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允,东汉的掘墓人,他拒绝西凉军归降的原因是什么

王允,东汉的掘墓人,他拒绝西凉军归降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72 更新时间:2024/1/23 23:48:44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王允为什么拒绝西凉军归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王允拒绝西凉军归降,确实是一大臭棋,一个没有战略思维和整体战术思考的领导人,终究会把国家带入不可复兴的深渊,王允确实是东汉末年的一个转折人物,正是因为他的这一错误,导致东汉末年,出现了巨大的政治演变,最终形成了三个国家瓜分天下的格局。

其实不论是在正史也好,还是在三国演义这部传统小说中也罢,司徒王允的角色都对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只不过在传统小说当中,司徒王允的作用被神化了,很多事件的联系也都放在了他的身上,包括美人计也好,包括挑唆吕布董卓之间的矛盾也罢,不论小说如何演绎,最终与历史的结果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王在诛杀董卓以后成为当时东汉政权的主政者,当时东汉王朝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恢复政治平稳。

因为当时关东力量已经大乱,各自做大,相互割据,中央在经历董卓的政治血洗以后也虚弱不堪,即便是统治中心长安,也没有太多真正的国家军队能够拱卫京师,王想到这一危机了吗?他想到了,但是他却没有那个能力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董卓进京,他所领导的军队西凉军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但在当时也不过3000人而已。

虽然之后董卓陆陆续续在西凉调入很多优质军队,但军队的规模也不会是数万人,而董卓进京之前,大将军何进所掌握的,国家军队也就只有寥寥一两万人而已,还有当时民兵等类军队组织,杂七杂八加起来,最多也只有五万人左右,而且这些人里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曾经董卓所领导的军队,由于董卓乱政导致中央政权内部包括王自己都对西凉军十分警惕。

对于这些人,不只是王允,很多当朝官员都不知所以,可以说西凉军跟随董卓犯了一个重大的政治错误,这个错误在董卓死后,迅速使西凉军队的统帅和士兵陷入政治危机之中,他们并没有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没有这样的政治野心,他们只想立点军功回去,成家立业,但是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统帅竟然是国贼,并且已经被诛杀以后他们的心情是绝望的。

他们也希望极速撇清自己与国贼的关系,他们只是听命于统帅,而并非犯上作乱的贼子,当时很多有见识的人也提出了管控军队的方法,处置西凉军队的问题,并不在意是奖赏赦免还是处罚,而在于动作迅速,要不然就是奖赏赦免肯定他们曾经进京勤王的功绩,同时赦免他们追随董卓的过错,或者就是迅速对军队进行制裁,使他们最终有了一个结果。(稳军心)

但是司徒王允却在踌躇不决,他在等待,他在焦虑,而西凉士兵们则更为焦虑,时间拖得越久,政策越模糊,西凉军的就认为自己要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后果越严重,到最后整个军队分崩离析,李傕郭汜等人急于率军队奔回西凉,逃避制裁,可以说这时的西凉军队根本没有对外界重大政治和军事进攻的反抗,犹如一盘散沙。

但是两件事情刺激了西凉军队,他们重新拧成一股绳,并一举诛杀王,夺得东汉王朝的中央统治权,一个是王在对西凉军队处置犹豫不决的时候,却十分迅速的处置,并处死了蔡邕,蔡邕当时的名士也是蔡文姬的老爸,董卓当时为了笼络世人,对蔡文姬的老爸进行过一次重用。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即便不能相报,也在城门处痛哭董卓,这一点令王十分反感,随即处死他,而这也导致西凉军队敏感过度,就连哭董卓都不行,那么我们这些曾经董卓手下的军队将官会有好下场吗?

第二件事就是贾诩出的主意,贾诩是一个战略家,更像是一个战略阴谋家,他出的各种主意都是以最大效果建成的,在这个时候,他建议李傕郭汜应该反其到而行,而并非像散兵游勇一样地撤回西凉,撤与不撤都是一死,而且撤回去死得更没有尊严,还不如奋起一击,成功了,掌握中央荣华富贵,享之无尽,失败了再走也不迟,最终的结果就是东汉政权与王一同埋葬,真正步入东汉混战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元武宗海山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海山对元朝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元武宗海山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海山的结局怎么样?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武宗海山简介: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即元武宗,元朝第三任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裕宗

  • 袁绍为何没有听取沮授的建议,一定要发动官渡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袁绍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200年,决定北方霸主命运的决战在黄河沿岸的一个渡口,在此以前谁都不会想到军事力量远弱于袁绍的曹操会赢得胜利,但是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打脸,曹操胜了,而且是大获全胜,最终奠定了其北方霸主的地位。在官渡之战结束后,当时曹操军中

  • 隆科多在朝堂上风光无比 家庭内部关系为何是一团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隆科多家庭,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雍正继位初期,隆科多颇受恩宠,雍正以“拥戴殊勋”将其封为一等公,委以重任,在朝堂上冠以“舅舅”尊称,其一度更是权倾朝野,而最终被雍正以“四十一条大罪”,落了个“圈禁”而终的下场。都说年羹尧是作死的,但隆科多不在年羹尧之下,隆科多

  • 刘备手下最适合守荆州的是谁?为何会是黄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黄忠,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刘备从一个织席贩履之辈做到了三分天下的皇帝,这一路的艰辛又有谁会理解呢?终于在48岁的时候,拥有了荆州,随后又向西川进军,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后来由于关羽大意失荆州让刘备再也没有机会兴复汉室了!其实我们都知道关羽并不适合镇守荆州,那么在当时刘备的帐下

  • 元成宗铁穆耳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铁穆耳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元成宗铁穆耳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铁穆耳最后的结局怎么样?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成宗铁穆耳简介: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即元成宗(1295年-1307年在位),元朝的第二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孙、皇太子真金第三子

  • 元世祖忽必烈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他为元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元世祖忽必烈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为元朝做出了哪些不可磨灭的贡献?元世祖忽必烈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世祖忽必烈简介: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

  • 刘备在历史上可以为他所用的荆州人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哪些荆州人为他所用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荆州势力的人和益州本土势力的人。而荆州势力在刘备夺川中以至于后来的蜀汉的政治局势中可谓是非常关键。从刘备夺得荆州四郡开始,便不断有荆州名士、将领来投靠他,那么都有些什么样的人呢?第一个我们自不必

  • 俗话说母以子贵 雍正上位后为什么和自己的母亲关系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和母亲,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乌雅氏德妃是典型的母以子贵,一下逆袭成为皇太后,正因为两个儿子如此优秀,难分轩轾,最终为其的悲剧埋下了伏笔。雍正生母乌雅氏,德妃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十几年间为康熙皇帝生了6个孩子,三男三女,凑成了三个“好”字。其中,德妃的顺利长大成人的

  • 康熙为什么要废掉太子胤礽 太子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太子胤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太子是国之储君,未来的皇帝”,这应该是一个常识。但事实上,除了明朝之外,历朝历代的很多太子都未能登上皇位。比如刘据、李建成、李承乾、胤礽等等。以胤礽来说,他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吗?未必。皇帝与太子的关系非常微妙。任何一位皇帝都需要太子,有太子

  • 雍正上位后对兄弟们进行了大清洗 雍正为什么没有对老十胤䄉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和老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1722年,已经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随后,他第四个儿子胤禛继承了皇位,这就是雍正皇帝。关于雍正继位是否合法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谜团,但雍正上台以后,对兄弟们进行大清洗这确实事实,例如老八和老九。但雍正唯独没有动老十胤䄉,这究竟是