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回来了多少人?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回来了多少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250 更新时间:2024/1/17 3:07:17

唐朝初年,天下初定,李渊推翻隋炀帝建立了大唐王朝,公元626年,手握兵权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随后逼迫李渊退位,李世民登上皇位。

尽管李世民登上皇位的手段一直备受诟病,但其执政之后,励精图治开了盛极一时的大唐盛世却广为人赞。他以隋亡为鉴,孜孜求治,注意纳谏,继续实行均田制、三省六部制。修订律令,改善吏治,减轻赋役,经济复苏,人口增加,社会安定,民族关系缓和,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时期,政治上实行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权体制。采用宰相合议制度,使皇权与相权的基本平衡。这既避免了皇权过大,独断专行带来的政治失误,又规避了相权过重、皇权旁落的风险。

在纳谏方面,唐太宗从谏如流。太宗以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就广开言路,著名的“房谋杜断魏征贤”便是出于此。

但是,唐太宗最大成就还是取得的官吏清廉成绩。他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考察吏治;又亲选都督、刺史等地方官。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一时政治清明。

贞观期间,民间安居乐业,很少有人去犯罪,这也使得这一时期的死囚很少。

关于治理清明曾有这么一个事例。贞观六年年末(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审查复核案件。当太宗看到30多个死囚时,觉得很是可怜,就下了一道圣旨:把他们一律放回家,与家人团聚,一年之后的秋天来京城执行死刑。同时,为了显示皇威浩荡,太宗又下了一道命令:把全国的死囚都放回去,来年都到京城,一起问斩。于是乎,全国390个死囚都回了家。

后来唐朝白居易《新乐府》诗曾记录此事:“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让皇宫中的宫女们出宫和家人团聚,让被判了死刑的囚犯回家过年。

这390名死刑犯离开了监狱,各自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过年,并且这个过程没有设置监督。这消息不胫而走,迅速的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都非常好奇,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怎么会与死刑犯定这样一个“死亡之约”,傻子才会回来自投死路呢。

第二年秋天,长安城宽达150米的朱雀大街,老早就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民众拥堵得水泄不通。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的都集中到了大理寺司衙大门前,因为今天是一个谜底将要被揭开的日子。

人们想知道,那些逃脱了牢笼的死囚们是否真的能够履行最初的约定,自投罗网,主动送死。

可是,让大家想不到的是,这一天死囚们真的一个一个地回来了。一个,两个,三个……约定的时辰到了,数一下人数,389名,就差了一个。狱吏们急忙找来花名册查看,只有家住京畿扶风的死囚徐福林迟迟未到!

这下不仅官员们急了,连死囚们都愤怒起来,“徐福林的良心被狗吃了!若俺还有机会出去,非宰了这个畜生!”“对!杀了这个不讲信用的小人!扒了他的皮!”

这些死囚们仿佛受了奇耻大辱,他们忧心如焚,不是因为担心即将到来的处决,而是为一个同伴的爽约而痛心疾首。

大家目光又都转向了太宗,这位年仅35岁的君主镇定自若,他挥一下手,说“再等等!”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人们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这时,远远地传来了车轮转动的吱嘎声,一辆牛车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近了,更近了,从牛车的车蓬里探出一个人的头,清瘦,蜡黄,一脸病态,正是那个叫徐福林的死囚。

原来,他在返回京城的路上病倒了,只好雇了一辆牛车赶路,结果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一个时辰。

所有的死刑犯都回到了都城报到。李世民感慨万分,他下令将所有的死囚赦免,一时间传为市井美谈,历史上将这个事件叫做“死亡之约”。

如果不是正史有记载,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民间杜撰,后来有人查了《资治通鉴》,才发现里面却有此事:

“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贞观七年,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为什么唐太宗要赦免他们呢?

因为玄武门事件影响犹在,他需要尽快树立仁治爱民的形象。

那为什么这些死囚要自愿回来呢?

