太平,四方归服。臣等若敢有异议,便是危害江山社稷,罪当万死。

这实际上是向真宗保证将全力辅佐新皇帝,决不容许有废立之心。真宗当时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点头微笑,表示满意。事实上,真宗晚年,刘皇后的权势越来越大,基本上控制了朝政,再加上宰相丁谓等人的附和,因而真宗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真宗留下遗诏,要“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相当于让刘后掌握了最高权力。

这样,仁宗就在养母的权力阴影下一天天长大。刘太后在世时,他一直不知先皇嫔妃中的李顺容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这大概与刘太后有直接关系,毕竟她在后宫及朝廷内外都能一手遮天。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不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告诉仁宗身世秘密的。明道二年,刘太后病逝,仁宗刚刚亲政,这个秘密也就逐渐公开了。至于是谁最早告诉仁宗实情的,现在已很难弄清楚,凡是那些与刘太后不和的人均有可能向仁宗说明真相,但可能性最大的当是“八千岁”皇叔赵元俨和杨太妃。

赵元俨自真宗死后,过了10余年的隐居生活,闭门谢客,不理朝政,在仁宗亲政之际,赵元俨突然复出,告以真相,应该是情理之中。杨太妃自仁宗幼年时期便一直照料其饮食起居,仁宗对她也极有感情,在宫中称刘后为大娘娘,呼杨太妃则为小娘娘,杨太妃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中说出实情也是极有可能的。无论如何,仁宗了解了自己的身世。

蒙受了20年的欺骗,生母也在明道元年不明不白地死去,当仁宗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其震惊无异于天崩地陷。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一面亲自乘坐牛车赶赴安放李妃灵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围了刘后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实真相后作出处理。此时的仁宗不仅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且听说自己的亲生母亲竟死于非命,他一定要打开棺木查验真相。

网络配图

当棺木打开,只见以水银浸泡、尸身不坏的李妃安详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饰华丽,仁宗这才叹道:“人言岂能信?”随即下令遣散了包围刘宅的兵士,并在刘太后遗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言外之意就是刘太后是清白无辜的,她并没有谋害自己的母亲。

李氏是在临死时才被封为宸妃的,刘太后在李妃死后,最初是想秘而不宣,准备以一般宫人礼仪举办丧事。但宰相吕夷简力劝大权在握的刘太后,要想保全刘氏一门,就必须厚葬李妃,刘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高规格为李宸妃发丧。生母虽然厚葬,但却未能冲淡仁宗对李氏的无限愧疚,他一定要让自己的母亲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

经过朝廷上下一番激烈争论,最终,将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于太庙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庙分别供奉刘氏、李氏的牌位。刘氏被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李氏被追谥为庄懿皇太后。奉慈庙的建立,最终确立了仁宗生母的地位,同时也意味着年轻的仁宗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逐渐摆脱了刘太后的阴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班婕妤被残害汉成帝“牡丹花下死”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班婕妤(前48?——前6年),西汉女文学家,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班固和班超的姑母。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婕妤是汉成帝的后妃,在赵飞燕入宫前,汉成帝对她最为宠幸。她的父亲是班况,班况在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后期,驰骋疆场,建立过不少汗马

  • 清朝第一战神:戎马一生 几乎从无败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满清之所以能入主中原,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另一方面,当时满清的战斗力的确挺强,明军和李自成军队不是其对手。纵观整个清朝,有过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但要说到常胜将军,却是一位汉人将领,此人就是岳钟琪。网络配图岳钟琪(1686年-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清代康熙、

  • 了却君王天下事:冯道一生历五朝八姓十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冯道在五代史上是一个异类,他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官僚,因为他的一生都在做官,并且侍奉了五朝八姓十一帝,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直位列宰辅,虽生处乱世,时局动乱,他都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之时,使自己永远立于高位不败。生前辅佐了一个个帝王,阅尽繁华与沧桑,死时葬礼达到万人空巷,后周世宗柴荣罢朝三日,以寄哀思

  • 孝惠皇后为什么是历史上第一个处女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汉朝孝惠皇后张嫣。野史载其字孟媖,小字淑君,是鲁元公主之女。年少的张嫣成为舅舅汉惠帝的皇后。群臣共除诸吕,拥立汉文帝刘恒为帝。废黜张嫣皇后之位。张嫣去世,终年四十岁,谥号孝惠皇后,与汉惠帝合葬于安陵。图片来源于网络相传,当年刘邦战败于鼓城之时,在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儿女,将他们放在自己的马车上逃命。

  • 揭秘三国阿斗为何两次娶张飞的女儿做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史上,张飞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演义上形容他“燕颔虎须,豹头环眼”,不过尽管如此,他的两个宝贝女儿却都嫁给蜀汉皇帝刘禅做皇后,你说刘阿斗那样的小胆,平时长于深宫之中,成于妇人之手,乍一见到猛张飞似的人物,岂不呆着木鸡,亚如泥塑一般。那么张飞的女儿这般模样,为何刘禅还死了一个,再续娶了一个。难道刘

  • 自古文人多风流潇洒:探秘纪晓岚的17个姬妾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文人多风流潇洒,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能言善辩的纪晓岚。剧中他是一个光棍,其实不然,他有家世而且妻妾众多据说有17个人之多。网络配图历史上的纪晓岚作为大学士,也是妻妾成群的一位风流人物,根据考古发现,纪晓岚有一妻七妾,纪晓岚的妻子并不姓杜,而是姓马,所以杜小月只是纪晓岚的一个小妾

  • 三国演义里六大被遗漏的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影响甚广,国人对三国的记忆很多都是源于这本书,但这本书毕竟是小说不能和史书相提并论。出于作者需要,里面很多内容“三分实七分虚”,有的是张冠李戴(比如三英战吕布)、有的是虚构的人物(比如周仓),还有的,则是许多陈寿《三国志》中有记载的人物,《三国演义》里并未出场。今天,小编就和您分享,被《

  • 权倾朝野的吕不韦为何会选择自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吕不韦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前段时间热播的《大秦赋》,想必大家都看得异常过瘾吧。作为《大秦》系列影视剧的最后一部,讲述的正是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的事情。如同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以及秦昭襄王时期的范雎一般,在嬴政与其父亲秦庄襄王时期也有一位大才,便是大名鼎鼎的吕不韦。说起吕不韦的一生,可

  • 司马懿和诸葛亮相比 两人谁更强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懿和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关于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一直都是饱含争议的一件事情。有人说,论智慧,司马懿不如诸葛亮;论志向,诸葛亮不如司马懿。有人说,论军事能力,诸葛亮更胜一筹,论政治能力,则司马懿更胜一筹。也有人说,诸葛亮知彼但不甚知己,司马懿既

  • 甄宓和郭女王相比 曹丕最后为什么会如此绝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甄宓和郭女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江东大小乔,河北甄宓俏”,可见甄宓的美貌在三国时期的出类拔萃。甄宓不仅容姿倾国,出身也十分高贵,甄氏祖先孔光是孔子的十四世孙,而甄氏家族在汉朝时就担任了太保后承、大司马之职,封国公,到甄宓的父母也仍然皆位列封侯。汉末时已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