在贞观时期,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

在这种政治修明时期,官吏各司其职,藏富于民,人民安居乐业,少有不公平,心态平和少怨气。丰衣足食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也不易走极揣。

因此,这些死囚都是情无可原、罪无可恕、死无可冤的人。其死刑都是社会和世人公认并普遍接受的,犯案之人自己也知道犯的罪责及其结果。所以死囚和家人都能接受:谁犯了罪,就该接受相应的结果。

而且,清律廉明的唐太宗也深受臣民爱戴,今又允许死囚回家团聚,这份前无古人的信任和恩德,囚犯及家人早已感恩不尽。

今遇圣主,回去了,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而逃跑,既有违情理,又有负皇恩,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更何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能跑哪里呢?逃亡必定是死路一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最有本事的人是他?揭秘鲁肃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诸葛亮,大家第一反应是“大神”,“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若没有他,也就不会有蜀国。他的能力本事是三国中数一数二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有一个人比他还厉害,这个人是三国最有本事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其就是鲁肃。在《三国》中,鲁肃是个受

  • 她16岁嫁给乾隆,最后却被幽禁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的这一生宠爱过很多的妃子。而且乾隆一生是非常多情的,在他的后宫中有着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子。这些女子大多数都是被乾隆看中随后进宫的,那么在这么多女子当中就有这么一个人,她在16岁的时候开始服侍乾隆,最后却被幽禁而亡,还连累了自己的儿子失去储君的资格。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

  • 中国古代武术大师:揭秘周侗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有的人可能会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跟《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师徒关系,那这两部小说有什么关联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其实还真有点关联,《水浒传》中武艺最强的大师,就是三国后期名将姜维的后代。此人就是周侗,史书对于周侗的记载可谓是惜墨如金,所以周侗并不是

  • 曹操一觉醒后杀了身边的小妾,背后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曹操,曹操到。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经常活在脑筋急转弯里的曹操在三国时代是非常著名的人物,而后人对于这个人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汉室之贼,也有人评价他为一代枭雄,回顾他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有功有过。曹操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很早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年轻时期的

  • 自比张良的北魏谋士,崔浩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崔浩是南北朝时期顶尖的智囊,也是北魏朝廷毫无争议的超级师爷。如果非要对中国历史上的聪明脑袋排个榜,以崔浩的聪明,进入前十名绰绰有余。崔浩也非常自负,常自比张良。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事实也是如此,北魏拓跋氏一朝之所以能在短短时间内一统北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崔浩的

  • 李渊被迫退位后,李世民是怎么对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玄武门之变,给李渊带来了无法说清楚的巨大伤害,二个儿子,一堆孙子统统去见了阎王爷,昨天孙子们还绕膝而坐,今日已经是天人永隔了,这能怨李世民吗?没办法怨,因为如果不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倒下,就是李世民倒下,隋朝的宫斗,李渊早就见识过了,自己那些表兄弟们在宫廷里的互相残杀,自己再清楚不过了。李家起义以后,作

  • 淮南王刘长造反被宽恕,为何说皇帝假仁义?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少子,历史资料记载他力大无穷,但为人嚣张跋扈,甚至在自己的封地内,无视汉朝法律,而随意设立条令,甚至为了替母报仇,携带凶器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杀了朝廷命官审食其;最后这位跋扈的皇子,在公元前174年因为勾结匈奴,意图谋反被大臣议为死罪,但汉文帝宽宥免了刘长的死罪,废黜他的

  • 揭秘历史里的文天祥是谁为何为国捐躯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不外,成为状元的文天祥,仕途并不服坦,由于他不肯对奸臣妥协。文天祥执政中属于主战派,他屡次上书理宗皇帝杀掉提议迁都的董宋臣,但得不到回应。后来,权臣贾似道以告病回籍要挟皇帝,文天祥又起草制诰挖苦贾似道,是以被责令退休,时年三十七岁。文天祥的朴重不阿虽然给他的仕途带来羁绊,可是他并没有是以而改变,其朴

  • 曹操多半是个处女座 杀人技巧千千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在整段历史所透露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杀字。从出场的借刀杀董卓,到与陈宫出逃,杀掉故人吕伯奢全家,再到杀孔融祭旗,梦中杀人,军中杀杨修,杀人技巧可谓千千万。网络配图曹操这个人很自信,思维局限在个人意识中,对想要做的事情,一定想方设法做到,就算不能做到,也会千方百计,不让别人做到。这种

  • 曹操手下一位传奇将军16岁就当中郎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讲到李典,我想大家一定会想起另一个人----乐进。因为无论是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三国志里面,有很多战役他们都是并肩子上的。相对来说,乐进以勇猛闻名,李典以智谋见长,这一对搭档,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李典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有才华。网络配图父亲李乾,早期跟随曹操破黄巾,击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